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人憂慮的事實:海床上鋪滿了塑料微粒

2020-12-25 知新了了

稍微有些環保意識的人都知道,漂浮在海洋上的塑料垃圾可能是最令人憤怒的。但是,這些塑料垃圾只佔每年進入世界海洋的1000萬噸塑料的1%。剩下的部分最後會進入深海,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它們的聚集地點。

這項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顯示,海洋底部的塑料微粒汙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重。大部分的微塑料並不是來自於分解的塑料汽水瓶或購物袋,而是由聚酯等合成材料製成的紡織品和服裝。

實際上,所有的微塑料並沒有被均勻地分散。深海洋流就像傳送帶一樣,將微小的塑料顆粒帶過海底 —— 類似于洋流在海洋表面形成的漂浮垃圾帶。研究人員專門從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 Sea)採集了樣本,這是位於義大利西海岸外的地中海地區。他們之所以選擇了這個區域,是因為此地流經的洋流以及海底狀況,與大多數的海域相似。

研究人員從海底採集樣本,然後在陸地上進行分析。每個樣本都含有微塑料。從明顯的熱點地區採集的樣本中,每平方米的海底就含有大約190萬個塑料微粒!這是在海底發現的最多的塑料微粒。

他們還進行了數據建模,發現這些運輸塑料微粒的「傳送帶」,也會將海洋中的營養物質運送到相同的熱點地區。這顯示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超出了他們的研究領域。從本質上講,塑料微粒汙染可能正在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積累,包括了魚類、海綿、海參、珊瑚和其他生物的繁殖區。

關於塑料微粒汙染會如何影響這些生物,科學家們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問題,但已經有了一些相關的發現。例如,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接觸塑料微粒會明顯擾亂寄居蟹的認知功能,讓它們更難找到殼來生活。

塑料微粒汙染也會影響整個食物鏈。像被囊動物和浮遊生物這樣的小生物經常會吃掉這些小顆粒,而許多海洋動物,如魚和螃蟹,也會吃掉這些小傢伙。反過來,人類會經常食用魚類和螃蟹,這意味著塑料微粒可以進入我們的身體。有證據表明,食用塑料微粒會使我們暴露在幹擾激素的化學物質中。

對此,海洋科學家們呼籲,這一研究結果突顯了海洋保護政策和法規的必要性,在未來,必須嚴格限制塑料流入自然環境,希望能將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降至最低。

其實,人類可以做很多事情來遏制這種塑料微粒危機。我們可以設計出釋放更少的微纖維的衣服,如今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衣服都含有微纖維。我們還可以為處理廢物和水的設施創造更好的過濾系統,在塑料微粒進入我們的水道之前將其捕獲。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一開始就停止生產那麼多塑料,包括聚酯、丙烯酸和尼龍服裝。除了海洋汙染,塑料是由化石燃料製成的,我們無論如何都應該把它們保存在地下。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塑料汙染不孔不入!科學家在南極的冰芯中發現了塑料微粒
    如果你有一直關注環境保護的動態,你可能就會了解塑料微粒的汙染有多嚴重,它們幾乎無孔不入,不處不在。塑料微粒,通常指那些直徑小於2nm的塑料顆粒(是頭髮絲的直徑的3萬分之一)。它們實在太小,很多的汙水處理廠根本沒法將它們過濾;它們又實在是太多了,曾有研究稱,一支普通的淨化潔面乳,就含有36萬顆塑料微粒!
  • 科學家在人類體內,發現了塑料微粒,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可能有人覺得塑料汙染只是針對於陸地生態環境,可事實上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塑料垃圾對於海洋的汙染越來越嚴重,太平洋上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大陸」,這個「大陸」其實就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塑料垃圾組成,人們也稱之垃圾大陸。
  • 地球最深海溝淪為終極垃圾槽:動物樣本都含塑料微粒
    資料圖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早已為人所知,如今,英國科學家發現塑料汙染不僅存在於海洋淺表,而且延伸至海洋深處,包括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的地球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紐卡斯爾大學自然和環境科學學院研究人員從馬裡亞納海溝和另外5個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捕捉並分析海洋動物樣本,在這6個海溝都發現有片腳類動物攝入塑料微粒,而且越靠近海床覓食,攝入塑料微粒越多。在馬裡亞納海溝提取的所有動物樣本體內都含塑料微粒。片腳類動物外形像蝦,體型微小。
  • 用茶包=喝塑料?最新研究:一個茶包能泡出上百億塑料微粒
    同時,水裡檢測出116億個微塑料和31億個納米塑料顆粒。也就是說,喝一杯袋泡茶,至少會咽下140億個塑料微粒。據悉,這個數字創下紀錄,成為「食物中發現塑料微粒最大數」研究。在研究中,產生塑料微粒最多、釋放最快的茶包類型,屬尼龍材質,手感順滑。
  • 用茶包=喝塑料!最新研究:一個茶包能泡出數百億塑料微粒
    同時,水裡檢測出116億個微塑料和31億個納米塑料顆粒。 也就是說,喝一杯袋泡茶,至少會咽下140億個塑料微粒。 據悉,這個數字創下紀錄,成為「食物中發現塑料微粒最大數」研究。
  • 一個茶包泡出上百億個塑料微粒,難怪慢性病越來越多.
    前陣子有位朋友送了我一盒袋泡茶,當我把茶包放進熱水時,腦海裡閃過了一個念頭。
  • 高山、海底、偏遠海岸布滿可能侵入人體的塑料微粒
    近年來,科學研究不斷證明,我們的身體正在不斷吸納一些自己無法利用、無法消化也很難排出的廢物,那就是塑料微粒。微塑料指的是那些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料產品,或者是從化合材料服裝、一次性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物件中分解出來的塑料碎屑。
  • 道路交通塑料微粒隨風汙染全球,每年52000噸落入海洋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4日發布的最新環境報告,歐洲科學家就道路交通產生的塑料微粒汙染,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大氣傳播進行了建模研究,發現這些塑料微粒被輸運到了遙遠的區域,包括北極。根據估算,通過空氣輸運而抵達海洋的塑料微粒總量與河流中堆積的總量相當。
  • 深海區發現大型塑料微粒庫 汙染蔓延的深度和廣度遠超預期
    科技日報北京6月9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近日公開的一項環境學最新報告,美國科學家團隊在加州蒙特雷灣深海區內,發現可能存在一個大型海洋塑料微粒庫,這可能是現在最大的塑料微粒庫之一,但到目前為止尚未得到充分重視。
  • 美國專家呼籲:深海生物體內發現大量塑料微粒,霍金預言或將成真
    美國專家呼籲:深海生物體內發現大量塑料微粒,霍金預言或將成真!塑料是典型的科技產物,也是近代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的,現在,塑料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真的是隨處可見的普通東西。塑料一經發明,就在全世界範圍內盛行開來。
  • 嬰兒每天可能攝入160萬個微塑料,科學家:微塑料可能進入大腦
    人類雖然很清楚,塑料汙染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對人類的影響可能更大,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塑料微粒)的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
  • 北極下塑料雪!每升北極浮冰中含有1.2萬個塑料微粒 大氣遭受嚴重汙染
    北極下塑料雪。一項研究發現,從北極到阿爾卑斯山脈,積雪中都存在大量的微塑料汙染。該研究促使科學家警告稱,大氣受到了嚴重汙染,並要求緊急研究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研究發現,雪在下落時從空氣中捕捉微粒,格陵蘭島和斯瓦爾巴特群島之間的海洋浮冰樣本,平均每升含有1760個微塑料微粒。在歐洲地區甚至發現了更多——平均每升24600個。這項研究表明,風的輸送是全球微塑料汙染的一個關鍵因素。科學家們呼籲研究空氣中微粒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他們指出,此前的一項研究發現,微粒存在於癌變的人類肺組織中。
  • 每升瓶裝水中有325個塑料微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報導,紐約大學科學家日前撰文稱,目前每升瓶裝水中平均含有325個塑料微粒。化學家們在實驗中研究了來自歐洲、非洲、亞洲和南北美的259瓶瓶裝水,其中包括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瓶裝水。
  • 我們一年會吃下多少塑料?塑料微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危害?
    蔬菜和水果中也有塑料微粒來自義大利卡塔尼亞大學的一份報告顯示,當地農產品,如西紅柿、洋蔥、西蘭花、馬鈴薯、蘋果和梨等,都含有微塑料。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與南京土壤研究所和荷蘭萊頓大學的聯合研究發現,萵苣和小麥作物根部的裂縫可以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然後傳播到可食用部分。
  • 微塑料隨風「旅行」,科學家撰寫微塑料「遊記」
    微塑料隨風「旅行」《中國科學報》從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獲悉,該機構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微塑料的一個令人不安的方面,即它們會被卷進大氣,隨風飄散到遙遠的海洋,包括那些看起來十分清澈的海面。該研究所教授Miri Trainic說,「我們驚訝地發現,在看似純淨的水面上有這麼多微塑料。」
  • 令人震驚!微塑料幾乎遍及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關於島嶼生活有兩個眾所周知的事實,馬爾地夫尤為明顯:大多數消費品必須用船運輸,而大多數廢物都是遊客產生。馬爾地夫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本地生產的產品很少。根據政府統計數據,一名遊客每天製造的垃圾幾乎是首都馬累居民的兩倍,是另外200個人口密集島嶼居民的五倍。因此,2019年,在人均處理不當垃圾產量排名方面,馬爾地夫位列全球第四。
  • 萬米海底淪為塑料垃圾槽 會對深海物種造成什麼影響
    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早已為人所知,如今,英國科學家發現塑料汙染不僅存在於海洋淺表,而且延伸至海洋深處,包括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超萬米的地球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被海漂垃圾覆蓋的海灘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紐卡斯爾大學自然和環境科學學院研究人員從馬裡亞納海溝和另外5個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捕捉並分析海洋動物樣本,在這6個海溝都發現有片腳類動物攝入塑料微粒,而且越靠近海床覓食,攝入塑料微粒越多。 在馬裡亞納海溝提取的所有動物樣本體內都含塑料微粒。片腳類動物外形像蝦,體型微小。
  • 馬裡亞納海溝也沒逃過汙染,塑料微粒在大量堆積
    雖然深海中生活的未知生物會讓我們感到可怕,但是那裡卻面臨著更加嚴重的危機,那就是塑料災難。發表在《地球化學展望》快報上的研究稱,即使在海洋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也存在著數量驚人的塑料微粒。
  • 塑料微粒在蒙特雷灣深海區的分布調查 | 《科學報告》
  • 塑料海洋:全球海岸線發現的海洋垃圾90%與塑料製品有關
    全球海岸線上發現的海洋垃圾中有90%與一次性塑料製品有關:瓶子,吸管,食品包裝和普通包裝。塑料無法生物降解,至多分解成較小的碎片。人們會在藤壺、海蚯蚓和片腳類動物這些濾食性動物的體內發現微塑料顆粒,而這些生物反過來又會被包括魚在內的大型海洋生物吃掉,最終被端上人類的餐桌,進入我們自己的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