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常德2月19日訊(通訊員 曾敏)因為疫情,「唐詩」和「標語」都火了 。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日本捐贈中國的防疫物資上印著的唐詩,讓我們重新讀起王昌齡的詩歌。詩歌讓我們想起千年前的沅江。
柳葉湖司馬樓前,一邊是3.8公裡唐詩牆的起點,一邊是大詩人劉禹錫的塑像對著碧藍的湖水遠眺。
當年,劉禹錫讀著王昌齡的詩歌,讓他知道朗州有條河叫沅江,多年以後,劉禹錫也來到了朗州,城外柳葉湖邊「晴空一鶴」,給詩人以積極的生活啟示。
沅江悠悠,夢回大唐。在唐詩中,青青楊柳踏歌舞、盈盈採菱女兒嬌、灼灼桃花仙源地…這一幅幅畫卷是多麼浪漫。在唐詩中,月光不是月光,是一種思念。竹林不是竹林,是一種氣節。杜鵑不是杜鵑,總透著感傷。
如果沒有疫情,在柳葉湖邊讀唐詩是最好不過了。柳葉湖唐詩牆,又稱柳葉詩韻,選定了300首詩詞名篇,以詩文為主、配圖點綴、普通話加常德方言語音朗誦。一步一景,浸潤在詩歌的韻律中,讓我們可以感受中國文人的風骨與氣韻。
「大唐司馬」的青磚黛瓦下唐文化正在活化。
秉承著唐詩裡的豪情與婉約,柳葉湖畔有一種文創的力量正在生長,激蕩起青山綠水的秀美篇章。
春來柳葉湖,一湖綠柳繁花,詩意正好。夏登夢幻桃花島,滿島歡樂水花;秋上太陽山,瓜果正飄香;冬至大小河街,紅泥小火爐燉燉一缽湖鮮滾燙;更有那穿紫河上實景劇,不知演繹了多少江湖傳奇…
藍天下的柳葉湖畔。
春回柳葉湖。
柳葉吐新綠。
疫情阻擋不了柳葉湖畔的新綠,嫩綠的柳芽正煥發出勃勃生機。戴著口罩讀唐詩,讓我們夢回大唐,以新時代的進取,以人心的砥礪,腳踏實地不懈前行,共圓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