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山羊是放養的,沒餵過飼料。」近日,在黃金鎮紹溪村九組的一片坡地上,貧困戶吳香聯正趕著羊群覓食。
看到記者到來,吳香聯一邊宣傳著他的生態羊,一邊高興地說起了今年的銷售情況。
「我今天下午還要送兩隻羊到城裡去,是昨天預訂的。」吳香聯介紹,因為肉質好,這段時間訂單不斷,價格也漲到了每公斤50元左右。
目前,吳香聯依靠養羊,收入了近2萬元。據她估算,今年底,羊群和雞鴨等養殖收入將超過10萬元。
因這幾年市場行情好、增收效果明顯,吳香聯多了「養羊達人」「脫貧明星」等頭銜。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如今這個讓人羨慕的小康家庭曾經是個一貧如洗的貧困戶。
今年51歲的吳香聯,長期在家務農,依靠傳統的種養業養家餬口。2003年,其丈夫從企業下崗後,生活日漸拮据,加上3個孩子相繼出生,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2014年,因學致貧的吳香聯家被識別為建卡貧困戶。
成為貧困戶後,吳香聯的幾個孩子享受了國家教育扶貧各項優惠政策,經濟上鬆了一口氣。但吳香聯深知,國家政策只能幫助一時,要想致富,還得靠自己的努力。
吳香聯看準了近幾年牛羊價格持續上行的市場行情,在村幹部鼓勵下,她決定養殖山羊。
資金匱乏的吳香聯想到了自主培育:即自己養殖種羊,節省配種成本。
「今年兩隻羊,明年就是三四隻羊,後年就是七八隻,不需要配種費。」吳香聯盤算著自己的生意經,並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然而,自主培育並沒有那麼簡單,技術是核心。為養殖好山羊,吳香聯下了番功夫。
從2014年起,吳香聯就奔走在城區、鎮、村間:各級養殖培訓她沒有落下過一次、成了鎮畜牧站的常客、家中的書籍堆成了小山……
吳香聯的心血沒有白費,3年的時間,她熟練地掌握了繁育、防疫等各項技術,山羊數量也由最初的兩隻增至40隻。由於管護科學、飼養精細,她的羊只從未出現過疫病,個個長得膘肥體壯。
信心倍增的吳香聯在2019年申請到5萬元小額信貸。她把這筆貸款用於擴大規模,購買了部分小羊和種羊,規模擴大到50多隻。此外,吳香聯在養殖山羊的同時,積極發展雞鴨養殖,去年底數量超過100隻。
「去年賣出山羊30多隻,今年上半年已出欄10多隻,預計年底還將出欄20多隻。」 吳香聯算了一筆帳,按照今年的市場行情,40多隻羊將收入6萬多元。
如今的吳香聯格外滿足:幾個孩子陸續完成學業步入社會,家庭養殖讓她脫貧致富。她表示,將繼續發展好養殖事業,不斷擴大增收成果,同時將自己探索的養殖技術分享給周邊的村民,讓更多的人和她一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