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無畏的茶道祖師千利休,因一件小事被秀吉殺害

2020-12-16 百家號

在日本人的文化中,茶道佔有很大的地位,那為什麼茶道會如此的重要呢?那是因為通過飲茶可以對人們進行禮儀的教育,並且提高道德的修養。但是大家知道茶是由唐代的中國傳到日本的嗎?日本對於傳統茶文化的繼承十分得當,茶道在日本很快得到迅速發展,時至今日,茶道依舊是日本人生活的規範和心靈的寄託。那麼日本茶道的祖師究竟是誰呢?他就是千利休,是戰國時代的茶道第一人。

這位茶道祖師的家族傳了十七八代,代代都是有名的茶道師,而千利休本人和他的茶道對日本的茶道發展影響是極為深遠的,所以他與他的家族已經成為了日本茶道最高端的象徵。千利休出生於商人家庭,這位大師的父親是個賣鹹魚的,但他卻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茶道。當時有一位著名的茶道師傅,名叫武野紹鷗,這位師傅則是著名茶道家珠光的弟子,武野紹鷗最大的功績不在於自己對於茶道的發揚,而是培養出了偉大的弟子千利休。可以說千利休是在他的基礎上,才能夠完成日本茶道的革新。

在1555年的時候,千利休的老師去世了,此時的他已經成為當時茶道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很快,他收到了一張聘書,原來是當時的風雲人物織田信長聘請他成為自己的茶頭。織田信長想要把茶道與權力結合,在他的心中茶道只是政治工具,對外可以宣揚他的權威,對內也可以籠絡大臣們的心。因為在那個時代,具有開茶會的資格是一種極大的榮耀。因而在茶會上,千利休也與羽柴秀吉相結識,那時的羽柴秀吉也沒有想到,自己日後會經歷怎樣的風雲變遷,以及平步青雲。

本能寺的熊熊大火吞沒了織田信長,屬於這位梟雄的輝煌已然落下帷幕,羽柴秀吉迅速擊敗了謀逆的人,並且擊敗了織田家族的各種勢力,從此以後,他便成為了信長的繼承者。用了八年時間,他完成了對日本的統一,戰國也就由此結束了。而千利休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秀吉的茶頭,二人差不多合作了十年的時光,而這十年,也是茶道史上最為重要,絢爛的十年。但我們仔細想想,便可以知道秀吉出身貧賤,最後卻成為了天下的統治者,在講究出身名門的日本古代,這簡直是一件奇蹟。所以秀吉重視茶道的原因,既是一種癖好,又是一種安撫天下的工具,同時能夠滿足自己心理上的虛榮。

千利休地位也有相應提高,他被封為「關白」的官位。秀吉內心渴望的正是名正言順,所以他舉辦了一次高規格的宮內茶會。這次茶會,也成為千利休一生中級別最高的茶會,他也被賜予「利休」的法號。兩年後,秀吉又安排了一次日本史上絕無僅有的大茶會,為期長達十天,無論是武士,商人還是農民,只要他們熱愛茶道,就可以攜帶著茶具參加,即使沒有茶也沒關係,他們還都有機會得到秀吉親自點茶。而千利休也在時間中沉澱了自己的技藝才華,他這個人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茶的本身。那時的老百姓都以千利休的喜好為審美標準,把許多東西用他的名字命名。

但到了千利休的晚年,卻並沒有一個好的結局。原來千利休講究藝術的質樸,而秀吉則喜歡豔麗鋪張。千利休雖然沒有表露出不滿,但他內心一定是十分鄙視這樣的行為的。秀吉那樣的聰明敏銳,不可能感受不到。有一次,秀吉看到寺廟中安置了千利休的木像,這讓他的不滿與怨恨終於爆發了,最終命令千利休切腹自盡。這位大藝術家的結局,著實讓人嘆息。

相關焦點

  • 豐臣秀吉為什麼要殺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
    在日本古代上流社會,貴族和將軍階層飲茶是一種風行的潮流,更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後來還興起了所謂的鬥茶:大量的唐宋的茶器和藝術品,漂洋過海來到日本,價格昂貴,人人以擁有一件為榮。戰國三傑之一的織田信長更是對茶道採取「限號」,只有建立了卓越功勳的家臣,才能進行茶道,並賞賜以名貴的茶具。
  • 茶道宗師千利休
    何為茶道?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名字因秀吉而來,他最後也是因秀吉而死。千利休一直被認為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1585年豐臣秀吉在皇宮開設茶會,向正親町天皇獻茶,準備同時就任關白、太政大臣並接受天皇賜姓豐臣。此時主持獻茶的千宗易也被一同賜名「利休」。
  • 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茶藝之爭:兩人所推崇的茶道到底有何不同?
    同在織田信長門下為莫逆之交,豐臣秀吉師從千利休學習茶道,後一統日本卻以莫須有的"僭越"罪名賜死曾經的師父。 一個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一個日本戰國時期的一代梟雄,同樣推崇日本茶道的二人師徒反目勢同水火,究其根源,有茶道茶藝的立場之爭,更有新舊勢力的此消彼長。 千利休和豐臣秀吉各自所推崇的茶道究竟有何不同?
  • 《尋訪千利休》:日式茶道美學一代宗師
    後來織田信長被殺,豐臣秀吉繼任完成日本統一後,利休改仕秀吉。在1585年舉辦的禁中茶會上,獲天皇賜號「利休」,寓意「銳利也要適可而止」。因為年輕氣旺的利休常因天賦之才,鋒芒畢露,招致妒忌。但獲賜「利休」居士名後,他的名氣更為響亮,尤其在主辦了集全國茶人於一堂、空前絕後的北野大茶會後,立下了「天下第一宗匠」的名號。
  • 用茶道直指人心的千利休
    所謂茶道,就是通過點茶和飲茶對人們進行禮儀的教育和道德的修煉。自唐代中國的茶與飲茶文化傳入日本後,茶道在日本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如今,茶道已成為日本民族文化的結晶和其文化的代表,也已成為日本人生活的規範和心靈的寄託。作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及其茶道思想對日本茶道發展的影響極其深遠。千利休家族傳了十七八代,代代都有茶道名師。千利休家族後來成為日本茶道的象徵。
  • 【大家紅茶】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
    作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的「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對日本茶道發展的影響極其深遠。千利休是日本茶界的一個傳奇,對侍茶的美感的追求其實已經與茶本身無關,是真正上升到了一種藝術哲學的高度!
  • 當「千般利刃皆休息」千利休遇上梟雄豐臣秀吉
    據傳,日本的茶聖——千利休也參與了設計。織田信長死後,秀吉繼續任用利休為茶頭,然而,真正使千利休擁有「天下第一茶人」之稱的茶道美學卻是另外一番面貌。日本的茶道,正是在安土、桃山時期(1573-1603)被引入政治領域,實現了與權力的結合。
  • 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關係,到底有多複雜?
    他被認為是侘茶的完成者、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也因其巨大的成就和影響力而被人們尊稱為「茶聖」。天正十一年(1583),利休在豐臣秀吉舉辦的茶會上大放異彩,秀吉十分欣賞他的表現,並在之後將利休任命為自己的專屬茶頭。這時,他廣為人知的名字還是他的法號「宗易」。
  • 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那場決鬥 沒有分出勝負
    據傳,日本的茶聖——千利休也參與了設計。織田信長死後,秀吉繼續任用利休為茶頭,然而,真正使千利休擁有「天下第一茶人」之稱的茶道美學卻是另外一番面貌。亂世之中,豐臣秀吉與千利休二人聯手將原本僅限於貴族的茶道活動推廣至武士甚至平民階層,獲得了民意,贏得天皇認可,不僅統一了天下,還通過品茶儀式傳播道德、智慧與哲學思維,以茶道的力量推動了戰國時代之後的文化革新。1587年在北野天滿宮舉行的大茶會正是二人合作的巔峰,這次超過1500人參加的盛會極大地推動了茶道在日本社會的普及和發展。
  • 千利休:日本茶道始祖 佛祖共殺直指人心
    如今,茶道已成為日本民族文化的結晶和其文化的代表,也已成為日本人生活的規範和心靈的寄託。作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及其茶道思想對日本茶道發展的影響極其深遠。千利休家族傳了十七八代,代代都有茶道名師。千利休家族後來成為日本茶道的象徵。他不畏權貴,曾對當時的實權人物豐臣秀吉進行過冷靜地批判,並不斷地追求美的真諦,使茶道達到了一種「和敬靜寂」(わけいせいじやく)的深奧境界。
  • 日本茶道的全面革新者——千利休
    千利休,本姓田中,名叫與四郎,又名千宗易。田中與四郎最初是跟隨北向道陳學習東山流派的書院臺子,但後來道陳說,已經無所傳授,為了讓與四郎學習更加深奧的茶道,道陳為他介紹了第二任老師——武野紹鷗。成為紹鷗的弟子後,與四郎下定決心削髮為僧,並改名宗易,以示其拜師學藝的誠心。
  • 千利休,日本茶道巔峰之人的雙面人生
    這場點茶也是茶道界的一個巔峰的之作,豐臣秀吉要求他們二人一起表演---巡迴臺子點茶(實際上就是比較這兩個人的茶藝的技巧)。這樣來看千利休似乎已經輸了,這好像也是一場大局已定的比賽了,但是在當天的時候,千利休當場改革了點茶法,化繁為簡。這讓今井宗久陷入了混亂,所以在點茶的時候出現了意外。
  • 日本茶道鼻祖的人生傳奇——《尋訪千利休》
    我並不精於茶道,但是出於對日本文化的興趣,略讀到有關日本茶道的文字,那種靜和禪祥之美,剃去浮躁,蘊含著日本文化對茶文化的獨特解讀,而也是在閱讀的時候知道了千利休的名字,日本茶道的鼻祖級人物,這樣的地位,如同王羲之之於中國書法。  我在按圖索驥的查詢千利休的資料的時候,發現這張熟悉的海報原來拍攝的電影《尋訪千利休》就是講述這位日本茶聖一生的故事。
  • 茶人 千利休
    豐臣秀吉統治的基礎相當薄弱,為了使自己的統治正統化,千宗易必須成為豐臣秀吉的茶頭,這才能代表豐臣秀吉繼承了織田信長的全部。茶道在豐臣秀吉看來,是安撫天下的極好工具,同時也可以滿足自己心理上的虛榮。從而兩人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合作,將茶道發展到了頂峰。豐臣秀吉從天皇那裡取得了「關白」的官位(相當於宰相的地位),而千宗易也得到了「利休」的敕封,成為「千利休」。
  • 茶道巨匠的隕落-論千利休之死
    同年5月宗易成為秀吉的茶頭,一躍成為其身邊的大紅人,在豐臣政權下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天正13年秀吉在京都小御所召開茶會,敕許宗易號利休,並與當年開放了自己的黃金茶室。先後在秀吉的聚樂第建造了九間書院和一張半草蓆的茶室,實現了自己所推崇的簡素清寂的茶道文化,並主持了當年10 月在京都北野天滿宮召開的大茶會。在這個宮廷茶會上,秀吉向正親町天皇獻茶受賜豐臣之姓,並拜領正一位關白之職。此次茶會代表著秀吉制霸天下的一個重要裡程碑。而在這個盛大舞臺上的另一位主角千利休也確立了自己天下第一茶人的地位。同時也在政治上顯示了作為秀吉親信的力量。此後的10數年,是利休的黃金時代。
  • 豐臣秀吉殺人也無法阻止的日本茶道,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
    茶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但是日本卻以茶為基,發展出了茶道,並由此引發出一整套複雜的流程和相關技藝,茶道也成了日本文化的象徵。茶在日本的發展也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千利休的死是日本茶文化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從此飲茶在日本變成了茶道,肉體的消亡換來的卻是茶道的昌盛。
  • 尋訪千利休:茶道心境禪意化解焦慮無聊,重拾生活之美
    能在一片嘈雜和焦慮中鎮定清醒,做出自己堅定的判斷,堅守初心不被帶節奏,保證自己的心平氣和,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在千利休之前,日本的茶道如珠光茶道,內容和形式傳承自中國的明顯印記——器物崇尚「唐物」,講究精巧奢華;理念也深受中國禪宗思想影響。千利休的老師紹鷗把連歌道這一日本民族傳統藝術引入茶道,完成了茶道的民族化。而千利休在紹鷗的悉心培養中,完成了對日本茶道的全面革新。
  • 永遠、永恆的千利休
    而掌握了大半個天下的織田信長推行「茶湯政策」,顧名思義,就是以茶道操控政治的政策。只允許特定的家臣修習茶道,將「名物茶器」作為獎賞賜給有功的臣子們。在當時,一件名物的價值不啻於一座城池,這些名物大都是中國唐宋時期的茶道具。1568年信長進京之後,以京都和堺城為中心,大肆收集各種名物道具,史稱「名物狩」。
  • 讓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相繼沉醉的茶道到底美在哪裡?
    ,圍逼一代茶道宗師千利休的宅邸,命其切腹。舉世尊奉的茶聖、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70 年致力於一盞茶的人生就這樣因為拒不低頭,走向了盡頭。三千一夫,這是在成全千利休的傳奇之名嗎?秀吉賜死利休的原因至今仍眾說紛紜,一代梟雄為什麼要和一介茶人過不去?何況還是與自己交好十多年的首席茶道師傅?
  • 90秒帶你看完《尋訪千利休》,初戀的死使他成為茶道大師
    要給大家講的是一部關於茶道的故事《尋訪千利休》。男主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茶藝師,他的手藝還得到過當朝陛下的認同,其實他之所以會有如此厲害的手藝,還和他的初戀故事相關。男主在還沒有成為茶藝師之前,是一名花花公子,直到他認識了一名來自高麗的女孩。這位女孩是妓院買來送給上面官員的,女孩也深知自己命運,她打算用絕食來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