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攀登的是什麼

2020-12-17 六度青年

在說攀登者者這個電影之前,我想先插一下,前幾個月,上海堡壘這個電影,我覺得電影圈或者是電影藝術工作者協會可以開一個類似於這樣的研討會,討論一下為什麼它失敗的原因。

也不是說失敗的原因,就是它為什麼有如此多的差評,應該把所有的原因羅列出來,分析利弊,在今後的創作中更應該注意一些,形成一個案例。

攀登者這個電影我看了,包括其它兩個電影我也看過了,相比之下攀登者確實要略遜一點嗯,主要的原因就是導演的原因。

為什麼說是導演的原因,很清楚,當所有的人看完這個電影都不知道不清楚為什麼要攀登,如果不是前面的一些宣傳和一些媒體的前期的報導,讓它造成了這麼大的一個觀影效應和前面一些背景資料的鋪墊,可能單純的只是去看這個電影的話,很多人會更一頭霧水,更不會有這麼好的票房。

所以說這部電影,跟所有的主要演員的表演沒有任何關係,表演都很好很到位,甚至給北電影增色不少。

其實這個電影題材非常好,一個積極向上跟國家情懷相連接,然後又都是很有演技的演員,非常大熱的一個題材,要不然前期也不會有這麼多人觀看的,期望值這麼高漲,只要劇本的邏輯性很好,導演的拍攝手法保持正常思維的水平,這部片這個這部電影應該是很不錯的。現在拍成這樣很可惜。

如果換成別的導演呢,我當時其實心裡想讓香港導演陳可辛拍,真的,陳可辛導演拍攝能把故事講好,也能拍的出來。

現在我們跳出這個電影來看。聊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際遇,生活狀態,來分析一下攀登者,每個人都需要不斷的攀登來證明自己,證明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在這個社會存在的價值。不是為了證明多了不起,而是證明自己,有尊嚴的在這個世界活著。當然也許有人不同意這個觀點。其實只是我們來這個世界不容易,希望大家不斷的努力拼搏,哪怕只是一座小山,只要自己努力拼搏過,當你有一天真正的站到這個山頂,你會覺得無比的榮耀,無比自豪,自己的眼界會打開不少。

然後當自己真正站到山頂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為什麼要登這座山。同時更加激勵自己,會攀登更大更高的山,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充實有效。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相關焦點

  • 《攀登者》中國電影的又一次全新的攀登
    就算死,也要死在上面,1960年的攀登者就算死,也要死在上面,1960年的攀登者記錄照片吳京《攀登者》劇照吳京:「但作為演員,我起碼知道了高原反應是什麼,如果在生病的狀態下登山又需要什麼。」章子怡《攀登者》劇照章子怡說,「從我第一次拍電影到今天正好是20年,這20年裡,我親身經歷了中國電影的蓬勃發展,和中國電影一起成長,我相信《攀登者》會是中國電影的又一次全新的攀登。」
  • 《攀登者》首映 攀登者齊聚「只為國旗飄揚」
    27日,電影《攀登者》在上海舉辦「衝頂·中國高度」全球首映禮,影片出品人任仲倫,編劇兼導演李仁港,領銜主演吳京、張譯、井柏然、王景春、何琳、陳龍、劉小鋒、曲尼次仁、拉旺羅布,組成「攀登者聯盟」亮相。而現場觀影嘉賓不僅請到業內知名人士,還特別邀請到1960年攀登英雄屈銀華的女兒屈虹,1975年攀登英雄桑珠、夏伯渝,以及全國勞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向攀登者致敬,向追夢人致敬,現場千人與主創一同揮舞國旗的震撼一幕成為首映禮高潮,也映襯了電影同名主題曲所闡釋的影片內核「只為國旗飄揚」。日前,電影《攀登者》在北京、上海兩地連續舉辦首映禮。
  • 影評:《攀登者》在時代變換中不斷攀登
    《攀登者》中,反覆提出一個根本之問:人為什麼要登山?在和平日久的時代,人人嚮往富裕與安定的生活,影片似乎講述了一段漸行漸遠的傳奇。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忘記,不論做什麼,開路者總會承擔最大的風險,後來者則容易得多,在如今享受安逸的同時,我們也應反躬自問,是否還保持著前人同樣的勇氣?是否還有他們那樣的奉獻精神?我們常常被前輩們大無畏的氣概所震撼,卻也被徵途中的細微困難所擊潰。
  • 影評——《攀登者》
    今天聊聊電影《攀登者》。片名The Climbers (2019)。2019年的國慶節可謂是大片雲集,大量影片集中在這個時間段上映,其中不乏高質量主旋律影片。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集中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刻上映,極大地激發了觀眾們高漲的愛國熱情和觀影興趣。一同上映可以形成浩大聲勢,也會被觀眾們拿來一同比較。這一比較自然就分出了高下,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影片中,《攀登者》是最令人失望的一部,評分將將及格。
  • 觀《攀登者》後漫談攀登精神及其現實意義
    這部電影展現了中國登山隊為了國家使命勇於攀登的精神,開創了中國類型片中登山電影的先河,也是第一部致敬中國登頂英雄的電影。當時,沒有高科技支持,沒有先進裝備護航,中國登山者們在全世界望而卻步的珠峰北坡,用血肉之軀,勝利登頂!靠的是什麼?就是這種攀登精神!我們現在的生活,何嘗不需要這種精神?
  • 《攀登者》首映致敬珠峰攀登者 現場觀眾心疼吳京太拼命
    9月27日,電影《攀登者》在上海舉辦「衝頂·中國高度」全球首映禮,影片出品人任仲倫,編劇兼導演李仁港,領銜主演吳京、張譯、井柏然、王景春、何琳、陳龍、劉小鋒、曲尼次仁、拉旺羅布,組成「攀登者聯盟」亮相,張譯吐槽吳京片場絮叨「似我媽」,井柏然自稱劇組「團寵」,1960年攀登英雄屈銀華的女兒屈虹,
  • |攀登者|中國攀登珠峰罹難者名單
    9月30日吳京主演的電影《攀登者》上映著實沸騰了一眾登山愛好者的心改編自真實故事的《攀登者》主要講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的故事。真正傳遞了每一個中國人都擁有的攀登精神!然而,當這種精神沉降到現實之中的時候,不僅有榮耀,更有殘酷。珠穆朗瑪峰 ( Mount Everest )海拔884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這是每個登山者都希望能登頂的山峰,但是攀登風險很大。
  • 我們都是《攀登者》
    歷史長河漫漫歲月留痕,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曾經為了爭取主權和話語權,即便是在異常困難的國內外環境下,依然不放棄衝頂珠穆朗瑪峰的事跡因最近一部飽受爭議的影片《攀登者》再次進入我們的視界。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藏語中的大地之母,冷酷考驗每一個試圖登上珠峰山巔的人的意志力,直到他們徵服登頂的那一刻或最終遺憾放棄,甚至有人為此而獻出生命,但珠峰那攝人心魄的魅力仍然吸引無數挑戰者前來攀登挑戰。
  • 《攀登者》:我們要攀登的,除了山峰還有什麼?
    我看了《攀登者》的提前預售場,發現全場爆滿。整場我都非常緊張,不敢鬆懈,怕鬆一口氣,劇中人就會在風暴中長眠,我會錯過看他的最後一眼。1960年以來,「中國是否真的攀登上了珠峰」一直都有爭議。還好,在1961年,尼泊爾和中國正式籤署邊界條約,珠穆朗瑪峰北坡主權歸屬中國。1973年開始,中國正式策劃第二次登上珠峰北坡。方五洲、曲松林等三位曾經登頂的登山者又重新聚集在一起,他們開始了對新的隊員的全方位培訓,培養出新一代登山者。故事的核心講的就是一段。
  • 極限先鋒攀登筆記 自由攀登者的苦與樂[組圖]
    國家的大環境與自由攀登者的生活狀態息息相關。比如在發達國家的環境下,社會風氣、社會保障,戶外商業體系、攀登環境等,都已處於一種理性的、成熟的狀態。自由攀登者可以把攀登運動作為一個不錯的職業,可以使愛好成為自己的工作。而我們的國家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物質基礎還很薄弱,絕大部分人民都是在為生存而工作,不是為愛好、夢想、精神而工作,所以無論社會環境、商業環境,還是體系制度都不完善。
  • 《攀登者》首映:演繹中國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記者 | 實習生 湯明明 編輯 | 朱潔樹 1 在昨日上海影城舉行的電影《攀登者》首映上,觀眾們一邊揮舞著五星紅旗,一邊喊出「我們都是攀登者,我們都是追夢人」,與電影內攀登者方五洲激動地喊出「報告大本營!報告北京!
  • 曲尼次仁:攀登者的黑白協奏曲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藏語寓意第三女神曲尼次仁藏語是永恆的佛法之光冥冥之中她們註定會相遇國慶檔上映的《攀登者》曲尼次仁×愛裝時尚ISTYLE:新電影《攀登者》正在熱映,這是一部很特殊的作品,您如何理解「攀登」?曲尼次仁:在影片中,攀登是為國登頂,寸土不讓,每一位攀登者內心中都有自己的信仰,登頂珠峰北坡讓攀登小隊完成了夢想,也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的精神。
  • 影評《攀登者》觀後感
    在銀幕上展現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攀登歷程,讓觀眾通過視覺藝術了解這段歷史。作為國內寥寥無幾的登山類作品,影片將北塔林、北坳、大風口、第二臺階全部展現出現,且對於這些地理位置攀登的困難程度,有做詳細的數字展示,讓觀眾一目了然。珠穆朗瑪峰的壯麗景象讓觀眾眼前一亮,不禁感嘆祖國的大好河山。經報導,《攀登者》取景拍攝地在天津、崗什卡雪峰等。
  • 胡歌參演吳京新片攀登者 電影攀登者上映時間及演員表曝光
    日前微博上曝光了一張關於吳京最新電影《攀登者》的劇照照片,讓人意料不及的是,胡歌竟然也出現在了照片中,由此胡歌參演吳京最新電影《攀登者》的傳聞終於被確認。  據悉,《攀登者》講述了一個關於中國人攀登珠穆拉瑪峰的驚險傳奇故事,1960年,我國的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等人在第五次突擊後終於完成了中國人首次攀登珠穆拉瑪峰,而電影正是圍繞這個故事展開的。
  • 電影《攀登者》啟示:你是人生的「紮營者」,還是「攀登者」?
    《攀登者》是2019年上映的一部熱血大片,影片以1960年與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事跡為背景,講述方五洲、曲松林等中國攀登者懷揣著最純粹的夢想集結於珠峰,肩負時代使命於世界之巔的故事。《攀登者》給我們帶來啟示:如果把人生比喻為登山,一定會出現三類人:第一類人害怕辛苦,拒絕登山,就喜歡在山腳下轉悠,他們被稱為「放棄者」。
  • 《攀登者》原型夏伯渝: 用堅持實現攀登夢想
    夏伯渝接受記者採訪9月30日,由吳京、章子怡等人主演的獻禮大片《攀登者》登陸全國影院,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中國登山隊在1960年與1975年兩次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並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確測量
  • 攀登者票房破4億是真的嗎?攀登者好看嗎豆瓣評分多少?
    攀登者票房破4億是真的嗎?攀登者好看嗎豆瓣評分多少?時間:2019-10-02 23: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攀登者票房破4億是真的嗎?攀登者好看嗎豆瓣評分多少?
  • 攀登者原型人物都是誰事跡介紹 攀登者最後幾個人登頂
    電影《攀登者》已經上映一段時間,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票房成績也是矚目的,這部電影的原型是曾經依靠假肢攀登珠峰的夏伯渝。攀登者原型  電影《攀登者》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當年也是引起很大的討論。在原型故事中,原本選擇登山的一共有四個人,不過最後登上山頂的只有三個人。
  • 看完《攀登者》,看世界山峰攀登難度排名,勝利屬於攀登高峰的人
    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6470米(12月28日)。安納普爾那峰是第一座被登頂的8000米級山鋒,但這絲毫不能表明它是一座容易攀登的山峰,事情恰好相反,因為多發雪崩事故它被所有攀登者認為是世界上最難 逾越的高峰之一。在1950年的首登成功之後20年,沒有任何人再次攀登成功。
  • 《攀登者》3重教育意義:為什麼我們要攀登珠峰?
    昨天是國慶節,下午得空去電影院看《攀登者》。在觀影過程中,我流了兩次淚,一次是因為李國梁的犧牲,一次是因為徐纓的犧牲。當然,這是一部沒有任何懸念的電影:攀登過程中一定會有犧牲,一定會有生與義的抉擇,最後一定會攀登成功。電影大概播放到2/3的時候,聽見旁邊的觀眾小聲說了一句:為什麼不等第二年再去?為什麼非要攀登,直接用直升機降到峰頂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