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間我國完成防沙治沙任務一千多萬公頃(新數據 新看點)
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寇江澤)記者11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堅持科學防治、綜合防治、依法防治,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00多萬公頃,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積130萬公頃。
-
我國風沙危害石漠化程度持續減輕 5年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00多萬...
中國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 「十三五」期間,我國堅持科學防治、綜合防治、依法防治,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00多萬公頃,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積130萬公頃,四大沙地生態整體改善,石漠化程度持續減輕;我國北方共發生43次沙塵天氣過程,其中沙塵暴天氣12次,較「十二五」期間減少29%。
-
五年防沙治沙一千多萬公頃!我國荒漠化程度持續減輕
「十三五」期間,我國堅持科學防治、綜合防治、依法防治,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00多萬公頃,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積130萬公頃,四大沙地生態整體改善,石漠化程度持續減輕;我國北方共發生43次沙塵天氣過程,其中沙塵暴天氣12次,較「十二五」期間減少29%。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症」。
-
國家林業局公布我國防沙治沙進展和目標
國家林業局公布我國防沙治沙進展和目標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08 13:26 來源: 林業局網站林業部門主要是採取增加植被減少裸露沙塵等防沙治沙方式,降低沙塵暴行進過程中的風速,減少沙塵暴或降低沙塵暴的強度。 張豔紅向媒體介紹了中國防沙治沙的總體情況。目前,中國沙化土地總面積為173萬平方公裡,可治理的沙化土地有53萬平方公裡,「十一五」期間已治理了1400多萬公頃。「十二五」期間預計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積1000萬公頃,「十三五」還將再治理1000萬公頃。
-
【地評線】荔枝網評:在防沙治沙的接續奮鬥中書寫綠色中國新篇章
特約評論員/成林 「十三五」期間,中國堅持科學防治、綜合防治、依法防治,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00多萬公頃,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積130萬公頃,四大沙地生態整體改善,石漠化程度持續減輕,我國北方沙塵暴天氣較「十二五」期間減少29%。
-
我國5年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 沙塵暴次數減少近三成
國家林草局今天(30日)發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堅持科學防治、綜合防治、依法防治,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在北方風沙線上初步建起一道喬灌草科學配置的綠色生態屏障。「十三五」期間,我國北方共發生43次沙塵天氣,其中沙塵暴天氣12次,較「十二五」期間減少29%。「十三五」期間,我國防沙治沙加強了依法依規防治,深化了改革,強化了目標責任考核,著力推進重點工程和項目建設。
-
十三五期間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裡 濱海溼地2.3萬公頃
中新網12月17日電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7日表示,「十三五」期間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全國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裡、濱海溼地2.3萬公頃。
-
寧夏2020年計劃完成3.3萬公頃防沙治沙任務
記者17日從寧夏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自2011年至今,寧夏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3.72萬公頃,截至2019年底,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5.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2020年計劃完成3.3萬公頃防沙治沙任務。
-
防沙治沙數十春秋 生態治理,中國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防沙治沙數十春秋 荒漠添綠黃沙生金 生態治理,中國給世界帶來了什麼中國遏住了荒漠! 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分布在中國西北、華北以及東北西部,形成一條西起塔裡木盆地、東至松嫩平原西部的萬裡風沙帶。
-
山東提前完成30萬公頃防沙治沙治理目標任務
今天,省自然資源廳在全國防沙治沙示範縣和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冠縣,舉行山東省暨聊城市第2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現場宣傳活動,動員社會各界,攜手防沙止漠,共護綠水青山,建設生態文明。據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馬福義介紹,近年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通過溝渠路林田綜合治理,開展大規模植樹綠化、水利建設,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已提前完成《山東省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中確定的30萬公頃的治理目標任務。
-
防沙治沙:榆林走出中國經驗
而早在2018年第24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紀念大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指出:中國防沙治沙就是從榆林走出來的,榆林的成功經驗,對全國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創造奇蹟,陝西「鎖住」毛烏素沙漠毛烏素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又稱鄂爾多斯沙地、毛烏素沙地,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其中一半面積在陝西榆林境內。
-
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面向未來,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重大部署,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現在我就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相關工作情況作簡要介紹,概括為以下八個方面:一是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
-
中國森林覆蓋率達23.04% 如期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中國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十三五」以來,中國加快大規模國土綠化,全面保護天然林,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規模,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
-
「十三五」我國荒漠化防治成績單來了!
累計完成防沙治沙880萬公頃,四大沙地生態狀況整體改善 新華網北京6月17日電(陳延特)6月17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以來,我國荒漠化防治成效顯著,全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佔「十三五」規劃治理任務的88%。
-
「十三五」時期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相關工作有八個方面:一是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配合立法機關完成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修訂工作。
-
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3.04% 林草系統全面完成「十三五」綠化目標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國土綠化「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全面完成,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全國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裡、濱海溼地2.3萬公頃。
-
阿里防沙治沙初顯成效 獅泉河鎮年降雨量增加約44毫米
1965年前,獅泉河兩岸從加木到扎西崗的50多公裡距離內有紅柳灌木林和錦雞兒灌叢1萬公頃。每逢春夏季節,獅泉河盆地鬱鬱蔥蔥,綠意盎然,儼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那時候咱們獅泉河到處是紅柳,一眼望不到邊。」老阿里人回憶說。
-
西藏山南多舉措推進防沙治沙工程
長期以來,西藏山南市不斷推進防沙治沙工作。通過落實「封、固、造、播」等舉措,推動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建設、生態安全屏障防沙治沙工程等項目,打造山南市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目前,山南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逐年減小,主要沙地沙源得到有效控制。
-
【地評線】中安時評:「中國魔方」築牢防沙治沙的「綠色屏障」
近年來,我國土地荒漠化治理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巨變,探索出了被譽為「中國魔方」的麥草方格防沙治沙方法,增加了中國綠色的覆蓋率,築牢了中國的「綠色屏障」。 「中國魔方」圈住中國沙地。治沙先固沙。面對土地的荒漠化,帶來的不僅僅是生存環境的影響,更是對土地的一種「侵蝕」,在這樣的情況下,治沙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