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七個嫡親子女全部都短命,問題就出在長孫皇后身上

2020-12-14 騰訊網

皇帝三宮六院,佳麗三千,女人多了,孩子也就多了。李世民有14個兒子,21個女兒。子女多了,自然要分個三六九等。按照禮制,皇后生的子女是嫡出,嬪妃宮人生的子女是庶出。嫡出的子女,比庶出的子女值錢。李世民對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所生的子女,一向高看一眼。長孫皇后的肚子特別爭氣,她先後為李世民生了七個孩子。

長孫皇后為李世民生的第一個兒子,名叫李承乾。此君身為嫡長子,地位特別尊貴,小小年紀就當上了太子,成為了大唐儲君。李承乾要是不作死,他肯定就是未來的大唐天子。只可惜,李承乾放著好日子不過,偏偏要謀反,結果被貶為庶人。貞觀十九年,庶人李承乾去世。李承乾出生武德二年,由此推算,他只活了26歲。

長孫皇后為李世民生的第二個兒子,名叫李泰,小名青雀。此君是歷史上著名的大胖子,正史《新舊兩唐書》記載說他「大腹腰」。李泰頗有才華,他一心想奪了大哥的太子之位,就糾集了一幫黨羽搞事情。李泰和李承乾的爭鬥,最後搞了個兩敗俱傷,李治得了漁翁之利。李泰以失敗告終,在李治登基稱帝之後就死了。李泰出生於武德三年,去世於永徽三年,享年32歲。

長孫皇后為李世民生的第一個女兒,名叫李麗質。李麗質身為李世民的嫡長女,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李麗質嫁給了親表哥長孫衝,李世民為她準備了一份豐厚的嫁妝。這件事情雖然讓魏文貞攪黃了,但是也足以體現她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李麗質出生於武德四年,去世於貞觀十七年,享年22歲。

長孫皇后在連續三年為李世民生了孩子之後,休息了7年,在貞觀二年為李世民生下了嫡三子李治。李治,字為善,小名稚奴。李治是李世民當皇帝之後出生的第一個嫡子,他出生的時候,李世民非常高興,下令賜大臣酒食,並且下令賜李治同一天生日的人肉食。

李治作為嫡三子被立為太子,後來繼承皇帝寶座。李治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比較軟弱的形象,其實李治並不軟弱。他對內用鐵腕手段解決了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關隴貴族集團,對外先後徵服了突厥和高麗,還活捉突厥可汗賀魯和高麗國王。順帶著還在白江口打服了倭國,使得倭人九百年不敢覬覦中國。

李治一開始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政績,史稱「永徽之治」。李治的身體非常不好,他當了34年皇帝,大部分時間在病榻上度過。李治久病纏身,晚年得了頭暈目眩的疾病,使得無法批閱奏章處理朝政,只能都讓武皇后代勞。武皇后掌握乾坤之後,不甘心當一個太后,結果搞出個則天大聖皇帝武曌來不及。

李治之後,長孫皇后又為李世民生下了寶貝女兒城陽公主。城陽公主先是嫁給了杜如晦的兒子杜荷。杜荷謀反被誅,又改嫁進了河東薛氏家門。城陽公主是李世民壽命最長的女兒,但是也壯年而歿。城陽公主出生於貞觀三年或者貞觀四年,具體時間有爭議,反正就是那兩年出生的就對了。她去世於鹹亨二年,享年40歲或者41歲。

城陽公主之後,長孫皇后又為李世民生下了女兒李明達。李明達有個非常好聽的小名叫李兕子,兕音四,犀牛的意思。小犀牛出生帝王之家,剛出生沒多久就碰到母親去世。李世民親自撫養小犀牛,對她是疼愛有加。李治和小犀牛從小玩到大,對於這個小妹妹,也是非常憐愛。小犀牛本來可以盡享榮華富貴,奈何壽命不長,還沒到嫁人的年紀就去世了。

小犀牛之後,長孫皇后還生了一個女兒衡山公主。衡山公主出生於貞觀八年,虛歲3歲的時候就碰到了喪母之痛。衡山公主10歲就被父皇許配魏文貞的兒子魏叔玉,後來又遭遇父皇悔婚。衡山公主改封新城長公主之後,嫁給了表哥長孫詮。長孫詮受長孫無忌牽連被殺,新城公主改嫁給了韋正矩。新城公主去世於龍朔三年,享年29歲。新城公主去世之後,李治非常悲痛,特批用皇后的禮節安葬新城公主。

李世民的七個嫡親子女,個個都短命,唯一一個活得久一點的唐高宗李治,還是個病秧子藥罐子。他們出生在帝王之家,擁有最好的醫療條件,卻全部英年早逝。在我看來,問題出在長孫皇后身上。按照《資治通鑑》的記載,長孫皇后「素有氣疾」。古籍裡的「氣疾」是個非常籠統的概念,包括「肺氣、心氣、肝氣、脾氣、腎氣」。長孫皇后得了哪種氣疾,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她飽受氣疾折磨,35歲就去世了。

長孫皇后的這個病,極有可能是遺傳病。道理很簡單,她生了七個子女,個個都疾病纏身,很大的可能就是得了母親的遺傳病。李承乾和李泰,可能是死於爭儲失敗後的恐懼,但是李世民的四個嫡親女兒,就沒有爭鬥之憂了。李世民的長女李麗質去世的時候,李世民還活著。長孫無忌家族正好得寵,她根本就沒有任何需要恐懼的。她22歲就死了,百分之百是得了絕症所致。

至於那個萌萌噠的小犀牛,那是父皇和太子李治的心肝寶貝啊。那個時候的她,有老爸和三哥寵著 ,那可是大唐朝最有權勢的一對組合啊。小犀牛有那麼牛的兩個親人罩著,誰敢對她下黑手啊。小犀牛的死,絕對也是死於絕症。

長孫皇后的子女,一個短命可能是巧合,兩個短命也可能是巧合,全部都短命,就不是巧合了。在我看來,他們的死,都是遺傳了母親的氣疾所致。他們的死亡,歸根結底還是母親長孫皇后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的子女結局如何?
    長孫皇后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她13歲嫁給李世民,為李世民當上皇帝立下了不少功勞,在李世民繼位後,也在許多事情上對李世民規勸。李世民成為一代明君,和長孫皇后的恭謙、明理不無關係。她和李世民的關心很好,兩人一共生下了三子四女。
  • 生了十個子女的皇后,比長孫皇后更得寵,六宮粉黛在她面前無顏色
    文德皇后13歲嫁給還是布衣之身的李世民,到36歲去世,與李世民夫妻恩愛23年。文德皇后一共為李世民生下了7個孩子,兒子3個,女兒4個。分別是嫡長子李承乾、嫡次子李泰、嫡季子李治、嫡長女長樂公主、嫡次女城陽公主、嫡季女晉陽公主、嫡幼女新城公主。 李世民的後宮雖然規模不算很大,但是也有幾千人的規模。
  • 長孫皇后的親娘,活到了貞觀九年,在李世民面前沒有存在感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伉儷情深,他們的故事令人津津樂道。長孫皇后賢名遠播,她的生母高氏在歷史上卻沒有存在感。筆者今天的貼文,就講一下李世民的丈母娘高氏的人生軌跡。高氏出生在一個高貴的倒黴人家,她是北齊皇族高氏出身。高氏的爺爺是北齊清河王高嶽,她的父親是北齊樂安王高勵。出身皇族的高氏,碰到了北齊亡國,成了倒黴的亡國皇族。
  • 長孫皇后是不是李世民唯一的真愛?
    在後世被稱為一代賢后、視為是帝王之妻的不二楷模的就是大唐的長孫皇后,在大唐而言,就是這樣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與唐太宗共築大唐霸業、貞觀盛世。文德皇后長孫氏 ,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母親,長孫皇后外在氣質動人,溫柔賢淑,自幼喜愛讀書,知書達理、明辨是非。
  •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長子:8歲被立為太子,想成為突厥可汗手下
    自古以來,皇室的皇位之爭都充滿了鮮血和心機。一出生被立為太子,年少時期被立為太子,中年時期被立為太子,但,最後很有可能都被廢了。比如,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李承乾出生於公元619年,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長子,也是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出生之後,深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喜愛,為其取名為「承乾」,有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甚至,當李承乾還在襁褓之中,就被封為恆山王。
  • 長孫皇后:史上最完美皇后,千古第一賢后,李世民賢內助
    八月李淵將皇位禪讓給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立髮妻長孫氏為皇后,追贈長孫皇后之父長孫晟為司空、齊獻公。長孫皇后掌管後宮,後宮很和諧,後宮之人沒有人不服長孫皇后。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感情很好,後宮妃嬪不多,子嗣不多,長孫皇后還親自給李世民選妃。
  • 《唐太宗李世民》播出26年,傅藝偉自毀前程,「長孫皇后」最幸福
    那時剛出道的童愛玲在劇中扮演「長孫皇后」,扮相秀麗溫婉、雍容華貴,得到了許多「長孫粉」的認可。 可是,《唐太宗李世民》雖然以李世民的感情為主線,讓他與楊吉兒愛得熾熱纏綿、曲折跌宕,又與長孫無垢、阿史那燕情感交織,但故事的主框架和時間節點,又都是契合歷史的。劇中的情節,就像編劇為史書中未詳盡記述的細節著墨添色。
  • 李世民的貴妃身高1米9,長孫皇后爭芳鬥豔,穿起了9公分的高跟鞋
    據我推測,長孫皇后愛穿高跟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世民的貴妃韋珪太高了。據百科詞條「韋貴妃」顯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考古人員發掘了韋貴妃的陵墓。根據韋貴妃的遺骨進行復原,顯示出韋貴妃身高達到了1米9。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維密秀裡面的模特,大多數也就1米8左右。李世民的韋貴妃身高達到一米九,比維密秀的世界名模還高啊。
  • 長孫皇后:一個連武則天都羨慕的女人
    有以惡名留存於世者,如妺喜、妲己和褒姒;有以強勢留存於世者,如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女強人呂后、武則天和慈禧太后;也有以美名留存於世者,如李世民的媳婦長孫皇后、朱元璋的媳婦馬皇后和清朝的孝莊太后。本文就跟大家一起聊聊李世民的媳婦長孫皇后,一個連武則天都羨慕的女人。
  • 他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所生,既是嫡子又是長子,為何沒能繼承皇位
    他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所生,既是嫡子又是長子,為何沒能繼承皇位在古代是一個王朝統治一個國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封建社會主義國家。在古代皇帝一個人主持著國家的事務,手裡握著一個國家的權利,而正是因為如此,皇帝這個位置也足以讓人垂簾三尺。
  • 長孫皇后:千古第一賢后的美譽從何而來?
    而提及女性的德、賢二字,歷史上這樣的一個人應有一席之地,那就是有才德更有賢名的長孫皇后。長孫皇后是何許人也?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名字史上並無記載,父親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母親是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身份尊貴,稱其為古代名媛一點也不為過。
  • 為什麼有人把唐太宗的長孫皇后稱為最幸福的皇后?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高士廉對自己的妹妹和長孫兄妹十分照顧。即便是後來被貶,高士廉還將自己的宅子賣了換了一所條件好點的宅子將他們安置好。不僅如此,後來高士廉發現李淵之子李世民非同一般,是能成大事之人,於是將長孫皇后許配給了李世民。於是大業九年(613),長孫皇后正式成為了後來的唐太宗也就是李世民的妻子,一生為李世民生下七個兒女。
  • 【唐女秘聞】她是個不折不扣的「軟妹紙」?自13歲嫁給李世民後,就...
    除了這首有名的《春遊曲》,長孫皇后還給世人留下了《女則》。《舊唐書·長孫皇后傳》:後嘗撰古婦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則》,自為之序。又著論駁漢明德馬皇后,以為不能抑退外戚,令其當朝貴盛,乃戒其龍馬水車,此乃開其禍源而防其末事耳。且戒主守者曰:「此吾以自防閒耳。
  • 長孫皇后五個親兄弟:老二無功受祿,老三十惡不赦,老五雞犬升天
    隋煬帝劇照,感謝原作者長孫晟是隋朝名將,他的後人當中,以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最有名。除了長孫無忌之外,長孫晟還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孫無乃,長孫恆安,長孫無憲、長孫無逸。筆者今天得空,就給大家講一講長孫晟四個沒什麼知名度的兒子的事跡。長孫無乃,字 行布,《隋書》說他頗有乃父之風。
  • 說起大唐盛世,長孫皇后莫過於盛世裡一朵國色天香的牡丹?
    一首《春遊曲》道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的少女情懷,在春情爛漫的桃花映照下,「蘭閨豔質」的長孫氏桃面香腮,秀色可人,把對李世民的情愫毫無掩飾,也只有李世民才明了並獨享了那份「出眾風流」又怎麼一種陶醉與美好。北方遊牧民族的豪邁血液,讓長孫氏那份鮮卑女子特有的對愛情的執著,煥發出光彩,善良與寬容,永遠都是女性的美德。
  • 長孫皇后的叔叔位高爵重,卻受人饋絹,李世民:賜給他幾十匹絹帛
    大業七年,楊廣開始為東徵高句麗開始做準備,徵集士兵和糧草,但有很多人並不願意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打仗,當然徵兵是強制性的,並不是你不想去就能不去的,所以也有一部分人就為此而踏上了逃亡的道路,比如長孫順德。長孫順德是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的族叔,長孫家在北周時期和隋朝時期還是比較大的一個家族,而長孫順德原本也在隋朝為官,只是官職比較小,僅僅是個右勳衛。
  • 長孫皇后:大唐帝國歷史上實至名歸的賢后
    而在眾朝代中,記載了很多位皇后,她們有的溫柔賢惠,有的自私涼薄,有的甚至幹涉朝政,從而惑亂朝綱,有的嫉妒成性,最後危害皇嗣的性命,在這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清朝太后慈禧,還是皇后的武則天,還有《甄嬛傳》裡的甄嬛。這些是朝代中皇后的反例,但是也有很多真正賢明淑德的皇后,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大唐帝國歷史上以至於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稱的上是特別懂事,並且能很好的輔佐皇上的皇后了。為什麼這麼大的稱讚長孫皇后呢?
  • 李世民的白月光,唐朝的一代賢后:文德皇后
    中國在歷史上有很多皇后,但要是說哪位皇后最幸福,這要數唐朝李世民之妻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又稱文德皇后長孫氏,從小就聰明過人又飽讀詩書,曾經有人算過命說她貴不可言。小編看遍長孫皇后的一生,還是可以擔得起這四個字的。
  • 李世民要拔劍自殺,眾臣趕緊阻攔,殊不知,大臣都中計了
    隋煬帝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年僅15歲的李世民娶妻,新娘子是隋朝名將長孫晟的之女長孫氏,4年後,李淵起兵晉陽,正式反隋,建立唐朝,李世民被封為秦王,這一年李世民19歲,馳騁疆場
  • 長孫皇后家族被滅,柴紹家族衰落,竇皇后家族為何能富貴數百年?
    李淵晚年生了十七個兒子,外加十三個女兒,再加上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前生育的五子六女,總共有四十一個子女。李世民登基稱帝之後,有感於兄弟姐妹太多不好管理,就想把竇誕拉出來,讓他出任宗正卿。 竇誕是李淵的女婿,也是李世民的表哥。竇誕的父親,是唐初宰相竇抗。竇抗是李淵的大舅子,也是李世民的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