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監說:故宮72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2021-01-09 華太師

當我們選擇去北京旅遊時,故宮一定是必去的景點之一。因為故宮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宮殿,在古代,能進入到紫禁城(故宮的舊稱)的都是達官貴人,而非常人所能隨意進出。而現在,人們擁有了可以近距離觀察皇帝居住地方的能力,自然都會想進去查看一番。

但是聽大部分人說起故宮,他們都有一個疑問,就是故宮裡怎麼會有那麼多口水井?而清朝的老太監曾說這些水井裡的水沒有人敢飲用,是真的嗎?今天,就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首先解答大家的第一個疑惑,為什麼故宮目前有那麼多口水井?

據相關人士統計,故宮裡一共有72口水井。

中國古老傳說中是伯益發明了井。遠古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水井了,《易經》中有記載"改邑不改井"。如此可見井的歷史由來已深,並且技術已經開始日益完善。所以故宮裡有這麼多水井,也不足為奇了。

這些水井遍布故宮的各個地方,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來滅火。

在古代,建築材料還沒有那麼多,當時的故宮是使用磚木來建造的,而木製的又極其容易引起火災,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明清期間,故宮發生了100多起火災。本來就很容易著火,再加上之前的種種案例,統治者當然要防患於未然。

故宮是皇帝身份的象徵,一旦故宮出事,皇帝的面子上自然會掛不住;更不要說故宮的建造還極其的艱辛,一旦有所損失,修補起來也極其困難。

如果還是不能理解的話,這個水井就相當於我們身邊的消防栓,在小區裡每家每戶都會有消防栓,然後每一單元門口又會有消防栓,在小區隨意散步,也會看到消防栓。那麼可想而知,在以前的故宮,怎麼看到那麼多水井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當然,除了滅火以外,水井還有很多其他的用途,比如說用來浣洗衣服,打掃宮殿等等一些日常瑣碎的工作。

現在為大家解答第二個疑惑,聽說這些水井裡的水無人敢喝,是真的嗎?

上一個問題給大家解釋了水井的用途,但是偏偏沒有說到飲用這個功能,那麼就可想而知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給皇帝喝的水必定是特別講究的,《清稗類鈔》中有相關記載:

"若大內飲水,則專取之玉泉山也。」

其中可見皇宮用水,多為玉泉山之水。玉泉山在頤和園西部,距故宮距離近。同時玉泉山背山靠水,所以水質清冽,深得皇帝喜愛。乾隆在位時封玉泉山為第一泉。

古人對於水的判斷是,水越輕,質量越好。乾隆為了弄清哪一個地方的水質量最好,便收集天下其他地方著名泉水的水與玉泉山的水進行比較,最後發現其他地方的水都不能與玉泉山的水相比較,玉泉山的水以一兩之輕贏得桂冠,除此之外,乾隆還親筆書寫了"天下第一泉"的石碑贈予玉泉山。所以皇宮用水基本上都來自於玉泉山。

那麼皇宮裡的水井為什麼無人敢喝呢?這第一點是,由於地下水在地下,不能夠保證其味道是否會改變,以及裡面摻雜著一些雜質,再加上以前技術有限,不能夠進行有效的過濾。

當大家觀看影視劇的時候,總會發現,懲戒下人的手段就有一個是讓其投井自殺。延禧攻略中有一集,一天清早,皇后娘娘正在擺弄袁春望送來的鳥,突然一個太監來報,說雲香投井自殺,屍體已經被打撈上來了,皇上也發現了,皇后娘娘聽聞大怒。

從這一小段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宮女被投井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再者,當後官妃嬪之間相互進行鬥爭,爾虞我詐時,有的妃嬪會將毒藥或者是腹瀉藥,或者是相關的藥品投入水井之中。這時水井裡的水已經變質了,怎麼可能還能夠喝呢?所以這第二點就是,因為妃嬪之間的後宮鬥爭導致井水變質。

這是第三點是,附近的汙染,其實故宮裡的水井和御河是相通的,由於御河中會有排放的垃圾,再有甚者還有可能會有小動物的屍體,這些都會令井水受到汙染,從而不能飲用。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清朝時候開始重工業,這多多少少也會影響到水質,而地下水又都是相連通的,所以故宮裡的水也很容易受到影響。

所以當大家聽到老太監說故宮裡的水不能飲用時,不必太詫異,因為這是真的,你如果生在那個朝代,知道原因你也不會選擇喝的。

相關焦點

  • 故宮有70多口井,但老太監說沒人敢喝這水,那宮內的人喝什麼?
    據了解故宮有70多口井,幾乎每座宮殿都有一到兩口井。眾所周知,故宮的建築是木質結構,宮殿與宮殿之間緊挨著,一旦發生火災,會難以控制。一位老太監說:「故宮內70多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何?其實,一開始人們也會飲用井內的水,平時打掃、洗衣都是從井內取水。但到了明憲宗朱見深時期,他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叫萬貞兒,也就是萬貴妃,曾在井水中下毒。此事暴露後,由於故宮的井的水系,很多是是互通的,一口井水有毒,會汙染其它的井水,所以自此沒有人敢飲用井內的水了。
  • 故宮裡水井有70口,可卻無人敢喝,一老太監道出真相
    故宮裡水井有70口, 可卻無人敢喝, 一老太監道出真相眾所周知,凡是去往北京旅遊的遊客,都會前往北京故宮參觀一下,作為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之地,能夠一睹芳容,也不枉此行了,不過就這個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的地方,最令人驚訝的一點,便是故宮裡面的水井,據統計,故宮裡面呢有70口井,然而史料記載,宮裡的人所使用的水都是從宮外運送,井水卻無人敢喝,那麼這些井到底有何作用呢
  • 風雲詭譎的故宮藏有70多口井,老太監講述無人敢喝的深層原因
    老太監深諳宮中之道,之所說出"故宮內有70多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樣的話,是有著深刻原因的,我們且聽老太監如何講述。首先,不喝故宮井裡的水,是因為不需要。故宮是皇室家族居住和辦公的地方,掌握天下大權,在吃喝上享受的是至高無上的待遇,飲用水自然也是最好的。那哪裡的水才是最好的呢?玉泉山的水。
  • 紫禁城內有70多口井,卻無人敢喝裡面的水,宮中老太監為何這麼說
    比如說整個建築中的水井,據說共有70多口。可這麼多口井,它竟然不是為了人們喝水而存在的,這是為什麼呢?說出原因來,恐怕真的讓人不寒而慄了。人人都知道當年紫禁城中的人不喝井裡的水,但為何還要挖那麼多井呢?紫禁城又被我們稱為故宮,其整個建築面積達到了15萬平方米,至於佔地面積,那就更宏偉了,竟然有72萬平方米。
  • 故宮有70多口水井,為何裡面的水無人敢喝?原因有這兩點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卻只住過朱家和愛新覺羅家兩戶人。按說一個規模如此宏大的院子,用水自然是一大難題,或許古人也嫌每天用牛車從外部拉水太麻煩,故此在故宮中曾發掘了七十多口井,將70口井合理分布在72萬平方米的大院子中,也已經足夠滿足宮中人員的飲水需求,可為什麼到了清朝,卻沒有任何人敢喝這井裡的水?原來故宮72口水井全部相通,如果一口井受汙染,也將很快蔓延到整個地下水世界,為了防治各種傳染病,所有皇宮人員也就再也不敢飲用故宮井水。
  • 故宮的72口井,埋著什麼?為何600年來無人敢喝?
    這就奇怪了,據統計,故宮內有72口井,可為何宮中沒人願意喝呢?非要捨近求遠從玉泉山運水來,且專闢出一道寬闊的城門走水車。答案其實很簡單——故宮的井水有"毒"。原因一:主要用來防火:從朱棣修建北京故宮,至今600年過去了。
  • 故宮內有70多口井,為什麼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裡告訴你原因
    幾乎每一口井都死過人,別說飲用,就是當洗澡水也會令人嫌棄,衝洗院子、蓄水滅火倒是還可以。永樂十八年,朱棣遷都到他的龍興之地北京,也就是咱們今天所說的故宮,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被老朱家和愛新覺羅家佔據了500年之久。
  • 故宮內有70多口井,可是卻沒人敢喝,這是為何?
    明成祖時期有大臣上奏說北京是龍興之地,加上北京是明成祖的封地,所以明成祖花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去修建紫禁城。在紫禁城內,房屋就多達九千多間,故宮裡的水井大大小小也有七十多口,當初建這些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火災的發生,而宮裡所用的水大多都是靠人力從玉泉山上運下來的。《清稗類鈔》中記載:「若大內飲水,則專取之玉泉山也。
  • 故宮72口井,藏著無數奇珍異寶,為什麼至今沒有人去打撈?
    今天說的是故宮72口井,藏著無數奇珍異寶,為什麼至今沒有人去打撈?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達72萬㎡,建造的如此宏偉,如果燒著那麼後果就非常嚴重了,所以在故宮裡面還配有72口井,這72口井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防止著火
  • 故宮有70多口井,卻沒人敢喝裡面的水,其中有何原因?
    —— 李白《長相思·其一》自古以來,水是生命的源泉,離開水我們無法生活。在中國歷史上,最開始人們飲用江河山泉之水,但畢竟不太方便,後來便在自己宅院打井取水,我們俗稱井水。在古代,尤其是在皇宮,井水不光是飲用水,還有其他用途,比如滅火之類的。眾所周知,故宮輝煌磅礴,佔地數傾,裡面的宮殿樓宇眾多,配套設施也是應有盡有,故宮之中也不缺少水源。
  • 紫荊城裡有70多口井為何沒人敢喝裡面的水?竟藏著令人吃驚的秘密
    紫禁城內有70多口井,為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竟藏著令人吃驚的秘密。幾百年來,幾乎沒又人會喝紫禁城內的井水。去過故宮參觀過的人,基本上都會有那麼一個疑問,為什麼故宮內那麼多口井,皇上還要捨近求遠放棄宮中便捷的水井,而選擇喝玉泉山的水呢?紫禁城70多口井為什麼沒人敢喝?
  • 故宮70口水井,沒人敢喝井裡的水,聽了這3個原因後你就明白了
    在古代,人們的飲用水來源除了從河中、湖中取水,最常見的便是從井裡打水了。可以說每一所古代建築都離不開水井的構造,而從古至今,人們關於井的傳聞也數不勝數。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故宮裡的70多口井。而與這樣的人口基數所匹配的,自然就是故宮裡的水井了。如今的我們遊覽故宮也能看到故宮裡星羅棋布的水井,很多人會覺得,當時故宮的人們想要喝水,就從井裡打水就可以了。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根據統計,故宮裡大概有著70多口井,但是在當年,沒有人敢喝故宮井裡的水,井裡的水上到皇帝、下到侍從是都不敢喝的。這是為什麼?難道是因為相傳故宮的井下鎮有龍嗎?
  • 故宮內有70多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但是故宮雖然是富麗堂皇,但是其建築材料皆是木質結構,再加上晚上照明,一般都是使用燈火。若是遇上年老失修的木質結構,只需要一點點的火星便可引發火災。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光緒帝后妃——珍妃,因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時,鼓動光緒帝坐鎮北京指揮天下,與慈禧太后想法背道而馳,因而被扔下珍妃井活活淹死。直至八國聯軍退去,慈禧再次回到紫禁城之時,珍妃屍體已經在井水之中足足淹泡一年。
  • 故宮有一百多口水井,為什麼裡面的水無人飲用?
    其中有100多口水井,這些水井的分布也很合理,分散於故宮各個宮殿。奇怪的是,儘管故宮裡有這麼多水井,但上至皇帝、妃嬪,下至宮女太監,都無一人飲用水井裡的水,而是每天勞師動眾地用水車從玉泉山上搬水下來。徐珂所著筆記《清稗類鈔》中記載:「若大內(皇宮)飲水,則專取之玉泉山也。」從玉泉山到故宮,大約有40多裡路程。途中路況較差,有很大一段路程在山上。
  • 故宮600歲了!故宮擁有70多口井,為何不能飲用?原因有兩點
    ,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在故宮裡面是有很多被封存的水井的,這是為什麼呢?建議各位不要有這種心思,其實很多人在電視劇裡面都能看到,各種皇宮裡面都是有很多水井的,但是沒見過這群皇上妃子們喝過這裡面的水,反倒有不少跳井自殺、投毒的事情發生。所以這也是故宮裡面水井不讓使用的一部分原因。
  • 故宮70多口井裡的水,為何不能飲用?專家的回答有點恐怖!
    故宮70多口井裡的水,為何不能飲用?專家的回答有點恐怖! 故宮是我國歷史上非常出名的建築群,在這裡居住過多代君王,有著濃厚的歷史氣息,很多人去到北京後都會看一看這故宮的模樣,那麼在故宮當中有著70多口井,井裡的水為什麼不能喝?
  • 慈禧逃難時,曾扔無數珍寶在故宮井裡,為何至今無人敢撈?
    但是說回正傳,既然知道了有大量的珍寶,那為什麼到現在都還一直無人敢打撈呢?筆者以為有以下三個因素:1.年代久遠,準確性待考證自古財帛動人心,面對這樣一筆財富,動心的人肯定不少,但真正動手的,現在可考的只有1995年的時候,有專家偶然間從一口古井中打撈出了一件瓷器。
  • 故宮井口那麼小,珍妃是如何被投進去的?70歲老太監說出真相
    慈禧在帶光緒帝西逃之前曾將珍妃投入井中,最終這個光緒帝最寵愛的妃子不幸溺亡,如今珍妃葬身的那口井在故宮中已經成為一個景點,很多遊客在遊覽的時候都曾質疑過,因為這個井口特別小,成年人根本就掉不進去
  • 故宮出現了許多的故事,你還敢進去看一看嗎?
    有的人說,這口井裡面淹死過很多的人,裡面有皇帝的寵妃、有太監、有宮女,其實水井原來就是一口普普通通的井。但是在之後的歷史裡面,就要回到到當時的慈禧太后還在世的時候了。聽說八國聯軍侵略我們中國的時候,慈禧躲在皇宮裡面非常的害怕,她特別的擔心敵人會進攻到宮裡來。
  • 明知故宮深井裡有文物,為何一直沒有人去打撈?專家:根本不敢
    這座建築也曾多次遭到戰火、自然災害的洗禮,但至今仍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古木建築。這六百年間,北京經歷了一百多次火災,但依然屹立不倒,就是因為裡面有72口井,這72口井為故宮遭遇火災時供水,避免了破壞文物。這個72口水井的任務是滅火,它不能提供飲用水,這是因為:第一,它不清潔;第二,它不能從北京郊區玉泉山裡喝到泉水,這裡的水質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