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周末┃寶坻人你還記得貼餑餑熬小魚的味道嗎?

2021-02-17 正心大藥房

地處北京、天津、唐山等三大城市腹地的寶坻,自古以來,這裡的先民們在歷史演進的歲月中,結合地域特色,創造了一些風味小吃,其中不乏「名吃」,在此讓我們一起領略寶坻的美味。

據寶坻文獻記載,20世紀30年代,寶坻風味小吃不僅品種多,而且特色鮮明。如「貼餑餑熬小魚」,就是一種傳統名小吃。這種風味小吃,不僅在當時寶坻個人經營的飯店裡相當常見,而且在普通居民家中也很流行。這種名吃的由來,與寶坻地理環境有直接關係。


寶坻地處九河下梢,歷史上低洼易澇、水源豐足,利於魚蝦滋生,加上寶坻又是京東通衢重地,過往投宿商販較多,在城區經營餐飲的店鋪,為了照顧其中的低消費群體,便就地取材,營售「貼餑餑熬小魚」。這種物美價廉的經濟小餐,在民國年間遍及縣內各小餐館、燒餅鋪、飲食攤,而一些較有規模和名氣的飯店也將這一小吃搬上了餐桌。這種吃食,在寶坻農村的普通農家也很流行。

其實,「貼餑餑熬小魚」,做起來並不怎麼複雜,但是要做到食味誘人,也還是挺講究的。首先要將活蹦亂跳的小魚小蝦漂洗乾淨,再均勻地撒在燒得滾熱的油鍋裡,將其兩面煎到焦黃,用大醬或醬油、醋、蔥、姜、蒜、花椒、大料、料酒或白酒、紅糖等作料趁熱烹之,隨後加適當的清水和食鹽用急火來熬,還可加少量老鹹菜與小魚蝦同熬,待魚湯開鍋後,將事先用開水燙好的玉米面團成一個個巴掌大小的餑餑,沿鍋貼在魚湯的上緣,再蓋上鍋蓋熬至20分鐘即可。揭鍋後,小魚味道鮮美,餑餑含有魚香,著實勾人食慾,讓人胃口大開,這種風味小吃至今流行,其實它也是一種健康食品。

而流行於寶坻的「卷餡兒肉餅」,也是一種地道的傳統名吃。據傳,這種名吃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盛行。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寶坻城區李全德和趙禿子分別營售的卷餡兒肉餅,技藝最精、食味最佳、名氣最大,堪稱「京東美食一絕」。他們從選料到配料,都很講究,豬肉只用「前槽」部位,每市斤「前槽肉」要配小磨香油一兩半(舊秤制16兩為1市斤),蔥、姜、花椒水、五香面等佐料一應俱全,加工更是精細和講究,每市斤麵粉和每市斤豬肉只做四張肉餅,每張肉餅上下分八層,先炸後烙,層次分明,外焦裡嫩,香味撲鼻,吃時如果再佐之以寶坻大蒜和老陳醋,真可謂「人間美食」了。這種名吃一直流傳下來,其風味和名氣完全可與寶坻相鄰的河北省香河縣的特色風味名吃「香河肉餅」相媲美。


近些年來,寶坻的餐飲業還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潛心探究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風味美食,其中「香蔥油餅」和「蒜香咯炸」在今天的寶坻就頗有些名氣,而且2006年這兩種風味吃食還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稱號。


長期以來,寶坻民間還流行著一些土得掉渣但食之不厭的風味小吃,如用棒子(玉米)渣熬煮的「大渣粥」、玉米面摻白面做成的疙瘩湯、玉米面加菜餡兒攤糊餅、玉米面加白面蒸成的發糕,還有乾菜餡兒餑餑、紅豆餡兒黏高粱米麵皮兒包成的粘糰子等等,雖然不算什麼名吃,可吃起來可口,並且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由於時代變遷,一些曾經在寶坻盛行的風味小吃,漸漸淡出了人們的餐桌,但卻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如口傳或文獻記載中的寶坻城區「夏記」一條龍牛肉半發麵小籠屜包子、「王漢才子」火燒、「王德有」糜子麵茶湯、翟家的香油炸果子、「獨一處」的荷包菜以及風靡一時的螃蟹炒麵等,這些「名小吃」未能流傳下來,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縱觀「舌尖上的寶坻」,可見其風味吃食不僅花樣多,而且主料都是就地取材,又製作精細,多屬物美價廉,普遍講究營養和保健,由此構成了津沽寶坻這方土地上內涵較深又具特色的「餐飲文化框架」。當然,源遠流長的寶坻餐飲文化,有必要在新的時代加以挖掘和創新,發揚光大。

  本文轉載於《天津檔案》  作者單位:寶坻區新聞中心

相關焦點

  • 貼餑餑熬小魚的傳說
    天津方言中有一句歇後語:「貼餑餑熬小魚——一鍋收(熟)」,道出了這道美食最大的特點就是飯菜同燒,一起出鍋。鍋內小魚色澤亮麗,肉嫩刺軟,味道鮮美,餑餑顏色焦黃,面暄嘎脆,口感香甜。餑餑就魚,鹹香可口,有滋有味,令人食慾大增,欲罷不能,直吃得飽嗝連連,熨熨貼貼。
  • 天津平民美味貼餑餑熬小魚
    咬一口餑餑,又香又脆。吃一口小魚,鮮香無比。這就是海河的味道,天津的味道。 餑餑就是玉米面餅子。
  • 到了天津,別忘了一定要吃貼餑餑熬小魚
    大魚大吃,醋燜、家熬、罾蹦任君挑選;小魚有小招,「貼餑餑熬小魚」滿溢著河岸柴草的氣息。最地道的貼餑餑熬小魚是在磚灶上架起大鐵鍋,下面燒上柴火;把玉米黃豆面和好拍成長圓餅子,等到鍋熱了就沿內壁貼上一圈,餅子下面就是咕嘟咕嘟冒著泡的熬小魚。
  • 白洋澱聞名遐邇的「貼餅子熬小魚」
    當邁進朋友家的院門時,忽然聞到一股奇異的飯香味,我驚奇地問朋友,他詭秘地笑笑,說這就是聞名遐邇的「貼餅子熬小魚」。  這種飯菜一鍋的做法,在天津叫「貼餑餑熬小魚」,在當地叫「半蒸半煮」,又叫「一鍋熟」。據說當年乾隆皇帝遊白洋澱,由於玩得入神,不小心掉進了水裡,跟隨的大臣慌了手腳,幸遇一位漁翁奮力將皇帝救了上來。
  • [王口第23期]乾隆曾經來過王口 吃貼餑餑熬小魚
    這故事與子牙河有關係,子牙河在清代時經常泛濫發洪水,決口子。乾隆皇帝體恤民情經常牽掛子牙河沿岸百姓。順子牙河南下想去拜謁太公廟,一路上和珅心驚膽顫,船行至到瓦子頭時天也黑了,整船人馬飢腸轆轆,停下船走上岸來,見一戶農家還亮著燈,走向前去見一銀須老者說明來意,三言兩語交流一番乾隆看出此人不是一般農民,老者見乾隆也不是一般客商。老者為瓦頭當地名紳士族嶽全美,曾有功名。嶽全美當即為乾隆做了一道菜,此菜為「雜麵餑餑熬小魚」乾隆吃後讚不絕口,即使後來回京也是時常想念這道菜。
  • 寶坻人的童年,是白菜陪著長大的...
    要真正熬好白菜還真不容易。一直大白菜都被人認為是「平民」菜其實並不是哦慈禧太后與熬的「開水白菜」你能想像不辣的川菜是怎樣的口感嗎別看清湯如水兒的熬白菜你要是熬不出寶坻人愛吃愛喝的那種味美宜人的白菜湯來人們就覺得不夠味兒從寶坻的文人墨客到勞動人民家庭的人們在吃喝熬白菜上還都有個「窮講究」
  • 貼餅子熬小魚
    於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就創造了貼餅子熬小魚這一特色吃法。棒子麵餅子熬小魚,吃起來有嗞有味,做起來很有講究。小魚要活蹦亂跳的,最好最比較齊整的小麥穗或小亳根兒,鍋要農家用的舊鐵鍋,下面燒柴火。下鍋的佐料要齊全,不能馬虎,就是墊鍋底的鹹菜也得切成細細的絲兒。棒子麵要新磨的。
  • 你還記得幾個?
    說到天津味道,包子和麻花可謂享譽全國。但你要是遇到一個天津人,他準會跟你說:「千萬別吃狗不理」、「天津人不愛吃麻花」!身邊很多朋友都去過天津,回來之後卻說沒吃到什麼有記憶點的特色小吃,這大概是因為還沒有摸清天津美食的套路。天津人最愛的味道,都在那些街頭巷尾的小攤和鋪子裡。去天津旅行,究竟要吃點什麼,才算是見識過了舌尖上的津門味道?
  • 粵菜東江鹽焗雞;天津貼餑餑熬魚香又美;石頭門坎大素包
    食時顧客感到香味撲鼻,胃口大開,比食其他雞味道更勝一籌。特別是雞皮和雞骨香脆,越嚼越有味道,令人百食不膩,回味無窮,且有補腎健胃之功能。依筆者之體會,區別是否正宗的「東江鹽焗雞」,主要是入嘴時是否有股煙燻的味道。不久前,筆者旅次惠州,當年的李林勝而今已是東興酒家的經理。幾十年來,一直堅持用傳統方法來製作鹽焗雞,因此,買賣興隆。
  • 湯稠魚酥餑餑焦香 靠水吃水「一鍋出」(圖)
    傳說中,乾隆下江南路過南運河河畔,在一茶攤飲御河水,嘗到貼餑餑熬小魚,於是賜名「佛手糕千眼魚」。還有一則,乾隆微服私訪餓著肚子,在天津郊外農舍吃到貼餑餑熬小魚。回紫禁城後又饞這口,卻想起未問名字,只記得飯菜「一鍋出」。難壞了御廚,直到一曾在天津任職的官員才獻上做法,乾隆龍心大悅,官員也升官發財了。
  • 《如懿傳》裡大阿哥喜歡的「餑餑」,天津的這家鋪子就有!
    在前幾集,慧貴妃和大阿哥的一段劇情中出現的一個詞——「餑餑」,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好奇:「餑餑?棒子麵配熬小魚的那種?」「大下午的拿餑餑當點心真的好嗎?」「所以餑餑居然還是分種類的?」其實這裡出現的「餑餑」,和我們一般印象裡「貼餑餑熬小魚」中的「餑餑」還真的不太一樣。這裡的「餑餑」是滿語中這個詞最初的意思,指的是點心、糕點之類比較精細的麵食。
  • 周汝昌稱讚家鄉美食:最愛熬魚貼餑餑,家鄉風味勝珍饈
    紫蟹腹內潔白無泥,味道清美,是一般河蟹不可比美的。在西吳,蟹的吃法很多,最好的是整個烹煮而食,蘸薑末醋芝麻油。吃螃蟹佐以該鎮的玉泉湧燒鍋(紅學家周汝昌先生之祖業)的高粱酒為最佳。因為蟹味美而性寒,酒醇香而性暖,兩者配合相得益彰。後來西吳在傳統菜餚的基礎上,又開發了著名的四汆、四熘、四爆、四塌和四燒。這些菜當時被譽為鹹水沽西吳的「雙十大菜」,其中尤尊紅燒活魚為首。
  • 快要消失的20種天津老味道,你吃過幾種?
    這種炒的是要死面餑餑,不是發麵餑餑。現在要是想在外面買回來兩個餑餑炒著吃,那個味道還真炒不出來,小時候覺得炒餑餑可香可好吃了。棒子麵做的餑餑,那叫一個香,有時候蒸餑餑有時候貼餑餑,就著蝦醬吃,一口一口的,都不知道什麼叫做飽!現在出去吃飯,還時不時點個蝦醬餑餑,但是大部分餑餑都是細糧做的了,也比較小,總覺得吃起來沒有過去的滋味兒香。
  • 「花餑餑」——你還記得它們嗎
    麵塑,在煙臺或膠東地區又稱為「花餑餑」,即以麵粉作原料的造型藝術。在煙臺,麵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我國民間美術中獨具特色,久負盛名。煙臺麵塑最早起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分為兩部分,一是祭祀用的聖蟲及棗餑餑之類
  • 貼餅子熬小魚:北方人最好這一口,魚骨都能吃
    小魚雖然沒有肉香,但是小火咕嘟一大鍋,連骨頭都酥了,那肉也吸足了湯汁調料味,要多香有多香!點擊圖片  ▲  收藏本菜譜貼餅子熬小魚圖文 | Meggy跳舞的蘋果小雜魚6009. 依次倒入醬油、蠔油、鹽,撒入蔥段、大蒜、幹紅辣椒、八角,再倒適量的熱水,水要沒過小魚,轉中小火。
  • 河東這家鐵鍋燉大魚味道絕了!地道鐵鍋燉魚+貼卷子+玉米面餑餑!太硬可了!
    垂釣 | 鐵鍋燉 | 炒菜 | 燒烤 通通都能滿足你!趕上周末,帶著家人來這裡閒話家常,舒適愜意,生活也會變得慢下來。貼上卷子和玉米餅,再耐心等上20分鐘就可以上桌啦!丨開鍋!吃魚咯~丨 超大的鐵鍋裡,滿滿都是料!2斤半到三斤左右的清江魚、各種配菜、貼卷子、玉米餑餑... 光是看著就超誘惑!
  • 原來你是這樣的《河神2》!
    還沒來得及收看的小夥伴,我可不能讓你OUT,因為「河神系列劇」真的入坑不虧啊~!就讓小編為你盤點一下已播精彩劇情吧!咱們 「津門天團」的回歸之路一路艱難,糟心事兒那是一個比一個勁爆——小河神詐死,點菸辯冤被封。
  • 小時候的年味兒,你還記得嗎?
    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一種熟悉味道喚起你的記憶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小時候的年味兒,你還記得嗎?年味兒是什麼?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還記得嘴饞趴在灶臺上的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