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顆肝臟,負責給人體「解毒」。
大約每3分鐘,肝就過濾周身血液一次,每天約480次。
那麼,怎樣才能知道一個人的肝臟,到底還好不好,是否健康呢?
一個人肝好不好,看三個地方,養肝臟,謹記「四多、五少、六動」
第一個:眼睛
肝,開竅於目,肝好不好,可以看看眼睛。
眼睛中的眼白變成黃色,需警惕肝臟受損,到時膽紅素上升所致。
而一旦肝臟功能出現異常,還會導致黑眼圈長時間存在,不可忽視。
此外,眼睛乾澀、視物模糊,需警惕肝血不足,而眼睛紅腫,警惕肝火旺。
第二個:臉部
中醫認為,肝衰先上臉,肝好不好,還可以看看臉部。
男性臉色晦暗無光,甚至發黑,或是肝細胞受損,鐵元素流出所致。
女性粉刺叢生,出現色斑,或是肝受損,破壞了黃體荷爾蒙平衡所致。
此外,鼻頭髮紅,要警惕肝臟受損,影響新陳代謝,導致毛細血管擴張所致。
第三個:手腳
人體的手腳,是身體健康的一個風向標。
如果,手掌顏色變紅、指縫增大,指甲變脆易斷,小心肝臟病變。
一旦肝臟受損病變,還會導致足部紋路增多變深,甚至導致腳底皮膚蠟黃。
養肝臟,謹記「四多、五少、六動」
哪四多:
1、多點綠
民以食為天,飲食養肝,多食綠。
綠色的蔬果,有助於養護肝臟,促進排毒。
西蘭花能幫助肝臟分解各類毒素,減少肝臟負擔。
茼蒿含有特殊香味的揮髮油,有利於肝氣抒發,改善肝鬱氣滯。
2、多點茶
飲茶,補充水分,可促進排毒,減少肝臟負擔。
兩餐之間,用一些護肝排毒小植物泡水,對肝臟健康有益。
蒲公英、玫瑰花、菊花、紅棗、枸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多點眠
夜臥血歸肝,而肝藏血,可見睡眠對肝臟的重要。
熬夜,不僅會消耗大量的肝血,還影響肝臟解毒,妨礙肝自我修復。
久而久之會導致肝臟機能下降,降低對抗病毒的能力,從而誘發一系列疾病。
因此,養護肝臟,要多一點睡眠,子時熟睡,午時小憩,睡好子午覺。
4、多點笑
笑一笑,十年少。
人的情緒,對健康尤為重要。
同樣的,肝主疏洩,情緒易影響肝臟健康。
肝,喜達條,惡抑鬱,良好的心情,有助於肝氣抒發。
因此,生活中,要注意多點歡笑,保持一份輕鬆愉快的心情。
哪五少:
1、少點酒
高興了,喝點酒,慶祝一下。
心情不好,喝點酒,排解一下。
這是不是像極了你的日常狀態呢?
然而,飲酒傷肝,對於肝臟的損害尤為嚴重。
想要保護肝臟健康,一定要注意少喝點酒,最好滴酒不沾。
2、少點菸
除了喝酒,吸菸也是十分常見的行為。
長期大量吸菸,會加速肝臟纖維化進行,增加肝臟病變機率。
因此,除了少喝酒,還要堅持早戒菸,若實在無法戒菸,也要少抽點。
3、少點油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飲食也越來越好了。
大魚大肉,過於油膩的食物,常常出現在一個家庭的餐桌上。
然而,吃得過於油膩,加重肝臟負擔,易誘發脂肪肝等肝臟病變。
因此,飲食要清淡一點,葷素搭配,不要吃得過於油膩。
4、少點怒
生氣、發怒,對身體損害巨大,尤其是肝臟。
長期發怒等不良情緒,會導致肝氣鬱結,久而久之增加病變。
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一旦生氣,最好不要超過3分鐘,學會自我調節。
5、少點藥
生病吃藥,是十分常見的。
但是,要注意,用藥準醫囑,切莫擅自做主。
很多人,身體出現小毛病,喜歡自己買點藥吃,不求醫。
然而,濫用藥物,對於肝臟損害巨大,會大大增加肝受損,出現病變。
哪六動:
1、動腿走路
管住嘴,邁開腿,對肝臟尤為重要。
經常走走路,散散步,可提高肝臟機能,有益健康。
吃過晚飯後,晚上七點到九點,走走路,散散步,有益肝臟健康。
2、動眼運目
運目,也就是轉動眼球,對肝臟有益。
將眼球自左至右轉動10餘次,再自右至左轉動10餘次。
然後,閉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清肝明目,養護肝臟。
3、動肩聳動
閒來無事,動肩膀,聳一聳,可給肝臟瀉火。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活動肩膀,先向前轉十圈,再向後轉十圈,再上下動十下。
4、動腳按揉
經常活動腳部,按揉腳部穴位,可養護肝臟。
首先,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腳太衝穴3分鐘。
然後,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按揉左腳太衝穴,左右交換按揉。
反覆2~3次,按揉力度以產生酸、脹、痛感為宜。
5、動腰拉伸
彎彎腰,做拉伸,可疏肝氣,通經活絡。
雙手合十,舉過頭頂,手臂伸直,緊貼雙耳,腰往左側彎到極限。
感覺整個脊椎向左側拉伸,保持這個伸展的姿勢15秒,放鬆,再換到右側。
6、動手推腿
肝經,經循大腿內側,經常推一推,通經活絡,促進肝臟健康。
坐位,左腿彎曲,膝蓋放平,雙手掌交疊,按在左大腿根部內側,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先左後右,各五十遍。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