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地面交通工具的最高速度即將被刷新——600km/h。按照廣州到深圳150多公裡的距離計算,這速度只要15分鐘就能跑完。
地面交通工具的最高速度即將被刷新——600km/h。按照廣州到深圳150多公裡的距離計算,這速度只要15分鐘就能跑完。
依據來源於近期的一則新聞:「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
圖源:圖蟲創意
據說這是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對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進行部署的項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速磁浮工程。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高速懸浮」,如名字一樣,它採用了懸浮技術,軌道和地面之間有10毫米的間隙,列車相當於貼地飛行。
有人可能會問,高速磁浮長得跟高鐵樣子差不多,為什麼高速磁浮能跑這麼快,高鐵不行?
科普一下:高鐵、動車、地鐵這種輪軌系統的軌道交通工具都存在一個「粘著極限速度」的局限,儘管在試驗中最高速度可達574.8公裡/小時,但由於受噪音、震動、磨損等影響,400km/h的速度才比較適合高鐵商業運行速度。
簡單來說就是,高鐵存在極限運行速度,而高速磁浮則可以突破這種極限。
我們都知道磁浮列車採用的懸浮技術可以讓列車懸浮在「半空」,沒有了軌道的摩擦阻力,可以讓速度進一步提升。儘管如此,600km/h對於高速磁浮來說依然是一個具有革命性的突破。
目前,研發磁浮列車的國家主要有4個:中國、德國、日本、韓國。
日本早在1962年就開始研發磁懸浮在鐵路軌道上的應用,但早期並沒有突破性進展,來到21世紀初,2003年,日本的高速磁浮列車跑出了581公裡/小時的試驗速度,到2005年,創下了603公裡/小時的世界紀錄。不過這僅為測試中的速度,在商業化運行中,速度並沒有達到理想值。
德國的磁浮列車從1989年推出至今已經經歷了九代產品的迭代更新,其最新型號Transrapid09型磁浮列車,設計時速為500公裡。
2001年,德國的磁浮列車落地中國上海,進行商業化應用,這臺磁浮列車採用的是德國第八代磁浮列車產品Transrapid08,它在試驗中的速度達到了500公裡/小時左右,但實際運營速度大概為431公裡/小時。
而這次我國研發的600公裡/小時的高速磁浮項目則從2016年7月啟動,由中國中車組織,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實施,集合了國內高鐵、磁浮領域的資源,並聯合30餘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組成龐大團隊。
在立項的時候,就把可商業化運行速度定位為600公裡/小時,是一個比較超前的定位。
到下線測試,僅用了3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不少技術突破,包括在高速磁浮列車關鍵核心技術、車輛、牽引、運控通信等都有不少變革。
根據官方消息,600km/h的高速磁浮工程樣車將在2020年下線;2021年開始調試線上開展系統綜合試驗,逐漸形成高速磁浮工程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