戈壁鹽鹼地成功試種海水稻

2020-12-06 騰訊網

戈壁鹽鹼地成功試種海水稻

每日甘肅網肅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王永霞)近日,在酒泉市肅州區銀達鎮鹽鹼地上試種的200畝海水稻經過100多天的精心培育,迎來了收穫期。經測算,畝產量最高達350公斤,戈壁鹽鹼地成功試種海水稻。

「戈壁灘上鹽鹼地裡竟然能種出海水稻!」這在銀達鎮佘新村村民白松葉眼中是件稀罕事兒。63歲的白松葉站在守護了一輩子的土地上,感覺既陌生又欣喜。

今年,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銀達鎮海水稻新品種試驗基地種植了7個品種海水稻。經過精心培育,昔日白花花的鹽鹼灘,成了豐收田。公司項目負責人陶成斌說,各項數據表明,酒泉的氣候和改良土壤適合水稻大面積種植,而且長期荒漠化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很高,稻田不會出現草蟲害現象。目前種植的水稻不使用除草劑和殺蟲藥,通過原生態基質育秧,羊糞牛糞醋糟搭配進行有機肥調配,產出的是真正的綠色稻穀。

據悉,海水稻用水量為普通水稻的50%,能在鹽鹼地生長,耐旱性和抗病性都優於普通水稻,微量元素鋅、硒含量也均高於普通水稻。而且,海水稻試驗種植成功後,可在三至五年內改善土地鹽鹼度。

陶成斌表示,海水稻的成功試種,讓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在酒泉發展更有信心。公司將在肅州區建設國家生態糧倉酒泉中心項目,以育種實驗種植推廣、技術示範及實訓、鹽鹼地改良與應用、高端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特色農產品銷售、鹽鹼農業交易和技術大數據研究為路徑,對肅州區鹽鹼地進行生態改良與應用,進而打造集品種研發、種植技術示範、加工、生產、倉儲、物流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王永霞責任編輯:楊陽

相關焦點

  • 青島試種海水稻成功 屬於中度鹽鹼地
    青島試種海水稻成功 屬於中度鹽鹼地時間:2018-10-11 21:09   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青島試種海水稻成功屬於中度鹽鹼地 新華網青島10月10日消息,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10日開始收割在青島市城陽區鹽鹼地稻作改良示範基地試種的海水稻,專家組現場對編號為1803的水稻材料進行測產
  • 鹽鹼地上種水稻?海水稻首次紮根青藏高原,讓高原鹽鹼地變糧倉!
    鹽鹼地的利用一直是農業的大難題,畢竟植物難以生長,浪費又可惜。對於我國,有100萬平方公裡的鹽鹼地,要是按面積算,這幾乎相當於是一個衣索比亞的大小。不過,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現在在鹽鹼地上也能種水稻了。
  • 袁隆平團隊海水稻再獲豐收,為什麼要花大精力在鹽鹼地種水稻?
    近日,袁隆平團隊在新疆嶽普湖縣重度鹽鹼地試種的海水稻再獲豐收,畝產達548.53公斤。消息一出,立馬吸引了網友們的關注。花費大量研發成本在鹽鹼地種植海水稻,有何意義?一起來看看吧!嶽普湖縣試種海水稻再獲豐收還記得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試種的300畝海水稻嗎?如今已經長成啦!
  • 我國今年首次大範圍試種海水稻 數億畝鹽鹼地有望改良
    記者從青島海水稻研究中心了解到,目前,海南南繁基地從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已挑選出176份優良品種,將在今年首次全國大範圍試種。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副主任張國棟:這176份我們會重點在全國主要鹽鹼地進行重點的、深入的(做)一些測試,爭取今年能夠拿出不低於一個可以在全國大範圍推廣,經過國家審定的一個品種。
  • 鹽鹼地上的立體農田:「海水稻」漸成產業鏈
    海水稻研究院的工作人員一邊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海水稻的情況,一邊把稻田邊已經放置了一個小時的蝦籠收起來,活蹦亂跳的對蝦裝了滿滿一桶,其中還夾著幾隻臺山青蟹。誰也想不到,這裡原來是一大片鹽鹼地。2019年,廣東省臺山市海宴鎮與陳日勝教授在海宴華僑農場建立了海水稻研究院,利用750畝由鹽鹼地墾造出來的水田試種海水稻,主要開展海水稻的選育、試驗與示範等工作,晚造(即晚季作物)畝產超過450公斤。今年早造,海水稻研究院已經實現海僑片區核心區種植海水稻面積約3000畝,試驗種植區種植海水稻面積約2000畝。
  • 中國高產海水稻試種成功 數億畝鹽鹼地有望成糧倉
    我國高產「海水稻」試種成功最高畝產達620.95公斤 數億畝鹽鹼地有望成米糧倉金秋九月,黃海之濱,一片生長在鹹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壓彎枝頭。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最高畝產為620.95公斤,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 袁隆平團隊在柴達木盆地鹽鹼地試種「海水稻」
    近日,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的鹽鹼地裡長出了水稻。這是袁隆平團隊試種的高寒耐鹽鹼水稻,又稱海水稻。海水稻是一種介於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間的,普遍生長在海邊灘涂地區,具有耐鹽鹼、抗澇、抗病蟲害,抗倒伏等特點的水稻。
  • 袁隆平團隊在柴達木盆地鹽鹼地試種「海水稻」
    近日,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的鹽鹼地中,高寒耐鹽鹼水稻(俗稱海水稻)正在試種。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的工作人員們將青海格爾木市大棚內培育的海水稻移栽到新開墾的鹽鹼地中,這也是海水稻在柴達木盆地首次進行試種植。海水稻又稱高寒耐鹽鹼水稻,是一種介於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間的,普遍生長在海邊灘涂地區,具有耐鹽鹼、抗澇、抗病蟲害、抗倒伏等特點的水稻。而地處柴達木盆地核心區的格爾木市擁有特殊的地理條件,可以試種海水稻。
  • 戈壁鹽灘孕育「江南稻香」——海水稻種進了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6月5日,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節氣芒種,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河西農場,以「中華拓荒人海水稻『十百千工程』」為主題的首屆格爾木市鹽鹼地改良與高寒耐鹽鹼水稻示範基地插秧儀式在此正式啟動。一株株嫩綠的秧苗「走出」溫室,來到大田裡,接受高海拔地區戶外氣候的嚴峻考驗。
  • 竟在海邊鹽鹼地上,種了它!
    7月份的時候,我國相關機構用海水稻種子資源成功在沙漠種植出了稻米,解決了十幾億畝的荒漠和糧食問題!很多人為此歡呼~其實,在此之前,中國的很多沿海地區早已開始研究並試種海水稻,其中廣東海洋大學在1996年就開始此項研究。
  • 溫州等地試種海水稻 推廣後年增產糧食可養8千萬人
    5月28日,我國在五大鹽鹼地類型和次生鹽鹼退化耕地上,同時大面積栽插海水稻,這標誌著海水稻項目進入了產業化示範推廣階段。海水稻既不是生長在海裡,也不是用海水澆灌,而是一種耐鹽鹼稻。海水稻開始產業化推廣研發海水稻,改造鹽鹼地,要經過品種小規模選育、區域試驗示範和產業化推廣三個階段。今天,六大類型鹽鹼地同時試種海水稻,這標誌著我國海水稻品種小規模選育已經成功,進入第三階段——產業化推廣。在我國,有15億畝鹽鹼地,其中,有2億畝可以通過種植海水稻,改造變成良田。
  • 中國斬獲震撼全球的成就:水稻10年增產1億噸,青藏高原將成糧倉
    或許很多人已經想到了,沒錯就是袁隆平和他的超級雜交水稻。不可否認,目前雜交水稻已成為中國糧食增產的主力軍,尤其是小麥增產遇到天花板的當下。據不完全統計,僅1976年至1988年間,中國累計種植雜交稻的面積為12.56億畝,累計增產水稻1000億千克以上。事實上,這僅僅是袁隆平和雜交水稻大顯威力的一個縮影。
  • 肇源縣義順蒙古族鄉一處鹽鹼地水田改良成功
    肇源縣義順蒙古族鄉一處鹽鹼地水田改良成功 2020-10-26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岱山火箭鹽場土壤改良第三載 1700畝鹽鹼地水稻喜迎豐收
    今年是岱山火箭鹽場區域士壤改良的第三年,也是該區域水稻種植的第三年
  • 畝產350公斤 鹽鹼地上稻花香丨玉環:800畝「海水稻」試種成功
    這陣子,玉環市漩門三期3-2地塊試種的800畝耐鹽鹼水稻進入成熟收割期。在一片荒蕪的灘涂間,這片試驗田稻浪起伏、金黃一片,格外亮眼。「開割!」近日,隨著「海水稻」項目負責人柯榮光一聲令下,兩臺聯合收割機緩緩駛入稻田。一陣來回忙碌後,收割機再次回到田邊,將熱乎乎的穀粒「譁啦啦」地「吐」了出來。經過農技人員測算,這片耐鹽鹼水稻畝產最高達355公斤,喜獲豐收。
  • 袁隆平稱全國海水稻將擴大至10萬畝,鹽鹼地改造100萬畝
    2020年海水稻全國聯合插秧活動於當日在山東青島、濰坊,青海格爾木,浙江溫州四地同時啟動。袁隆平通過視頻致辭表示,今年全國海水稻的推廣面積將擴大至10萬畝,團隊同時開展鹽鹼地改造100萬畝,力爭在全國布局1000萬畝的鹽鹼地改造項目,為帶動全國改造1億畝打下堅實基礎。
  • 海南教授在新疆克州鹽鹼地成功試種耐鹽蔬菜
    畝產3噸產值將翻20倍  都市消費晨報、亞心網訊 (記者馬蓓)經過不到半年的試驗,冰菜、紐西蘭菠菜、飼料高粱和糯玉米這四種農作物在新疆克州地區鹽鹼地實現了成功種植。畝產3噸的耐鹽蔬菜或將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