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張大餅,可以逃出山東人的鍋

2021-02-17 夜來後上

濟南:千層餅,萊蕪火燒、油旋

濰坊:朝天鍋卷餅

青島:魚鍋餅子

臨沂:各種雜糧煎餅

淄博:吊爐肉燒餅,芝麻脆餅

棗莊:菜煎餅

菏澤:羊湯油餅

煙臺:面魚兒(發麵蔥花餅)

威海:槓子頭火燒

濱州:鍋子餅

濟寧:壯饃(一種大型烤餅)

德州:馬蹄燒餅

聊城:鴛鴦餅

泰安:脆煎餅

日照:莒縣大餅

東營:驢肉火燒

十六個地市,百八十種餅,

以上所有餅融會貫通,四處串門,

實現了齊魯大地「餅」的大聯姻...

所以特色是特色,但要說「你家有我家就沒有」,在山東的大餅帝國裡,實在沒辦法簡單的粗暴劃分。更比如像「煎餅果子」、「雞蛋灌餅」之王牌餅哥,都不知道把他們按在哪裡,其他地市才能咽下那口氣。

餅要大,酒要滿,菜要冒出尖,家裡來客,要講究「成雙不成單」,6個菜起步,8個,12個的往上走,所以在山東人的席面上是有「數菜」的習慣,以保證最後菜品是雙數。山東大漢的來由第一功勳還得是水滸傳裡的兄弟,這些梁山好漢,給人最直觀的印象首先在於落草結義的豪情和強悍粗獷的外貌,再就是「海納百川」的食量。「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店家去裡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宋江道:「我們走得肚飢,你這裡有甚麼肉賣?」那人道:「只有熟牛肉和渾白酒。」宋江道:「最好;你先切三斤熟牛肉來,打一角酒來。」宋江見李逵把三碗魚湯和骨頭都嚼了,便叫酒保來,分付道:「我這大哥肚飢。你可去大塊肉切二斤來與他,少刻一發算錢還你。」

這架勢,山東漢子怕不是零嘴能吃三斤肉再添二斤酒,說走咱就走,天上的星星參北鬥!事實上,量大是真大,可也真真沒這麼狂野…

揚名在外的煎餅和大蔥也並不是法定cp,山東大餅卷一切可不是浪的虛名。

還有一種更硬的大餅,稱之鍋餅,用水極少,外殼質地堅硬,直接砸人沒問題,法棍弱成個渣渣。這種餅的唯一缺點就是非常難切,餅店總有一個精壯大漢舉著長長的窄口刀使出力氣割出塊來,只見他青筋暴起,手腕用力,往往還帶著一雙手套以防長時間工作磨出泡來。山東的餅種類很多,除了大餅,還有各種地方小餅,厚的薄的,烙的煎的,有餡的沒餡的,少說也有幾十種。· 外焦裡嫩最常見的一種是火燒,火燒的好吃在於它的皮薄,軟硬適中,而且不油,只有一種烘焙的麥香,裡面是多汁的肉香再或是各式樣的蔬菜搭配,糖火燒額外一個形狀,熟了的時候脹起大大鼓鼓的肚子,頗受小朋友的歡迎。猶記得14年時從濟南去往南京,帶了幾塊正宗萊蕪火燒,在我的認知裡火燒已經是比較鬆軟的餅類了,但是,我的南京朋友還在當著我的面將他泡到了湯裡。

· 萊蕪燒餅

但是我更愛吃油酥火燒,沒有餡,用麵粉與油加上細鹽先炒出油酥來,擀進火燒面胚子裡,老師傅使出力氣,揉圓擀扁成一個個圓圓的薄餅子,在黑鐵爐子裡一排一排的碼好,吃火燒要趁熱,一口下去,焦黃的脆皮裹著勁道柔軟的麵團,油酥的香味從裡面幽幽的滲出來,這樣的好滋味,裹了山東人祖祖輩輩的簡單又醇厚的味蕾。

· 周村燒餅

另一種燒餅,最有名的得是周村燒餅,薄薄一層,焦香酥脆 。這種餅相對於上面的燒餅拿來作為主食充飢,它更像是一種零食,有甜口和鹹口之分,為作區分,甜燒餅上撒上白芝麻,鹹燒餅上撒上黑芝麻,入口之初就是芝麻濃烈的香味,越嚼薄餅子烘焙的焦香氣越是濃鬱,若是貪嘴的一會子就能吃上一大疊。這裡有個速食的餅子,叫鹹食,做法和北京的糊塌子是一樣的,做法簡單,很是家常,一年四季都能做。山東的鹹食,可以什麼都不加,麵粉裡加清水和成糊狀,加點鹽,蔥花,鍋裡刷油,火要細細的,煎的兩邊金黃,便是可以下肚了。這是最最簡單的做法,實際上在山東人的餐桌上你可以看到各色各樣,豐富熱鬧的鹹食,什麼芹菜葉的,槐花的,薺菜的,薑絲的,像是煎了一個菜園子。 有的餅子就不怎麼樂意自己單打獨鬥,要跟菜品搭臺子,像是雜魚餅子,朝天鍋,煎餅卷大蔥都是這一類的代表。

· 雜魚餅子

雜魚餅子在山東沿海更為流行,近海鍋子先得魚,各式各樣的小海魚,濃醬足味燉上一整鍋,鍋得是黑鐵鍋,要廣口深徑,待魚咕嚕咕嚕的燉的酥軟了,就將和好的麵團在鍋壁上一抹,小麥麵團和玉米面團都很有滋味,不消一會,鍋貼子沾湯,嘬上一口魚苗苗,楞賽!這裡的餅子講究一個現做現吃,吃的是一個熱乎勁道,如若冷了,滋味就差了天地,失了風韻。

· 雜魚餅子

朝天鍋是咱們濰坊地區興盛起來的,名字裡帶著鍋了,你要覺得大抵吃起來的架勢和火鍋血緣很近的意思,實在要跌個踉蹌。朝天鍋,額,大概端上桌的時候叫朝天卷餅比較合適一些。大塊牛肉豬肉海帶油皮毛肚一鍋子燉個沒完,吃什麼報給師傅,師傅手上功夫甚是麻溜,等你點完,師傅也就卷完了。

還只是帶著些隨意的灑脫,吃瓜一切兩半拿勺子舀和切成花瓣就是個習慣問題,沒有大關係,下面要念叨的餅才是「你看那張餅它又大又圓… …

·千層發麵餅

千層發麵餅真是個軟糯壯實的好物件,一張餅子直徑足有六十到七十公分,老小區的社區裡,依然還有來擺攤子的攤主,新建的社區租門鋪的更多。這餅子靈魂所在就是揉進面裡的「花椒鹽兒」,這就是咱們山東人自己獨特的細嚼頭,細法勁。與之異曲同工的是基本出現在一個攤攤上的黃金搭檔蔥油餅和醬香餅,三種口味擱在一起就是俄羅斯套娃一樣的任君挑選,各有千秋。買蔥油餅一定要在在老闆下刀之前細細打量,看準蔥花多的一塊,穩準狠的指向它,「哐哐」幾刀下去,蔥油餅切成大小適宜的個頭,裝進袋子裡,買餅的孩子邊走邊吃,到家的時候,幾欲飽腹,一溜煙跑到房間裡再不出來。

· 醬香餅

醬香餅像是中國式的披薩,好滋味不在內裡藏著,直愣愣的擱在面上,鹹辣味的醬勻勻的刷上一層,焙熟,醬香更鬱,口味大開。
在山東不僅是餅,基本沒有那種讓人十分抗拒的食物,這大體也和山東人較為內謙與灑脫的性格有關,山東美食的味道也帶著一些中庸與平衡。好客山東絕不會出現讓客人面對土筍凍、烤羊眼、毛蛋這些物件時的手足無措。我在南方工作時,也聽聞許多保持好奇心的人覺得山東菜都是黑油死鹹,可要是去問,大抵又是些只匆匆來過一次,甚至從未真正去過的朋友。

真正家常炒菜倒上油汪汪的醬油的山東人並未見到許多,家裡母親大人炒菜甚至一滴醬油都不愛放的,親朋鄰居都是如此,工作之後不愛做飯跑去下下館子,感覺也是鹹淡適中,炒菜也都鮮嫩脆,把子肉之類需要用醬油來泡的自然不在此列,況我所見,把子肉也不是在山東四處普及的菜品。——沒有奶油白菜,沒有明湖藕片,沒有花椒雞塊,沒有玉米甜湯,只有黑油死鹹和一群大老粗。


相關焦點

  • 好吃的山東大餅,和面時記得加點它,大餅出鍋特酥脆,放涼不回軟
    大家好,我是尋食小哥:好吃的山東大餅,和面時記得加點它,大餅出鍋特酥脆,放涼不回軟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山東大餅的製作。對於山東大餅那可是非常出名的噢,在所有的餅類美食當中,山東人對於大餅的熱愛,就像南方人熱愛大米一樣,北方人熱愛饅頭一樣。
  • 【今日頭條】《六代人 一張餅》蒲城六合山東大餅視頻專題片
    家家桌上都有山東大餅,大餅依舊,是一抹揮之不去的鄉愁。故鄉的美味佳餚如同一壺陳年的老酒,醇香可口,總是有品不完的味道。把鄉愁展開鋪平,大餅就在其中。六合村黨總支書記朱寬亮:「六合村在陝西蒲城已建村一百餘年,經歷六代人了,每年我們都要過幾個其傳統的節日。清明節吃大餅活動,雖然只是一張小餅,但也警示著我們的後人們,不要忘記家鄉。」
  • 【一個五山吃貨的心聲】哥吃的不是山東大餅,是情懷!
    山東大餅在五山生活的華農學子深知山東大餅是一種普通而又神奇的食物。阿叔的巧手將粉團攤平,當香氣剛剛散發便加入了看似普通的雞蛋,就這兩樣樣看似尋常的食材在鐵盤中發生著奇妙的變化,待雞蛋五分熟後撒上蔥花、生菜備用。這時精心料理的脆餅也已經下鍋,香脆的大餅配上蘿蔔乾便是五山人離不開的美味!
  • 大餅卷上大蔥,十足地道的山東味,還原小時候的味道
    大餅卷上大蔥,十足地道的山東味,還原小時候的味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作為一位在外地多於在家的孩子,我表示十分想念餐桌上那份媽媽的味道。簡單的燙麵大餅承載許多在異鄉打拼的山東娃娃們對母親的思念,無論是搭配一份炒菜和大蔥蘸醬這種極具中國風味的吃法,還是裹上雞蛋和時令蔬菜配上沙拉醬這種西式吃法,燙麵大餅都能招架得住。小編這期帶大家重溫的就是兒時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所以沒有什麼獨特的技藝,只是將簡單的食材,做最簡單的處理,最後進行簡單的搭配,就可以得到極致的美味。
  • 假如給你一張大餅,以下幾種菜你會卷哪個?大部分人會卷第四個
    大家應該都知道,南方盛產大米,北方盛產白面,但是,現在社會,物資非常豐富,大米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了,在這個挨家挨戶都離不開大米的時代,已經很少有人還吃白面了,雖然白面不經常吃了,但是白面做出來的美食市場上還有賣,假如給你一張大餅,以下幾種菜你會卷哪個?
  • 我的手裡抓著一張中東大餅,你們吃過嗎
    棕色的玻璃門面,門口支起了一口銅鍋在煮著沸騰的牛奶,店內出售冰激凌和甜品,裡面有四五個穿著白衣服的小夥子站在長桌前,四面都是實心的桌子,桌子上挖了幾個坑,他們就拿著大木槌在坑裡搗著冰激凌,木槌砸出咚咚的聲音,場景類似於國內的搗年糕,他們就在店裡做這件事情,倒是挺富有戲劇性的效果。
  • 山東小夥2米大鍋燉「全羊湯」,日賣羊肉3000斤,1米寬大餅管夠!
    山東小夥2米大鍋燉「全羊湯」,日賣羊肉3000斤,1米寬大餅任吃!小夥的全羊湯算得上是家族生意了,到他這裡已經傳承了第三代了,老一輩的年紀大了精力也不夠了,就乾脆交給他來打理了,上一輩老人做出的口碑加上小夥的努力,生意蒸蒸日上非常紅火,不僅工藝有了改變,整體服務水平有了提高,而且品質一點都沒馬虎,現在能做到一天賣60隻羊,大概3000斤的羊肉。
  • 我家吃的大餅不用烙,上鍋一蒸蓬鬆香軟,一鍋出8張,簡單又好吃
    一般我們說到大餅這個字眼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麵粉,是啊,一般我們吃的餅都是由麵粉製作而成的,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大米也是可以用來做大餅的,這麼多年我家一直是用大米來做大餅,不用烙,上鍋一蒸既簡單又好吃。那麼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道大米餅的做法,大米不要總是煮粥,做成大米餅香軟又好吃,一次做8張一頓就吃完。
  • 給山東人一張煎餅,可以卷下全世界!
    提起山東人,不是吃煎餅,就是在喝酒打虎!對煎餅,諸位看官了解多少呢?如果只是煎餅卷大蔥,那可真誤解了山東人。首先,接受一下紅色革命主義經典教育。酷不酷,帥不帥?▲這就是吃煎餅的標準姿勢(1)這是電影《紅日》中的片斷,以孟良崮戰役為原型的這部電影,魔性地展示了地道山東人卷煎餅、吃煎餅的標準動作,沒有一副好牙口,恐怕還真不行。山東煎餅出身根本苗紅,因為它最適合做軍糧。
  • 大餅不只是大餅,大餅也有high bigger!
    大餅不只是大餅嘛,大餅也有high bigger文/蔣蔣  攝影/蔣蔣  製作/蔣蔣
  • 過清明吃大餅 山東移民文化彰顯閻良文旅融合新特色
    (閻良區振興街道譚家村) 一百多年前,眾多山東人自山東腹地遷徙入陝,也把這種清明節吃大餅的飲食習俗一併帶來,傳承至今,形成了閻良飲食文化的一道別樣風景線
  • 做山東大餅時,有的直接烙,有的揉太多,其實都不對,難怪餅會硬
    說起山東的美食來,那不得不說一下山東的大餅了,做好的山東大餅非常好吃,而且保存的時間也是特別長,做好的山東大餅的吃法也是很多的,可以用來卷大蔥、大醬、紅燒肉等一起吃。如果平時出門的話,帶上一些烙好的山東大餅當口糧,也是相當不錯的。
  • 把4張小餅包在大餅裡,大餅包小餅,10分鐘後切開樂壞了
    春節放假之後,因為情況特殊一直沒有出門,也沒有走親訪友,一直在家裡研究各種各樣美食的做法,我平時特別喜歡吃麵食,最近也嘗試了很多麵食的做法!最近在家裡經常做各種各樣奶油蛋糕、還有肉餅、韭菜餅之類的餅來吃。
  • 西樵大餅
    西樵大餅產於廣東南海。大餅餅型圓大,色澤潔白,不起焦,清香甜滑,入口鬆軟,食後不覺乾燥,是可以與雞蛋糕相比美的上品餅餌。
  • 臨江大餅:本土化的浦城大蔥烙餅
    12月16日,家住城關的徐女士花了38元,在臨江大餅福源酒店定製了一個臨江大餅,現場觀看了整個製作流程後,大餅終於起鍋啦,香氣四溢,看著熱汽騰騰的大餅被切成菱形的塊狀,她忍不住用筷子夾起一塊,嘗上一口,果然回味無窮。她說,好像這比她以前吃過的臨江大餅更好吃。這是怎麼回事呢?
  • 板泉大餅大又圓,吃完圍著天下轉——莒南板泉大餅
    書中所描述的「靠山桌面兒」就是臨沂人喜愛的麵食---板泉大餅。說起板泉鎮的大餅那可有年頭,據說,當年乾隆下江南路過沂州府在品嘗沂州名吃「糝」(在此讀sa上聲)時,吃的麵食即是剛出鍋的板泉大板泉大餅。乾隆對這種外焦金黃、裡嫩酥軟、厚如磚塊,而且嚼在口中還帶著濃濃麥香的美食不知何物,隨行官員告訴乾隆:「此乃當地特產『靠山桌面兒』也」。
  • 莒南美食推薦之板泉大餅
    莒南美食大餅歷史悠久,據說,當年乾隆下江南路過沂州府在品嘗沂州名吃「糝」(在此讀sa上聲)時,吃的麵食即是剛出鍋的板泉大鍋餅。 板泉大餅歷經歲月的滄桑,製作工藝也在發生著變化。隨著現代化發展進程,今天製作大餅從原料麵粉的加工、和面、烘烤都有了很大改進。
  • 這款網紅黃金大餅,做法比饅頭花卷還省事,出鍋秒光,超受歡迎
    看著網上色澤誘人顏值頗高的黃金大餅,回想起記憶中的味道,突然很想自己做一個嘗嘗,恰巧今天剛好空閒,家裡也有豆沙,就嘗試著做了一個,沒想到第一次就成功了,出鍋後表皮酥脆裡邊暄軟又香甜,家人非常喜歡吃。
  • 家常大餅卷醬肉跟著大廚學,做出來入味可口,這道麵食南方人也愛
    大家好,小編來給大家介紹美食啦,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道麵食,大餅卷醬肉。其實小編是個南方人,而這道美食呢,是小編跟著一位北方的大廚學的。不得不說,大廚這個方法是做出來是真的非常好。小編一個南方人都愛上了這道麵食。所以今天就分享給大家啦。
  • 烙大餅、挑擔子、看「非遺」…… 閻良區第六屆山東民俗文化旅遊節開幕
    小朋友巧手捏面花 記者 黃曉巍 攝烙大餅在開幕現場,秦腔折子戲、山東快書、盪氣迴腸的大合唱《關中山東人》等精彩的文藝節目博得現場陣陣掌聲;微型獨輪車等文創產品和周村燒餅、昌邑柳疃月餅、高密泥塑等山東特產吸引了不少遊客,市民群眾參觀了關中山東民俗文化館,了解了皮影、剪紙、線偶等閻良非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