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東市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建拉麵產業數位化聯盟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青海海東市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建拉麵產業數位化聯盟

2020-07-07 17:03: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圖為「青海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合作框架協議籤約暨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國小吃產業帶」全國首發儀式現場。 魯丹陽 攝

  中新網青海海東7月7日電 (魯丹陽)「青海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合作框架協議籤約暨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國小吃產業帶」全國首發儀式7日在青海省海東市召開。

  上世紀末,青海東部農區海東市化隆縣、循化縣、民和縣等地的農民紛紛走出貧瘠大山,憑藉拉麵技藝,通過開拉麵店謀出路。

圖為「青海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合作框架協議籤約暨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國小吃產業帶」全國首發儀式現場。 魯丹陽 攝

  「近30多年來,海東籍拉麵從業人員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憑著一股敢闖敢拼的勁頭,走上了一條拉麵致富路,如今19萬海東籍拉麵人在全國280多個城市開辦了3.2萬餘家拉麵店,年收入已超過100億元,成為全市乃至全省、全國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亮點,『拉麵之鄉』已成為海東在全中國一張響亮的金名片。」中共海東市委副書記、市長、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王林虎介紹。

圖為海東市政府與阿里巴巴籤訂「青海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合作框架協議。 魯丹陽 攝

  進入新時代,推動拉麵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海東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

  對此,海東市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籤署「青海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合作框架協議,共建「青海·阿里拉麵產業數位化聯盟」,促進拉麵產業高質量發展。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方建生介紹,集團將依託支付寶、阿里雲、釘釘、高德等生態平臺,圍繞建設青海拉麵產業總部經濟的目標,通過打造註冊、結算、數據、運營、物流五個中心,完善拉麵企業數位化服務體系,構建拉麵全產業鏈智慧化管理平臺,最終實現消費數據、生產數據、金融數據「回青海」,為推進全國3.2萬餘家青海拉麵經營主體的全面數位化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圖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國小吃產業帶」組委會向海東市授予「中國拉麵之鄉」稱號。 魯丹陽 攝

  「希望未來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做好這碗青海拉麵。」海東市伊達餐飲管理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成龍說。

  活動現場還啟動了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國小吃產業帶-青海拉麵」合作項目,認證海東市為「中國拉麵之鄉」。(完)

相關焦點

  • 「中國拉麵」上雲 青海海東合作阿里推動拉麵產業數位化
    如今,這個古老的產業也將開啟數位化。7日,阿里巴巴集團與海東市人民政府在海東籤署了《青海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合作框架協議》,並舉行了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國小吃產業帶」項目全國首發儀式。啟動儀式前,雙方就共同打造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推動拉麵產業全鏈路數位化升級,打造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國小吃產業帶」項目進行了交流。
  • 海東市召開推進拉麵總部經濟建設工作座談會
    會上,通報了青海拉麵產業總部基地建設進展,介紹了青海拉麵產業總部基地建設內容和必要性,解讀了《海東市拉麵產業聯盟組建方案》和《章程》起草背景、主要內容和現實意義。各參會企業圍繞青海拉麵產業總部基地和產業聯盟組建工作作了交流發言,大家紛紛認為,只有「抱團發展」、合作共贏,才能更好應對形勢變化,確立市場競爭優勢,將大力支持、積極參與青海拉麵產業總部基地建設和產業鏈改造升級,同時希望政府通過總部經濟賦能,加大對拉麵企業支持力度。
  • 【海東市】實現拉麵經營收入131億元
    來自海東市政府的消息,截至10月底,海東市拉麵產業實現經營收入131億元,利潤46億元,拉麵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53億元。  從海東市走出去的拉麵店遍布全世界,為青海拉麵開創了一片新天地。數據顯示,海東籍拉麵人在國內279座大中城市開辦拉麵店2.83萬家,在20多個境外國家開設拉麵店39家,註冊登記拉麵自主品牌81個,品牌門店有1685家,拉麵勞務從業人員達17.96萬人,拉麵產業已成為海東市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產業和脫貧攻堅重點產業,7萬多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 「海東市」實現拉麵經營收入131億元
    來自海東市政府的消息,截至10月底,海東市拉麵產業實現經營收入131億元,利潤46億元,拉麵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53億元。從海東市走出去的拉麵店遍布全世界,為青海拉麵開創了一片新天地。數據顯示,海東籍拉麵人在國內279座大中城市開辦拉麵店2.83萬家,在20多個境外國家開設拉麵店39家,註冊登記拉麵自主品牌81個,品牌門店有1685家,拉麵勞務從業人員達17.96萬人,拉麵產業已成為海東市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產業和脫貧攻堅重點產業,7萬多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 青海:海東實現拉麵經營收入131億元
    來自海東市政府的消息,截至10月底,海東市拉麵產業實現經營收入131億元,利潤46億元,拉麵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53億元。從海東市走出去的拉麵店遍布全世界,為青海拉麵開創了一片新天地。數據顯示,海東籍拉麵人在國內279座大中城市開辦拉麵店2.83萬家,在20多個境外國家開設拉麵店39家,註冊登記拉麵自主品牌81個,品牌門店有1685家,拉麵勞務從業人員達17.96萬人,拉麵產業已成為海東市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產業和脫貧攻堅重點產業,7萬多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 青海百億產業的「服務員」和他們的拉麵兄弟
    圖為青海省海東市的拉麵師傅拉拉麵。(資料圖) 鍾欣 攝中新網合肥6月22日電 題:青海百億產業的「服務員」和他們的拉麵兄弟作者 胡友軍 張添福「靠一碗小小的面,拉麵從業者們脫貧致富,沒有給國家拖後腿,」在安徽省合肥市,「服務員」馬建平日前說起自己的拉麵兄弟,不無感慨。
  • 阿里巴巴即將進駐青海
    12月28日,從青海朝陽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傳來好消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與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又一家電商大咖即將進駐青海,再一次表明,青海市場備受電商大咖們青睞。  今年,海西州與阿里巴巴集團,在發展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
  • 海東的拉麵傳奇:在全國開了兩三萬家店
    如今,拉麵產業已經成為海東市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產業和脫貧攻堅重點產業。來自青海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這碗面,何以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蹚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脫貧致富之路,進而改變了一方人的生活?又是如何化繭成蝶,成為中國餐飲文化的代表之一?
  • 半月談|海東的拉麵傳奇:在全國開了兩三萬家店
    如今,拉麵產業已經成為海東市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產業和脫貧攻堅重點產業。來自青海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這碗面,何以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蹚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脫貧致富之路,進而改變了一方人的生活?又是如何化繭成蝶,成為中國餐飲文化的代表之一?
  • 拉麵穿針引線「一帶一路」 青海海東驚豔亮相杜拜
    劉振華介紹,目前,海東市拉麵店遍及全中國270多個大中型城市和全世界10多個國家地區,有2.72萬餘家拉麵企業,17萬餘人從事這一行業,拉麵產業年營業額達到200億元,是海東的重要民生產業和支柱產業,也是海東市連接「一帶一路」和對外開放的一張金名片。
  • 拉麵產業釋放致富新動能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年來,海東市拉麵產業通過群眾自發和政府支持帶動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使原本貧困的群眾「掙了票子、育了孩子、換了腦子、練了膽子、創了牌子」,成為農民群眾的「脫貧經濟」「致富經濟」和「生態經濟」,多元化促進了海東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 金點子解惑青海拉麵升級之困
    青海新聞網訊如今,青海拉麵人,尤其是海東市拉麵大軍在全國280多個大中城市,經營2.8萬餘家拉麵店,從業人員達17.3萬人。在今年的全省兩會上,多年研究青海拉麵經濟的省政協委員、青海民族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李毅提出了加快拉麵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全省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實現鄉村振興的建議。
  • 青海拉麵亮相阿聯杜拜 鳥成雲周光耀於曉出席 金磊致辭 劉振華推介
    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東市委書記鳥成雲,阿聯當地嘉賓Khaled Alblooshi皇室顧問,沙迦國立學校校長Abudulla,泰航總經理Henry,阿航銷售經理Jack,泰航銷售經理Vinit,中國駐杜拜總領館經參處參贊金磊,中國貿促會駐海灣地區代表處總代表周光耀,青海省商務廳副廳長於曉,海東市政府副市長劉振華出席活動,並與當地阿聯嘉賓及企業家人士300多人欣賞了青海拉麵的精湛技藝,品嘗了青海拉麵這一美味佳餚
  • 亮海東特色 秀拉麵絕活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記者 魏慧敏 實心、實料、實功夫……7月24日下午,在第二十一屆青洽會海東市主題城市館——青海拉麵暨河湟美食技藝展主題日活動上,極具特色的青海拉麵技藝展示驚豔亮相,讓現場嘉賓和市民讚嘆不已。 活動一開始,拉麵師傅們將準備好的麵粉經過反覆揉搓後,不一會兒就成了光滑的麵團。
  • 夏至吃麵|青海拉麵又「拍了拍」武漢熱乾麵
    因地處青海湖以東而得名的海東市,是青海拉麵務工人員重要輸出地,在全國各地開了2萬多家拉麵店、有從業人員近18萬人,其中在武漢開辦的拉麵店就達450家。疫情防控常態化,疫後重振的步伐不斷加快,武漢的青海拉麵行業復工復產也正在有序推進。目前,全市所有的青海拉麵經營戶都已恢復營業,經營狀況正一天比一天好。
  • 青海化隆縣「拉麵經濟」「創新驅動」拉出脫貧致富面
    如今,一碗拉麵已經成長為「拉麵經濟」。目前化隆縣有近11萬人、在全國280多個城市開辦拉麵實體店達17400多家,年產值達130億元已成為青海化隆縣脫貧致富的龍頭產業。  青海拉麵經過30年的培育和發展,已經成為化隆縣各族群眾的「精準脫貧面」、「民族團結面」、「社會和諧面」、「致富小康面」。也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愛和大力支持。
  • 青海拉麵 從街頭小攤登「大雅之堂」
    韓福忠來自於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八十年代末,韓福忠走出大山創業,從事拉麵產業。這一路,他走南闖北,從深圳轉戰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不斷將拉麵產業做大做強。2013年,安徽合肥市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將韓福忠的餐飲品牌引進合肥,鼓勵他開設特色鮮明、品質純正的民族餐飲,以此提升合肥市民族餐飲水平,就此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合肥順利站穩腳跟。
  • 「拉麵經濟」釋放致富動能
    截至2018年底,全國拉麵店近6萬家,青海省海東市農民在全國開辦的拉麵店達2.72萬家;全國40多萬拉麵從業者中,海東市從業者佔17.3萬人    「拉麵經濟」及相關產業帶動海東市經營收入達154億元,實現利潤41億元,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42億元。
  • 海東市:奮進新時代 躍步新徵程
    圍繞土地產出率思考農業產業化,在提高土地產出率的同時,產業結構調整與土地合理流轉實現了良性互動,這只是海東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海東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為70.44億元,過去5年年均增速5.1%,農業種植養殖結構逐步優化,糧油菜產量佔全省比重均超過40%,特色優勢作物比重達86.2%。
  • 汕頭牽手阿里巴巴打造「玩美之城」產業名片,探索製造產業數位化
    6月9日上午,汕頭市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全面合作籤約儀式暨推城出新之「玩美之城」汕頭超級產地批發節啟動儀式在華僑試驗區人才大廈舉行。記者獲悉,此次汕頭將與阿里巴巴在數字產業帶、電子商務、跨境貿易、普惠金融、數字農業、數字生活、智慧城市以及數位化新基建開展全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