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給孩子報昂貴的早教班?不如帶娃逛超市,省錢還收穫滿滿!

2020-12-20 騰訊網

現在許多父母給孩子報了昂貴的早教班,學習一些基礎的知識,其實大可不必,倒不如常帶他去逛超市,可能收穫會更多,而且還省下了早教費,一舉多得呢!

當然了,帶娃去逛超市,孩子可能會東摸摸西摸摸,不小心會「闖禍」,但是父母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可以阻止精力充沛的孩子折騰,並給他好好上一堂「早教課」。在各個階段抓住機會鍛鍊孩子,就看父母能否抓住了。

1~2認知啟蒙

此時,寶寶往往對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並且精力充沛。因此,對於寶媽來說,最好是從幫寶寶了解周圍的世界來開始啟蒙。

一,刺激感官

選擇水果時,讓寶寶觸摸滾圓的西瓜,觸摸帶刺的榴槤,聞聞芒果的香氣。這些真正的感官刺激遠比看圖畫書和視頻生動和有趣,還可以刺激寶寶的感官。

二、啟蒙語言

在孩子的語言爆發能夠正常爆發,前提是孩子有豐富的詞彙量作為基礎。因此,當帶孩子去超市時,可以通過各種物品與孩子進行交流,例如指向水產區的魚,讓孩子看,「寶貝,快看,魚在遊泳」。

像這樣的簡單對話,可以與孩子進行一定成都的交流,幫助孩子積累詞彙量,並為將來的語言爆發做好準備。

三、培養思考力觀察力

在超市中,可以嘗試與孩子玩「我說你找」的遊戲,例如買牛奶,可以將孩子帶到牛奶區,告訴孩子:「我想要一盒綠色的牛奶,可以幫媽媽找嗎?」

這樣,孩子們將在搜索過程中動腦筋進行分析,鍛鍊他們的思維和觀察能力。

2~4歲思維構建期

孩子2歲後,大腦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這時,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完成思維的建構,並學會控制情緒。

一、培養自主意識

此時,大多數孩子將進入自我意識敏感期,但他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只會無意識地拒絕父母。因此,父母不妨給予孩子一定的選擇權和決策權,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例如,問孩子「你今晚想吃西藍花或花椰菜嗎?想吃什麼水果?」這使孩子可以在超市中自主選擇,感到尊重的孩子將來會更有動力,並且更配合父母的安排。

二、培養規矩意識

這個階段也是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好時機。在去超市之前,寶媽可以列出要購買的東西,然後在到達時按照清單購買,以免孩子出現「我想要這個,想要那個」的情況。

這種嚴格遵循清單的方式,將使孩子們意識到做事情要有規矩意識。

三、培養對數字敏感

在這個階段帶孩子去超市,也是培養他的數學思維的好時機。例如,對孩子說:「今天我們要買五件東西,你幫我看看買齊沒有?」或「我們總共花了8元,媽媽付了10元,應該找回多少?」

這樣的問題將使孩子們對數字更加敏感,並更容易培養數學思維。

四、培養社交能力

大多數孩子三、四歲後會上幼兒園,社交技巧自然尤其重要。此時,帶孩子去超市也可以培養他的社交能力。例如,結帳時讓寶寶與收銀員溝通,選擇商品時讓寶寶和購物嚮導溝通等等。

在此期間,有必要教給孩子最基本的社會禮節,教孩子與他人和睦相處,使用最簡單的禮貌用語等,這對孩子的未來成長非常有利。

但是請注意,如果孩子內向且不願表達,則父母不應該強迫孩子。

今日話題:你有沒有經常帶孩子逛超市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高價早教班不如帶娃逛超市?專家表贊同:幫助大腦發育還省錢
    對於經濟條件不差的家庭來說,早教班幾乎是每個孩子都要參加的輔導班,重點是為了完善孩子上小學之前的三觀教育和基礎學習技能,幾乎是孩子們的成長必經之路。然而,價格高昂的早教班效果真有那麼好嗎?答案並非如此。
  • 你還在花費萬元上早教班嗎?兩款益智小遊戲,幫寶媽省下冤枉錢
    2009年廣州市一項調查發現,70%的家長都認為,不論是否有作用,都應該給孩子報名上早教班。早教班又是否能發揮出其宣傳中的作用呢?幾萬塊錢像流水一樣送到早教班的手中,真的值得嗎?你還在花費萬元上早教班嗎?2016年,香港TVB出過一檔真人秀《沒有起跑線》,在節目當中,一位二胎孕媽語出驚人地表示:「上一胎沒給兒子準備,這一次打算讓妹妹『贏在子宮裡』。」
  • 鬧哄哄的早教班,真的有必要給孩子報嗎?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每個家長的「底線思維」,上學的報興趣班、輔導班,沒上學的也要報個早教班。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成了家長們焦慮的根源。糖果媽媽是一位全職媽媽,孩子6個月開始,她便買了3000元的小步早教課程和7000元的貝殼英語課程。「小步早教每個月定期發一盒教具,一周一個主題;貝殼英語是英語遊戲,每周一首歌,通過歌曲拓展出來兩個小遊戲,通過遊戲來增強認知。」 糖果媽媽說,為了給孩子建立一個朋友圈,她還在美吉姆花了2萬多元給孩子報了課程包,可以上到3歲半左右。
  • 爸爸從小帶娃旅遊,孩子去的地方雖多,老師卻說還不如書呆子
    導讀:爸爸從小帶娃旅遊,孩子去的地方雖多,老師卻說還不如書呆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從小帶娃旅遊,孩子去的地方雖多,老師卻說還不如書呆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娃居然旅行了50次!——「為什麼我把所有報早教班的錢,都花在了帶孩子旅行上」
    文 | 段金希本文轉載授權自「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沒有孩子前,出門旅行是件很瀟灑的事;而有了孩子以後,旅行則不是那麼輕鬆了 - 要帶的孩子的各種用品加起來,就得整整一箱,在設計行程時,也得考慮孩子的運動能力和作息習慣等等。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到底應不應該帶TA去旅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 3歲娃居然旅行了50次!-為什麼我把所有報早教班的錢,都花在了帶孩子旅行上
    沒有孩子前,出門旅行是件很瀟灑的事;而有了孩子以後,旅行則不是那麼輕鬆了 - 要帶的孩子的各種用品加起來,就得整整一箱,在設計行程時,也得考慮孩子的運動能力和作息習慣等等。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到底應不應該帶TA去旅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今天,常爸請來一位「帶娃旅行狂人」,來講講她為什麼在孩子3歲以前就帶她旅行50次!(看到這個數字,常爸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 你會給孩子報早教班嗎?
    大家都覺得以後幼兒園生意肯定異常火爆了,因為大家都打算把孩子送到家門口的幼兒園啊。本來以為大家參觀完會給予很多推薦的,結果我聽到的竟然是不去了,味道太重,學費太貴,幼兒園不用上那麼好,有錢還不如給孩子報些早教班呢!哈哈,善變的人類啊!這兩天大家又聊開了——這個說,我打算把孩子報一個早教班。那個說,那誰誰家的已經報上了。
  • 孩子上的早教班真的有意義嗎
    最近看到朋友圈裡一位媽媽發了張照片,孩子從小每報一個早教班,就會發一隻培訓機構的贈品書包,漸漸地,家裡來自各個機構的書包越來越多。這些來自早教機構的小書包,每一個的價值,都是一隻LV啊!而在生了孩子以後,自己好像真的很多年沒怎麼買過大牌包包了。寒假快到了,這幾天各個補習班、早教班開始收2021年的費用了,老母親們不得不排隊給「碎鈔機」續費。
  • 怎麼教育孩子,報早教班還是輔導班?家長不要拔苗助長
    為了讓孩子能夠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成功,不少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都給他們報了什麼早教班、輔導班,目的是讓孩子多一點學習知識,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這種教育方式,是對教育規律的最大誤解!並且每次還拿著尺子去量一下,看看秧苗到底長了多高。就這樣,幾天之後他發現秧苗長得實在是太慢了!急性子的他,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於是就想,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秧苗長得更快一些呢?於是他就努力地去想啊,想啊。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想出來一個辦法。
  • 早早就給孩子報早教班?不要在麻木跟風,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不如別人。在社交平臺上,有一這樣的問題"你最討厭什麼樣的孩子?"很多答案是"別人家的孩子"雖然感覺有點答不對題,但是卻也說明,大部分人飽受"別人家的孩子"的苦。
  • 帶娃出門時,媽媽和爸爸的區別,不能更準確了
    話說這樣的男人還真是體貼啊!不過呢,回到現實裡,這種情況,孩子若是大了倒還好說,如果孩子還小,爸爸自己帶孩子出門,作為媽媽還真是不放心。寧願不要那份自由,也不願意讓男人單獨帶孩子出門啊(當然,超級奶爸除外)。1、孩子的裝扮媽媽帶娃出門,肯定要精心打扮一番,走出去絕對是整條街靚的崽。
  • 中年媽媽熱衷給娃報興趣班,爸爸帶娃旅行代替上幼兒園,誰對?
    導語:傾全家之力,把孩子推得高一點,讓孩子看得更遠一些,是全世界父母共有的心願。現在,無論城市和鄉村,給娃報興趣班成為很多家庭的標配,主導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往往是人到中年的媽媽。「媽到中年,為啥熱衷給娃報興趣班?」,小區育兒群裡小聚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 超市裡常見的「假酸奶」,你還在給孩子喝嗎?別坑了娃還不自知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從母乳到牛奶,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奶類和奶製品食物。酸奶當中營養豐富,可以給寶寶補充身體需要的蛋白質、脂肪和鈣。但是超市裡售賣的酸奶,卻有很多是掛名的「假酸奶」,媽媽們需要擦亮眼睛,仔細區分。一旦買錯了,不但花了銀子,還坑了娃,損失可就大了。超市裡常見的「假酸奶」,你還在給孩子喝嗎?朋友小青的寶寶8個月了,前幾天小青帶著寶寶逛超市,小傢伙被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住了。
  • 秋天帶孩子逛公園,還能這樣教孩子,公園玩樂教學攻略請查收
    現在太多的孩子生活在城市高樓林立,逐漸喪失了對大自然美的感知力,並不是孩子們不熱愛自然,只是卻少了和它接觸的時間,以及缺少了正確打開這所新大門的方式而已。如何帶娃狂公園,帶出高級感,一下教學攻略請媽媽們收好。
  • 帶娃看世界,美團旅行親子遊產品受追捧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800W學區房的文章刷曝朋友圈,在這個升學壓力與日俱增的時代,父母為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為孩子報各種早教班、補習班……但其實,讀萬券書不如行萬裡路,帶孩子看世界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 同樣是逛博物館,為啥孩子收穫差距這麼大?父母可能忽略這四件事
    文 | 維尼媽媽沐瀅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我想說說那些帶娃逛博物館的事。這幾年,「博物館教育」成了香餑餑,每次去逛館都會發現帶娃的家長越來越多。博物館教育之所以火爆,和近幾年教育觀念的轉變有著很大的關係。
  • 孩子到底要不要上早教班?這些不了解清楚,別亂花錢!
    很多家長報班的目的,要麼是希望孩子在多跟人接觸中鍛鍊膽識;要麼是覺得可以從小增強孩子體能,提升孩子藝術素養;要麼是想讓孩子搶先學各科知識,期望早教可以做到兒童智力開發。 其次,要保證孩子有快樂自主玩耍的時間。讓孩子自主自由的玩耍是培養孩子積極主動、自信、自律,建立良好的自我的重要保證。如果孩子的時間都被家長安排得滿滿的,孩子就會被動,失去自我的控制感,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 寶媽患病,拿到相應補償後傻樂:可以給娃多報幾個興趣班了
    文|秘籍君你家有孩子嗎?孩子多大,有上過興趣班嗎?如今興趣班簡直成了養娃「標配」,不管家長身處城市還是鄉鎮,孩子至少都得上些興趣班。而且興趣班也繼早教班之後,成了孩子教育上的一項大開支。拿我所在的一線城市舉例(說是一線,其實跟北上廣還差得遠),英語興趣班一年一萬五,籃球班一年一萬,舞蹈班五六千,畫畫音樂什麼的一年四五千,這些都是中等水平。如果一個家庭給孩子報了三個興趣班,一年光興趣班要花出去三萬。這還不算上樂高、機器人編程這些熱門高端課。
  • 中年老母的養娃悲催經:有多少錢,咱辦多少事
    我恍惚,養娃這幾年,總是想著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給孩子最好的,結果,給娃花不停的路上,不僅忘了對自己好,還忘了消費的目的。到底是想給娃優質的物質條件,還是攀比心理作祟,生怕娃落後,錯過最佳啟蒙時期?尤其周末,看著這個娃上遊泳課、英語課,那個娃上羽毛球課、創意美術課,安排滿滿當當。那些昂貴的興趣班和啟蒙課,沒捨得報,老母親一頓羞愧自責。為啥自己能力這麼差、賺的這麼少,阻礙我娃體驗各種興趣班、發現某個特長,耽誤我娃由普娃向牛娃邁進地步伐(說不定還是個學渣)。
  • 快收下這份帶娃攻略
    學習玩樂兩不誤,值~很多寶爸寶媽經常來問華寶不知道帶個娃能去哪一到周末就愛把娃放在早教或是培訓班娃也哭哭鬧鬧學不進去華寶建議!不如帶娃去玩玩逛逛!大部分職業,家長都可以隔著玻璃窗觀察孩子的表現,還可以拍照留念哈。華寶覺得這裡唯一缺點就是人比較多,有的時候需要排隊~ 可以挑在周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