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楚的松子魚與松鼠魚

2021-02-07 和記玖圓

廣東人對於淡水魚,大多採用原條蒸、起魚片炒球等方法,以凸顯其本身清鮮的特質。但在一眾廣府名菜中,卻有一道淡水魚餚,不但運用油炸之法,且在上桌前還得淋上色澤亮麗、味道濃重的糖醋芡汁,它便是傳統名菜「松子魚」。松子魚因魚肉狀如松果而得名,吃起來酥脆甘香,微酸微甜。

來源&製作

來源——從松鼠魚改革而來

著名粵菜「松子魚」,是廣州北園酒家的傳統十大名菜之一,據說,是以「松鼠魚」為藍本再作演繹而成,魚肉狀如松果。松子魚體現的是粵菜擅於兼收並蓄、洋為中用的特點,皆因其芡汁用到西餐常用的汁醬——番茄汁,甚至用到番茄沙司,從而具有西餐用料的影子。

製作——講究刀工和火候

  松子魚從起魚肉到落油鑊,重點體現的是刀工和火候。

  ★首先是選料,一條重約1.5公斤的鯇魚,以每500克鯇魚可起到200克肉來算,1.5公斤鯇魚能起到600克魚肉,這是傳統松子魚的標準分量。

  ★其次是起肉。有講究,1,從魚頭後端切入,再順著魚背部一點一點地將鯇魚兩側的魚柳片下來,兩邊魚肉要起得一模一樣,剔下的魚柳肉越厚,切出的松果瓣形魚肉越長,用油炸過後也才會更好看;2,在對魚肉改「人」字刀花時要以半斜角約45度切入,每下一刀,應相距8毫米,且不能把魚肉弄破。這一步做好的話,炸出來的松子魚魚肉呈松果狀,甚是整齊漂亮。

  ★然後是上漿上粉。要將有刀面的魚肉先拍上鹽(魚肉與鹽之比是1:0.3),後用蛋黃漿撈勻(魚肉與蛋黃漿的比例是每500克魚肉約用75克蛋黃漿),讓蛋黃漿覆蓋魚肉,這樣魚肉炸出來才會完全上色。在油炸之前,還得拍上幹生粉。

  ★第4步是油炸。在拍上幹生粉後半分鐘就得落鑊炸,如果這一時間把握不好,要麼魚肉過於溼身,要麼太幹,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當油溫達到180℃~200℃之間,兩手提著整條魚,在油鑊上方定一定,再慢慢放入其中。大師指出,這就是技巧所在,因為雙手要忍受高油溫的熱力,少一點耐力都不行。魚放入油鑊後,改中慢火進行浸炸,有經驗的師傅會用鑊鏟敲一敲魚身,當發現魚身變硬時即表明已差不多,此時略提高油溫,以讓魚身搶色。

  ★最後一步是淋汁。一般會用到五柳料和青紅椒粒、蒜蓉和蔥白粒。其中五柳料是用「小料」,即切成比米粒略大的粒狀,這樣才能與其它同為粒狀的配料相呼應。所用的料頭和配料都有不同的作用,如用蒜蓉來起鑊,能起到增香的作用;蔥白粒在顏色上與青紅椒粒形成對比。蒜蓉起鑊後,加入各式配料和五柳料、糖醋汁,推成芡汁,淋在炸好的魚身上,一道松子魚便大功告成了。

  現在一些中高檔的粵菜酒樓,會在松子魚上桌後再由服務員當著客人的面淋上糖醋芡,這樣魚肉能保持香脆,避免過早淋芡而出現的魚肉吸收芡汁久了而變「腍身」的現象。


「糖醋」是傳統粵式芡汁的代表,舊時的粵菜師傅對用詞十分考究,之所以將「糖」放在「醋」的前面,就是因為要突出其主味——甜,故松子魚給食客的第一味覺感受應該是甜,而非酸。這是判斷一道松子魚是否地道的首要標準。他認為,在傳統糖醋汁中加入番茄汁,能令味型更為豐富,而喼汁的加入則令傳統糖醋汁具有蜜味,從而令整個汁醬更為惹味。糖醋與魚也是十分匹配的,糖醋中的醋味能很好地解除魚的腥味,且將其鮮味提升。

  材料及分量:白米醋500克,冰片糖300克,鹽19克,番茄汁35克,喼汁35克。

  調製:將上述5種材料混合,如今隨著西餐用料的廣泛運用,還會加入適量的番茄沙司,能令芡汁的色澤更為亮麗、味道更濃鬱。

粵浙對比

粵菜的松子魚是從江浙菜的松鼠魚改革而來,兩者在味型上近似,都是甜酸可口、外酥裡嫩,所以往往會讓不少人將松子魚等同於松鼠魚。但其實,兩道菜在主配料的選用、擺盤造型上是有所不同的。另外,有的人認為,在松子魚裡加入了松子才叫松子魚,這是誤會了,松子魚是因形似松果而得名。

松子魚,在上世紀80年代的廣州婚宴上常常作為好意頭菜餚出現。在當時的餐桌上,整條魚餚出現的機會很少,就算是在酒樓點吃松子魚,也大多是「散點」——即半條魚肉,但在婚宴上,由於講求的是圓滿之意,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連頭連尾整條松子魚奉上。

典故:松鼠魚

  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蘇州就有「松鼠鯉魚」了,乾隆曾品嘗過。後來便發展成了「松鼠桂魚」。清代《調鼎集》中有關於「松鼠魚」的記載:「取季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季魚,即石斑魚。這條記載間接證明蘇州乾隆年間有「松鼠鯉魚」的傳說是可能的。因為《調鼎集》中的不少菜餚均是清乾、嘉時的。其次可以說明今天的「松鼠桂魚」正是在「松鼠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相關焦點

  • 「松鼠魚」還是「松子魚」?哪個才對?荷蘭能吃到嗎?
    古今區別不同的是,古代的「松鼠魚」是掛的蛋黃糊,而今天的「松鼠魚」是拍幹澱粉。古代的「松鼠魚」是在炸後加「油、醬油燒」成的,今天則在炸好後直接將制好的滷汁澆上去的。此外,今天的「松鼠魚」在造型上更為逼真,其味酸甜可口,這些都是古代的「松鼠魚」所難以比擬的。
  • 【美味廚房】松子魚的做法,快學學.
    三步造就著名粵菜【松子魚】  松子魚是著名粵菜,把北方名菜「松鼠魚」加以革新而成。
  • 魷魚、目魚、章魚有哪些區別?別吃了這麼多年還傻傻分不清楚
    魷魚、目魚、章魚有哪些區別?別吃了這麼多年還傻傻分不清楚。魷魚、目魚、章魚、八爪魚、小管、墨魚、烏賊……這些都是我們泉州沿海餐桌上常見的海鮮,特別是夏季,是海鮮大檔上必點的美味,也是吃貨們心目中的最愛。
  • 松鼠桂魚:長得像松鼠,還會叫的魚,你見過嗎?
    而松鼠桂魚是桂魚的一種做法,其烹飪方法簡單,味道鮮美且營養價值也非常之高,松鼠桂魚的前身是松鼠魚。清代《調鼎集》中有記載為:取鮪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鯚魚,即鱖魚,也叫「鯚花魚,南方人多稱其為桂魚,取蟾宮折掛之意。據說,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蘇州就有「松鼠魚」了,而這道松鼠魚並非用鱖魚作為食材,而是用鯉魚製作,乾隆皇帝曾品嘗過後,贊其美味。
  • 土鯪泰鯪麥鯪傻傻分不清楚?一起來看看這些非常容易弄混的魚吧
    釣魚人之所以喜歡野釣,就是因為野釣總是充滿了意外,誰也不知道下一竿會上什麼魚,也經常能釣到一些稀有品種,作為茶餘飯後炫耀的資本
  • 松子魚是長得像松子的魚?其實每條魚都可以變「松子」啦
    松子魚是廣東著名的傳統名菜,因魚肉形狀像松子而得名,外觀高雅肉質酥脆,微酸微甜醒胃可口。相信大家在飯店都吃過這道看起來很高大上的松子魚,但是覺得在家有局限性做不好這道菜,今天就來給大家仔細揭一揭這看起來厲害其實做法很簡單的松子魚。
  • 水中精靈寬鰭鱲,釣魚人經常把它和馬口魚傻傻分不清楚
    01水中精靈寬鰭鱲每年的夏季,清澈的溪流水裡總有那麼一群色彩豔麗的精靈,釣魚人經常把它和馬口傻傻分不清楚值得一提的是,長鰭鱲,類高屏鱲嘴都有w形,只是沒馬口明顯,尖鰭鱲具體分不知道,只知道母魚沒顏色,分尖鰭鱲一般靠直覺。
  • 松鼠魚刀工不會怎麼辦?分步驟教你片魚,簡單方便又好學
    松鼠魚刀工不會怎麼辦?分步驟教你片魚,簡單方便又好學春天到來了,天氣在變好,心情也在變好,漸漸的路上人也多了,很多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很多超市以及商場都開始營業了,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賣魚的,新鮮個兒大,看起來就很好吃,但是你的做法還是僅限於直接下鍋煮嗎?今天來教你做一道松鼠魚,分步驟教你學不用再說刀工不好不會做了。
  • 傻傻分不清楚,怎麼辨別看這3點!
    傻傻分不清楚,怎麼辨別看這3點!到市場買鱈魚時,是否曾被扁鱈、圓鱈、龍鱈……弄得暈頭轉向,搞不清楚其中差別?或者擔心自己不會分辨,不小心買到吃了容易造成身體不適的油魚?該怎麼辨認這些長得跟鱈魚很像的魚種?以下一次說分明!
  • 鮁魚餃子是好吃,可鮁魚和鮐魚,你卻傻傻分不清楚
    鮁魚餃子是好吃,可鮁魚和鮐魚,你卻傻傻分不清楚釣友之聲前幾天的一篇,關於釣馬鮫魚的文章,收到了很多釣友的反饋。鮐魚鮐魚是最容易被誤認成馬鮫魚的魚種,在外形上,兩種魚非常相像。首先,鮐魚和鮁魚都是海魚,鮐魚又叫鮐鮁魚,但鮐魚並不是鮁魚的一種。鮐魚和鮁魚在體型上大致相似,但也有明顯區別。
  • 知道啥是松鼠魚嗎?專業做魚30年師傅手把手教你!
    廣告合作/ 13462311876、15516623722投稿爆料/0373-4406999、18339990705松鼠魚是江蘇省漢族傳統名菜之一
  • 外面快餐店煮的魚太油膩了,不妨試試家常做法:松鼠桂魚
    外面的快餐店煮的魚太油膩了,吃了又怕吃胖,不如自己在家試一試做,不僅衛生,安全,健康還好吃,松鼠桂魚花刀改得不是很滿意,不過做出來的味道還是讓我蠻驚豔的,在忙碌奮鬥的道路上願你成為一個讓自己快樂的小太陽,酸酸甜甜的松鼠桂魚送給酸酸甜甜的你。
  • 糖醋松子魚的做法,酸甜爽口味道鮮美,做法簡單
    今天呢咱們說的我們都很喜歡吃的魚,那就是松子魚不知道小小夥伴們你們吃沒吃過呢。松子魚呢是廣東那邊的一道很傳統的有名的菜快樂屬於粵菜的一種啦,這一道菜呢外形很美的而且很高雅大方的,還很香甜有點微微的酸的是宴席上的一道菜,而且松子魚有很高的熱量還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呢松子魚呢的營養是真的很豐富的。而且松子魚的刺是很少的。
  • 酸甜可口的松子桂魚,能開胃助消化,不喜歡魚的人都說好吃
    導讀:酸甜可口的松子桂魚,能開胃助消化,不喜歡魚的人都說好吃不知道大家對杭州菜有什麼了解,今天講的這個松子桂魚就是杭州的特色菜,這道菜可是我的心頭好。每次去餐館或飯店吃飯的時候,我都要點這道菜,如果沒有吃到,我感覺吃的這一頓飯都沒有味道了。
  • 這兩種魚傻傻分不清!
    但是,很多消費者可能並不清楚,自己買到的所謂「龍利魚柳」卻有可能根本不是龍利魚。   日前,有網友在母嬰論壇撰文稱,一些商家用淡水養殖的巴沙魚冒充海水魚龍利魚銷售。而記者採訪專業人士,證實這兩種魚完全不是一個品種。不過,記者在走訪中卻發現,很多標稱為「龍利魚柳」的商品,原料則多是「巴沙魚」。
  • 米其林大廚把芒果切成花,中國大廚直接拿出一條魚,切成「松子」
    但是對於我們中國廚師來說,看到之後二話沒說直接拿出了一條魚,我們中國廚師做的是松花魚,這道菜也是相當經典的,也是蘇幫菜的一個特別傳統的菜,在製作的過程中,當那些醬汁灑在魚身上的時候,還會發出吱吱的聲音,就像是松鼠一樣,所以才叫做這樣的一個名稱,對於中國廚師做完之後效果看起來也是相當驚人,因為這道菜對於刀工的要求也是特別高,這條魚做出來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松子,形狀特別漂亮
  • 花椒,藤椒,麻椒還在傻傻分不清楚?今天才知區別,別再弄混了!
    花椒,藤椒,麻椒還在傻傻分不清楚?今天才知區別,別再弄混了!但是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他們三者的區別,特別是青花椒和紅花椒,我們統稱為麻椒,其實他們的口感以及味道都是不一樣的,青花椒也不僅僅是沒有成熟的紅花椒,因為他們兩個本身就是兩種品種,跟藤椒差別就更大了!1、紅花椒!
  • 松鼠魚的真正做法,現在很少飯店能做了,愛吃魚的趕緊收藏!
    小編這就教大家一道讓你食慾大增,並且色香味俱全,讓你吃上一口就會停不下來的美味菜——松鼠魚。松鼠魚是江蘇省傳統名菜之一,屬蘇菜,松鼠魚因形似而得名,松鼠魚色澤鮮豔,鮮嫩酥香,酸甜適口。但因為松鼠魚在很多飯店因為走菜太慢了,現在很少飯店能做了,今天小編就把鼠魚的真正做法教給大家,愛吃魚的趕緊收藏起來吧!
  • 「松鶴延年」不存在的!你還傻傻分不清楚鶴、鸛嗎?
    這兩種鳥類乍一看名字是不是有些傻傻分不清楚呢?鶴和鸛都屬於涉禽,在外形方面的它們不相上下。鶴和鸛同樣被羽衣覆體,都有適於水邊生活的長腿和長嘴,飛翔起來也同樣姿勢優美,但它們在分類上就屬於不同的目,鸛屬於鳥綱鸛形目,鶴屬於鳥綱鶴形目。
  • 燉鍋、燉盅傻傻分不清楚
    話說小編來到美的前,也是燉鍋、燉盅傻傻分不清楚,只知道都能燉湯,其他一概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