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標早逝之後,朱元璋為何不讓更有能力的朱棣繼承皇位?

2020-12-12 安徽的家常事

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為什麼沒有立更有能力的兒子朱棣繼位?反而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好像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太孫吧。至於為什麼沒有立朱棣為太子,我認為可能有兩個原因。古時講究立長、立嫡,不立庶立長、立嫡的規矩在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如果長子是嫡出,沒有什麼大的錯誤的情況下,一般都會選擇長子繼承皇位。其實在民間,也有這些講究,比如有長子、長孫、長房的說法。舊社會,一個家族搞祭祀祖先的典禮時,一般都是由長子領頭。這也說明嫡長子在一個家庭中地位比較高。記得袁世凱在擔任北洋大臣、直隸總督的時候,他的母親去世,等袁世凱將其母親的靈柩運回老家項城的時候。

由於袁世凱的母親是其父親的侍妾,不是正房太太。被袁世凱同父異母的哥哥袁世敦阻攔,以其母是侍妾的身份,不能葬入祖墳。最後袁世凱都給他哥哥跪下了,也沒有被允許將其母親葬在祖墳。無奈之下,袁世凱只得另外買地安葬了其母親,自此,袁世凱傷透了心,再不願回項城老家。說這麼多,只是為了說在古代,嫡庶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雖然史料無法證實,但據說,朱標是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所生,也就是朱元璋的嫡長子。朱元璋和馬皇后是患難夫妻,兩人一起在戰亂年代走過來,結下了很深厚的感情,朱元璋對馬皇后幾乎是言聽計從。朱元璋脾氣暴躁,經常動不動就殺人,大臣們都很害怕,誰也不敢勸阻,只有馬皇后敢說朱元璋。

每次馬皇后訓斥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低著頭就像個小孩子一樣不敢反駁,還一個勁地勸老婆不要生氣,這說明朱元璋和馬皇后夫妻二人感情很好。朱元璋對馬皇后所生的兒子朱標當然也很喜歡,因為畢竟是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所以在朱標13歲的時候,朱元璋就將朱標冊立為太子。並請名士宋濂做朱標的老師,對他進行精心的培養。可以說,朱標這個太子是符合朱元璋的心意的,因為,朱標當太子的時間不短,足足有25年,這期間,沒有聽說過朱元璋對太子的不滿,更沒有更換太子的打算。我們看很多朝代,一旦太子做到時間久了,不是老皇帝不滿意,就是太子等不及要謀反。

但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倒是相處得不錯。可惜的是,公元1392年,在朱標38歲的時候,他在外代父巡視歸來,身上就長了個瘤子。在那個年代的醫療條件下,就算是太子,招邊天下名醫,朱標也還是沒有治好。朱標的去世,對朱元璋的打擊太大,一個培養了二十多年的接班人沒有了。再加上朱元璋年紀以大,選擇接班人也迫在眉睫。至於朱元璋為什麼選擇了孫子朱允炆作為接班人。我認為一種可能是「愛屋及烏」,將對兒子朱標的愛,轉嫁到孫子的身上。另外,在朱標去世的時候,朱允炆已經14歲了。可以想見,朱元璋非常疼愛兒子朱標,對朱標的兒子也一定喜歡,所以朱允炆應該是在他爺爺朱元璋身邊長大的。

長期在一起生活,朱元璋對自己的孫子也可能寄予了很深的情感。就像現代的老人一樣,「隔代親」的現象非常普遍。這樣,朱元璋選擇孫子為繼承人,也就並不奇怪了。也許朱元璋還有另外的考慮,畢竟他出身社會最底層,雖然命運將他推上了皇帝的寶座,但他還是認為一些文人士大夫們內心裡是看不起他的,不然,朱元璋就不會大興「文字獄」了。所以,在朱元璋的骨子裡,還是想真正得到那些文人士大夫的承認的,那他就要做一個遵守儒家思想的樣子,給這些文人士大夫們看,而在選擇繼承人時的嫡庶之別,就是儒家所非常尊崇的。所以,朱元璋在嫡長子朱標去世後,寧願選擇孫子朱允炆來顯示傳位的正統,也沒有選擇能力更強的兒子朱棣。

朱棣的庶出身份和血統問題還是嫡庶的原因,但又出現了血統問題。雖然在朱棣成功登上帝位後,對一些記載進行了篡改,比如《太祖實錄》就記載他是馬皇后所生的,也為了表明他也是來自正統。但是,還是後世還是有很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認為朱棣極有可能是一位來自高麗的妃子所生。在當時的一位朝鮮使臣寫的回憶錄《奉使錄》中,就有一條記載,說朱棣的母親是死於七月十五,而馬皇后則是八月初十去世的,這從側面印證了朱棣非馬皇后所生。這就不單是嫡庶的問題了,朱棣還是外族的女子所生,這就涉及到皇家血統問題了。所以,朱元璋就更不可能選擇朱棣作為接班人了。

相關焦點

  • 朱標死後,朱元璋知道朱棣更適合繼承皇位,為何還要選擇朱允炆?
    朱元璋有26個兒子,按照傳統嫡長子繼承是不可能了,因為長子朱標早逝,這不僅影響了皇位的繼承,更影響了朱元璋日後擇儲的心思。朱元璋雖然兒子不少,但成器的不多,朱元璋在世最愁的應該就是皇位繼承問題。朱標為馬皇后所生,血統毋庸置疑,而能力也讓人欽佩。朱元璋登基之初便冊立朱標為皇太子,朱標年僅13歲便成為名義繼承人。
  • 朱元璋為何不讓朱棣繼承皇位?朱元璋:給誰都行,唯獨朱棣不行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其嫡長子,太子朱標逝世。 立儲疑雲 這個孩子是朱元璋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其最報以厚望的孩子。朱標當上儲君已經近三十年,在其死後。朱元璋的身體已經不是很好了,這個帝王必須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立誰為帝國儲君?綜合各方面考慮,他最後決定立朱標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 為什麼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不把皇位傳給朱棣,專家:誰都行,就他不行!
    朱元璋對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一直以來就被人們津津樂道,尤其是朱棣,既有野心又有能力,但是太子朱標死後,晚年的朱元璋死活就是不把皇位傳給他,結果就導致了因爭奪皇位而起的靖難之役。因此很多人認為,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朱元璋在立嗣上所做出的選擇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如果當初選了朱棣當太子,也就不會有後面的靖難之役,而且後來朱棣也確實把明朝治理得井井有條,使明朝的綜合國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 37歲的長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為何不立朱棣為太子?其實原因很簡單
    37歲的長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為何不立朱棣為太子?其實原因很簡單 37歲的長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為何不立朱棣為太子?其實原因很簡單 37歲的長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為何不立朱棣為太子?
  • 明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為何不傳位朱棣,而選擇了皇孫朱允炆?
    公元1398年即大明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因為自己的首選繼承人太子朱標已經去世了,所以由朱元璋的皇太孫朱允炆繼承大統,這就是後來的建文帝。根據《明史》記載:「朱允炆登基以後需要維護皇權,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削藩,撤銷明朝藩王的權力。
  • 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能幹的朱棣?專家:誰都可以,唯獨他不行
    除了早早的就確立繼承者之外,朱元璋還把自己其他兒子都派到其他的封地上去。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邊疆的安全穩定,也可以使得其他諸皇子對太子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儘管如此,朱棣還是給太子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早在1370年的時候,朱元璋就封朱棣為王。1380年朱棣打敗北元乃兒不花之後更是為自己迎來了其他的聲望。朱棣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他並不是朱元璋的嫡長子。
  • 朱棣為什麼在朱標死後沒有被朱元璋冊封為太子
    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相信各位或多或少都看過,演得是明成祖朱棣以及他的兒孫,今天來說一下朱棣為什麼在朱標死後沒有被朱元璋冊封為太子可能有朋友不明白了,憑什麼要等到朱標死後?朱標死之前不能被冊封為太子嗎?還真不行。為什麼?
  • 《朱元璋》電視劇中,如果朱標不死,會是朱棣的對手嗎?
    在電視劇《朱元璋》中,朱標本是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如果朱標不死,明王朝肯定就是他的,然而後來朱標卻英年早逝,朱允炆繼位,才給了朱棣謀反的機會,很多人都會假設,如果朱標不死,會是朱棣的對手嗎?其實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朱標不死,朱棣永遠不可能有機會稱帝,甚至還會死心塌地的輔佐朱標,原因如下。一、朱標是皇長子,是正統,繼承皇位名正言順,而朱棣則不然。
  • 朱棣能幹世人皆知?朱元璋將皇位傳給朱允炆,真犯糊塗?
    為了防止朱家江山出現大權旁落的問題,朱元璋非常有針對性地培養自己的每一位兒子,分別根據他們的出身、個性、能力、特長等,都做出了適當的安排。而且朱元璋還在籠絡武將功臣集團,並將他們和朱標捆綁到一起,形成一個利益集團,以此穩固太子朱標不可撼動的地位。
  • 太子死後,朱元璋為何不立兒子朱棣而是立孫子朱允炆為儲君?
    朱元璋一生有26個兒子,長子朱標從13歲開始就被立為太子作為國家未來儲君重點培養。在朱元璋眼裡,朱標性格和善,能選賢任能,接納忠言,是一個難得的守業之君。經過多年的精心培養,朱標各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朱元璋心裡也很欣慰朱標具備了繼任大統的能力。但是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因病久治不愈,最後英年早逝。
  • 朱標兄弟達二十六人,朱元璋立其為太子,為何無人爭奪太子之位?
    朱標是朱元璋用半輩子心血培養的,兄弟們根本不會去和朱標爭皇位,朱棣他們都是朱標一手帶大,長兄如父。在朱元璋眼裡他和馬皇后所生的兒子就是和其他兒子不一樣,攻打南京時朱標出生,朱元璋立馬在附近的山上了個碑,到此山者,不患無嗣。 朱元璋自封吳國公時朱標就是世子,稱帝後第二件事就是立朱標為太子。
  • 朱標死後,朱元璋為何不直接傳位給朱棣?朱元璋:我也想但我不敢
    以仁孝敦厚著稱的朱標,一直以來都是朱元璋默認的皇位繼承人。從朱元璋對朱標的培養就可以看出,他對朱標的期許有多深。朱標死時,朱元璋已經是64歲的老人了,白髮人送黑髮人,朱元璋老年喪子的痛苦自然不必說。但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擺在面前:皇位繼承人的位子又空了,選誰來接班,是個大難題。
  • 太子死後,朱棣有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
    朱元璋作為一個草根出身最後奪得天下的人,本事是毋庸置疑的,與他的治國、打仗能力相比,朱元璋的生育能力也是強的可怕,他總共生了26個兒子,長子朱標,是朱元璋選擇的繼承人,四子朱棣,勇猛善戰頭腦也靈活,很像年輕時的自己,如果朱標不是英年早逝,估計就沒有後來的永樂皇帝了。
  • 明朝朱元璋為什麼不將帝位傳給燕王朱棣?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歷史已經證明:朱元璋隔代傳位皇長孫朱允炆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建文帝朱允炆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材料。而通過「靖難之役」武力奪取皇位的明成祖朱棣被證明是一代雄主,那麼朱元璋為什麼不將帝王直接傳給朱棣呢? 朱元璋秉持「嫡長子繼承制」為大明皇位傳承制度,朱棣成功繼位的條件很苛刻。
  • 朱標死後,朱元璋為何不選朱棣為太子?他上面兩個哥哥是何結局?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詩人眼中的明太祖朱元璋,是那種文韜武略樣樣在行的優秀人士。其實朱元璋的政治功績後人都知道,但是朱元璋即便是創建了明朝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明朝政治幾百年的基礎。但是朱元璋其實也是有遺憾的,就比如說作為個人而言,朱元璋是丈夫,是父親,也是爺爺。
  • 朱允炆並非嫡出,而且性格又軟弱,為什麼朱元璋選擇讓他做太子?
    既然如此,在嫡長子朱標去世之後,就應該立嫡長孫為太子,也就是朱標的嫡長子。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朱允炆實際上並不是朱標的長子,他還有一個哥哥朱雄英,可惜他年僅八歲便夭折了。更重要的是,朱允炆其實也並不是嫡出,他的生母呂氏原本並非朱標的正室。朱標的原配是常氏,她生有一子名叫朱允熥。但是在朱標死後,朱元璋將呂氏立為了太子妃。
  • 明朝靖難之役,為何發生?朱允炆明明穩坐皇位,又為何敗給朱棣?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登基之初,就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繼承制度,將嫡長子朱標立為了太子,一直作為儲君人選悉心培養。但是沒想到最後,朱標居然因病去世,而這時朱元璋已是萬年,他深知立儲成為了眼下自己最急需解決的大事。
  • 此人若是不死,朱棣哪有理由奪走皇位明朝歷史會被改寫
    朱標是朱元璋的長子,也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兒子,朱標當太子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卻沒有想到的是,還是太子身份的時候,朱標就先離開了這個世界,讓朱元璋體會到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 朱標不死,朱棣敢反?但凡朱棣有一丁點理智,他也不會自尋死路
    朱棣固然是奪了侄兒朱允炆的皇位,但大家可知道他為什麼能造反成功嗎? 其實,明初的那段風雲激蕩、撲朔迷離的歷史,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銜接人物,他就是明朝的第一個太子朱標,正是他的死為歷史強行改道了。可以說,朱標不死,大明的走向不會如此,朱棣也沒有可能成功造反!這其中的條條框框、點點滴滴,且容我慢慢來和大家分享、分析。
  • 朱元璋丟根荊棘讓太子朱標撿,他反駁說12個,竟靠這東西保住性命
    按理說這其中選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結果卻出人意料,朱元璋偏偏立了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位繼承人。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朱元璋最開始定太子時,還是按傳統的嫡長子繼承制度,選用嫡長子朱標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