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段線」是少的,我都沒提「十一段線」的事!(圖)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國際關注的南海仲裁案結果下午五點出爐,結果早在中方意料之中,菲律賓達成其無禮訴求,仲裁庭罔顧事實作出以下裁決:聲稱「中方九段線的歷史權利無法律根據」、「中國對南沙生態帶來永久且無法恢復的傷害,在南沙不擁有專屬經濟區」、「中國在黃巖島海域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漁權」、「太平島是礁不是島,僅能宣稱12海裡領海」。

仲裁庭竟然都能妄議「法理」了!我們怎麼可以還不清楚「九段線」呢?現在我們就來談談「九段線」的由來。

要談九段線,就繞不開U形線

1947年(民國36年)南海諸島位置與十一段線圖

1947年(民國36年)南海諸島位置與十一段線圖所謂的「南海U形線」,俗稱十一段線,系國民政府於1947年公布南海諸島位置圖時劃設,自越南以北向下延伸如舌狀,延至臺灣蘭嶼附近海域。

抗戰勝利後,駐越南的中國軍隊全部被召回國。法軍進駐越南全境後,順手牽羊地佔領了西沙、南沙部分島嶼。1946年10月,法艦佔領南沙南威島和太平島,並在島上建立石碑。國民政府聞訊後,隨即提出抗議,並擬與法方談判。後因越南戰事緊張,法方自動棄島罷談。當月,國民政府派出太平號、永興號、中業號和中建號4艘軍艦,由指揮官林遵、姚汝鈺率領南下,前往西沙、南沙執行進駐接收任務。(註:南海有四島礁分別以「太平、永興、中業和中建」命名,其中臺灣控制的太平島系南海最大天然島,且獨具淡水,永興島現為三沙市政府駐地,中建島為西沙最南端島嶼,中業島系南沙第二大天然島,暫為菲律賓控制,並私設「卡拉延市(南沙)」。)

由此,開啟了近代中國南海確權的序幕。

在南海劃界的歷史中,除了執戈者林遵常為世人所道外,真正的主角,直接的提筆者——內政部方域司的鄭資約,卻少被大家提起。

因為正是隨同艦隊南下的內政部方域司,完成了南海諸島的實地測量工作。完成島礁接收之後,方域司繪製了官方南海地圖,完成了南海諸島的最新命名,並在地圖上劃定11條段線,圈定了中國的南海主權範圍。雖然方域司只派出鄭資約和曹熙孟兩人,但此時內政部成立方域司尚不足一年,此舉足以突顯其高度的戰略眼光。

1946年12月15日接收工作人員在太平島舉行接收南沙群島升旗典禮,前排左四為內政部接收專員鄭資約,前排左五為南沙艦隊指揮官林遵,前排右四為廣東省政府接收專員麥蘊瑜。

1946年12月,全體文武接收官員,齊聚在太平島西端國疆石碑旁,舉行升旗典禮儀式,太平艦海面鳴炮,慶祝國土收復,並拍照留念。太平島收復後,中業艦、太平艦分別駛向南西沙群島巡視各個島嶼,並在各島嶼派駐留守士兵。

南海收復行動後被時任廣東省主席羅卓英將軍以「艱險定疆」四字命名,「舉凡登陸勘查測圖建碑諸任務一一完成,從此山河永固並壽南天。」

鄭資約回陸後,即與內政部方域司同仁整理實測資料,繪製南海地圖,並向行政院呈請核准頒布一系列的地圖。其中包括內政部繪製南海諸島位置圖、西沙群島圖、中沙群島圖、南沙群島圖、太平島圖、永興島——石島圖等以及《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

1947年4月14日下午2點,內政部會議室召開西南沙群島範圍及主權之確定與公布案會議。這次會議為此後的中國南海主權確定了基調和範圍。

會後,方域司印製了《南海諸島位置圖》。作為現代中國南海地圖的重要藍本,該圖具備以下要點:

1.國界線最南端標在北緯4°左右;

2.在南海海域中完整地標明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位置和島嶼名稱;

3.最關鍵的是,該圖用11段國界線,圈定了中國南海海域範圍,成為如今中國堅持的南海主權九段線的來源。

1948年初,內政部方域司又將此圖收入《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公開發行。

至今,臺灣仍以「十一段線」作為其在南海各項權益邊界的主張依據。

「九段線」誕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官方出版的地圖都繼承了民國政府1947年的「十一段線」,1953年,由於在北部灣(舊稱東京灣)海域劃分確定了詳細的中越分界線,因此,十一段斷續線化身為九段斷續線,「九段線」因此得名。

但數十年來,段線的位置不斷細微調整,新、舊線各段的位置並不完全重合。

直到2001年,國家測繪局編制《中國國界線畫法標準樣圖》(1:1000000),確定了「段線」的官方畫法。根據這一標準,其中6段為弧線,3段為直線。

九段線是個什麼性質的線?

關於九段線的性質,歷來都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肯定不是國界線。所以,我兔縱使有槍有炮,外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不能囂張跋扈地為所欲為。

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在南海擴建島嶼,但均無法與大陸的「鬼斧神工」相媲美。

1996年5月,中國劃定了西沙群島領海基線,使用直線基線圍繞西沙群島諸島形成封閉型的折線圈——依此,如果九段線內是領海,那麼西沙群島沒有必要再劃定領海基線。實際上,自1947年段線劃定以來,國際船隻在南海的航行也一直未被中方制止過。

2003年5月,國家測繪局發布《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將九段線稱為「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這一悄無聲息的提法或許顯露了我兔的底線——島嶼才是關鍵。

說白了,就是南海有很多島礁,可是哪些是我的呢?200多個,我一一點名,你也記不住——好了,我劃圈,圈裡的島礁都是我的。當然,除了九段線的大圈,還有小圈,也就是每個島礁的12海裡領海線——雖然我兔在南沙並未劃設,但不代表就沒有。別忘了拉森號闖入渚碧礁鄰近的12海裡水域時,我外交部的表態「美方未經中國政府允許,非法進入……」,所以不劃≠沒有。當然,鑑於礁會長成小島,小島會長成大島——別問我為啥,我兔暫不劃小圈也是有道理的。就此,就明白了島礁和12海裡才是關鍵,至於小圈以外,大圈以內,只要你不造次,還是可以來玩兒的。

2013年1月,國家測繪局推出全新的中國陸海疆域地圖

2013年1月,國家測繪局推出全新的中國陸海疆域地圖——新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首次將南海諸島與大陸同比例展示出來。新版地圖的南海諸島標示了130多個南海主要島礁,與大陸同比例展示,而不是在角上開小窗使其成為插圖。

這片海(島)都誰在爭?

我們所說的南海諸島是指南北約1800公裡、東西約900多公裡範圍內諸多群島、沙洲、礁、暗沙和淺灘的總稱,北起北衛灘、西起萬安灘、南至曾母暗沙、東止黃巖島。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為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四大群島,但通常不包含同樣位於南海海域內的阿南巴斯群島與納土納群島(均屬印尼)。南海諸島總面積約164.74km²,其中是東沙群島約1.74km²,西沙群島約10km²,中沙群島約150km²,南沙群島約3km²,但是由於各國進行填海造陸,所以這些數據……你懂的,然並卵。

圖片來自紐約時報,作者對圖中臺灣政治地位表示異議

下面我們看看各方勢力分布:

東沙群島:包括以東沙島為主的環礁、暗灘和海山,基本都是臺灣控制。

西沙群島:包括以永興島為主的宣德群島和以永樂環礁為主的永樂群島,基本由中國大陸控制。

中沙群島:主要包括中沙大環礁和以黃巖島為主的中央海山,基本由中國大陸控制。

以上三個爭議不大,爭議主要集中在南沙群島,就是習慣上所說的六國七方,如下:

中國臺灣:控制鄭和群礁中的太平島和中州礁;

中國大陸:控制中北部的安達礁和南薰礁、西門礁、東門礁、安樂礁、主權礁、牛軛礁、赤瓜礁,以及渚碧島、永暑島;東北部的美濟島、信義礁、半月礁、蓬勃暗沙;西南部的華陽礁和中南部的瓊臺礁。

越南:控制中北部和西南部近30個島礁;

菲律賓:控制中北部和東北部約13個島礁;

馬來西亞:控制中南部約17個島礁;

汶萊:中南部的南通礁,經濟海域與中、馬聲索有重疊;

印尼:無島嶼爭執,但經濟海域伸入南海九段線內,包括其油氣田。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於十五言,鳳凰資訊已獲得作者授權。商業轉載,請與作者(微博@羽心)聯繫獲取許可。

相關焦點

  • 原本是南海十一段線,後來變成了九段線,到底是誰畫的?
    其實這也能理解,畢竟下海沒多遠就到中國了,被堵住的感覺很不爽嘛,但是南海主權歸中國這是不容置疑的。那誰這麼霸氣、有先見之明的九段線是怎麼畫出來的呢?自古歸中國,無人質疑:我們一直說自古以來南海即南海諸島都是中國的領土,有多久遠呢?可以說自秦始皇派兵進入嶺南,設立郡縣以來,中國人就開始在南海活動。
  • 我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為何後來變為「十段線」了?
    提起我國南海,我們不得不說一說「九段線」,以及「九段線」的前世「十一段線」。中華民國時期的十一段線「十一段線」是中國近代時期對本國南海海域權益邊界的一種叫法。從圖中按順時針看十一段線的位置:起點巴士海峽- 北呂宋海槽 -馬尼拉海溝-南沙與菲律賓之間 - 南沙海槽(原名巴拉望海槽) - 南沙與馬來西亞之間(曾母暗沙南面,是最南的一段) - 南沙與印尼納土納群島之間(最西的一段) - 南沙與越南之間 -西沙與越南之間 -北部灣中部 - 北部灣北部。
  • 除了九段線其實世界上還有一個十一段線,知道在哪裡嗎
    我國在南海的領海面積在很早之前就確定了,當時的劃分也就是著名的南海九段線。很多人看我國地圖的時候都能看到南海九段線,這個非常明顯。當然,有個國家的海岸線和我國的南海差不多,也有著名的段線,這個線還是非常的霸氣。這就是希臘著名的海上11斷線。
  • 中國南海的「九段線」為何是斷續線?而不是連著的線?
    南海地圖九段線本身就是我國南海傳統海疆線,早在東漢時期,中國古代先民就發現了南海諸島;從宋朝起,中國歷代統治者都將南海諸島工作國家的行政單位,對這一海域進行有效的佔有、管轄。1947年,民國政府繪製並出版了《南海諸島位置圖》,這本地理圖冊用11段國界線圈定了南海海域的範圍;1948年,《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仍然採用1947年的十一段海疆線,以此表明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在新中國成立後,在新中國出版的地圖上這條斷續線仍然存在。
  • 解密南海九段線的幕後故事
    該圖在南海海域中標有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並在其四周畫有11段U形斷續線,線的最南端標在北緯4°左右。新中國出版的中國地圖,對南海海域基本沿襲了1948年出版的《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及附圖,但具體標繪稍有變化。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取消了海南島同越南海岸間的2段斷續線,在臺灣和琉球群島間增加1段斷續線,形成南海9段(九段線),東海1段的斷續線。
  • 這個湖南人主持劃定了「南海九段線」
    其實,早有「南海九段線」標註了我國對南海的絕對主權。大家可能對「南海九段線」還有所了解,但很少有人知道,當初參與南海諸島考察及主持11段線(現在改為了九段線)劃分的傅角今先生,居然就是我們湖湘兒女——湖南株洲醴陵人。
  • 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為什麼是10段線而不是連續的?
    如果大家現在打開地圖數一下,就會發現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實際上是10條段線,而不是之前很多人記憶中的九段線。早在2014的時候,我國出版的豎版地圖中就用十段虛線來表示南海疆域。而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其實最開始也並不是9段,而是11段,並且都不是連續性的實線條。
  • 南海霸氣「九段線」是何來歷?其實還真得感謝一下國民政府
    其實還真得感謝一下國民政府,1947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以下簡稱民國政府)內政部方域司在編繪出版的《南海諸島位置圖》中,繪製了一條由11段斷續線組成的線作為中國在南海的「傳統海疆線」,以界定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管轄權(這裡指法理上的,實際上國民政府海軍無力對這麼大的海域進行管控)。
  • 幾乎囊括整個南海的九段線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因為解釋的多樣性,加上歷史和現實尤其是海洋環境的因素,九段線由九條不連續的短線組成。而不管是連續還是短線,也不管我們到底堅持哪個說法,九段線都遭到了南海周邊幾乎所有國家的強烈抗議,因為九段線霸氣地將南海絕大部分區域收入囊中,留給越南等國家活動的海域相當狹窄,它們從建國的那一刻開始,就體會到了土耳其出海就出國的絕望。
  • 瑪麗淺灘:祖國真正的南之極,九段線上的ONE PIECE
    瑪麗淺灘位置圖地理坐標:約3°35′8.38″N,112°29′45.74″地理別稱:茉莉暗沙地理位置:曾母暗沙東南35公裡九段線第6段線內側行政區劃:>三沙市南沙區永暑礁虛擬鎮曾母暗沙礁區九段線及南海的歷史性主權九段線,即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是我國對南海海域權益邊界的一種定界畫法。
  • 被非法仲裁庭否認的南海「九段線」是湖南醴陵人奠基的
    1947至1948年間,國民政府出兵收復西沙、南沙群島,劃定了南海島嶼國界,出版了南海地圖,劃定了十一段線,在此基礎上確立了今天的南海「九段線」疆界。而當初參與南海諸島考察及主持十一段線劃分的傅角今先生,就是我市醴陵人。
  • 專家:該怎樣看南海九段線
    李金明(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教授):1947年,中華民國政府劃定九段線,制訂了南海諸島位置圖,把我們最南的疆域定在北緯4度,把曾母暗沙劃到疆域線之內。當時這條U型線或九段線是為了向國際上表明我們的管轄範圍,列出來一條疆域線。我認為九段線應是一條島嶼歸屬線。中國應該儘快把九段線的法律地位定下來,否則後患無窮。
  • 為什麼我國南海海域的九段線不是連續的?
    但是觀察我們現在的中國地圖,不難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地圖中南海海域的國界線也就是我們稱之為「九段線」的地方不是連續的?觀察地圖我們可以得出來,在南海諸多群島處的國界線是由九個線段所包裹起來的,但是反觀內陸地區的國界線卻都是連著的一整條線段。
  • 臺灣若應美要求放棄南海九段線 後果不堪設想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旺報》29日文章,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孫揚明,原題《U型線海域棄不得》,全文摘編如下:前美國在臺協臺北辦事處長司徒文公開表示臺方「應放棄九段線的海域」,僅主張太平島周邊兩百公裡經濟海域。
  • 南海地圖上的「九段線」--中國數字科技館
    新中國成立後,經政府有關部門審定出版的地圖在同一位置上也標繪了這樣一條線,只是原來的11段斷續線被改為9段斷續線,這就是俗稱的九段線。這一主張認為,九段線是一條用國界線符號在圖上標繪的線,當然應將其視作國界線。而且,民國政府剛開始規劃這條線時,也是將其作為國界線來看待的,因為斷續線畫在中國南海諸島的外緣島礁與周邊國家海岸線之間的等距離中線上,這是明顯的國界線畫法。反對者則認為,九段線是一條斷續線即未定國界線,與正常國界線的法律地位是不相同的。從法理來說,國際海洋法有一條基本原則,即陸地統治海洋。
  • 南海「九段線」的由來,美國無權否認,粗暴幹涉挑釁需引起警惕
    「九段線」最早為「十一段線」,最早在1947年由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內政部提出,在其繪製的《南海諸島位置圖》中,繪製了一條由11條斷續線組成的線作為中國在南海的領海。新中國成立後承認並繼承了這條線,只是將11條線改為9條,這就是「九段線」的由來。它是中國在南海主權與權益的邊界和依據。
  • 你知道中國地圖上霸氣的「九段線」嗎?線圈內裝的都是中國領土
    隨著中國的實力越來越強,我們在世界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多,我們自身的搖杆也越來越硬,也不需要仰人鼻息,不僅不用看別人的臉色,別人反而要反過來對我們察言觀色,當然,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從古代到現在,都不是熱衷於欺負別人的國家。
  • 中學生圖書含九段線,越南出版社緊急召回
    【文/觀察者網 李東堯】中國遊客身著印有南海九段線T恤入境被攔、中國觀眾追劇需填涉及南海主權問題的問卷……一段時間以來,越南方面在涉及中國南海主權問題時么蛾子沒斷過。 越南媒體報導稱,位於河內的一家出版社日前又召回了一批圖書,理由是書中的配圖印有中國南海九段線。
  • 新版中國地圖「十段線」
    以前的中國地圖是一張橫圖,在圖上我們國家版圖形似雄雞,特別要提到,右下角有個長方形的小圖,上面標註出了一圈虛線,這虛線就是南海海域國界線,也叫「九段線」。如今,「九段線」已成為歷史名詞,被「十段線」所取代。
  • 中國最新豎版地圖用十段線標註南海(圖)
    原標題:中國最新豎版地圖用十段線標註南海(圖)   湖南地圖出版社印製的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報導稱,這幅地圖表明中國通過在越南、馬來西亞、汶萊和菲律賓巴拉望島及呂宋島海岸附近區域標註「十段線」(該地圖採用了「十段線」而非通常使用的「九段線」),彰顯其對南海的主權聲索。  報導說,菲律賓已就中國對該地區的主權聲索向國際海洋法法庭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