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起點的自然魅力
白帝城是三峽第一峽--瞿塘峽的起點。白帝城高出長江水面160米,三面環水,是觀賞瞿塘峽入口夔門的最佳看臺。夔門兩山陡峭,絕壁相對,猶如兩扇雄偉的大門,鎮一江怒水,控川鄂咽喉,形勢非常險要。正如唐代詩人杜甫所描寫的那樣:「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故有「夔門天下雄」之譽。
三峽工程建成後,三面環水的白帝水位抬升102米至半山腰,成為一個四面環水的白帝島,那時,白帝城周圍兼具湖光山色,遊船可直接停靠在白帝城城門下,遊客不必登800級臺階就可領略白帝風光。
劉備託孤的歷史魅力
白帝城據水陸要津,扼巴蜀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222年8月,劉備為替關羽報仇,不聽勸阻,執意興兵討吳,慘敗後退守白帝城,病死前託孤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令後人也扼腕嘆息。因此有人認為,正是「白帝託孤」這一典故使白帝城名揚天下。
白帝城歷史文化積澱深厚,至今仍留有大量的三國遺蹟,特別是有關劉備墓在成都還是在奉節等歷史之迷至今無法破解,更引起了遊客、學者的興趣。
李白、杜甫的文化魅力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這首家喻戶曉的唐詩使不少華人從小在腦海中就烙下了白帝城的印記。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等大詩人都曾寓居或遊歷過白帝城,留下了數千首不朽詩篇,因此白帝城又享有「詩城」美譽。
唐朝詩人中,與白帝城最有緣分的是杜甫。杜甫在白帝城寓居的近兩年中,著詩437首,佔他一生創作詩歌的三分之一,並寫下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等傳世名句。
因此,在白帝城讓從小耳熟能詳的詩句幻化為眼前的美景,一一應對,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