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東南亞史。文化區就是「以某種特定的文化為主的區域」東南亞地區有沒有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或有沒有一個以某種佔主導地位的文化為中心的文化體系,從而形成一個文化區或文化圈呢?戰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主張把歷史上的東南亞看作一個統一的整體。著名的東南亞史專家、法國學者喬治塞岱司在1964年出版的《印度支那半島的民族》中就特別聲明,他在此前寫的《印度支那與印度尼西亞的印度化國家》,則把公元前後到13世紀的東南亞稱之為「印度化時期」,認為印度化使東南亞各國的歷史和文化成為一個整體。
霍爾肯定了東南亞歷史的整體性,當然也就肯定了東南亞文化的整體性。把東南亞文化看成是一個整體,是有一定根據的。大量的考古發現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考古發現表明,東南亞各地的新石器文化具有較高度的一致性。從人類學的角度看,東南亞的許多民族在風俗習慣和信仰等方面,也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如婦女的地位較高,萬物有靈和祖先崇拜一直有廣泛的影響等。塞岱司所說的13世紀前印度文化在東南亞佔主導地位的影響,也是一個事實。
但是,東南亞的文化上的這種整體性,更多地是表現在其早期歷史發展階段上,特別是在公元11世紀之前。造成這種共同性和整體性的主要原因,在於東南亞的地理環境、民族遷徙、早期歷史發展階段社會生產力形成於新石器時的落後以及印度文化的影響。東南亞文化上的一致性期,當時亞洲大陸有多批移民南下東南亞,因此,東南亞新石器文化與中國新石器文化,特別是長江以南的新石器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東南亞各地的居民,又長期生活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內,這對其文化上的相似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兩者結合,鑄造了新石器時期的東南亞文化。此後,由於較為容易取得生存資料的地理環境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的共同作用下,東南亞村社長期存在,又使得新石器時代形成的文化與村社制度渾然一體,大量表現為具有廣泛性和保守性的村社文化。早期東南亞社會和文化的這些特點,又使它更容易受宗教氣息極為濃厚的印度文化的影響。當然,即使在早期歷史發展階段上,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各地在地理環境上的相對差異以及外來文化影響的不同,東南亞已經呈現出不平衡性和差異性。
例如,當時越南北方的文化就不同於東南亞其他地區的文化,早期菲律賓文化也是如此。但是,總的看來,公元11世紀之前的東南亞文化,具有較高的整體性。人類的文化畢竟是不斷發展的,而文化的發展歸根結底要受社會經濟和政治發展以及民族遷移等重要因素的影響。公元11世紀後,東南亞歷史發展的進程加快,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外交往的擴大與多樣化、南文新的國家的崛起和發展以及越族泰族、緬族等民族形成並且在相應的國家成為主體民族和統治民族,東南亞文化的發展越來越明顯地呈學現出多樣性、多元性和複雜性的特點。
越南北方在公元10世紀建立獨立國家,此後這個國家得以鞏固和發展,在長期接受中國文化的基礎上,確立了儒家文化的統治地位。緬甸在公元11世紀出現了由緬族人建立的蒲甘王朝,此後南傳上座部佛教成為佔統治地位的宗教,影響遍及社會生活和文化發展的各個方面。接著,泰國、寮國、柬埔寨也在公元13~15世紀基本上完成了小乘佛教化的過程。在海島東南亞,公元13世紀後伊斯蘭教的影響迅速擴大,公元15世紀出現了強大的伊斯蘭教王國馬六甲公元16世紀伊斯蘭教已成為印尼群島和菲律賓南部各王國的佔統治地位的宗教。
公元16世紀後由於西班牙入侵,天主教逐漸成為菲律賓佔統治地位的宗教。這些宗教都深刻而廣泛地影響了各國文化的發展,使得東南亞各地文化上的差異性也迅速擴大。這一情況又與東南亞民族眾多各地發展不平衡的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東南亞文化的發展明顯呈現出多樣性和多元化,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文化圈。這種情況,正如日本著名的學者梅棹忠夫所說的,是與中國、印度和西歐都根本不同的。在東南亞,「不存在佔絕對優勢的、有代表性的民族。出身不同系統的形形色色的民族相互並立,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是不同的民族國家。
因此,如果說早期東南亞文化有較高的整體性和一致性的話,那麼,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影響,東南亞文化的因素越來越複雜和多樣,東南亞文化在地域上和空間上的差異性也日益發展這種差異性,一是表現在海島國家和半島國家之間;二是表現在海島和半島的各個國家之間;三是表現在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之間,作為第三種表現的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印度尼西亞。「若干世紀以來,印度尼西亞地理上的多島性及崎嶇不平的地形,南致使約300個民族集團在社會、文化和經濟上長期處於孤立狀態。
但有些土著民族文化也受到了來自中國、印度、中東和歐洲地區的思想和哲學的影響,結果,形成了今天印尼國土上民族、語言、居住和文化方式多樣性的局面。每一個民族集團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傳統、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對生態環境的適應以及社會結構」其他如緬甸平原地區民族與山區民族、菲律賓中部和北部地區與南部民族之間,文化差異也是相當大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有明顯的多元民族和多元文化的色彩。由於這三個層次的差異,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文化呈現出一種異常複雜的情況,其多元性和多樣性在世界各大地區中可以說是最為突出的。
在東南亞,西方宗教和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國文化都有廣泛的影響,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各有眾多的信徒,同時,在東南亞的社會基層,特別是在農村和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區,還存在著大量的村社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這就使東南亞文化顯得更為複雜。而在這些宗教和文化中,又沒有一種可以說是在整個東南亞地區居於主導地位的文化或宗教(也正是這一點,使東南亞文化從整體上不同於中國、印度、阿拉伯、西亞、東歐、西歐、拉丁美洲),因而也就形不成以某種文化為主體或居中心地位的「文化圈」。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各位看官大大,就看到這裡了,麻煩看官大大點個讚,您的關注和點讚,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和支持。祝各位看官們生意發發,學業事業有成,身體健健康康!!!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歡迎各位看官們在文章下方留言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雷同純屬虛構,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