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盒馬自有品牌策略

2020-12-23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未來消費APP」(ID:lslb168),作者:謝康玉,36氪經授權發布。

如今走進一家盒馬門店,一個最明顯的感受是,幾乎每個品類貨架上都能看到「盒馬牌」的商品,而且這個比例在今年有明顯的提速之勢。

近日,盒馬商品採銷全國總經理趙家鈺,接受包括36氪-未來消費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盒馬自有品牌的佔比已較2019年翻了一倍,達到了接近20%的佔比。

20%是什麼概念?進入中國24年,以自有商品見長的山姆會員商店,自有品牌的比例也就在30%,而今年才是盒馬誕生的第五個年頭,對比可知盒馬的速度有多快。

而且與很多零售商強調品質、性價比的邏輯不同,盒馬的自有品牌商品「網感」更強。一如這家公司所擅長的,善於把自己打造成網紅,也善於把商品打造成網紅,而且不止一兩位常駐網紅,是鐵打的節氣,流水的網紅。

盒馬自有品牌邏輯

可能就如盒馬所說,自己是在用快時尚思維做生鮮。

來自盒馬方面的數據,今年以來,盒馬已經推出了超過20000款新品,其中6000多款為盒馬自有品牌商品。而且,從小龍蝦月餅到草莓牛奶,很多都是社交媒體上叫的上名的網紅商品。

一款款網紅商品誕生的背後,是盒馬圍繞著一點的思考:消費者當下需要什麼,以及接下來可能需要什麼。

過去很多零售商做自有品牌的出發點更多是銷量,什麼產品好賣就去做自有品牌商品,於是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很多自有商品都是在性價比上做文章。

盒馬商品採銷副總經理肖路告訴36氪-未來消費,盒馬在挑選自有品牌的切入點時,更多關注的是,今天消費者需要什麼,渠道裡還缺什麼。當現有的商品結構還不能夠滿足消費者,對於優質優價的需求時,就會考慮做切入,這也構成了盒馬自有商品,區別於其他同類商品的差異化。

從5公斤一包到300g一瓶,盒馬的大米先是從重量上減少,再是從包裝上改變,背後都是對於消費者的洞察。盒馬從大數據中發現,很多消費者對於新米、更好的口感有了越來越多的追求。

過去,從產地的新米到貨架上的陳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限於流通鏈路過長、幹線運輸中儲存條件欠缺。於是,盒馬通過改變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節點,先讓帶著米糠的大米以最快的速度運送到終端,在上架前的36個小時,再進行脫糠的處理,來最大程度的保持大米水分和新鮮度。

但這種新鮮的大米保質期只有一個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盒馬把原先用在飲料上的瓶裝設計,用到了大米上,而這樣小包裝的大米也正好迎合了當下很多單身、小家庭的需求。

而這樣一瓶大米之所以在海量大米產品中做出新的價值,能夠讓消費者選擇,首先是因為對年輕消費者做了第一波關於大米的教育,告訴他們什麼叫新米,口感好在哪裡;其次是通過年輕化的包裝,迎合消費者的需求,讓做飯這件事變的更有樂趣。

在消費者端之外,更重要的是盒馬對生產端進行了重構。

首先是通過上溯至生產地改變了行業的一些舊疾,從源頭把控產品品質;其次是讓原來傳統的水稻種植企業,通過這樣一些新產品的開發轉型為製造型企業;再者最重要的是改變了新米種米的產業鏈痛點,同時通過開發所終大米衍生商品,打通整條產業鏈。

事實上,過去之所以沒有人去做新米種的研發,不是因為技術不夠,而是最後沒有太多銷售渠道願意嘗試去做售賣,渠道不敢賣生產企業自然也就沒動力去做研發,而盒馬的250家、2600萬分布在線上線下的消費者,讓銷路首先有了保證。

此外,盒馬還包銷了這款大米的各個層級產品,整粒圓米做成大米,碎米做成粥米、代餐。自此,整條產業鏈得以打通,開發一款自有品牌商品的價值得以最大化。

盒馬自有品牌操盤條件

在自有品牌商品,還有很多的品牌首發新品,在跟著時令節氣、消費者需求不斷更新。

拿主打加工鮮食的盒馬工坊(盒馬3R)來說,每25-30天就要更新超過30款熟食、麵點、半成品菜,春天賣青團、夏天賣糟滷、秋天上板慄、冬天賣豬肚雞火鍋……今年1月至今已在全國推出了1400多款商品。

各種聯名、定製商品也是層出不窮,今年上半年beyond meat 人造肉進入中國市場首發是在盒馬的,此後還有歐洲網紅果汁Innocent冬季限定、與喜茶聯名開發的奶茶口味青團等諸多商品。

能夠做出這樣一系列迎合甚至引領消費潮流的商品,首先是因為盒馬能夠基於大量實時數據快速洞察用戶的需求,並將這些需求提煉出來快速的反映、開發。上文中提到的大米,從0到1,只用了六個月,而在傳統品牌商那裡一般需要18-24個月。

其次從盒馬如今的門店和用戶數規模來說,也支持盒馬去對供應鏈進行重構,過去幾年盒馬也一直在多供應鏈網絡的搭建。

在物流端,目前盒馬在全國已經有3個產地冷鏈倉,6個銷地鮮活暫養倉,44個銷地常溫和冷鏈倉,16個銷地加工中心,它們撐起了一個生鮮商品能夠快速從田間到門店的網絡。

當然,除了盒馬自己,也需要與供應商的協作。

2018年8月的盒馬供應商大會上,盒馬CEO侯毅對著臺下來自全國的500家農產品基地、品牌供應商宣布,盒馬不向供應商收取任何進場費、促銷費、新品費等渠道費用,改變零售商與供應商之間以往的合作方式。

進場費、促銷費、新品費,這些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在零售圈早已是公開的秘密。過去二十幾年裡,商超市場基本是幾家頭部企業的天下,面對著這些掌握著渠道話語權的人,商戶是相對處於弱勢地位的,交了進場費的才能入場,交不起的只能被擠出去。

供應商在渠道上砸了大筆資金,自然要從其他地方找補回來,提高商品價或是降低質量就成了他們唯一的手段,而消費者實際上就成了為這些「苛捐雜稅」買單的人。

所以從一開始,盒馬就以買手製取而代之,即由買手來決定賣場賣什麼,再由各項經營數據來考核選品的品質。這樣也讓供應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資金用於開發新產品,與盒馬一起尋找市場空白點,打造匹配消費者需求、差異化的產品。

這樣的例子在過去有很多,比如與寶雞眉縣老秦人食品有限公司,一起把陝西傳統美食手工空心掛麵推向全國,使其從小作坊躍升為千萬級銷售額的行業頭部企業;與新飛達(山東)食品有限公司開創性推出「1醬成菜」冷泡汁系列,火到賣斷貨;與正大集團合作推出的符合健康趨勢但市場佔比還很小的0抗雞蛋,培育未來市場;與泉潤食品公司合作從日日鮮豆漿到豆漿火鍋鍋底,讓傳統的豆漿廠有了新的表達方式……

這樣一個個與供應商合作打造的新奇特商品,共同構成了盒馬在商品上的差異化壁壘。

去年盒馬披露的自有品牌佔比是超10%,今年這個數字已經翻了一倍,按照盒馬的構想,接下來這個數字會到達50%,就如侯毅此前在「2020(秋季)全零售峰會」上所說的,「盒馬在未來一兩年裡,至少50%是外面買不到的獨家商品」。

相關焦點

  • 盒馬邁入自有品牌建設下半場
    11月30日消息,零售圈獲悉,盒馬自有品牌商品的銷售佔比目前已經達到10%,幾乎是在國內零售行業裡面是最高的。從2016年首次推出盒馬牌五常稻花香大米到如今擁有盒馬藍標、盒馬工坊、盒馬日日鮮等多品牌的超1000+商品SKU,盒馬自有品牌商品體系已經初步形成。
  • 盒馬是怎麼做「自有品牌」的
    盒馬的秘訣是,以最快的速度打造自有品牌  盒馬拓展自有品牌商品的指南,其實是內部一句早已深入人心的口號——「只有盒馬有」。  這家盒馬X會員店現有商品SKU總數達到1500個,其中X會員店專屬的全新自有品牌「盒馬MAX」商品佔比20%。其包裝上,醒目的品牌logo下面還印著一行標語:更大、更多、更好。  盒馬鮮生早在2016年開出第一家門店之時,就推出了盒馬牌五常稻花香大米。去年,盒馬自有品牌SKU數已達到1000個,銷售額佔比超過10%。
  • 看盒馬、麥德龍、沃爾瑪等如何通過自有品牌玩轉進口貿易
    當下,眾多零售企業都在做進口自有品牌商品,打造差異化的產品競爭力。 盒馬:加大進口自有品牌比重 自首屆進博會以來,盒馬新增50%進口商品。目前,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商品,佔盒馬商品總量的4成。另一方面,過去一年盒馬不斷有新店開張,加之全國化冷鏈物流體系的建成,進口商品進入二三線城市的通道更加便捷。
  • 自有品牌SKU近1000個,盒馬為什麼堅持這件事?
    2016年1月15日,盒馬在上海金橋開出第一家門店,還上架了第一款自有品牌產品——五常稻花香大米。1000多天後,盒馬宣布:自有品牌的SKU數已經接近1000個,佔比超過了10%。一個有趣的數據是,中國零售業的自有品牌銷售份額只有1%,而在北美市場這一佔比達到18%,歐洲市場30-40%,日本則達到了50%。
  • 對標山姆和好市多,盒馬是怎麼做「自有品牌」的?
    去年,盒馬自有品牌SKU數已達到1000個,銷售額佔比超過10%。針對X會員店,盒馬的自有品牌團隊僅用3個月時間就攢出400種「盒馬MAX」商品,其中絕大部分只需換改包裝,就可實現與倉儲式購物匹配的「量販式」升級。「OEM是我們的公司戰略,而不是一個品牌策略。
  • 盒馬今年已推出兩萬款新品,六千餘款為自有品牌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淯心 12月2日,盒馬全國標品採銷總經理趙家鈺表示,盒馬核心的策略是問商品要流量,問供應鏈要效率。今年以來,盒馬已經推出超過20000款新品,其中6000多款為盒馬自有品牌商品,盒馬方面稱其新品迭代速度比行業快3到4倍。
  • 盒馬自有品牌「高山鮮」再添新品
    十一前,產自海拔4000米的「高山鮮」草莓在盒馬上市。根據往年草莓上市時間計算,自然生長狀態下的草莓,結果周期為6-8月。大棚草莓一年兩次,結果時間為1-3月和6-8月。對於消費者來說,每年的7-11月市面上很難買到好吃的草莓,而盒馬自有品牌「高山鮮」草莓的上市,填補了市場的空檔。盒馬高山鮮草莓,產自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理塘縣海拔超過40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草莓專家劉陽受盒馬全國果蔬總監孫宏偉邀請前往高山鮮草莓基地考察,為其提供專業的意見,幫助上遊更長遠做好品質。
  • 盒馬CEO侯毅:利用全球採購資源打造自有品牌,拿回議價權
    侯毅透露,基於這份認知,他們花了4個月時間,於去年10月在上海開出了首個「X會員店」以及盒馬的自有品牌「盒馬Max」。 從初生時的飽受質疑,到成為線下門店線上化的樣板模式,從蒙眼狂奔一路跌跌撞撞,到疫情加速新零售生鮮成為市場的主流,不到三年時間裡,作為新零售的行業標杆,盒馬完成了從1.0向2.0的進化,並成為零售板塊裡不容忽視的一支力量。
  • 盒馬在滬開出首個「X會員店」:對標Costco,還推出自有品牌「盒馬...
    商品上,盒馬宣稱,依託全球84個國家的供應鏈資源,SKU數量達1500個,X會員店自有商品佔比超過40%,並推出自有品牌「盒馬MAX」。 除此之外,X會員店近10% 的商品是盒馬直採,從國外工廠直達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而第一家X會員店所在的森蘭商都正臨近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所在地。
  • 盒馬之後,物美也推出了生鮮自有品牌「每日鮮」
    「每日鮮」是物美在北京新推出的自有品牌,目前只售賣蔬菜一個品類。物美集團新聞發言人許麗娜告訴界面新聞,該品牌目前共覆蓋了20個SKU,以韭菜、空心菜、莧菜等葉菜類為主。這些蔬菜80%由物美從產地直採直供、在產地大庫進行快速包裝、經冷鏈運輸至各個門店。物美麗澤店蔬菜區。
  • 自有品牌佔比10%,95後愛做飯,盒馬:我們和Costco沃爾瑪不一樣
    10月20日,盒馬全國標品採購總經理趙家鈺在盒馬自有品牌戰略升級發布會上透露,目前盒馬自有品牌商品比例已超過10%。招商零售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自有品牌市場佔有率僅有1%,而北美、歐洲、日本零售業自有品牌佔比分別為18%、30-40%、50%。
  • 盒馬一周落地兩個新項目 盒馬烘焙、盒馬跨境GO登陸上海
    上周,盒馬又在線下落地了兩個全新門店——盒馬烘焙、盒馬跨境GO。   盒馬烘焙在12月8日正式開業,這也是全國首家盒馬烘焙工坊,門店具體位於鄂爾多斯國際大廈B1層,系粉&金的獨立門店,採用工業設計風,讓人感到眼前一亮,消費者可以通過透明櫥窗觀看烘焙產品的製作過程。
  • 盒馬首個零售會員店國慶落戶上海,自有品牌商品佔比超40%
    盒馬首個零售會員店國慶落戶上海阿里巴巴新零售業務「盒馬鮮生」在最近宣布,將在10月1日上線「盒馬X會員店」,線上配送範圍覆蓋門店周邊20公裡。據介紹,盒馬X會員店將圍繞本土消費者的需求,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新零售服務,通過已有門店的分布式倉儲,實現「半日達」。商品方面,盒馬將利用全球供應鏈資源,為會員定製商品。盒馬在會上還推出自有品牌「盒馬MAX」,同時表示會員店自有商品佔比超過40%。
  • 解密首個盒馬X會員店,侯毅如何挑戰Costco、山姆
    9月22日消息,《聯商網》獲悉,盒馬首家倉儲式X會員店將於10月1日開業。阿里巴巴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認為,盒馬倉儲式X會員店是中國第一家對標Costco開市客和Sam's山姆會員商店的項目。9月28日,《聯商網》來到盒馬首家X會員店對其內部進行提前揭秘。
  • 產自海拔4000米的草莓上市,盒馬自有品牌高山鮮再添新品
    十一前,產自海拔4000米的高山鮮草莓在盒馬上市。       盒馬全國果蔬總監孫宏偉說,往年7月~11月,消費者有需求,但市場上很難買到好吃的草莓,高山鮮草莓的上市,填補了市場空當。       高山鮮,是盒馬基於四川不同海拔、不同緯度均有鮮美食材,推出的自有品牌,除了給用戶帶來高山食材,還致力於「不時有食」。       成都盒馬生鮮採購總監熊志然介紹,今年8月高山鮮上市以來,已有32種商品先後上市,涵蓋葉菜、豆類、菌類、禽類等。草莓是最新的商品。
  • 探訪盒馬X會員店 正面交鋒Costco、山姆勝算幾何?
    盒馬總裁侯毅在今年6月的一次行業會議上,第一次放出盒馬要做X會員店的消息。此後業內的聲音一直是爭議與疑問並行。一方面,盒馬在模式上對標會員制鼻祖Costco,採用倉儲式貨架,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X會員店來勢洶洶;另一方面,盒馬最早喊出生鮮3公裡半徑30分鐘免費達,侯毅的目標是幫助用戶消滅冰箱,為什麼一轉身又開始探索倉儲式量販店。
  • 會員制超市新「三國殺」:盒馬、Costco、山姆激戰上海
    在盒馬鮮生、盒馬mini、盒小馬之後,x會員店成為盒馬又一個在上海孵化的創新業態,進一步鞏固上海在線新經濟高地的地位。   據盒馬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目前開通x會員體系的8個城市,僅上海X會員數量將近50萬,成為盒馬X會員店未來消費者的基礎。從10月1日開始,盒馬X會員店正式開啟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線上配送範圍覆蓋門店周邊超過20公裡。
  • 焦點分析丨盒馬剛上Costco,能賺錢的業態一個也不能少
    一方面,作為上海網際網路企業的代表案例,盒馬的各類開店策略都獲得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上海試行「兩證合一」,給融合多種模式的盒馬開出綠色通道,這令盒馬所有業態的嘗試都是在上海率先推出,成熟後向全國複製,如盒馬鮮生大店、早餐業態盒小馬;另一方面,不同於其他玩家只在線下運營,盒馬X支持線上下單,周邊城區20公裡到30公裡範圍內都能夠配送,選址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段有助於提升訂單密度
  • 盒馬廣州第三家店開業!包船捕魚,大步快跑,看看盒馬怎麼做生鮮水產品
    因此,盒馬將數據和供應鏈做了結合,兩者搭配,就形成了盒馬生鮮產品快速發展的法寶。「盒馬在水產肉類方面有品牌「帝皇鮮」在蔬菜方面有「日日鮮」,我們的一些蔬菜和冰鮮肉類是不賣隔夜的,當天產品,當天銷售完成,這是盒馬的承諾,在這個承諾背後就是我們完善供應鏈體系和數據的支持。」盒馬廣州區域採購總監 佘鹹平 介紹到。
  • 後疫情期,盒馬如何做半成品菜生意?
    文|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上海的黃芽菜肉絲春卷、成都的甜皮鴨、還有韓式部隊鍋、日式壽喜燒……這不是在報菜名,這些是生鮮超市盒馬在各個地區的暢銷菜品。在包裝上,這些菜品都標記著盒馬旗下自有品牌「盒馬工坊」的Logo。只有少數半成品菜需要簡單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