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縣伯樂集,由伯樂識馬而得名。說起伯樂識馬,故事由來已久。
古時候,天上的月宮老人有一女兒名喚月娥,年方十六,文武雙全,才貌出眾。月娥一不愛神權至高,二不愛仙境富貴豪華,偏偏愛上民間之樂。在她懇求下,月宮老人答應帶她下凡人間。
月宮老人化名伯樂,月娥化名馳騁,父女二人帶著百匹戰馬,下凡到民間一個小鎮安下家來。這個小村鎮就是成武現在的伯樂集。當時這個地方官富奢淫,民不聊生。時間不久,馳騁的美名就傳開了。一些王侯子弟,富家公子,垂涎三尺,,紛紛前來。有的想納馳騁為妾,有的是來想佔便宜。登門送禮的,張口求親的,幾乎天天不斷。馳騁對他們一概不理,因此。就把這些公子少爺給激怒了。隔上三日五日,他們就到馳騁家尋釁吵鬧一次並揚言要趕他們爺倆離開此地。伯樂老人就對女兒說;「你如果要在此地長住下去。必須先除暴安良,不然還是跟我回天堂去吧!」女兒聽後,說:」怎樣才能除暴,請父親告知女兒。」伯樂老人就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第二天,伯樂老人貼出「識馬招親」的告示。言明三個條件:一是求親者應先與馳騁大戰三百個回合,方為武功及格;二是以馳騁為題,連上各自的姓名,寫上十六個字的詩句一首,伯樂選中,方為文採及格;三是讓文武及格者,在伯樂的馬群中各選戰馬一匹,飼養三十天,然後,由伯樂主持賽馬。賽馬奪魁者方能為婿。告示貼出後不久,前來求親的就湧上門來,前前後後共有三百六十人。
經過和馳騁交戰,有十人武功及格。再經詩句考試,只有三人文採及格。這三個文武及格者,一個是國舅的孫子馬華,馬華為人兇狠,依仗權勢欺男霸女,是當地有名的官老虎;一個是狀元門第的富公子馬機,他在當地欺鄰霸鄉,胡作非為,外號地頭蛇;另一個是勤勞勇敢的農家子弟馬品。巧得很,三個人都姓馬。.待三個人的詩句貼出後.圍觀者轟動起來,多數人紛紛讚揚馬華和馬機的詩句,並不是因為他倆的詩句寫得好,而是畏懼他倆的權勢。馬華的詩句是:女貌羞花,馳騁夭下,招婿識馬,譽滿年華。馬機的詩句是:馳騁秀女.稀世美玉,識馬招婿,天賜良機。馬品的濘句是:淑女馳騁,月娥越塵,識馬見人,品尚入心。
文武試過,開始選馬。馬華搶先從伯樂的馬群中選走一匹個大體肥的火焰駒:馬機第二選走一匹獅頭虎尾的膘黃馬。最後,馬品選了一匹體輕身瘦的玉白馬。看過選馬,伯樂老人點頭笑笑,說:「我後繼有人。」馳騁問道:「父親所指是誰?伯樂老人說:「賽馬過後見分曉。
把馬選走後,馬華、馬機、馬品分別飼養各自選中的戰馬,不覺三十天期滿。這一天,秋高氣爽,賽馬場擠滿了人。人們看著賽馬場上的布局,都驚嘆不已。那開端是一條平坦的跑道.約十餘裡。過了跑道,是一座山峰擋道。越過山峰,是一片沙灘塞路別說戰馬,單行人也會陷進淤沙之中。過了沙灘,是一條萬丈深淵,有三丈多寬。這三關,誰能跨馬闖過,即為魁首。賽馬號角吹響後,馬華騎著火焰駒第一個飛奔出去,十裡跑道上,他耀武揚威。誰知,剛剛登上山峰,突然馬失前蹄,咕嚕一聲,馬華摔下馬來。這時馬機跨馬揚鞭而來,他越過山峰,奔向沙灘,剛進沙灘沒多遠,就被陷進淤沙中,他只好打著滾逃出沙灘.這時,馬品騎著玉白馬飛奔而來,他揚鞭催馬,好似一朵白雲,飛過沙灘,來到深淵前,只聽玉白馬長嘶一聲,四蹄騰空,嗖的一下,躍過萬丈深淵。
馬品賽馬得勝,伯樂老人和馳騁騎馬迎上前去,向他祝賀一番,然後,三人並馬同行往回返。走到半道,忽聽三聲炮響,馬華、馬機帶著兵馬,從左右圍了上來,把伯樂三人團團圍住,馬品不慌不忙,向伯樂深施一禮,說道:「老人放心,待晚輩前去應戰!馬品迎上前去,抽出戰刀,與二馬大戰起來。三馬混戰,直殺得天昏地暗。馳騁恐馬品有失,就對父親說:「待女兒前去助威。」伯樂老人說:「馬品藝高你我之上,萬無一失。放心吧,」正說著.只見馬品飛馬躍起,左手抽出寶劍,揮手一刺,把馬華刺下馬來。馬機一看不妙,掉轉馬頭,正要逃竄,馬品手持長矛,緊追上前,長矛直刺馬機心臟。
當地百姓一聽官老虎和地頭蛇兩害被除,都敲鑼打鼓,歡天喜地,四方慶賀,並又鑄了一個金字大匾,上寫「識馬先師』四個大字,懸掛到伯樂老人住的地方。從這以後,伯樂老人住的三個小村鎮,就被尊稱為伯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