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書店旗下新媒體品牌聯合舉辦「新知大會」

2020-12-25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4月22日,世界閱讀日前夕,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東城區的77文創園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閱讀與知識分享活動——「三聯·新知大會」。 三聯·新知大會旨在推廣深度閱讀與學術普及,搭建一線學者與公眾面對面聆聽、交流、碰撞的平臺,呈現科學、人文、社科、藝術各大領域的新知識、新觀念、新方法,讓嚴謹、可靠、充滿可能性的知識與思想,驅動我們的思考。

知識永遠承諾開放:將學者的研究轉化為大眾都能享有的財富

我們的時代,知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人文社科乃至藝術領域,新發現、新探索和新成果層出不窮,無數的學者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著書立說。可惜的是,他們的新見解、新想法,往往只是發表在專著和論文中,只在學術討論時闡述,只在學術圈子中流傳。

三聯書店一向將學者的這些研究看作寶貴的資源。「我們認為,知識永遠承諾開放,而不是封閉。分享、交流與體驗是破除習見與定見最好的方式。知識的可靠性不僅來自權威,更來自開放的對話。我們的新知大會是一個面向中層以上知識大眾的知識服務項目,通過新的技術手段,通過分享與體驗,使得知識資源能夠在學者與公眾之間雙向流動——對學者而言,知識經過了質疑、挑戰、檢驗而變得更具理性;對讀者而言,平常看上去冷僻、高深的問題因走出書齋變得親切而感性。知識本身也因分享與體驗激蕩出更多的可能性。」路英勇總經理在大會上說。

如何看待歷史,怎樣面對未來?——搭建起學者與公眾溝通的平臺

我們關心的知識永遠指向未知,這才是世界的真相。而「未知」恰仿若雙面的雅努斯神,既朝向未來,也回望過去。基於對知識本質不斷的關注與思考,此次三聯書店以「如何看待歷史,怎樣面對未來?」作為活動的主題,希望立足當下,以「歷史」與「未來」這兩個關鍵詞,引發思考與探討,讓嚴謹、可靠、充滿可能性的知識與思想,穿透日常的庸碌,驅動人們的思維。

「三聯·新知大會」選擇將前沿的、可靠的、充滿可能性的知識置於公共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有提問,有挑戰,而不是將知識視為關於世界無可置疑的真理,它將幫助我們每個人認識過去,理解當下,應對未來。有關人士表示,「新知大會是由議題設置引發的對某一系列知識、學術研究的關注。我們將依託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再次為學者與公眾搭建起思想與知識溝通的平臺,延續基於現實的大眾啟蒙,將人們思考的點滴匯攏、聚合,理解當下,了解彼此。」

融合發展:老牌出版社擁抱新技術

近十年來,新技術給出版行業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但也給每個出版人造成困擾。時代更新,技術迭代,這種顯而易見的扁平化、娛樂化、流行化的傾向,會對傳遞知識本身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讀者又將如何對內容進行過濾與篩選,獲得真正的知識以應對這個龐大、變化、複雜的世界?這不僅是讀者的困惑,更是像三聯書店這些以傳遞知識、思想為主的出版機構一直以來的思考。

很多出版人都還記得,1990年代中期,關於圖書是商品還是精神產品的討論——當時,在商業化的大潮中,出版人堅定地認為圖書是精神產品,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商品。今天,當商品化的圖書插上新技術的翅膀,遨遊在比特的世界,眾多出版人卻開始猶疑:數位技術有可能顛覆傳統的閱讀方式嗎?我們到底需要讀什麼?但是,三聯書店堅信:哪怕娛樂翻天,實用泛濫,人們永遠需要知識與思想,優質的內容,即便經歷千年,仍然會以新的技術、新的面貌在我們手中呈現。

三聯書店的上級單位,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月沐在新知大會上表示,今天的出版,應該更為開放:應不吝於向公眾開放更多的智性資源,在新的技術環境下將傳統出版與新技術新媒體形態融合起來,以此促進閱讀、普及學術,讓學者的研究成果更貼近大眾。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推薦閱讀

喜迎十九大,聽這19位名家的文藝"初心"廣大文藝工作者們不忘初心,思索、探索、行動,開啟了從"高原"邁向"高峰"的旅程。五年來,一批文藝名家做客人民網,聊創作心路,話人生感悟。【詳細】

這五年,這些好節目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電視文藝和網絡視聽文藝也走過了一段不尋常的發展道路。【詳細】

相關焦點

  • 第一號股票見證生活、讀書、新知書店三聯往事
    目前,三聯掛有三處招牌:北京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香港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上海是「上海三聯書店」。誰是三聯書店第一位股東?相信多數人馬上會答道:「這還用問!三聯由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和新知書店合併而成。
  • 三聯書店計劃恢復讀書出版社與新知書店
    >   近日,三聯書店恢復設立生活書店。總經理樊希安介紹說,生活書店恢復後,將會出版面向更廣泛大眾的文藝、實用圖書。未來還計劃恢復讀書出版社與新知書店。  出版文藝及生活實用圖書  生活書店是1932年7月成立於上海的出版機構。1948年與新知書店和讀書出版社合併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從歷史發展的規律來看,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三聯書店創辦《新知》雜誌 定位"智識生活"
    三聯書店的全稱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上世紀70年代末,三聯創辦了《讀書》雜誌,90年代創辦了《三聯生活周刊》,而春節後《新知》雜誌也將誕生試刊,這是昨日新雜誌主編苗煒在電話裡向記者確認的。這樣,就像《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朱偉在微博上所言,"三聯書店的三個品牌就齊全了"。
  • 三聯書店創辦新雜誌《新知》 揭秘"新知"的前生
    三聯書店的新雜誌《新知》將於本周面世。眾所周知,三聯書店的全稱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隨著新雜誌的出爐,《三聯生活周刊》、《讀書》和《新知》三本雜誌終於聚齊。此前外界曾紛紛猜測,《新知》雜誌究竟是一本科普類雜誌,還是會傳承原新知書店的理念,辦成理論性刊物?對此,該雜誌主編苗煒披露了一個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答案:這是一本「智識生活雜誌」,其文章最大的特點是多用第一人稱進行敘述。
  • 直播錄像丨三聯·新知大會:未來,與人工智慧共同生活?
    4月22日,北京三聯書店在
  • 三聯書店:傳遞思想,啟迪新知(組圖)
    ——舒煒(三聯書店學術編輯室主任)1954年,沈昌文已經由校對升為人民出版社的秘書,時屬人民出版社下的三聯書店編輯部開始醞釀並制訂出一份規模龐大的《翻譯世界學術著作規劃》。沈昌文回憶說,當時這也是中央的指示,想要學習日本明治維新時的辦法,翻譯出版一億兩千萬字的世界學術名著。陳原主持,下面有戴文葆和史枚兩人工作,沈昌文協助他們制訂計劃,做得很辛苦。
  • 三聯·新知大會在線直播:身體·生命·世界 |主講:楊立華 袁越
    三聯·新知大會在線直播:身體·生命·世界 |主講:楊立華 袁越 2020-04-21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創辦《新知》雜誌,三聯夢想成真
    新京報訊 (記者姜妍 見習記者江楠)三聯書店的全稱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上世紀70年代末,三聯創辦了《讀書》雜誌,90年代創辦了《三聯生活周刊》,而春節後《新知》雜誌也將誕生試刊,這是昨日新雜誌主編苗煒在電話裡向記者確認的。這樣,就像《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朱偉在微博上所言,「三聯書店的三個品牌就齊全了」。
  • 三聯書店新雜誌《新知》將面世 不追新聞只談生活
    三聯書店的新雜誌《新知》將於本周面世。眾所周知,三聯書店的全稱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隨著新雜誌的出爐,《三聯生活周刊》、《讀書》和《新知》三本雜誌終於聚齊。  期待 允許未來三年虧損  上世紀70年代末,三聯創辦了《讀書》雜誌;上世紀90年代創辦了《三聯生活周刊》;而現在,讀者將迎來《新知》雜誌。「《新知》是三聯書店最新出生的『小兒子』,大家都希望這個小兒子茁壯成長。」苗煒如此形容。而在三聯書店總經理樊希安看來,推出《新知》不僅是為了繼承傳統,也是為了實施「三聯品牌出版群戰略」。
  • 口述|我所親歷的北京、上海、香港三家三聯書店從封閉到合作
    2010年10月26日,在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合併成立三聯書店62 周年之際,「2010京滬港三聯書店高層年會」在北京召開。此次年會是三家高層首次聚會,會議交流了各自經營發展的情況和經驗,圍繞如何加大交流合作力度進行了深入研討,達成了諸多共識,發表了《京滬港三聯書店關於弘揚光大三聯品牌堅守文化使命的共同宣言》。
  • 三聯做的《新知》雜誌休刊了,一個生不逢時的內容產品如何在現在活...
    與此同時,機場書店、商場超市書店等特殊渠道的「入網費」每一年還都在增長。由於《新知》發行量較小,實體渠道的實銷率可能還趕不上網購,苗煒與京東、亞馬遜合作,同時與《三聯生活周刊》共用發行部分渠道,比如高校雲集的北京海澱區。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鄭州分銷店整體產權轉讓公告
    [2011]13號  受委託,鄭州市產權交易市場對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鄭州分銷店整體產權進行公示。  一、轉讓標的的基本情況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鄭州分銷店,位於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56號金國商廈四樓,法定代表人薛正強,註冊資金人民幣300萬元,經濟性質為集體所有制。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簡介
    它的前身是鄒韜奮、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創立的生活書店、新知書店和讀書出版社。1948年三店在香港合併,正式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1年與人民出版社合併,1986年恢復獨立建制。在各種不同的時期,三聯書店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這家歷史悠久的出版社,以它優良的歷史傳統和強烈的人文精神,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雨歷程。生活、讀書、新知三家書店都是以雜誌起家的。
  • 推讀書促新知 三聯精神薪火相傳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樊希安稱,「文化大發展給三聯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三聯書店按照做強、做開的基本思路,繼續實施品牌、人才、企業文化建設三大戰略,向集團化發展的近期目標,為努力成為國際品牌的遠大目標奮力前行。」
  • ...精神」的現實承載——專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樊希安
    三聯書店總經理兼「生活書店」恢復設立後首任總經理樊希安在接受本刊採訪時說,恢復「生活書店」,意味著鄒韜奮先生當年提出的「生活精神」有了更為直接的現實承載,對三聯人來說,這是至為重要的意義。三聯生活周刊: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和新知書店在1948年合併為三聯書店後,這麼多年來已經作為一個整體品牌被讀者所熟悉。現在,三聯書店又重新恢復其前身之一的「生活書店」,是出於什麼構想?
  • 誠品、三聯書店一日遊攻略!
    我們喜歡叫香港購物天堂、文化沙漠,可香港的書店其實有很多,能夠買到大陸都很難見到的書,而且價格也比較的實在。誠品集團旗下的誠品書店成立於1989年,初期以藝術人文方面的書籍為主。希慎廣場的分店是臺灣誠品在香港的書店。三層的店面除了豐富的港臺及外文書籍外,還有餐廳、茶室和創意家居產品出售。誠品希慎廣場分店霸佔了3層(8~10樓),包括主打書、新書區、書展區、生活時尚及兒童區等,書店裡有不少椅子供客人坐著看書,相當人性化。而9樓則有文學區、人文社科、藝術區及影音區,10樓則是雜誌、旅遊專區,同時有文具、天仁茗茶、王德博茶莊等6個臺灣的本土品牌。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零售店揭牌儀式舉行
    【顯示字體:小 中 大】【列印】【關閉本頁】     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柴宇寧 金淼) 第21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開幕之際,東北首批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零售店正式登陸我市
  • 白巖松批三聯書店美術館店改造工程效率低,北京三聯書店做出回應
    7月12日,CCTV「新聞1+1」節目聚焦北京的夜間經濟,同時,評論員白巖松對當前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美術館總店的改造工程效率不高提出批評。7月16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其微信公號「三聯書店三聯書情」做出了回應。在這篇名為《CCTV都看不下去了!
  • 歷經兩年的升級改造後,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總店回來了
    據三聯書店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李三秋介紹,三聯書店前身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各自成立時起,就有前店後廠的歷史傳統。此外,書店還開闢了兩處用於舉辦文化講座和活動的空間,設置了數字閱讀專區,創意產品專區,三聯書店店史陳列館等,各區域互相補充、自然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魅力無窮的多元文化景觀。需要一提的是,此次重張開業,為了答謝新老讀者的支持與厚愛,美術館總店在開業一周內,也就是即日起至2020年1月5日,推出了特別回饋活動:三聯旗下全部書刊7.8折。
  • 中國書店漫遊 | 成都·三聯韜奮書店(寬窄巷子店)
    在前期查找重慶的書店信息時,三聯韜奮是我鎖定的第一家,因為上大學時武大附近有一家三聯書店,喜歡那裡的沉靜,喜歡在那裡遇到的書,於是從那裡慢慢培養起對三聯的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