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戈壁鹽鹼地成功試種海水稻
戈壁鹽鹼地成功試種海水稻 每日甘肅網肅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王永霞)近日,在酒泉市肅州區銀達鎮鹽鹼地上試種的200畝海水稻經過100多天的精心培育,迎來了收穫期。
-
鹽鹼地上種水稻?海水稻首次紮根青藏高原,讓高原鹽鹼地變糧倉!
鹽鹼地的利用一直是農業的大難題,畢竟植物難以生長,浪費又可惜。對於我國,有100萬平方公裡的鹽鹼地,要是按面積算,這幾乎相當於是一個衣索比亞的大小。不過,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現在在鹽鹼地上也能種水稻了。
-
鹽鹼地也能種水稻?我國攻破千年難題,「變出」上萬畝良田
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連續多年增產或豐收,其中農業科研創新貢獻巨大,你能想像到鹽鹼地也能種水稻?我國攻破千年難題,「變出」上萬畝良田!要知道,我國有高達15億畝的鹽鹼地,若是可以將其充分利用起來,它們將會成為中國未來極為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
-
我國今年首次大範圍試種海水稻 數億畝鹽鹼地有望改良
記者從青島海水稻研究中心了解到,目前,海南南繁基地從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已挑選出176份優良品種,將在今年首次全國大範圍試種。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副主任張國棟:這176份我們會重點在全國主要鹽鹼地進行重點的、深入的(做)一些測試,爭取今年能夠拿出不低於一個可以在全國大範圍推廣,經過國家審定的一個品種。
-
中國高產海水稻試種成功 數億畝鹽鹼地有望成糧倉
我國高產「海水稻」試種成功最高畝產達620.95公斤 數億畝鹽鹼地有望成米糧倉金秋九月,黃海之濱,一片生長在鹹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壓彎枝頭。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最高畝產為620.95公斤,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
袁隆平團隊海水稻再獲豐收,為什麼要花大精力在鹽鹼地種水稻?
近日,袁隆平團隊在新疆嶽普湖縣重度鹽鹼地試種的海水稻再獲豐收,畝產達548.53公斤。消息一出,立馬吸引了網友們的關注。花費大量研發成本在鹽鹼地種植海水稻,有何意義?一起來看看吧!嶽普湖縣試種海水稻再獲豐收還記得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試種的300畝海水稻嗎?如今已經長成啦!
-
在杜拜沙漠種出畝產520公斤水稻
在杜拜沙漠種出畝產520公斤水稻張國棟展示產品。 受訪者供圖張國棟很忙,說話語速飛快,不時有工作電話打來,他隨時在處理各種工作。他18歲與海結緣,心懷對大海的嚮往,在海邊埋下一個大夢想。36歲創業,頂住壓力,五年默默耕耘的艱辛換來了如今青島袁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袁策公司」)的飛速發展。
-
袁隆平團隊在柴達木盆地鹽鹼地試種「海水稻」
近日,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的鹽鹼地裡長出了水稻。這是袁隆平團隊試種的高寒耐鹽鹼水稻,又稱海水稻。海水稻是一種介於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間的,普遍生長在海邊灘涂地區,具有耐鹽鹼、抗澇、抗病蟲害,抗倒伏等特點的水稻。
-
袁隆平團隊在柴達木盆地鹽鹼地試種「海水稻」
近日,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的鹽鹼地中,高寒耐鹽鹼水稻(俗稱海水稻)正在試種。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的工作人員們將青海格爾木市大棚內培育的海水稻移栽到新開墾的鹽鹼地中,這也是海水稻在柴達木盆地首次進行試種植。袁隆平海水稻青島團隊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技術員 張國東:試插秧一個是考驗秧苗對這個氣候的適應條件,再一個是看它返苗返青的情況,目前看它還在適應的階段,因為也是剛插完秧,它需要五到七天的適應階段。
-
溫州等地試種海水稻 推廣後年增產糧食可養8千萬人
此次海水稻插秧在新疆喀什、黑龍江大慶、山東東營、山東青島、浙江溫州同時進行,分別代表了乾旱半乾旱、蘇打凍土、環渤海、濱海小流域和東南沿海新生鹽鹼地等五大鹽鹼地類型,再加上陝西延安南泥灣次生鹽鹼退化耕地的稻作改良,基本實現了海水稻對我國主要鹽鹼地類型的「全覆蓋」。
-
鹽鹼地上的立體農田:「海水稻」漸成產業鏈
海水稻研究院的工作人員一邊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海水稻的情況,一邊把稻田邊已經放置了一個小時的蝦籠收起來,活蹦亂跳的對蝦裝了滿滿一桶,其中還夾著幾隻臺山青蟹。誰也想不到,這裡原來是一大片鹽鹼地。2019年,廣東省臺山市海宴鎮與陳日勝教授在海宴華僑農場建立了海水稻研究院,利用750畝由鹽鹼地墾造出來的水田試種海水稻,主要開展海水稻的選育、試驗與示範等工作,晚造(即晚季作物)畝產超過450公斤。今年早造,海水稻研究院已經實現海僑片區核心區種植海水稻面積約3000畝,試驗種植區種植海水稻面積約2000畝。
-
上馬鹽鹼地海水稻今日插秧 全國海水稻試驗基地已9個
6日下午,以「拓荒人精神,智慧引領」為主題的鹽鹼地海水稻插秧儀式暨智慧農業示範應用活動在青島城陽濱海鹽鹼地稻作改良示範基地舉行。全國設克州阿克陶、喀什嶽普湖、溫州瑞安、延安南泥灣、濰坊禹王、河南淅川、黑龍江大慶7個分會場,多地聯動,拉開了2019年海水稻種植示範序幕。
-
袁隆平青島研發海水稻:稻米不鹹,鹽鹼地變良田可養活2億人
袁隆平青島研發海水稻:稻米不鹹,鹽鹼地變良田可養活2億人 朱穎/青島新聞網 2016-10-14 14:58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斬獲震撼全球的成就:水稻10年增產1億噸,青藏高原將成糧倉
或許很多人已經想到了,沒錯就是袁隆平和他的超級雜交水稻。不可否認,目前雜交水稻已成為中國糧食增產的主力軍,尤其是小麥增產遇到天花板的當下。據不完全統計,僅1976年至1988年間,中國累計種植雜交稻的面積為12.56億畝,累計增產水稻1000億千克以上。事實上,這僅僅是袁隆平和雜交水稻大顯威力的一個縮影。
-
竟在海邊鹽鹼地上,種了它!
7月份的時候,我國相關機構用海水稻種子資源成功在沙漠種植出了稻米,解決了十幾億畝的荒漠和糧食問題!很多人為此歡呼~其實,在此之前,中國的很多沿海地區早已開始研究並試種海水稻,其中廣東海洋大學在1996年就開始此項研究。
-
袁隆平稱全國海水稻將擴大至10萬畝,鹽鹼地改造100萬畝
2020年海水稻全國聯合插秧活動於當日在山東青島、濰坊,青海格爾木,浙江溫州四地同時啟動。袁隆平通過視頻致辭表示,今年全國海水稻的推廣面積將擴大至10萬畝,團隊同時開展鹽鹼地改造100萬畝,力爭在全國布局1000萬畝的鹽鹼地改造項目,為帶動全國改造1億畝打下堅實基礎。
-
袁隆平團隊在杜拜成功試種「沙漠海水稻」成功
22日,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傳來喜訊
-
袁隆平團隊在杜拜成功試種「沙漠海水稻」
袁隆平團隊在杜拜成功試種「沙漠海水稻」 八十多個品種 均超出世界水稻平均產量 22日,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傳來喜訊,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團隊於2018年1月8日在杜拜啟動項目建設經來自國際水稻所、印度、埃及、阿聯和中國等五名專家組成的國際聯合測產專家組對首批成熟的品種進行了測產,這些品種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噸/公頃的平均畝產量(來自2014年FAO統計數據)。這標誌著袁隆平「海水稻」團隊此次在杜拜沙漠地區的試驗種植取得了階段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