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吃東西上面,真的可以用「無所不能」來形容。比如說動物食材中的豬,除了豬肉之外,豬蹄、豬頭、豬耳朵還有各種豬下水,我們都能拿來做成各種美食,而在外國人看來,這樣看似垃圾的食材能夠做出美味,真的感到不可思議。另外還有雞頭,這個用來做燒烤或者是滷味,也是很多人眼中的美味。但是民間有句諺語叫做「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到底怎麼回事呢?十年雞頭勝砒霜,源於蘇東坡的一例判案,「雞頭有毒」不能吃嗎?
為了便於理解,下面我們分三個部分來給大家做一下詳細的介紹:1,我們常吃的雞頭,大致都有什麼做法。2,「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句諺語,到底跟蘇東坡那次判案有什麼關係。3,美味的雞頭,到底能不能吃。
一,我們常吃的雞頭,大致都有什麼做法
1,做成滷味的雞頭
雞頭作為雞身上的一個部位,整體感覺和雞肋有些相似之處,那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雞頭上的肉質很少,並且燉雞的時候,時間稍長雞頭就會變得很鬆散,而且也沒有什麼味道。但是,如果把它用滷製的方法做出來,不僅能吸收滷水中的各種香味,而且還能保持雞頭的完整,這個和滷雞爪非常相似,用來做滷食,味道鮮香而且很有嚼頭。常吃的麻辣雞頭,見下圖。
2,做成燒烤的雞頭
這個就厲害了,有些人吃燒烤,烤雞頭是必須要點的,小編就特別愛吃烤雞頭。上面也提到了,雞頭上本身沒有太多的皮肉,除了雞腦子就是雞骨頭,能吃的東西很少,但是拿來烤著吃就不一樣了。如果雞頭烤製得比較酥脆,骨頭和皮肉能一起吃下去,又香又脆。帶有燒烤味道的雞頭,味道真的不一般。
二,「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句諺語,到底跟蘇東坡那次判案有什麼關係
這句諺語到底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是能夠查到的一種說法,據說和蘇東坡的一次判案有關係。當然,蘇東坡不僅在古代文壇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在美食方面也是頗有研究,浙菜中最有名的一道菜東坡肉,據說就是蘇東坡發明的。軟糯、鮮香的東坡肉,極具文人氣質,見下圖。
蘇東坡判案和「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句諺語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話說蘇東坡在杭州知府任上,接到一個案子,大概的情形是這樣的:有一漁民打魚歸來,妻子為了慰勞丈夫,趕忙燉了一隻老公雞,但是丈夫在吃完之後,卻氣絕身亡,眾人遂將這位婦人告到蘇東坡這裡。蘇東坡沒有立刻下結論,而是讓人把漁民吃剩的雞取來,將雞身上的部位分開來餵食狗,狗吃的時候,別的部位沒事,但是吃到雞頭的時候,立時當場氣絕,這時才知道老公雞的雞頭是有毒的。蘇東坡不僅還了婦人的清白,還當場吟出一句「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句話便成了諺語,一直流傳至今。
三,美味的雞頭,到底能不能吃
1,首先,「十年雞頭勝砒霜」中的雞,現實中很少有
現在不要說是十年的雞了,即使是農戶散養的雞,能養過幾年的都很少見了,何況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肉食雞,基本上都是屬於快速出欄的那一種。比如說現在養雞場養殖的雞,一般都是白羽肉雞,這種雞的養殖量,佔到肉雞產業的9成以上,40多天就能出欄,單是從這個養殖時間上來看就不符合。所以吃雞頭沒問題,這是其一。
2,雞頭有沒有毒,還要用科學數據說話
對於雞頭有沒有毒,還真有過專門的實驗。浙江省農科院的首席家禽專家盧立志,曾經做過專門的測試,分別對6個月、1年和2年的土雞頭進行過對比測試,結果是所謂的「雞頭重金屬」,都不超標,含量沒有什麼差別,並且雞頭和其他部位的重金屬也沒什麼差別。小編也聽老輩人說起過這個諺語什麼雞不能吃的問題,不過說的不是雞頭,而是說養了幾年的生公雞,也叫種雞,說這種雞最好別吃,具體什麼原因,老輩人也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