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化隆縣「拉麵經濟」「創新驅動」拉出脫貧致富面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地處黃河谷地北側的化隆縣是一個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20世紀九十年代,化隆廣大貧困農民,迫於生計,走出大山創業,依靠一碗麵,走遍全國各大城市。如今,一碗拉麵已經成長為「拉麵經濟」。目前化隆縣有近11萬人、在全國280多個城市開辦拉麵實體店達17400多家,年產值達130億元已成為青海化隆縣脫貧致富的龍頭產業。

  青海拉麵經過30年的培育和發展,已經成為化隆縣各族群眾的「精準脫貧面」、「民族團結面」、「社會和諧面」、「致富小康面」。也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愛和大力支持。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向全國推廣了青海發展拉麵經濟的典型經驗;青海省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動青海拉麵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海東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海東市推動拉麵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拉麵產業發展迎來了重大戰略機遇。拉麵產業正逐從鋪天蓋地向頂天立地轉變。

  近年來,青海省化隆縣搶抓脫貧攻堅等重大戰略機遇,通過設立駐外拉麵經濟服務辦、組建臨時黨支部、註冊「化隆牛肉麵」品牌、發放拉麵貼息貸款、創新開展「帶薪在崗實訓+創業」培訓、規劃建設青海拉麵扶貧產業園和智慧拉麵大數據平臺等有效措施,推動拉麵產業高質量發展。化隆縣成為名副其實的「拉麵之鄉」餐飲大縣。化隆縣政府副縣長尕藏加介紹說。

  為進一步提升「化隆牛肉麵」品牌價值,深挖「化隆牛肉麵」品牌文化內涵,發揚「敢為天下先」拉麵人創業奮鬥精神。1月9日,「中糧香雪」杯首屆「拉麵王子」爭霸賽在「拉麵之鄉」青海省化隆縣群科新區舉行,比賽現場來自全國各地41支代表隊、123名選手。各隊參賽選手拉麵精英展技藝、亮絕活;場面氛圍熱烈。本次比賽還同時了舉行《拉麵拉出了異國愛情》電影電影首映儀式。

  本次爭霸賽由中國烹飪協會、海東市地方品牌產業培育促進局指導,化隆縣委、縣政府主辦,本次大賽組委會為大賽制定了多種面型標準及成品拉麵湯料味道的比拼;本次大賽同時在創新上下功夫,推出了創新拉麵的比拼,參賽選手將結合自己的創新理念、各地餐飲特色等自由發揮製作出各具特色特點創新花式拉麵。

  青海省化隆縣政府副縣長尕藏加接受採訪時說:「舉辦此次拉麵爭霸賽,是對青海拉麵工藝操作進行一次檢閱,使拉麵產業規範化、品牌化、特色化提供一個經驗交流的平臺,從而增強拉麵產業的文化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青海省化隆縣地方品牌產業培育促進局局長馬玉忠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引導化隆拉麵品牌提檔升級。此外,化隆縣還組織了「拉麵之鄉」好聲音、千人共享幸福面等活動,通過「青海年·醉海東」這個平臺,積極引導化隆拉麵向更高的水平發展,同時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從事拉麵行業,參與拉麵經濟,加快全縣脫貧攻堅步伐,帶動全縣老百姓脫貧摘帽。

相關焦點

  • 「拉麵經濟」——化隆縣穆斯林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模式
    一、案例背景 世界上「第一碗麵」出自青海, 2002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專家葉茂林等在青海喇家遺址考古發現了一碗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麵條,它的歷史足有4000年。一碗倒扣於泥沙衝積物中的麵條:長約半米,「身材」纖細,直徑約0.3釐米,略呈黃色,樣子很像現代拉麵。
  • 小拉麵大產業 青海化隆的脫貧致富路
    (中國減貧故事)小拉麵大產業 青海化隆的脫貧致富路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題:小拉麵大產業 青海化隆的脫貧致富路作者 陳康亮 張添福「一碗拉麵雖小跑堂—面匠—店長—老闆的發展路徑,是大多數韓海明們的拉麵成長之路。而今,在當地政府的護航下,這條道路有望讓更多貧困民眾脫貧致富。
  • 青海化隆拉麵:從「脫貧面」到「致富面」
    青海化隆拉麵人韓海明將一團面重重甩在案板上,揉好後上下左右三拉兩纏就抻扯出一把毛細拉麵。   一碗拉麵盤活了整個青海化隆縣的經濟。化隆縣位於青海省東部乾旱山區,山大溝深,當地村民生活艱苦。改革開放後,不甘貧窮落後的第一代化隆拉麵人決心走出去闖一闖。1988年,廈門首家化隆拉麵店開張營業。從此,化隆拉麵人親幫親、鄰幫鄰,化隆拉麵在全國各地出現。
  • 今日視點:「拉麵經濟」拉動18萬青海人富起來
    聽說現在青海有2.8萬家拉麵店,有18萬人在全國各地從事拉麵經營,不少人都由此成為了企業家,總書記對此表示肯定。  我省拉麵經濟品牌發源於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20多年前,黃河兩岸的化隆農民,迫於生計,走出大山創業,依靠一碗麵,走遍全國各大城市,正是這一碗麵,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 走向「網際網路+」的「新拉麵」
    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被稱為「拉麵之鄉」,30年間,化隆農民依靠一碗麵,不僅「拉」出了40多億元的脫貧致富大產業,還帶動當地十萬貧困農牧民走出山門、跳出農門、跨進城門。如今,化隆拉麵享譽全國,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致富面」「小康面」。
  • 飛上「雲端」的青海拉麵
    新華社西寧6月24日電(記者周喆 沐鐵城)30年前,在「拉麵之鄉」的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一批批農民走出大山,用「一座爐子」和「三張桌子」在全國各地開起了拉麵館。  目前,僅化隆縣就在全國270多個大中城市辦起拉麵館1.8萬家,從業人員近11萬人,拉麵經濟一年營業收入超100億元。
  • 「青海年·醉海東」拉麵精英雲集青海化隆爭霸演繹中國拉麵英雄匯
    比賽現場有來自青海省、甘肅省、重慶市等省市的回、漢、藏等多民族拉麵人68支比賽隊150人同臺競技爭霸。各隊參賽選手拉麵精英展技藝、亮絕活;和面、揉面、拉麵、煮麵、比賽激烈刺激,場面熱鬧非凡。地處黃河谷地北側的化隆縣是一個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20世紀九十年代,化隆廣大貧困農民,迫於生計,走出大山創業,依靠一碗麵,走遍全國各大城市。
  • 青海的他憑藉拉麵拉出長長的生活路
    摘要: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鎮牙路乎村的高文強緊握政府給的機會,依靠拉麵展開了脫貧致富的路。隨後,他又跑去江蘇省在親戚家開的拉麵店學起了手藝,「那一年時間裡,自己隨便吃的面我能拉上了,如果店裡來顧客不多的話,基本也能把面拉好端出去的。」高文強回憶。
  • 拉麵人的拉麵情
    30年來,化隆人民依靠一碗麵,不僅「拉」出了40多億元的脫貧致富大產業,還帶動當地貧困群眾走出山門、跳出農門、跨進城門,幾代人不畏艱辛、艱苦創業,闖出了自己的牌子。這是多數化隆拉麵人的成長之路。如今,在當地政府「護航」下,這條道路讓更多貧困民眾脫貧致富。  30年間,一碗拉麵盤活了整個化隆縣的經濟。化隆縣累計脫貧的13萬人中就有近10萬人是通過拉麵脫貧的,「拉麵經濟」人均收入佔到化隆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4%以上。2019年,化隆「拉麵經濟」年產值達130億元,利潤40多億元。
  • 總書記今天聊到的青海拉麵和「拉麵經濟」
    3月1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青海代表團參加審議。審議過程中,有代表談到精準扶貧,介紹了青海扶貧攻堅舉措,包括勞務輸出過程中形成了像「拉麵經濟」這樣的品牌。總書記詢問青海拉麵的由來、與蘭州拉麵的區別、經營拉麵人員的情況等。聽說現在青海有2.8萬家拉麵店,有18萬人在全國各地從事拉麵經營,不少人都由此成為了企業家,總書記對此表示肯定。
  • 青海「拉麵之鄉」舉辦別樣爭霸賽 百名選手同臺競技
    張海雯 攝中新網青海化隆1月9日電 (張海雯)9日,「中糧香雪」杯首屆「拉麵王子」爭霸賽在素有青海「拉麵之鄉」的海東市化隆縣舉辦,來自該縣41支代表隊、123名選手同臺競技、接受檢驗,以此促進該縣拉麵行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化隆回族自治縣是一個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也是拉麵產業大縣。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走向「網際網路+」的「新拉麵」
    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被稱為「拉麵之鄉」,30年間,化隆農民依靠一碗麵,不僅「拉」出了40多億元的脫貧致富大產業,還帶動當地十萬貧困農牧民走出山門、跳出農門、跨進城門。如今,化隆拉麵享譽全國,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致富面」「小康面」。
  • 一碗拉麵能拉多「長」
    拉麵技能大賽。展示拉麵絕活。圖片由中國拉麵網提供。我省沿湟東部,一個人口僅30萬的偏遠縣城,竟有10萬人外出務工,在全國270多個城市經營著近3萬家拉麵館——這就是因「拉麵經濟」而在青海遠近聞名的化隆回族自治縣。
  • 《拉麵拉出了異國愛情》開機看青海拉麵匠如何贏得日本姑娘芳心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記者崔永燾報導) 7月8日,微電影《拉麵拉出了異國愛情》開機暨第五屆全省攝影大賽頒獎儀式在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舉行。《拉麵拉出了異國愛情》是根據青海省作協副主席李成虎所著小說《寄掛在別人屋簷下的愛情》改編的一部愛情創業題材微電影。影片講述了從大山走出的拉麵青年馬亥亞在上海邂逅復旦大學日本留學生惠子,因拉麵而相知相戀勵志創業的愛情故事。化隆拉麵創世30年,彈指一揮間,一碗拉麵已經成長為「拉麵經濟」。
  • 無錫經驗:扶貧窗口開進政府食堂 一碗拉麵拉出致富路
    來自江蘇無錫的發展經驗在青藏高原融合出了怎樣的發展路?「扶貧拉麵」人氣旺在錫山區政府食堂,中午的人氣打卡點就是化隆拉麵專窗,這是全國首個開進政府食堂的扶貧窗口。來自化隆的包海買夫婦每天在此忙碌,一年收入超過13萬元,實現了脫貧致富。每一碗手工拉麵搭配當地的牛肉,在舌尖幻化出溫暖滋味。
  • 「拉」「面」出幸福向未來
    在深度貧困山區青海省海東市,小小的拉麵是名副其實的「致富面」。近年來,青海省充分發揮拉麵產業帶動脫貧的示範引領作用,促進更多農牧民通過拉麵產業實現脫貧。  截至目前,海東市17.34萬名拉麵產業從業人員在外地開辦拉麵店達2.8萬家,覆蓋全國270多個大中城市,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58億元,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
  • 「一碗麵」闖出一個品牌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幾畝薄田,餵不飽一家人的嘴。從三十年前迫於生計外出營生開麵館,到如今「化隆牛肉拉麵」的品牌遍布全國各地,甚至走出了國門……231個「拉麵村」的近10萬人,在全國271個大中型城市開辦拉麵店達1.5萬家。誰能想到,改變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近三代「拉麵人」生活的這碗面,竟能釋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
  • 微電影《拉麵拉出了異國愛情》開機
    人民網西寧7月9日電(張晨)7月8日上午,講述青海拉麵人的創業與愛情的主題微電影《拉麵拉出了異國愛情》在青海省化隆縣開機。 該片是根據青海省作協副主席李成虎所著小說《寄掛在別人屋簷下的愛情》改編的一部愛情創業題材微電影,影片講述了從青海化隆貧困山區走出的拉麵青年馬亥亞在上海邂逅復旦大學日本留學生惠子,因拉麵相知相戀共同創業的愛情故事。
  • 夏至吃麵|青海拉麵又「拍了拍」武漢熱乾麵
    長期以來,青海拉麵與武漢熱乾麵結下了千絲萬縷的深厚情緣。「數」說青海拉面上世紀80年代至今,青海省已有近20萬名拉麵從業人員,在全國各地經營了近3萬家拉麵店,每年產值達上百億元。鼎鼎有名的「拉麵經濟」,助力青海各族群眾創造美好生活,功莫大焉!
  • 青海「80後」拉麵匠16年磨一技 拉麵細可穿針
    李培源 攝  中新網西寧2月11日電 題:青海「80後」拉麵匠16年磨一技 拉麵細可穿針  作者魯丹陽  「老闆,一碗毛細,不放辣油。」  「老闆,要兩碗二細。」  ……  11日早上,不到8點,位於青海高原化隆縣群科鎮上的一家小牛肉麵館已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