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19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鄒洪珊)昨天,一段視頻在錢報記者的微信朋友圈裡瘋轉。
視頻中,一名男子用慈谿方言說,聞到了很濃的六六粉農藥的味道,他懷疑可能是有人用農藥把灘涂上的泥螺、蟶子、沙蟹、黃夾蟹毒暈,然後拿到市場去賣掉……這樣的小海鮮還能吃嗎?
眾所周知,慈谿地處杭州灣南岸,海岸線全長80公裡,灘涂面積近500平方公裡,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灘涂養殖區域。用農藥來毒小海鮮的事情真的存在嗎,昨天,本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網曝——
在灘涂上噴農藥來毒暈小海鮮
這段33秒的視頻,是4月17日早上網友在慈谿新浦鎮的十一塘拍的。
視頻內容顯示,海塗邊,幾個農民正在撒苗作業,空曠的海塗旁,堆著五六個箱子,顯得非常醒目。
視頻中,拍攝的網友抱怨,海塗邊有難聞的味道,類似六六粉的農藥噴撒。
該網友把這段視頻發上了網,並寫下了自己的懷疑:
近年來,慈谿灘涂小海鮮受到西邊上虞餘姚化工廠汙染排放的影響,產量銳減。現在,慈谿灘涂養殖為了減少花錢僱小工的成本,先用類似六六粉的農藥噴撒,把泥螺、蟶子、沙蟹、黃夾蟹毒暈,然後就可隨便撿起這些小海鮮,再拿到市場去賣掉。這樣的慈谿小海鮮還能吃嗎?
視頻發出後,引發了許多網友的關注。
吃貨圈的人,都知道慈谿灘涂盛產泥螺、螂吭、蟶子、沙蟹、黃夾蟹等小海鮮。對於視頻中的「藥水」,大家都很關注,究竟是什麼呢?
求證——
不存在用藥捕撈的情況
箱子裡放的是用來打草的藥水
昨天,錢報記者趕到視頻拍攝的海塗邊。
一望無際的海塗上,沒有工作人員,也沒有視頻中的藍箱子。
在海塗邊的公路上,記者遇到了幾個養殖戶。「我們剛剛去鎮裡開會,說是視頻的事,市裡來查了。」
一個養殖戶說,視頻中拍到的海塗,就是他隔壁承包的一塊區域。
他回憶說,視頻拍攝當天是有幾個人來海塗邊玩,聞到味道難聞,看到幾箱藥堆著,就把視頻發了。
「我們早上也看了視頻,那個箱子裡的,不是用來抓小海鮮的,而是打草的藥水。我們也用的。」
養殖戶說,新浦十一塘,他們來這裡承包海塗已經十多年了。
他帶著記者繞著海塗走了一圈,記者注意到,東西走向的十一塘,兩側的草長得很高,中間承包的海塗,僅有一部分區域有草。養殖戶說,這種草,土話叫「絲草」,就是水草。
「灘涂小海鮮養殖,土質要軟,如果草長了,土質容易變硬,而且也會和小海鮮搶營養,所以每逢潮水上漲,退潮後就會打草。當然,也不是每天都噴。有草就打藥,沒草就不打。」
至於視頻中提到的六六粉,養殖戶說,他們有聽過,不過海裡養殖,不用這個,一般是田裡才用的。
幾個養殖戶告訴記者,昨天,新浦鎮已經組織新浦十一塘的養殖戶都來開會,就是調查用藥水的事。
養殖戶說,灘涂小海鮮,一塊地承包,投入都是幾百萬元的。最近這兩天,正是小海鮮撒苗的季節。「海瓜子進苗兒,就要50多塊一斤,泥螺10塊一斤,我們要投入幾百萬的成本。藥水要是真有毒,那泥螺什麼的,早死了。」
根據他們的介紹,此次撒苗的海瓜子要等到10月上市,而泥螺天氣好的話,預計2個月就會上市了。
至於用藥捕撈的說法,養殖戶也否認了。「灘涂海鮮,捕撈根本不需要用藥,泥螺自己會爬出來的。海瓜子的捕撈,就看灘涂裡的「泥花」。養殖戶說。
回應——
使用的藥水其實是除草劑
已採集樣品送檢
昨天下午四點多,慈谿農業局也在網上發布了「關於網傳「417」灘涂使用農藥的情況通報」。
通報中稱, 4月17日,網友在微信上發布「慈谿灘涂驚現用農藥捕泥螺抓蟶子沙蟹」的視頻,聲稱漁民在灘涂噴灑「六六粉」的農藥。對此,市農業局高度重視,於4月18日上午派出調查組,會同新浦鎮政府前往慈谿十一塘新浦段開展聯合調查。
農業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六六粉(高毒禁用農藥),在慈谿市場已經絕跡很多年了。視頻中出現的6箱藍色包裝的疑似農藥產品並非網傳的六六粉,而是農藥「2甲4氯」。
噴藥的目的,不是為了捕捉水產品,系養殖戶為防治灘涂雜草而使用。「大面積人工除草,不太現實,海塗機械除草,目前也沒有很好的機器。當地用藥除草,也成了大家的經驗。」
農業局執法人員表示,這個藥經過農業部門審批,應該是具備安全性的。目前,六箱除草劑,已經使用了一箱。
記者在網上搜索到,「2甲4氯」是一種除草劑,適用於水稻、小麥及其他旱地作物防治三稜草、鴨舌草、澤瀉、野慈姑及其他闊葉雜草。
執法人員說,他們昨天也與水產專家到現場調查,涉事灘涂泥螺、跳魚等水產品未出現臨床中毒症狀。目前,慈谿市農業局已採集相關水產品、土壤、水質樣品送往寧波、杭州專業檢測機構檢測。
目前,市農業局、新浦鎮政府已責令整個海塗養殖戶停止使用農藥和捕撈相關水產品。下一步,慈谿市農業局將根據檢測結果進行分析評估並依法處置,並及時公開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