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航站樓的「大鵬展翅」造型,主要參考了中國傳統木建築的屋頂架構,利用具有韻律感的排架進行扭曲變形,產生馬鞍形的雙曲效果,遠遠看上去更像展翅高飛的大鳥,與閩南建築的起翹屋頂也十分類似。
據介紹,因「大鵬展翅」設計上的特殊要求,主樓圓錐形鋼管柱都不在同一標高,結構周邊每根鋼管柱的傾角也不同;T4航站樓的屋面投影面積達9.7萬平方米,大量使用熱鍍鋅鋼材和鋁錳鎂合金材料,施工細分為11個步驟,對精度要求非常高。
考慮到廈門每年都有颱風季,屋頂的強度也是一大考驗。自去年5月金屬屋面開工後,先後經歷了6次強颱風的考驗,無漏雨和屋面板被颱風撕裂的現象發生。
T4航站樓主樓一樓是到達層,二樓是出發層,為了實現上下機客流分離,指廊使用了「剪刀式」登機橋,共有12座。
當然,「剪刀式」登機橋並不是新鮮事物,但對於廈門來說,這種設備還是首次投用。「剪刀式」登機橋使上下飛機的旅客「各行其道」,提高了候機樓的運行效率——比如,乘客下了飛機走幾步就能抵達行李轉盤。
相比之下,目前T3航站樓上下機通道都是同一條,進出旅客混雜在一起。
走入T4航站樓出發層,偌大的旅客緩衝區讓各個功能區一覽無餘,這一點比T3航站樓大氣許多。環顧四周,問訊臺正在施工,西側的值機櫃檯已基本建設完畢。據悉,這裡共設有30個值機櫃檯、16個自助值機、15條安檢通道。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樓內的「土豪金」吊頂,這個顏色的吊頂在光線充足的區域,指廊內尤其顯眼。因為指廊的天花板用的是「穿孔百葉」,充分利用自然採光,節能又環保。另外,指廊內的登機口指示牌也已建好,外觀很有「國際範兒」。
T4航站樓大面積的玻璃幕牆讓人印象深刻。
建設方北京城建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T4航站樓及其附屬工程幕牆面積總計達到4萬平方米,使整個航站樓四面通透,採光良好。
據悉,T4航站樓使用的是半隱框玻璃幕牆,主要由鋼化夾膠中空防火玻璃、雙銀鋼化中空玻璃、中空夾膠玻璃等五種規格組成,在兼顧採光的同時,還具有隔音、隔熱、防結霜、防潮、抗風壓強度大等優點,能減少運營能耗,提升候機舒適度。
T4航站樓作用不小
●將新增23個停機位,
使停機位總數達到90個
●將使廈門機場停機坪面積
達到81萬平方米左右
●年旅客吞吐能力將提升
至2700萬人次以上
廈門機場「雙樓運行」
●T3航站樓
運營廈航、南航及境外航線航班
●T4航站樓
將運營山航、東航、海航、春秋、國航等其他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線
本報訊(記者 徐景明)廈門機場T4航站樓施工已進入收尾階段,樓內各功能區域日臻完善,設備安裝調試及驗收工作有序進行。昨日,本報記者獨家探訪T4航站樓,窺其設計理念,解讀投用後旅客在此的乘、降流程。按照計劃,T4航站樓將於年底投用,服務除廈航、南航外其他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線運營,屆時,廈門機場將實現真正的「雙樓運行」。
內裝工程正在收尾
T4航站樓的建築主要包含指廊、航站樓主樓兩部分,平面呈「L」型。站在「大鵬展翅」的T4航站樓前,已基本完成綠化的地面停車廣場、鋪好瀝青的出發層匝道橋先後映入眼帘;在出發層,一排白色「風帆」遮雨棚將樓前裝飾得既具海濱城市特色,又落落大方。
翔業集團介紹,目前T4航站樓主體工程、金屬屋面系統、玻璃幕牆工程已全面完成,航站樓整體形象已經展現。現在,航站樓內裝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設備安裝、綜合調試已基本完成,工程消防驗收及竣工驗收均安排在11月中旬,計劃年底投入使用。
年底啟動「雙樓運行」
T4航站樓年底建成後,廈門機場將啟動真正意義上的「雙樓運行」。據悉,在兩座候機樓的分工上,目前的T3運營廈航、南航及境外航線航班,T4航站樓運營山航、東航、海航、春秋、國航等其他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線。這種分工,一是因為廈航、南航和境外旅客吞吐量佔廈門機場的50%左右,二是出境航班集中在T3,新航站樓便無需再新設通關口岸功能區。
相關新聞
T4航站樓將用上
獨立地面管制模塊
近期,廈門空管站與廈門航空港股份公司攜手進行多機場生產指揮系統地面管制模塊的研發工作。
地面管制模塊將作為機坪運行管理工作的業務支撐軟體,實現廈門空管與廈門機場公司雙方業務的電子化交接,減少日常協調工作量,提高運行管理效率。
據悉,廈門空管站自主研發的ATS運行管理系統將為地面管制模塊研發提供跑道信息、出港放行、進港信息、氣象信息等主要數據來源,同時擬研發的地面管制模塊將與ATS運行管理系統實現動態數據實時交互、實時反饋,實現機坪運行管理的電子化、科學化。
(本報記者 徐景明 通訊員 楊碧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