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夕時,石碁鎮凌邊村一如繼往地用擺七夕、唱大戲來慶祝這一節日,村民們自發地到祠堂賞乞巧、拜七姐,外嫁女、本村親戚朋友也前來一起過節,村莊一派熱鬧景象。
據悉,作為番禺三大乞巧流傳地之一的凌邊村,今年首次將擺七夕的民俗上升到村級文化節,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凌邊村擺七夕是從初六下午開始的,連擺3天,一起進行的還有演大戲。七夕當天傍晚,記者來到凌邊四隊的凌公祠,只見祠堂內擺滿了造型各異、神態逼真的古裝公仔。仔細一看有「穆桂英掛帥」、「六國封相」等古代英雄豪傑。七夕當然少不了牛郎織女,「斷橋」上牛郎織女喜相逢,七仙女們注視著她們,為她們的相逢而歡喜祝福。乞巧藝人們用自己的巧手展現了這一浪漫唯美的場景。此外還有花燈、蠟制仿真花果等工藝品以及供奉牛郎織女的手工藝品,如繡花鞋、花衣裳等紙布製品,配以五彩燈飾,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如今擺七夕也運用上了現代的工藝,在凌公祠就擺上了一些現代工藝做的公仔和喜鵲,可以發出音樂聲和鳥叫聲,增添了許多樂趣。
對凌邊村村民而言,七夕是村裡的一個重大節日,村民們都會到祠堂賞乞巧、拜七姐,就連外嫁女、本村親戚朋友也前來一起過節,熱鬧異常。在祠堂,記者碰到了小凌夫婦,小凌是本村人,丈夫是外村的,七夕這天專門回鄉拜七姐。小凌已懷有身孕,記者在祠堂見到多對懷孕夫婦前來拜七姐。祠堂裡的老人告訴記者,曾有村民因拜七姐而喜獲麟兒之事,這一故事被村民廣為傳頌,後人為了得子亦紛紛仿效。拜七姐還有求姻緣、保平安的寓意,許多年輕人也加入到拜七姐的行列。
石碁鎮凌邊村又舉行一年一度的擺七夕活動,歡迎大家到凌邊小學或各隊祠堂參觀,晚上凌邊會堂還有免費粵劇睇啵,交通指引:番3路公交到石碁總站飛摩到凌邊村,戓番23號車在大龍小學站下飛摩到凌邊村,車費6-7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