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合禮儀·秀麗「秀」禮」博物館參觀禮儀

2020-12-12 多彩肇慶

各位

又到了秀麗「秀」禮的時間啦!

今天,秀麗要為大家講

公共場合禮儀——博物館參觀禮儀

在這之前

請允許我簡單介紹下肇慶的名勝

1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

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城東街道江濱東路。閱江樓始建於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間(1431-1435),明崇禎十四年(1641)正式命名為閱江樓,清順治十四年(1657)重建。

2019年5月16日,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舉行黨日活動。

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閱江樓)是國家二級博物館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和肇慶市博物館所在地,佔地約2000平方米,典型的廣東四合院式古建築。北樓首層有清康熙時兩廣總督郭世隆所立「康熙御書碑」5方,南樓簷下懸掛清代兩廣總督勞崇光所書「閱江樓」木匾, 1925年11月21日,葉挺獨立團在此地成立。葉挺獨立團成立後,大力支援了西江地區的農民運動,推動西江地區農民運動達到全盛時期。1926年5月,葉挺獨立團奉命揮師北伐。1959年,根據朱德元帥指示,閱江樓被闢為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第一支正規革命武裝葉挺獨立團的成立地,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

鐵軍雄風陳列展廳

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閱江樓)內《硯都瑰寶》端硯陳列館展現了千年文房瑰寶——端硯的獨特風採,是肇慶端硯文化宣傳教育的重要平臺。

士兵宿舍場景

幹部宿舍

展廳照片

肇慶市博物館充分發揮博物館資源,針對不同公眾開展相應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教育活動,如圍繞「博物館與旅遊」主題開展的「我愛博物館」少兒繪畫比賽、專家文物鑑寶、慶祝「5.18國際博物日」文藝匯演。開展社會教育活動,如通過博物館的參觀、宣講、夏令營、入團入黨宣誓、徵兵儀式、徵文、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共建活動,提高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展示肇慶市歷史文化。

2018年7 月7日,小志願者杜佳沂在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為端州區優秀外來工子女講解。

2

公共場合禮儀——博物館參觀禮儀

文明參觀博物館和紀念館,不僅是展現我們個人的素質修養,更是體現出對歷史文化的尊重。

教養體現於細節,細節展現素質,細節決定成敗,小細節彰顯大文明。

為您分享:參觀博物館的基本禮儀和注意事項

一、佩戴口罩,文明排隊,有序入館:

1.請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參觀時全程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

2.請您配合工作人員的疏導工作,自覺排隊進入場館。

二、展品珍貴,切勿觸摸,遵守規定:

1.請您不要敲擊展櫃,或觸摸展品。

2.請您遵守場館規定,不隨意使用閃光燈拍照。

三、文明參觀,禮貌溝通,輕聲輕言:

1.請您不要在館內集聚飲食,不可大聲喧譁。

2.請您在遊覽時注意照看自己的孩子,不可讓孩子追逐打鬧。

3.遇到問題時,請您諮詢工作人員,言語得當,禮貌溝通。

4.請您安靜專心聽講解員講解,不可出言遜。

5.人多時,不要擁擠,請您按順序邊看邊走。

6.請您不要從他人面前經過,應當從其身後走過,如需從他人面前超越時,請說:「對不起/不好意思,請借過一下。」

3

古禮今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是禮儀之邦,「禮」通行於社會各個層面,自古有「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之說。《孝經》說:「禮者,敬而已矣。」禮的核心思想是「敬」,對人、對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都要有恭敬之心,這是立身之根基。中華文明歷來就強調以禮待人,引領社會向上。禮是教人心生莊敬的美德,禮是使人行事得體的分寸,禮是不違背人情,禮不因循守舊。禮儀文明是中華文明核心內容,它的傳承也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的義務和使命,人人都應自覺作中華禮儀文明的實踐者和傳承者。

參考資料:

1.《中華傳統禮儀概要》彭林著

2.《家教與門風》彭林著

3.《儀禮》彭林譯註

4.《服務禮儀標準培訓》紀亞飛主編

5.《不知禮 無以立》於媛著

6.《肇慶文博》

多彩肇慶編輯部

文:孫秀麗

圖片來源:市文廣旅體局

相關焦點

  • 【公共場合禮儀·秀麗"秀"禮】博物館參觀禮儀
    各位又到了秀麗「秀」禮的時間啦!今天,秀麗要為大家講「公共場合禮儀——博物館參觀禮儀」在這之前請允許我簡單介紹下肇慶的名勝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公共場合禮儀——博物館參觀禮儀文明參觀博物館和紀念館,不僅是展現我們個人的素質修養,更是體現出對歷史文化的尊重。
  • 【公共場合禮儀·秀麗"秀"禮】行車禮儀
    各位又到了秀麗「秀」禮的時間啦!今天,秀麗要為大家講「公共場合禮儀——行車禮儀」在這之前請允許我簡單介紹下四會扶利村1「中國古法造紙第一村」——扶利村2公共場合禮儀——行車禮儀文明行車是一種修養,更是安全駕駛的基礎。
  • 「秀麗「秀」禮·社交禮儀」握手禮
    特約欄目多彩肇慶秀麗"秀"禮社交禮儀——握手禮為您分享:握手禮何為社交禮儀?社交禮儀是一種社會規範,具有差異性、規範性和傳承性,是人們在從事社會活動中遵循的禮儀規範和社交藝術,對交往對象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為規範和慣例,是提高個人美譽度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一、握手禮儀要點1.身體稍前傾,雙目注視對方,面帶微笑。2.伸出右手,手掌與地面垂直,手指併攏,虎口相握。
  • 「秀麗「秀」禮·社交禮儀」電話禮
    特約欄目多彩肇慶秀麗"秀"禮社交禮儀——電話禮>讓文明之花滿城綻放由肇慶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公眾微信號「多彩肇慶」設立的【文明禮儀】專欄,在9月開學季期間,將推出【秀麗「秀」禮童蒙養正——少兒文明禮儀】公益課堂系列,普及少兒文明禮儀知識,讓孩子養成注意自身形象、形成良好的坐站走蹲習慣、養成主動使用文明用語、主動微笑的習慣、養成禮貌待人的習慣、形成學會感恩的良好意識
  • 「秀麗「秀」禮·童蒙養正」少兒禮儀文明手勢篇
    特約欄目多彩肇慶秀麗"秀"禮童蒙養正 · 少兒文明禮儀讓文明之花滿城綻放由肇慶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公眾微信號「多彩肇慶」設立的【文明禮儀】專欄,在9月開學季期間,將推出【秀麗「秀」禮童蒙養正——少兒文明禮儀】公益課堂系列,普及少兒文明禮儀知識,讓孩子養成注意自身形象、形成良好的坐站走蹲習慣、養成主動使用文明用語、主動微笑的習慣
  • 參觀博物館、展覽館怎麼做「合乎禮儀」?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 「文明禮儀」「舉止禮儀——立容端正」
    古禮今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秀麗有「禮」送給您儀表舉止禮儀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為此,我們設立【文明禮儀】專欄,邀請高級註冊禮儀培訓師中國是禮儀之邦,「禮」通行於社會各個層面,自古有「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之說。《孝經》說:「禮者,敬而已矣。」禮的核心思想是「敬」,對人、對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都要有恭敬之心,這是立身之根基。中華文明歷來就強調以禮待人,引領社會向上。禮是教人心生莊敬的美德,禮是使人行事得體的分寸,禮是不違背人情,禮不因循守舊。
  • 博物館禮儀,折射父母規則意識
    博物館禮儀,折射父母規則意識張瑜近日,一張廣東省博物館觀眾留言本照片在網上引起熱議。有人在留言本上質疑博物館工作人員「管得好多啊」,質問:「不讓孩子解放天性嗎?跑怎麼了跳怎麼了?碰恐龍又怎麼了……」對此,@廣東省博物館 回應:在博物館遵循相關的禮儀規範,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 中國禮儀文化,傳統五禮(五)——嘉禮
    原創|無視聯繫的客觀 圖片|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嘉禮親萬民。」嘉禮為古代禮儀中內容最豐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襲,下至鄉飲酒禮,婚冠、賀慶等無所不包,其最主要的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xiǎng)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即位改元禮等。
  • 禮儀概念:禮儀的含義、禮儀的特徵
    禮儀的含義禮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的本意是「敬神」。禮經過中國幾千年歷史的浸潤和薰染,其含義在不斷地演變,時志今日,禮已經深入到人類的·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之中,引申為表示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或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和敬意。因此,禮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與準則。
  • 論禮儀的重要性:有禮走天下!
    從古代的《禮記》到現代的《社交禮儀》,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禮儀。「恰到好處」的禮儀會讓人心情愉悅,「失禮」則會讓人感到不快,從而降低自己的形象。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中華民族更是崇尚禮儀的民族。禮儀一直伴隨在人們的生活中。見到長輩要問好,人們見面首先是相互握手致意,吃飯的時候總是長輩坐在中間,這些畫面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禮儀。
  • 一個人的禮儀是修養,兩個人的禮儀是社交,三個人的禮儀是制度
    禮儀與我們息息相關: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坐一起,一言一行禮儀讓我們懂得規範:矩步方行,通書達禮,九十其儀,濟濟蹌蹌禮儀為我們明確標準:翩翩有禮,落落大方,文質彬彬,溫文爾雅禮儀要我們修煉內心:正身清心,通書達禮,誠敬謙讓,和眾修身禮儀就在每個人的身邊,我們能夠看到的禮儀是優雅的舉止、得體的言行、讓人舒服的言行,而這些是個人道德品質、文化素養、教育良知等精神內涵的外在表現。
  • 人類最早的禮儀是祭祀禮 但人生九大禮是啥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社交禮儀是指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所具備的基本素質,禮儀在現在社會交往中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人類最早的禮儀是祭祀禮,但人生的就九大禮儀你知道是什麼嗎?人生第一大禮:懷子禮——禮儀胎教,優生後代懷孕既行懷子禮,目不識惡色、耳不聞惡聲、口不出惡言。居潔、視美、思善。生兒生女必健康、聰明、中正、健全、優秀。
  • ...有禮有儀!讓你更美麗!——迪慶州女企業家商會舉辦商務禮儀培訓
    點擊標題下「迪慶脫貧攻堅」可快速關注讓我們的形象更加美麗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自信讓我們的事業更加成功12月1日,迪慶州女企業家商會在香格裡拉市獨克宗古城花巷舉辦商務禮儀培訓活動禮儀是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雲南夏禮禮儀文化特聘星級講師、環球禮儀高級禮儀培訓師、雲南機場集團服務質量聘任專家石曉雲,應邀講授了定製化課程《植入式商務禮儀》。她圍繞企業家穿衣打扮、企業品牌塑造、員工管理、與客戶交往溝通、商場實務等內容,講解了商務禮儀基本知識和重要意義,並與學員互動交流、現場指導。
  • 修齊禮儀學院青少年禮儀培訓師培訓兒童禮儀培訓師培訓課程
    修齊禮儀學院青少年禮儀培訓師培訓、兒童禮儀培訓師培訓課程之淨手禮修齊禮儀學院青少年禮儀培訓師培訓、兒童禮儀培訓師培訓課程之淨手禮修齊禮儀學院青少年禮儀培訓師培訓、兒童禮儀培訓師培訓課程之淨手禮修齊禮儀學院青少年禮儀培訓師培訓、兒童禮儀培訓師培訓課程之淨手禮
  • 別當「熊孩子、熊家長」博物館禮儀也要從娃娃抓起
    跑怎麼了跳怎麼了,碰恐龍又怎麼了……」對此,廣東省博物館回應:在博物館遵循相關的禮儀規範,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逛博物館,你遇到過不文明現象嗎?日前,四川博物院在官方微博上做了一個關於博物館文明參觀的投票調查,其中接近半數的網友認為「在展廳大聲喧譁、四處跑動」最「不能忍」。
  • 「外國餐桌禮儀」在日本不可以夾菜給人?吃貨必看用餐7個細節!
    【外國餐桌禮儀】在日本不可以夾菜給人?吃貨必看用餐7個細節!出國旅遊吃貨行程不能少,但各國餐桌禮儀大家知了解嗎?像在臺灣「不能把筷子插在飯上」或是「長輩開動才能開動」等,在外國也有許多你不可不知,卻又常常被忽略的餐桌禮儀,現在就為大家介紹幾點,讓你出國玩不被當成「奧客(難頂客人)」,開心吃遍大街小巷!1.
  • 禮學行者張曉龍示範餐桌禮儀 男神教學「秀色可餐」
    有著「奢侈品界的奧斯卡」之稱的巴塞爾國際珠寶鐘錶展隆重開幕,著名演員張曉龍受邀前往巴塞爾參加各大表展,以禮學行者的身份展開了一場時間與文化的旅行。近日,張曉龍在瑞士上演了一場「秀色可餐」西餐的餐桌禮儀教學。
  • 了解禮儀起源,掌握禮儀要求,做一個懂禮儀的人
    禮儀是我們人際交往中必備的技能之一。那麼關於禮儀的來源大家是否又有所了解呢?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禮儀的歷史都十分悠久,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禮儀的起源。揭示禮儀的起源及其歷史演變有利於我們更深刻地把握禮儀的本質,全方位地了解禮儀文化,並通過對傳統禮儀文化的揚棄,更好地指導我們現實的禮儀實踐。在我國,歷代統治階級幾乎都推崇「禮治」。
  • 《中國茶道·禮儀之道》:以茶為禮 以禮修仁
    川夫 「以茶為禮」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符號,茶禮儀的規範與推廣已成為時代所需。 獻茶有禮,最早見於三國兩晉時期,孫皓「以茶代酒」,陸納「以茶待客」。茶為典章,自唐代陸羽撰寫《茶經》為始,以茶為禮,成為華夏乃至全世界婦孺皆知的禮儀,且經久長盛。 當下學習傳統文化成為潮流,很多人選擇學習茶禮叩開傳統文化之門,希望用它來陶冶情操,修養身心,提升自我。但當真正學習茶禮時,又往往被那些精細技法或必需的禮法所困擾。其實,它的指向極其簡單直接,即所謂「大道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