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北京中考數學新定義「中內弧」看數學概念理解題
新定義,就是將某個特徵的圖形或運算方式、代數式等數學元素賦予一個新的名字,形成新的概念。我們可以對比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裡的概念,每個字都要經過推敲,方可成為概念,數學語言表達要簡潔明了。多數教材上的概念,都會單獨成為一個小節,再圍繞這個概念進行知識體系的鋪陳。北京市中考數學的新定義,由來已久,屬於地方中考特色,北京考生大多習以為常,然而,新定義題背後呈現出來的對數學閱讀的理解深度,卻著實讓人對北京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感到佩服。
題目
在△ABC中,D、E分別是△ABC兩邊的中點,如果弧DE上所有點都在△ABC內部或邊上,則稱弧DE為△ABC的中內弧,例如下圖1中弧DE是△ABC的一條中內弧。
(1)如圖2,在Rt△ABC中,AB=AC=2√2,D、E分別是AB、AC的中點,畫出△ABC的最長的中內弧DE,並直接寫出此時弧DE的長;
(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點A(0,2),B(0,0),C(4t,0)(t>0),在△ABC中,D、E分別是AB、AC的中點.
①若t=1/2,求△ABC的中內弧DE所在圓的圓心P的縱坐標的取值範圍;
②若在△ABC中存在一條中內弧DE,使得弧DE所在圓的圓心P在△ABC的內部或邊上,直接寫出t的取值範圍.
解析:
(1)首先對新定義中內弧進行解讀,抓住兩個字要領,中是指中點,即弧的兩個端點分別是三角形兩邊中點,內是指弧所在位置,位於三角形內部或邊上。其次是聯想與弧有關的概念,以備思考使用,弧有優弧劣弧之分,界於二者之間的是半圓,圓內最長的弦是直徑等,然後以這些為功底,來拿第1小題練手。
條件中已經給出了這是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弧DE所在圓的圓心一定在這條弧的垂直平分線上,剩下的問題就是,什麼時候這條弧最長?
從圖中看,這是一條定弦所對的弧,當圓心在DE垂直平分線不同位置時,弦心距在不斷變化,連帶著半徑和圓心角也在不斷變化,如果對照弧長公式,有兩個變量n和R,對於初中學生來講,無法判斷,那是否就毫無辦法呢?這個時候幾何直觀就管用了,題目要求是直接寫結論對吧?估計也是考慮到用初中階段知識不好寫過程的原因,比較厚道。
不妨將弧DE以及弦DE都看作是兩點D、E之間的連線,我們都知道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次我們反著來理解,圓心離DE越近,弧DE看上去就離DE越「遠」,自然也就越長了,極端情況,圓心恰好就是DE中點,此時弧DE是半圓最長;或者換個理解角度,抓住DE是圓內的一條弦,而直徑是圓內最長的弦,無論哪種理解方式,只要確定了圓心在DE中點,剩下的事就好辦,求出弧長為π;
(2)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標註出各點坐標,如下圖1:
同樣我們可以得到,在①條件下,△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則圓心在直線x=1/2上,由於弧的位置不同,要保證它在三角形內部,必須考慮它與三角形邊相切的情況,弧DE可能在弦DE上方,也可能在下方。
當弧DE在弦DE上方時,上圖1紅色弧DFE與AC相切時,圓心P與點E的連線垂直於直線AC,且可求得∠PEG=45°,弦心距PG=GE=1/2DE=1/2,點G坐標為(1/2,1),所以P(1/2,1/2),若點P向上平移,則弧將與線段AC相交,不符合中內弧的定義,故在這種情況下,點P縱坐標小於等於1/2;
當弧DE在弦DE下方時,如下圖2:
當弧DFE與AB相切時,圓心P'與點D的連線垂直於直線AB,即點P'在線段DE的中點,P'F=P'D=1/2,此時P'(1/2,1),若點P'向下平移,則弧將與線段AB相交,不符合中內弧的定義,故在這種情況下,點P縱坐標大於等於1;
綜上所述,點P縱坐標≤1/2或≥1;
而在②條件中,對於「存在性」的理解,即在所有中內弧中,有至少一個弧DE所在圓的圓心P在△ABC內部即可,同樣也分兩種情況:
當弧DE在弦DE上方,如圖3:
在此種情況下,由①可知,所有中內弧所在圓的圓心P中,當弧DE與AC相切時,此圓心的縱坐標最大,相應的弦心距PG最短,若要使該圓心在△ABC邊上或內部,由PG≤點G到BC的距離,即PG≤1;
∵弧DE與AC相切
∴PE⊥AC,可證△PGE∽△CBA
∴PG:CB=GE:AB,得到PG=2t
∴2t≤1,0<t≤√2/2
當弧DE在弦DE下方,如圖4:
在此種情況下,由①可知,若圓心從DE上方向DE靠近過程中,弧DE先與AB相切,則線段DE中點以上的點都滿足條件,此時三角形內部一定存在符合條件的圓心,此時,t<1;
當t=1時,圓心向DE靠近過程中,弧DE與AB、BC同時相切,此時三角形內部也一定存在符合條件的圓心;
當t>1時,圓心向DE靠近過程中,弧DE先與BC相切,相切時弧DE所在圓的圓心為最低點,若要使三角形邊上或內部存在滿足條件的圓心,則相切時的弧所在圓的圓心P'到切點F的距離應≤FH,不難證明△CFH∽△CBA,得到CF:FH=CB:BA,即FH=3/2;
設半徑為r,則P'G=r-1,由勾股定理得
P'G+DG=P'D,即(r-1)+t=r,從而r=(t+1)/2,所以(t+1)/2≤3/2,得到0<t≤√2;
綜上所述,由存在性可知,以上兩種情況可不必同時滿足,所以0<t≤√2.
解題反思
這道題主要考查了幾何直觀以及圓的相關知識,在解題期間,還用到了相似、勾股定理作為輔助工具幫助建立線段之間的等量關係,而本題的難點有以下幾點:1.充分理解「中內弧」的定義,找到影響其變化的因子;2.通過作圖、幾何直觀,弄清楚這條弧的變化趨勢;3.找到臨界情況,並理清結果最終的範圍與臨界值的關係。
在第2小題②中,對t進行了分類,是因為當C點不確定後,中內弧對圓心的約束也就不同,先與誰相切,影響了圓心最低點的位置,因此,要想深入理解這道題,還需要花功夫,不是簡單看看解析就完事,這個功夫是指平時學習圓的相關概念時,不要輕浮,要沉下心,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