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米生態村:寶島星空下「與青蛙約會」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畢方圓文/圖

臺灣南投有個叫「桃米」的村落,針對都市人的鄉村旅遊需求,結合當地優勢,打造出一個生態樂園,讓遊客體會夜空下追尋蛙鳴的田園樂趣。生態觀光讓桃米人致富,當地人把青蛙稱為「老闆」。

桃米生態村位於南投縣埔裡鎮桃米裡,是中潭公路往日月潭的必經之地。走進桃米生態村,處處可見各種各樣的青蛙形象,在樹蛙亭的餐廳外,設有一個青蛙造型的藤椅,一名男遊客坐上去拍照留念,笑說「當回青蛙王子」。旁邊的衛生間也被打造成「墨綠色大青蛙」(如圖),性別指示牌以「公蛙」、「母蛙」區分,似乎在提醒人們,桃米是「青蛙王國」,人類在這裡只是客人。

桃米人為何如此鍾愛青蛙?「因為青蛙是我們的老闆嘛!」桃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鍾雲暖對筆者說,桃米雖然只有18平方公裡,但有著非常豐富的生態資源,整個臺灣有29種青蛙,桃米就佔23種,另外還有56種蜻蜓、60多種鳥類。鍾雲暖介紹說,1999年,「9·21」大地震重創南投,當時桃米六成的房屋倒塌,傳統農業的發展也出現問題。為了幫助桃米人重建家園,當地政府、學界和非營利組織考察後建議,桃米可以轉型為生態村,靠青蛙、蜻蜓、溼地等發展觀光業。

蛙類大多屬夜行性動物,因此桃米生態村推出的「與青蛙親密接觸」活動也多在夜間。在環境清幽的桃米,頭頂滿天星鬥,遊客們可手持手電筒,腳穿雨鞋,循著各種蛙鳴,涉溪尋找並觀察不同種類的青蛙。桃米的生態解說員會給遊客提供生動有趣的講解,讓遊客們在玩樂中學習,並充分感知生態之美。除了「聽取蛙聲一片」、「與青蛙約會」,桃米生態村還針對小朋友推出青蛙彩繪、製作青蛙粿等活動。

為了讓遊客更好地感受青蛙之樂,桃米非常注重對生態解說員的培養,目前有30多名生態解說員,分為四類——青蛙、蜻蜓、鳥類和植物解說員,他們都需要長期上課,通過筆試、幻燈片解說、野外辨識等考核後才能上崗。

鍾雲暖介紹,桃米目前有30家合格的民宿,從生態村建立以來,通過青蛙、蜻蜓等生態觀光已吸引遊客75萬人次,其中包括大陸及外國遊客2.5萬人次,創造產值約1.2億新臺幣,吸引不少桃米青年回鄉工作。今天的桃米堪稱臺灣農村再造的成功案例。

相關焦點

  • 桃米生態村 青蛙當「老闆」(組圖)
    青蛙的標識在村裡隨處可見。遊客休息的座位下貼心地刻畫上了社區地圖。  在祖國寶島臺灣參訪期間,領略到了那裡的自然風光、城市風貌,也有機會涉足鄉下,了解和看到了一些農村地區發展經濟、富裕農民的思路和模式。
  • 走進臺灣桃米青蛙共和國
    在當地政府與「新故鄉基金會」組織的幫助下,作為「9•21」大地震的重災區,青蛙成為災後重建的引領性載體,桃米生態村的新文化符號,桃米生態村亦被戲稱為「青蛙共和國」。蛙類大多屬夜行性動物,因此桃米生態村推出的「與青蛙親密接觸」活動也多在夜間。在環境清幽的桃米,頭頂滿天星鬥,遊客們可手持手電筒,腳穿雨鞋,循著各種蛙鳴,涉溪尋找並觀察不同種類的青蛙。
  • 小薛臺灣農遊之旅三 | 一不小心扎入「青蛙王國」——桃米生態村
    重建之後的桃米,通過青蛙、蜻蜓等生態觀光吸引遊客75萬人次,其中包括大陸及外國遊客2.5萬人次,創造產值約1.2億新臺幣……創造了一個沒落鄉村成功崛起為現代社區營造的成功案例,並強烈吸引了大批青年人返鄉創業,共建繁榮。 它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今天,小薛帶你走進青蛙王國——桃米生態村。
  • 臺灣公益遊之桃米生態村
    溼地附近的環保標語,充滿人情味晶報記者 李妍琦/文、圖臺灣公益遊之桃米生態村1999年臺灣「9·21」地震前,桃米是一個傳統農村在桃米生態村自然保育及生態旅遊協會總幹事李淑惠的導覽和接待下,我們走進了桃米社區,開始了親近自然、了解保育的一段旅程。作為臺灣公益遊學此行的重點參訪地之一,桃米生態村給每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的桃米既是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村,更是公益界公認的社區營造的草根實踐。」中華三農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閆迎春團友感慨道。
  • 再造鄉愁的典範案例:臺灣桃米生態村
    在「社區營造」理念的實踐中,這座埔裡鎮最貧窮的村子在十年中蛻變為臺灣最知名的觀光經濟型生態村。「如果不是訪問桃米生態村,我不可能回家鄉做這件事。如果不是桃米已經提供了10年的經驗,我也沒有信心做這件事。」陳統奎這樣說。在中國,鄉村建設的議題並不新鮮。
  • 臺灣桃米生態村,一個有機農業+生態保育+文化創意的鄉村建設典範
    經過十餘年建設,桃米生態村從一個環境雜亂、發展無力的邊緣鄉村社區,轉型成為一個融有機農業、生態保育、文化創意等於一體的鄉土生態建設典範。是臺灣很有代表性,值得加強保育並提供生態教育、旅遊、研究之寶貴地點。     那今天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解開以下的這個疑問吧:臺灣桃米生態村如何在震後依靠青蛙實現致富?
  • 海峽兩岸農業論壇——走進臺灣(五): 探訪臺灣南投縣桃米生態村
    濰坊傳媒網訊  一年皆有景,四時均不同,這便是位於臺灣南投縣埔裡鎮的桃米生態村。8月19日下午,記者一行來到了桃米生態村,桃米村是中潭公路往日月潭的必經之地,面積18平方公裡。
  • 特色小鎮 | 蛙鳴蝶舞的桃米生態村震後重建之路
    遊客可以3月份看青蛙,4月份看螢火蟲,5月份看油桐花,6月份欣賞獨角仙,8、9月份暑假期間,桃米還是小朋友們的生態課堂,白天在溼地看水生動植物,夜間抓蛙看蛇。隨著生態觀光遊的發展,桃米生態村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觀光休閒網絡,村民們在這裡都找到了自己的「角色」。
  • 社區營造案例之看得見鄉愁的社造:臺灣桃米生態村
    桃米社區的營造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階段(1999.9——2002.9),主要是災後重建工作,對原有環境進行恢復和改造,如重建房屋、清理垃圾和雜草等活動,此時得到了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淡江大學、中興大學等非營利組織的支持,桃米社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生態村」。
  • 再造看得見的鄉愁:臺灣桃米生態村丨社區營造微研究 04
    在「社區營造」理念的實踐中,這座埔裡鎮最貧窮的村子在十年中蛻變為臺灣最知名的觀光經濟型生態村。「如果不是訪問桃米生態村,我不可能回家鄉做這件事。如果不是桃米已經提供了10年的經驗,我也沒有信心做這件事。」陳統奎這樣說。在中國,鄉村建設的議題並不新鮮。
  • 桃米生態村 D6 廢墟中再建的鄉愁
    桃米社區原叫「桃米裡」,一個散發著濃鬱鄉土氣息的村落名稱。來桃米之後,才知道這裡原來這是一片溼地。
  • 【創意案例】桃米生態村用青蛙元素重塑村莊
    根據調查顯示:桃米村面積佔臺灣的0.05%,卻擁有臺灣青蛙種類的72%、蜻蜓種類的31%;鳥類種類的16%,生態資源比較優越。對於這個結論,桃米人持之以恆,並將這一特色進行了極致利用。就以青蛙來講,當地共有21種。
  • 桃米生態村用青蛙元素重塑鄉村,值得借鑑與學習
    根據調查顯示:桃米村面積佔臺灣的0.05%,卻擁有臺灣青蛙種類的72%、蜻蜓種類的31%;鳥類種類的16%,生態資源比較優越。對於這個結論,桃米人持之以恆,並將這一特色進行了極致利用。就以青蛙來講,當地共有21種。
  • 生態、特色加體驗——桃米生態村,廢墟變為「桃花源」
    在災後重建過程中,桃米村在政府、學界、社會組織及小區居民的努力下,以建設「生態桃米村」為方向,使桃米村從一個環境雜亂、發展無力的邊緣社區,轉型成為一個融有機農業、生態保育、文化創意等於一體的鄉土生態建設典範。生態為底——恢復生態環境的「清溪活動」桃米溪是桃米村裡重要的水資源,但曾經這裡卻堆滿了垃圾,汙染嚴重。
  • 案例 | 臺灣桃米村「社區營造」——可複製的臺灣生態村經驗
    1999年,臺灣發生「921」大地震,讓桃米裡長久以來傳統農村產業沒落、人口外流、垃圾填埋等尷尬一下子暴露於人前,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和反思。在災後重建中,桃米在政府、學界、社會組織及小區居民的努力下,以建設「生態桃米村」為方向,不僅在廢墟上重建家園,而且藉此機會徹底「大翻身」。
  • 案例:臺灣桃米村的重建——可複製的生態村經驗!
    在災後重建中,桃米在政府、學界、社會組織及小區居民的努力下,以建設「生態桃米村」為方向,不僅在廢墟上重建家園,而且藉此機會徹底「大翻身」。桃米村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資源,臺灣原生29種青蛙,桃米擁有23種。在當地政府幫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資源潛力,不斷宣傳各種各樣的青蛙和色彩斑斕的蜻蜓,把青蛙設計出各種可愛的卡通形象,遍布鄉村醒目位置。
  • 小社區,大世界 ——走,讀桃米&紙教堂
    因早期人們至埔裡買米,挑米經過此地,得名「挑米坑」,後因戶籍普查時筆誤,寫為「桃米坑」,沿用至今。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中,整個埔裡鎮約有6000多棟房屋倒塌,桃米村是地震中受損最嚴重的地方之一。
  • 大陸記者在臺過年體驗:青蛙蝴蝶蜻蜓救活一個村
    在桃米,這裡的民眾把青蛙當「頭家」、「老闆」,因為他們靠青蛙發展致富,除了青蛙,還有蝴蝶與蜻蜓,可稱為桃米的「吉祥三寶」。正是有了「吉祥三寶」,才讓桃米這個僅有1200多人、18平方公裡、原本就貧窮的小山村,沒有因為遭受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的重創而毀滅,反而找到「捷徑」完成「社區重建與再造」,從名不見經傳的落後山村成為島內外爭相前來觀摩、取經的「桃米生態村」。
  • 鄉村農業+民宿,青蛙叫響臺灣桃米村
    在輕鬆愉快中,我們討教了桃米生態村建設經驗,大家感到充實,也感到高興。一整天的考察趕路,我們沒有倦意,可是,比起那可愛的青蛙們,我們的精神就微不足道了。青蛙們堅守崗位,不知疲倦地鳴叫著,和諧地演奏著一曲又一曲動人樂章,而且一點都不偷工減料,好象生怕主人責備它們對我們考察團的到來不夠熱情一樣。
  • 走進臺灣民宿-體驗寶島之家
    與主人家「同一屋簷下」,被認為是最能貼近,了解臺灣當地人生活的方式,萍水相逢也能成為朋友。   體驗寶島之家第二站5月13日晚,走進南投縣埔裡鎮桃米裡,美麗生態民宿,前往佳園的路上,是林木蓊鬱的幽曲小徑,在車內左顧右盼的我,就算是車子的快速划過,每一個彎道都叫人相當好奇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