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肉是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山西省、陝西省、河南省等地的特色小吃,香酥、嫩滑、爽口、肥而不膩,在中國各地較為常見,主要見於山西、河南、江西、山東、四川、陝西、雲南等地。小酥肉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山西河南成都三個版本,都吃過的才是真吃貨 。
山西小酥肉。
小酥肉是山西傳統名菜,是山西著名的十大碗之一,是晉菜三蒸中的第二蒸。酥肉是用豬肋條肉切塊,經過煮、炸、蒸等多道工序烹製而成。《名食掌故》記,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封其第三子朱高燧為趙王,府內侍女知趙王有喜食烤肉習慣,就選用上好豬肉先煮再蒸後炸,配大蔥、面醬佐食,深得讚賞。因加入紫蘇調料,稱為「紫蘇肉」。後傳於民間,晉中一帶喚作「香酥肉」,晉南民間宴席多稱「小酥肉」,製法略有變化,將五花肉切小片,拌澱粉雞蛋糊醃製,然後用油炸至金黃色,與炒好的木耳、玉蘭片混合,放入蒸鍋蒸製而成。
山西小酥肉的做法:
1、豬肉洗淨後切成3釐米大小的片,肉片的厚度不要超過1釐米,放入鹽5克,用手抓勻,醃製10分鐘。
雞蛋放入碗中打散,加入水澱粉、啤酒攪打均勻,用筷子挑起,能感覺液體會緩慢的向下流動即可;
2、油鍋用中火加熱到4成熱,將切好的豬肉放入到雞蛋液體中,使其均勻的裹上一層雞蛋液;
3、然後將裹好的豬肉依次放入油鍋中,保持中小火,慢慢炸至表面變黃然後撈出;
4、直到所有肉都炸好後,用大火再次加熱鍋中的油,直到7成熱,鍋開始有油煙升起後,放入之前炸好的酥肉,復炸一次,看到表面變得焦黃即可撈出。
河南小酥肉。
小酥肉在河南更是地位顯赫,幾乎是人吃人愛的家常菜。雖然小酥肉經蒸製過,夾一塊入口,卻酥而不爛、肥而不膩、醬香濃鬱,蘸上點辣椒油,直讓吃到的人連呼欲罷不能。光是澆上肉汁的米飯,也能讓人吃上三大碗。
河南小酥肉的做法:
1、五花肉切成1cm寬、4cm長的小片。大蔥切斜片。姜和大蒜一同切薄片。香菜洗淨切碎。幹木耳用清水泡發,再擇成小朵。水發冬筍切成梳子片。
2、將澱粉倒入碗中,磕入雞蛋混合均勻,再將五花肉片放入裹上一層雞蛋糊,醃製10分鐘。
3、中火燒熱鍋中的油,待燒至五成熱時將五花肉片逐一放入鍋中(要防止互相黏連),用中火慢慢炸製成金黃色,再撈出瀝乾油分。
4、鍋中留底油,燒熱後將大蔥片、薑片、蒜片和花椒放入爆香,隨後放入木耳小朵和水發冬筍翻炒片刻,再調入適量清水(80ml)、鹽、紹酒和老抽翻炒均勻。
5、將炒好的木耳及冬筍片倒入五花肉片中混合均勻,再放入蒸鍋中大火蒸製45分鐘。
6、最後將小酥肉從蒸鍋中取出,撒上香菜碎即可。
成都小酥肉。
在成都、重慶吃火鍋,小酥肉是吃火鍋必點的配菜。小酥肉以說是炸物裡面的一股清流了,它不需要很多複雜的調料,做酥肉調料越簡單越能烘託肉香,最不能少的是鹽和花椒,花椒是提香的一把好手,但是建議磨成粉。另外可以事先用姜、蔥把肉醃一下,但是炸的時候要把姜蔥去掉,不然會變黑,不好吃更不好看。吃火鍋的時候,還有一道必點的菜品,就是很有特色的小酥肉。它口感很好,外酥裡嫩的,咬上一口滿嘴都會留香。
成都小酥肉的做法:
1、肋排洗淨,切小段,控幹水分。水分一定要瀝乾,再晾一下,或者用廚房紙吸乾確保肉上沒有水分殘留。
2、加雞蛋,澱粉,鹽拌勻。鹽可以稍多些。拌勻後以挑起一塊肉,蛋液不會馬上滴下來為準。
3、油加熱,大約到筷子放進去會有小氣泡生成就可以。將上漿的排骨入鍋炸,火不用太大,炸至淺金黃色就行。
4、全部炸完後將火加大,將油溫升高些,再將酥肉復炸一遍,將面衣炸脆。
不管大家製作哪個版本,做炸酥肉時,建議一定多炸一些,一般炸好的酥肉撒上椒鹽、辣椒麵、或者搭配番茄醬,就能消滅一大半。剩餘的肉回軟後,正好能下鍋燉,一菜兩吃。這個菜和軟炸裡脊還有一定的區別,肉質上建議選用後臀尖,肥瘦比例在肥三瘦七是最好吃的,這樣炸好的酥肉裡帶有很多肉汁,味道很鮮美,燉的時候肉汁會滲透到湯汁裡,這樣才是地道的小酥肉。
在做酥炸系列菜時,可以在麵糊中加入啤酒,不僅能去腥,還能使食物更加鮮美,比如炸藕盒、茄盒、炸豬排等等,味道很不一般,下次可以嘗試一下。做西點剩下的蛋黃,除了炒雞蛋之外,就可以用來做麵糊,炸個饅頭、多春魚等等的都不錯,也避免了浪費。還可加入豌豆尖、青筍、冬菇、冬筍一起燉,營養好、味道也好,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其他蔬菜,熱氣騰騰的一大鍋,肯定非常好吃。
另外選擇五花肉的肉皮薄,肥瘦相間,肉質較嫩,最宜燒、爆、燜和滷等,將五花肉片切成適口的小片最為適宜,並且更加便於烹調入味。在炸制五花肉時,因其中含有水分,所以會有油星四濺的可能,在烹調前要做好防護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