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鎮牙路乎村的高文強緊握政府給的機會,依靠拉麵展開了脫貧致富的路。
近日,34歲的高文強正在老家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鎮牙路乎村處理一些家事,忙前忙後的他在談起拉麵產業帶來的變化時,高文強若有所思,感慨地說了一句,「拉麵讓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在精準脫貧工作開展初期,高文強一家由於因病致貧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父母親長期生病需要常年服藥,父親作為家中的勞動力,只能偶爾外出打打零工,收入不穩定,家裡種的4畝地,也只能自給自足,幾乎沒有可以拿出去賣的東西。
生活窘迫的高文強在18歲的時候看到同村的村民有去外地開拉麵店的,得知拉麵店裡剛好缺人,高文強便萌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他叫上朋友,一起前往湖北省宜昌市的拉麵店,從跑堂開始慢慢學起來,高文強的職業生涯便從那時開啟。
在湖北的拉麵店裡,高文強一幹就是七年。隨後,他又跑去江蘇省在親戚家開的拉麵店學起了手藝,「那一年時間裡,自己隨便吃的面我能拉上了,如果店裡來顧客不多的話,基本也能把面拉好端出去的。」高文強回憶。
2016年,化隆縣發布了《化隆縣精準扶貧拉麵「帶薪在崗實訓+創業」實施方案》,方案緊緊圍繞整體脫貧的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勞動力技能為重點,改變以往短期培訓變為到輸入地在崗實訓,以全國拉麵店為載體,推廣「帶薪在崗實訓+創業」模式,將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從「跑堂」實訓成「拉麵匠」,幫助貧困對象掌握一技之長,再扶持成「拉麵老闆」,促進拉麵產業擴面轉型發展,積極推進創業就業,實現脫貧致富。
2017年,還在外地拉麵店裡打工的高文強接到了來自化隆縣拉麵電商服務中心的通知,詢問是否有意願參加「帶薪在崗實訓」,在了解到一系列相關政策後,高文強覺得政策好,二話沒說回到了化隆,接受了「帶薪在崗實訓」。
「在化隆拉麵店學習期間,我們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僅能學到專業的技術和知識,還能拿到兩份工資,甚至還有一萬元的獎勵,又能在自己的家鄉創業掙錢,也能顧得上家庭,這樣的大好事何樂而不為呢?」高文強打心眼裡感覺到欣喜。
在「帶薪在崗實訓」的一年時間裡,高文強每個月能掙到五六千元的工資,這對有著需要常年吃藥的父母來說,著實給家裡減輕了不少負擔。慢慢的,高文強一家的生活走上了正軌。
實訓結束後,化隆縣又實施了扶持開辦「扶貧拉麵店」計劃,只要參加「帶薪在崗實訓」的貧困對象均能申請開辦「扶貧拉麵店」,同時還有資金扶持。
高文強當然沒有放過這麼好的機會。緊接著,他在群科新區縣醫院的食堂裡,盤下了一個店鋪,開起了拉麵店。「在家門口開店肯定比在外面開好啊,我也成家了還有兩個小孩,出去的話也顧不上家。現在醫院食堂裡每天有兩百多個人流量,每年我能淨賺十五六萬元呢。」高文強樂開了花。
如今的高文強,在今年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家裡買上了小汽車,蓋了16間新房,去年帶著父親去三亞、廣西等地旅遊,還與朋友合夥投資在群科新區開了一家麻辣香鍋的小飯店,前段時間剛剛開業。
「如果沒有縣上的『帶薪在崗實訓』啊,我想我的生活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拉麵也真是一門好手藝,靠著拉麵很多貧困戶都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接下來,我還想繼續搞餐飲,開更多的店,讓更多的人都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高文強對未來充滿憧憬。(羅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