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長崎原子彈爆炸鮮為人知的故事,原本美軍轟炸目標不是這裡

2020-12-19 騰訊網

1945年8月9日日本長崎市被美軍的原子彈轟炸,這是第一用核武器轟炸,這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重要事件,這個恐懼的故事背後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1945年8月9日,美國B-29飛機攜帶著原子彈並向日本長崎市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這場原子彈爆炸造成約7萬人喪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長崎不是最初的目的地。

實際上,按照最初的計劃,攜帶核彈 「胖子」 的B-29飛機原本打算對日本小倉市進行轟炸,這枚原子彈核彈破壞力足夠摧毀小倉市。

由於天氣惡劣,B-29飛機機組人員放棄了最初的目標,並轉移目標,將原子彈投放在長崎,轟炸長崎市。

「胖子」攜帶約6.4公斤的核心,1945年8月9日上午11:00正式投到長期,7秒鐘離地面436米高度原子彈爆炸。

因此,長崎一眨眼就變成了傷亡慘重的「死亡之地」,許多房屋車輛和道路就被摧毀。

在長崎投下原子彈後,許多幸運的人倖免於難,這個轟炸讓許多倖存者記憶猶新。

事後專家說,如果不是多雲的天氣阻止了B-29飛行機組向城市人口稠密的中心投擲核彈,長崎的傷亡情況可能會更糟。

在美軍在長期投下「胖子」原子彈五天後,日本裕仁天皇宣布向盟軍無條件投降。因此,可以說是這幾枚投入日本原子彈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

當時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轟炸後,美國政府表示,使用這種危險武器對於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挽救全球數千萬人是必要的。

但是一些專家說,日本其實在太平洋節節敗退後,日本就正在準備投降,也就是說日本其實在轟炸前就有意準備向盟國投降。儘管當時有這樣的說法和情報,美國還是決定使用核彈來炫耀其軍事實力。目前這只是一個未經證實的假設,但它仍然被許多人感興趣人討論。

相關焦點

  • 還原歷史的真相:長崎被核爆只是個「意外」,美軍壓根不想轟炸長崎
    在廣島遭遇美軍核爆之後,原本應該投降的日本選擇了一場豪賭,賭美國只有一顆原子彈。 所以當時日本高層對於廣島遭遇的一切,解釋為遭遇了一顆巨型隕石的撞擊。不得不說,當年的日本高層的確是夠瘋狂的,也正是因為這一場豪賭,讓另外一座城市也遭遇了廣島的下場。 這個城市便是長崎。
  • 1945年8月9日,美軍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後,日本政府仍然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盟軍雖然考慮過日本政府如果最終拒絕無條件投降的話,將進行代號為「沒落行動」的本土作戰計劃。在廣島轟炸中,查爾斯W斯維尼少校(後排中黑衣者)曾駕駛偵察機輔助轟炸,在回到天寧島基地的當天晚上,就接到部隊司令,也就是廣島市原子彈爆炸的B-29「艾諾拉蓋」機長保羅提貝玆上校的命令:再次指揮第2次的核攻擊作戰計劃,小倉市為首要目標,若因其他因素無法攻擊,則轉向次要目標長崎市。圖為斯維尼少校及執行第二次攻擊任務的「博克斯卡號轟炸機」及機組成員。
  • 曾經被美軍用原子彈轟炸的廣島和長崎,如今是什麼樣子?
    1945年8月,美軍先後在廣島和長崎扔下兩顆原子彈,距今已經超過了75年,雖說最初給這兩個地方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是現在早已經恢復過來了。廣島最初只是太田川入海口的一個三角洲地區,隨著三角洲面積的逐漸增大,在1589年修建了廣島城,並成為毛利氏的領地,後來廣島幾經易手。到了明治維新時期,廣島憑藉優越的港口優勢,成為日本的後勤基地。
  • 1945年日本陸軍提前知曉,隱瞞不報,導致原子彈投在廣島長崎
    1945年8月,美軍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在外界看來日本似乎對於原子彈的到來一無所知。其實美軍在第一次投放原子彈之前曾撒下大量傳單,標示部分日本城市,警告日本的老百姓撤離。內容大致為:「請仔細閱讀,這些將關係到你和你親友性命的內容。
  • 長崎原本可以避免第二顆原子彈打擊,卻作死失去了三次機會,天意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遭遇了原子彈轟炸。這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唯一遭受核打擊的國家。遭受轟炸的城市是長崎和廣島,其中,廣島是第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城市,所以更為被人銘記。不過,今天要講的是第二個城市——長崎。原本,這顆原子彈可以避免的。
  • 1945年,廣島、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傷亡有多慘烈?倖存者生不如死
    1945年夏季,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時期。雖然日本敗局已定,但其瘋狂的抵抗行為,依舊導致了大量盟軍的喪生。為了減少盟軍官兵的傷亡數量,加速戰爭的進程,美國決定向日本投擲原子彈。1945年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希望日本能無條件投降。2天後,日本發聲明表示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此時,日本還在為維護自己戰敗後的顏面和所謂的自尊而硬撐著。
  • 美國為何要對日本使用原子彈?轟炸目標為何是廣島和長崎而非京都
    為了迫使日本投降,1945年8月6日8時15分,美軍向廣島市內投下了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鈾彈,在距離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造成廣島市20萬人(市內總人口24.5萬)死傷,整個城市化為廢墟。但是日本政府仍然拒絕同意波茨坦公告,於是,8月9日,美國又出動B-29轟炸機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市,造成8.6萬人死亡,60%的建築物被毀。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1945年,美國向日本投下的原子彈其實不止兩顆
    1945年8月6日,美軍一架B-29轟炸機飛臨日本廣島上空,並投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用於實戰的原子彈(代號「小男孩」)。頃刻間,整個廣島陷入一片火海。8月9日,美軍在日本長崎再投下一顆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長崎市約60%的建築物被毀,傷亡人數高達8.6萬。
  • 美國飛機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和長崎
    1945年6月以前,主要是進行一般性的技術訓練;從6月底開始,他們進入戰鬥演習訓練;此後又進行了實戰投彈訓練,即使用普通炸彈,對日本實施轟炸。美國戰略空軍司令官斯帕思宣讀了一道命令:「第509混成大隊要在1945年8月3日以後,在氣象條件允許時,儘早對下述目標之一目視投擲原子彈。目標是:廣島、小倉、新瀉、長崎。」這時,綽號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已經完成製造和技術檢查,並秘密運到了提尼安島上的空軍基地。所需的零部件,也由「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於29日送到,正在加緊組裝。
  • 長崎原子彈的告誡,侵略者除了地獄哪裡也去不了
    原子彈未爆炸之前的長崎長崎從一開始就不是美軍原子彈攻擊的首要目標。這座日本當時第四大城市在1945年4月時,是17個潛在目標之一,但是因為地形結構不利空襲而被排除在外,在1940年代當時,雷達並未被航空廣泛使用。當時 ,盟軍考慮到,長崎附近有同盟國大型戰俘營,也不是最理想的轟炸目標。
  • 投在長崎的原子彈本應在小倉爆炸:誰陰差陽錯救了小倉
    1945年,美軍在廣島和長崎投放的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將核武器運用於實戰。第一枚原子彈外號「小男孩」,於1945年8月6日投在廣島,炸死了成千上萬的士兵和民眾,摧毀了廣島大部分基礎設施。
  • 二戰濃重的一筆——美軍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
    「曼哈頓」計劃實施1年之後,美國原子彈的研製工作已取得了巨大進展。1942年12月,美國科學家成功地完成了鈾235的鏈式反應實驗。到1945年初,大的技術問題都已解決,只剩下組裝成彈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問題。  1945年7月16日5時30分,美國研製成功的第1顆綽號為「大男孩」的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其威力相當於2萬噸TNT當量。
  • 天寧島1945: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的飛機從這兒起飛
    自1944年7月24日到同年8月1日,美軍經過與島上日軍苦戰,才佔領天寧島的。之後美軍把原來的飛機場擴建,成為B-29轟炸機的基地。 自此B-29開始攻擊菲律賓、琉球群島以及日本本土,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因此出現重大轉變,盟軍轟炸機可以天天轟炸日本本土的重要設施。
  • 原子彈下無冤魂,廣島、長崎為何「有幸」被美軍選為核爆的城市
    為了加快戰爭進程,減少美軍的傷亡人數,促使日本儘早投降,同時也為了威懾蘇聯,著眼戰後自身全球政治格局和話語權,美國決定對日本實施原子彈轟炸。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分別日本廣島、長崎兩座城市投下了原子彈,使之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核攻擊原子彈爆炸,造成兩座城市被毀,滿目瘡癀,屍橫遍野。
  • 美國為啥把原子彈投向廣島長崎,而不是東京,據說跟一個中國人有關?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造成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在原子彈的威懾下,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布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塵埃落定之後,就有人就發出疑問,為啥不把原子彈投在日本東京呢?
  • 被原子彈轟炸後100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現在那麼繁華?
    日本廣島原子彈的波及半徑是16千米左右,長崎原子彈波及範圍約15千米,沿著長崎市內的浦上川向北,兩岸的建築 公路等基礎設施完好。再看看廣島,平坦的太田川三角洲上,秘密麻麻的房屋 港口,距離1945年兩顆原子彈投放才過70多年,可如今我們在看到的廣島和長崎,早已是繁華的都市。
  • 1945年,六座日本城市被選為核打擊目標,廣島長崎都是替死鬼
    了解二戰史的都應該知道,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日本廣島、長崎兩座城市投下了原子彈,給日本帶來了數十萬的傷亡,同時也直接推動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二戰又再次迎來,規模擴大,傷害擴大,死亡率加大,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說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儘管在1945年夏季,日本知道已成敗局,但是依舊在負隅頑抗,並喊出「一億玉碎」的口號,號召全國人民進行抵抗,怎料最後的三次機會都被日本無視,最終造成幾十萬人的死傷。
  • 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的73年
    死就死了73年前的原子彈長崎市是日本最西邊的城市。這座城市遠離日本經濟政治核心的東京,美軍當年為何選擇在這裡投下第二枚原子彈?你會不會跟我有相同的疑問。二戰末期,為逼迫日本投降,美軍對投放原子彈的城市做了好幾次篩選。因為是經濟中心,國家核心,考慮戰後管理和控制,美軍先將東京排除在名單之外。
  • 1945年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終止二戰
    [摘要]長崎市原子彈爆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由美軍對長崎市發起的一次核攻擊,發生於1945年8月9日,日本時間上午11時02分,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於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第一次為8月6日對廣島市的核攻擊)。投下的原子彈名為「胖子」,屬於Mk-3型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