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雞不歡白斬雞

2020-12-19 騰訊網

白斬雞是上海人的大愛。上海賣白斬雞的店,常被叫成「雞粥店」,因為這原是夜宵賣粥的鋪子。雞粥極受上海人歡迎,價廉物美。白粳米加原汁雞湯熬成白粥,撒上蔥薑末,澆一匙調味,色彩悅目,有時還能吃到細細的雞絲。

小紹興的由來

白斬雞在清代流行於上海浦東鄉間酒肆,雞就散養在自家庭前屋後,白煮冷食。客人來了後殺雞燙熟,隨吃隨斬,配自製米酒。後來,浦東白斬雞漸漸走進城區,興於20 世紀40 年代,馬永齋熟食店的「三黃油雞」和小紹興白斬雞是當時最出名的。

小紹興白斬雞在上海是家喻戶曉的品牌佳餚。其實它最早的註冊商標是鳳冠牌白斬雞,並非小紹興,可為什麼人們要叫它小紹興白斬雞呢?

1940年初夏,年僅16歲的青年章潤牛從鄉下逃難來到上海,為了餬口,不得不做一些小買賣。

他的買賣十分簡單,就是買一些生的雞鴨的下腳,按照家鄉風味加工成熟食後,提籃沿街叫賣。經過幾年的努力,居然也攢了些錢,於是他就在大世界附近的大東新旅社(今雲南南路、寧海東路口)門口擺了一個小小的雞粥攤頭,賣白斬雞以及用雞湯熬製的粥。

由於他是紹興人,賣的白斬雞選用的又是紹興閹雞,所以吃客都叫他小紹興,時間久了,小紹興不但成了他的外號,也成了他的攤名。

取材三黃雞後名聲大噪

雖然小紹興雞粥攤剛開始時規模很小,但由於精心專研燒雞技術,善於經營,使他的小吃攤在雲南路上逐漸有了點名氣,生意漸漸有了起色,雞粥攤的規模逐漸擴大,到抗戰勝利後,小紹興雞粥攤已經初具規模。

後來,小紹興發現三黃雞用井水浸泡後雞皮又脆又嫩,這種獨特的方法使小紹興的白斬雞以皮脆肉嫩而名聲大噪。加上當時一些著名演員,如周信芳、王少樓、蓋叫天等人在附近戲院演完戲後,也經常來小紹興吃夜宵,小紹興的名氣就這樣大了起來。

多少年過去了,哪怕是下雨天,取雞窗口前永遠排著亂鬨鬨的隊,外面悽風苦雨地看著玻璃窗內師傅斬雞。可要整隻雞,也可要半隻甚至四分之一只。可根據個人偏好向斬雞的師傅明確提出,「要腿的部分」,或是「要翅膀的部分」。

店裡的師傅穿白衣戴著口罩馬不停蹄,手起刀落,大桶大桶的整雞瞬間無影無蹤。

一家白斬雞店的興旺,帶旺整條路改做餐飲小吃生意,成上海第一美食街。一群白斬雞店的興旺,更是惹起群「雞」逐鹿,催生出一個小店主的集團連鎖之路。

只是到了現在,大家都在感嘆吃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雞再也沒有從前的那個鮮味,如今大多數飯店的白斬雞成了雪櫃出品的醬油凍雞,放在桌上五分鐘,盤底便滲出一汪子水來泡爛雞肉,吃得人怒火中燒。白斬雞顧名思義,當然應該隨吃隨斬,哪裡有成速凍陳貨的道理?

皮脆骨軟 肉質細嫩

老吃客的心目中,白斬雞要訣是「嫩」,選用腳黃、皮黃和嘴黃的「三黃」嫩母雞,皮脆骨軟,肉質細嫩。三黃雞,並不特指一個品種。似乎「三黃雞」和白斬雞可以等量代換,天生就是在上海「白斬」的。為追求更脆更嫩,一隻雞要在燙水和冷水間拎進拎出反覆三次,最後還要擦上香油。

理想中的白斬雞閃閃發亮,皮要脆滑,肉需細嫩,皮與肉之間還有一層薄而均勻的水晶凍隱隱閃爍。因為這隻雞在沸水燙熟後,被迅速置入冷水激凍,冷熱驟然間交戰,反覆多次,才能淬出這般脆嫩彈性。

雞皮是不允許有半點破損的,拔毛時要特別當心,燙煮時,火不可過旺,水沸不可過劇,煮爛掉的雞皮是一大敗筆。

調料是關鍵

搭配白斬雞的調料碟又是一大關鍵,各地調料碟配方的差別甚至大過雞本身,成為地方標誌。

新加坡的海南雞飯調料加香蘭葉,香港油雞配的調料是淡寡寡的蔥姜油碟,都不及上海的白斬雞調料豐富。蔥花、薑末、醬油、醋、糖、麻油……看上去差不多,細細品來各家店味道不同,皆有秘方。

上海人吃白斬雞,邊角料從來不浪費,而且善用雞的每個部分。所以在店裡享受白斬雞的同時,雞血湯裡漂浮著雞肝、雞腸、雞胗,金黃的雞排淋了辣醬油,對面搭臺的在吃雞骨醬面,面前還有一盤雞爪可以啃。

上海人愛吃雞,有較悠久的歷史。一盤白斬雞,醉倒了幾代上海人。坐下來不消十分鐘就能吃上一碟還冒著熱氣的白斬雞,小老酒扳扳,人有三分微醺,一碗熱氣騰騰的雞湯麵就端上來了。那種美味、悠閒、幸福的感覺,是不吃雞的人所無法體驗的。

本文部分文字節選自《舌尖上的上海》,作者指間沙

來源:看懂上海

相關焦點

  • 無雞不歡的你,一定要知道這5家「稱霸魔都」白斬雞店!
    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上海最好吃的5家白斬雞店(排名不分先後),看看你是不是每家都有吃過?哪家留給你的印象最深呢?說道吃雞,小紹興絕對是老上海人心目中的頭牌,不二之選,當之無愧的滬上吃雞第一家。據店裡的經理告知:小紹興的絕招就是現殺現賣!白斬雞幾乎是每桌必點,皮脆、肉嫩、味鮮、形美。
  • 吃雞的正確姿勢……上海白斬雞!
    就好比阿拉平常出國旅遊,憑良心講,那些讓人滾瓜爛熟的觀光景點、打卡式的行程,對於資深旅遊愛好者來講,其實並不是最吸引人,反倒是,或許一條叫並不出名的小路或者一隻其貌不揚的小村莊倒是會讓資深背包族來得流連忘返的!這倒幫阿拉今朝的主角——白斬雞也蠻像的,因為對於從來沒吃過伊的人來講,憑空想像伊——一隻白料料的雞開水裡汆一記,可能會得好吃伐?
  • 白斬雞與莫五姑
    記得曹老闆曾講過一味「白斬雞」,從選雞到煲水,包括提醒要在雞胸付近戳一小洞便於沸水注入的「竅門」,都講得很詳盡。當時我們都沒有懷疑過「白斬雞」是粵菜,然而竟然有人把它說成是上海菜。      先母是上海人,我兒時在上海也吃過她做的「白斬雞」,但上海人會吃會做「白斬雞」,不等於這道菜就是上海菜。按烹調的方式以及追求達到的「爽滑嫩」效果來看,白斬雞應該是傳統的地道粵菜。
  • 上海 | 白斬雞 | 「阿模靈」的雞,竟然是最深的鄉愁!
    有句話叫「無雞不成宴」,本人最中意食雞,同老友們聚餐但凡餐廳有雞料理,必要點上一道,尤其偏愛脆皮雞、豉油雞、白切雞等等,隨著技法各不相同,風味亦各有神韻。廣東人對雞的喜愛,深入骨髓。而其中最為食家青睞的是「天然去雕飾」的白切雞,原汁原味,最見粵菜真諦。
  • 在海南白斬雞吃煩了,那就試試燒酒雞
    身為海南人的小編,最近陷入了困擾,因為吃白斬雞吃到厭煩,例如過節吃白斬雞、周末吃白斬雞、結婚吃白斬雞、搬家吃白斬雞、就連外賣都吃得白斬雞。聽到小夥伴約小編吃飯,一開始說吃雞肉小編本來是拒絕的,但是一聽做法是燒酒雞,小編又提起了精神,打算去試試。
  • 魔都探店系列:一起吃雞,司鼎雞白斬雞品嘗記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跟筆者一樣,特別喜歡吃白斬雞。小時候爸媽做的白斬雞的味道,時常回味在腦海裡。不同於大部分城市裡的軟趴趴的白斬雞,家鄉的白斬雞不僅香嫩可口,而且有嚼勁,最關鍵是有真正的雞的香味。那種味道,怎麼形容呢?首先,雞的養育環境很重要,一定是散養,最好是農地或者山地養殖。其次,食材必須新鮮,不能經過冷凍冷藏。
  • 做白斬雞,怎樣做才好吃,最重要的一步你知道嗎?
    白斬雞是南方有名的一道葷菜,皮黃肉白,鮮嫩可口,油而不膩,特別適合夏季裡饞嘴的小夥伴們。老公是一個無肉不歡的人,即使到了夏天他也喜歡吃肉,想來想去做一盤白斬雞吧,既能滿足他的嘴,又能滿足他的胃,話不多說,準備開始了!
  • 白斬雞的做法,白斬雞的製作方法
    白斬雞是一道民族特色菜餚,在南方菜系中普遍存在,以粵菜,上海本幫菜中的白斬雞最知名。形狀美觀,皮黃肉白,肥嫩鮮美,滋味異常鮮美,十分可口。
  • 能媲美白斬雞的海南雞飯,你食過沒!
    廣東是出了名的「會吃」,人頭飯,煲仔飯,白斬雞,腊味……(嚇得福建人勁顫抖),哈哈哈~開個小玩笑,今天給大傢伙們介紹一道與白斬雞媲美的美食-海南雞飯。這是一隻優秀的「雞」,出的江湖入得飯堂。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隨便走進一家餐館,都非常可能邂逅令人舌尖律動的海南雞飯。為什麼說它能媲美白斬雞呢?
  • 湛江白斬雞、化州香油雞和海南文昌雞有什麼不同?哪種更好吃?
    不,用「斬」字更合適,湛江白斬雞。因為我們這裡更強調原汁原味,很多肉類都白斬,用一把鋒利的刀,連骨帶肉斬成大塊,再蘸味碟吃,雞、鴨、鵝、狗、羊等,都是這種吃法。其實不止是湛江,粵西、海南、廣西沿海,白斬都是主流菜式。在廣東,「無雞不成宴」,白斬雞除了是家常菜,也是宴席擺酒必備的,每年的年例更是敬奉神靈和祖先的首要貢品。
  • 韓國的炸雞,新疆的大盤雞,廣東的白斬雞,都是雞怎麼就沒人家火
    近幾年,韓國的飲食文化,影視文化等都被我國在「追捧」,韓劇中的炸雞配啤酒,是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的,韓國的炸雞能火到中國來,那中國的各種用雞做的美食怎麼就火不起來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盤點一下,我們中國的「各種雞」!
  • 白斬雞廣東的最好吃?阿拉上海寧真的不同意!
    全熟的肉就像是爛布,完全吃不出雞的香味;懂得吃雞的人,最享受那層皮。所謂的雞皮不肥不好吃,皮和肉之間有一層喱狀的膠汁最上乘。吃雞的皮,吸雞骨中的髓,大樂也。」除了廣東的饕客,白切雞也俘獲了一大批忠實江南粉絲,其中的代表當屬上海。
  • 平凡煙火味——白斬雞
    與家人圍坐一桌,夾上一塊家常白斬雞,未嘗不是個好選擇? 白斬雞,又名白切雞、三黃油雞。追根溯源,應該是一道粵菜傳統名菜。 白斬雞起始於清代民間,因人們常食不厭,逐漸從廣東向北流傳,成為中國南方酒桌上的必點菜餚。
  • 深夜在曼谷品嘗「雞飯美食」!白斬雞配炸雞,雙拼雞飯只要8元!
    圖中是一家「泰式雞飯」的小攤,每天的生意都是特別的火爆呦!圖中是老六的「雙拼雞飯」,白斬雞配炸雞,還有幾塊血豆腐!肉不少給,雞油飯不多,不過40泰銖約合8元人民幣的價格,還是蠻便宜的雙拼雞飯還免費贈送一碗雞湯!湯裡的菜葉子是「酸菜」不?湯鮮,菜脆,雞翅香!就是味精可能放的有點多,湯喝多了,口渴!
  • 白斬雞做法大全.
    【白切雞由來】白切雞始於清代的民間酒店,因烹雞時不加調味白煮而成,食用時隨吃隨斬,故又稱「白斬雞」。又因其用料,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出品的三黃雞(腳黃、皮黃、嘴黃),故又稱三黃油雞。後來廣東各飯店和熟食店都經營「白斬雞」,不僅用料精細,而且還用熬熟的「蝦子醬油」同雞一起上桌蘸食。此菜色澤金黃,皮脆肉嫩,滋味異常鮮美,久吃不厭。白斬雞的淵源可溯自戰國時代楚國的宮廷名菜露雞。
  • 夜上海·味道|小紹興 不僅只有白斬雞
    [意無涯]提起小紹興,上海人都知道,那是白斬雞的代名詞,更是上海人的心頭所好。從雞的品種,到雞的燙法、蘸料、刀工,每個人可以講出許多自己知道的故事。可是,若問起誰吃過小紹興的菜餚,又有幾個人能回答出來?小紹興的老母雞湯、花雕雞,滋味絕對不亞於白斬雞。
  • 經典白斬雞vs火爆外賣黃燜雞,哪種做法更能體現雞肉的美味
    據調查,最熱門,也是最火爆的外賣就是黃燜雞米飯,香噴噴的雞肉配上白米飯,再加上酥到糯的土豆,一口米飯一口菜別提有多滋味了。其實相傳,黃燜雞最初的樣子是叫紅燜雞,來自川菜一派,然而在傳到南方,兩廣地帶的時候,由於那邊的人不適合吃辣,故而改成了黃燜雞。
  • 白斬雞如何做到「皮脆肉嫩」?掌握3個竅門,白斬雞比飯店還美味
    白斬雞又叫白切雞,廣東人無人不識,屬於廣東傳統特色菜式,大小宴席上的必備硬菜,白斬雞特點是做法屬於浸燜法,能最大程度保留雞肉原有的鮮嫩細滑,整道白斬雞皮黃肉白、肉嫩鮮香、肉汁飽滿,嘗過都能讓人讚不絕口。
  • 無肉不歡?無辣不歡?一盤牙籤牛肉就解決!無油炸,零負擔!
    有沒有小夥伴和芒果醬一樣,十分喜歡吃辣的,是屬於無辣不歡的那種的呢?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一款美食,喜歡吃辣的小夥伴們有口福了,又香又辣,關鍵是無油炸的,吃起來也沒有很大的負擔。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無油炸版本的牙籤牛肉,無肉不歡,無辣不歡的小夥伴們可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款牙籤牛肉哦!
  • 上海白斬雞六大霸主,誰是王者?
    大起大落的人生,大多不算完美。大起大落的「雞身」卻孕育了小紹興白斬雞的高光。光從外形看,章氏的白斬雞其貌不揚,並不像其他家那般金黃油亮——但它雖不中看,但卻中吃。每一隻雞的皮與肉之間,充盈著一層薄薄的原生雞汁膠凍,入口脆嫩彈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