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飛行員徐廷澤,駕機回歸大陸獲得2500兩黃金,後來結局如何?

2020-12-26 霓裳鳳羽兮

徐廷澤是新中國成立後首位駕駛飛機從臺灣回歸大陸的飛行員,在兩岸關係不好的那段時間,徐廷澤有了自己駕駛飛機回國的念頭,他的這一舉動震驚中外,讓兩岸都開始重視飛行員叛逃的嚴重性。當然,正是徐廷澤的勇敢和無畏,才讓更多思念大陸的飛行員有了回歸大陸的想法。那麼,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駕駛飛機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徐廷澤回到大陸後結局如何呢?

徐廷澤出生於1928年,是重慶人,他是在大陸長大的,所以對大陸有著很深的感情,這也是他後來毅然決然回歸大陸的原因之一。徐廷澤自小就有一顆當兵的心,看著國家被日軍侵略,人民的生活痛苦,於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加入了國民黨陸軍,決心報效祖國。

徐廷澤為人機靈,所以在國民黨部隊中擔任著電臺排長,是重要的聯絡員。不過,當時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節節敗退,徐廷澤作為電臺人員,地位又比較特殊,只好跟隨蔣介石的國民黨逃到臺灣。

逃到臺灣後,徐廷澤進入空軍官校學習,畢業後成為了一名空軍。作為一名複合型人才,徐廷澤在臺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不過,當時的國民黨軍事已經成為美國的傀儡,徐廷澤身為一名軍人,幾乎毫無尊嚴可言。

徐廷澤不滿這種軍隊生活,覺得跟隨國民黨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加上自己日夜都在思念大陸,懷念童年在大陸生活的時光,而且在訓練之餘,自己經常偷聽大陸電臺,也因此知道大陸已經很繁榮,人民的生活很幸福,所以他暗自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駕駛戰鬥機回歸大陸,回到自己真正的家鄉,跟自己的親人們團聚。

1963年,徐廷澤終於決定實施自己的回歸計劃,他從臺灣的新竹機場起飛,駕駛著戰鬥機在福建龍田降落。徐廷澤是建國後首位駕駛戰鬥機回歸大陸的人,因此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他的回歸是鼓舞人心的,並且有著重要的意義。

對徐廷澤來說,回到家鄉終於能夠和家人團聚,自己也終於能夠過上挺直腰板的軍人生活了,雖然他曾經是國民黨的空軍,但是回歸大陸後他依然想為大陸效力,於是上級接受徐廷澤的要求,同意他加入了解放軍空軍,並且還把他由上尉晉升為少校,同時,還給予了徐廷澤2500兩黃金的物質獎勵。

因為徐廷澤的經驗豐富,有著很多先進的觀念,並且了解臺灣軍隊與美軍的作戰習慣,所以加入空軍後徐廷澤成為特級飛行員。回歸大陸後,徐廷澤在山西臨汾的空軍第十二航空學校擔任了副參謀長兼副校長一職。

除了為空軍事業奉獻以外,他還積極關注著兩岸和平,因為自己經歷過背井離鄉的痛苦,更明白海峽兩岸人民無法相見的酸楚。在這種背景下,徐廷澤多次呼籲兩岸和平,他也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做了很多工作。

晚年的徐廷澤一直生活在北京,於1978年加入黨,並多次擔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最終於2005年因病去世,終年77歲。

相關焦點

  • 臺灣飛行員徐廷澤,第一個駕駛戰鬥機回歸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駕駛飛機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是誰嗎?此人名叫徐廷澤,於1963年6月1日駕駛戰鬥機在福建龍田機場降落,主動回歸大陸。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新中國成立後至1963年6月1日這段時間,也有臺灣飛行員駕機回歸大陸,不過他們要麼是教官,要麼是在我黨策劃下回歸大陸,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駕機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是徐廷澤,那麼,徐廷澤回歸大陸後的結局怎麼樣呢?徐廷澤出生於1928年,他是重慶黔江人,從小在大陸長大。抗日戰爭勝利後,17歲的徐廷澤加入國民黨陸軍,因為聰明伶俐,並且接觸過無線電知識,所以被任命為電臺排長。
  • 第一個駕駛飛機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回來後擔任了哪些職務?
    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駕駛飛機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是誰嗎?此人名叫徐廷澤,於1963年6月1日駕駛戰鬥機在福建龍田機場降落,主動回歸大陸。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新中國成立後至1963年6月1日這段時間,也有臺灣飛行員駕機回歸大陸,不過他們要麼是教官,要麼是在我黨策劃下回歸大陸,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駕機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是徐廷澤,那麼,徐廷澤回歸大陸後的結局怎麼樣呢?徐廷澤出生於1928年,他是重慶黔江人,從小在大陸長大。
  • 臺灣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大陸飛行員駕機叛逃臺灣,如今還有嗎?
    1949年10月以後,共產黨佔領中國大陸,國民黨盤踞臺灣小島。兩岸隔著海峽,通過攻心策反和物資獎勵,誘惑對方飛行員駕機來投。
  • 60年代:7名國民黨飛行員起義,其中4人從國外駕機回國
    ——國民黨飛行員駕百餘架戰機向我軍投城紀實(三) 陳 輝 60年代共發生兩起國民黨空軍飛行員駕機起義,先有國民黨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駕機起義,後有國民黨上尉飛行教官黃天明、飛行生朱京蓉駕機起義。
  • 臺灣飛行員徐廷澤,建國後首位駕戰機起義回歸大陸,為國效力
    ——斯萊德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戰敗,蔣介石知道自己在大陸已經沒辦法再待下去,於是他帶領著一大批的國民黨軍隊及其家屬逃往了臺灣,當時很多離開的軍人和家屬們都以為他們只是到臺灣短暫的居住一段時間,過不了多久又能重新回到大陸去。只是沒想到的是,後來情況愈演愈烈,雖然距離並不算很遙遠,但因為內戰,大陸和臺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能隔海相望。
  • 大陸飛行員駕機逃到臺灣,獲得4000兩黃金,後來怎麼樣了?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叛徒的故事,他是大陸培養的飛行員,卻在上個世紀70年代從大陸叛逃到臺灣。他辜負了祖國對他的培養,辜負了祖國對他的期望。為了討好臺灣,此人到達臺灣後竟然恬不知恥地說:「大陸的日子太苦了」,這位叛徒是誰呢?
  • 飛行員孫天勤,駕機叛逃臺灣獲7000兩黃金,下場怎麼樣?
    建國初期,有一位叫李顯斌的飛行員叛逃臺灣,獲得了2500兩黃金。在他之後,我軍還有一位叫孫天勤的飛行員。他叛逃臺灣後,也獲得了整整7000兩黃金,他的下場如何呢?
  • 我軍飛行員孫天勤,駕機叛逃臺灣後獲黃金7000兩,下場如何?
    ,獲得了2500兩黃金。  駕機叛逃臺灣後,獲黃金7000兩   1937年,孫天勤出生在陝西。從航空學校畢業後,他進入了航空兵第6師,正式成為了一名飛行員。  上世紀六十年代左右,孫天勤因為父親的出身受到牽連,遭遇了停飛處理。隨後,他被送到五七幹校去進行勞動,後來又到空軍22廠工作。直到1975年,他才重新開始飛行。  當時,孫天勤被選入空軍試飛團,這也為他後來叛逃提供了條件。因為過去的遭遇,孫天勤心中一直忿忿不平,從那時起就有了逃離中國的想法。
  • 駕機叛逃臺灣的飛行員範園焱死了
    兩黃金,相當於今天的8億四千萬元人民幣,獎賞叛逃「投臺」的大陸空軍飛行員。在上世紀50年代直至90年代初,許多大陸軍隊飛行員以「投奔自由」為藉口,投奔到了曾經與自己對立的陣營。  在蔣氏父子掌握臺灣政權的年代裡,臺灣先後砸下近5萬兩黃金來吸引投奔自由的反共義士。
  • 那個把臺灣高級教練機帶回大陸的飛行員黃綱存,後來的結局如何?
    1949年,蔣介石逃到臺灣時把很多大陸的學校也遷到了臺灣,蔣介石重視空軍力量,因此很多航空學校也一併隨國民黨遷到臺灣。而那些在航空學校讀書的學生雖然家在大陸,但也無奈跟隨學校遷移,從此遠離了自己的故鄉。黃綱存就是這些航校學生中的一位。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機回歸大陸,獲65萬獎勵,後來過得怎樣
    其實,基於國民黨的這種政策,許多國民黨內的人士也十分反感這一黨派的做法,而在1981年,一位國民黨空軍少校駕機回歸大陸,在此之後,他也獲得了我國軍方的獎勵。那麼,這位駕機回歸大陸的臺灣少校究竟何許人也?在回歸大陸之後,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 37年前大陸飛行員孫天勤,駕機逃往臺灣,最後結局如何?
    我國大陸曾經有過飛行員叛逃到臺灣,而且還獲得了七千兩黃金,他就是孫天勤。孫天勤,一個地地道道的陝西鳳翔人,出生於1937年。家裡對他很是看重,因為從小孫天勤就比較聰明,成績也非常不錯。1956年,年僅19歲的他從陝西西安師範學校畢業,並且由於自身條件優異,被空軍看重,成為了一名飛行學院,到指定的航校接受飛行學習。
  • 1989年,臺灣飛行員林賢順駕駛戰鬥機飛回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因為蔣介石的關係,海峽兩岸的人民曾有一段時間無法互相往來,有些人因為實在忍不住就偷偷利用各種渠道跑回了大陸。1989年,一個叫林賢順的飛行員駕機從臺灣逃了出來,據說臺灣方面為了攔截他,竟派出了整整12架戰機,那麼最後他成功在大陸降落了嗎?大家跟我一起往下看就知道了。
  • 臺飛行員林賢順,1989年駕機飛回大陸,從不後悔回歸祖國
    就像越南的一位飛行員,他因為不滿黎筍的政策,駕駛直升機投奔了中國,在那之後他一直定居在中國。1.臺灣的一位飛行員,駕機回歸大陸世界各國都對自己所培養的飛行員非常的重視,畢竟培養一個合格的飛行員,所要花費的代價真的很大。
  • 李大維:最後一位駕機起義回歸祖國的臺灣飛行員
    原標題:李大維:最後一位駕機起義回歸祖國的臺灣飛行員 李大維   1983年4月22日,臺灣陸軍航空隊少校分隊長李大維駕駛U-6A型飛機起義,回歸祖國大陸,成為最後一位駕機起義的臺灣飛行員。1983年4月22日12時25分,駕機回到大陸,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熱烈歡迎。先後擔任全國青聯第六、七、八屆常委,全國政協第六、七、八、九、十屆委員,全國臺聯理事,曾任空軍某航校副校長、空軍指揮學院訓練部副部長。   他是最後一位駕機起義回歸祖國大陸的臺灣飛行員,65載春秋,穿越兩岸、穿越國共、穿越親情。
  • 在1986年,突然從臺灣駕機飛回大陸的飛行員,後來怎麼樣了
    在1986年,突然從臺灣駕機飛回大陸的飛行員,後來怎麼樣了.   家鄉對一個人意味著什麼,那是一個人靈魂深處的歸屬,可能沒有真正離開過家鄉的人不會懂這種體會。當你離開家鄉之後,也許會被外面的世界的新奇所吸引一段時間,但是新鮮感過了之後,還是會陷入深深的空虛之中。
  • 建國後,他毅然選擇駕戰機從臺灣回歸大陸,突破重重後來為國效力
    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敗北,蔣介石知道自己已無法在大陸繼續呆下去,便帶著大批國民黨軍隊及其家屬逃往臺灣,當時許多離境軍人及家屬都認為,他們只是短暫地留在臺灣一段時間,過不了多久,就可以重返大陸。不過,不料事情越演越烈,雖然離大陸不算太遠,但由於內戰,大陸和臺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隔海相望。
  • 「飛越臺海第一人」徐廷澤:臨行飛機裝炮彈,回大陸總理親自接見
    臺灣散文家、詩人余光中曾有一首極富盛名的詩歌《鄉愁》,在其中他把鄉愁比作「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最後則是「淺淺的海灣」,「他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於國民黨舊勢力的影響,以及隨後軍閥的統治及各方海外勢力的從中阻撓,寶島臺灣有如一個離家出走的嬰孩,遲遲沒能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
  • 大陸飛行員李顯斌,駕駛轟炸機逃到臺灣,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敗退臺灣後的蔣介石一直做著美夢,幻想著有一天能「反攻大陸」,因此國民黨在臺灣不停使用電臺向大陸發布訊息,而飛行員等特殊職業因為工作的需要能接收到這種信息。雖然這些信息被大部分飛行員過濾掉,但也有的飛行員被蔣介石影響,最終逃到臺灣,比如說李顯斌就是其中一位。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逃到臺灣的飛行員李顯斌的結局。李顯斌出生於1937年,他是山東陽信人,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李顯斌的家庭條件雖然不好,但是他的長輩為了供他讀書卻省吃儉用,而且對他百般溺愛,這讓李顯斌從小就養成了貪圖享受、好逸惡勞的性格。
  • 臺灣最後一位駕機起義飛行員:來到大陸看到很多希望
    1983年4月22日,臺灣陸軍航空隊少校分隊長李大維駕駛U-6A型飛機起義,回歸祖國大陸,成為最後一位駕機起義的臺灣飛行員。 據臺海網13日報導,海峽導報記者近日在廈門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他是最後一位駕機起義回歸祖國大陸的臺灣飛行員,65載春秋,穿越兩岸、穿越國共、穿越親情。由於父親與張學良的特殊關係,他從6歲到10歲,時常跟張學良和趙四小姐接觸,思想深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