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熟牛排裡的紅汁是血水嗎?吃半生牛排對身體有危害嗎?

2020-12-17 饕餮新部落

去正規牛排店,專業西餐廚師會建議你吃三分熟的牛排,欠火候的牛排不易咀嚼,三分熟的牛排才是最理想的,鬆軟有彈性,這時候最能凸顯牛排本身的肉質和汁水的風味,給你最完美的感官體驗。因為越熟的牛排,口感會變逐漸變硬,漸漸失去彈性,肉質纖維的粗糙感加重,同時也失去了牛排的原汁原味。尤其是在外國人眼裡,吃一塊完全烤熟的牛排,簡直是對牛肉的糟蹋。

很多中國人不敢吃三分熟的牛排,就是怕一刀切下去,看見猩紅猩紅的血水,認為這簡直是茹毛飲血,回到了原始人的生活狀態,甚至還會進一步聯想,這肉中的紅色液體中含了多少細菌微生物寄生蟲,吃了難道不會拉肚子嗎?要花大價錢吃頓牛排,再吃出病來,那可真不值了。對於牛排,中國食客最大的擔憂不在於怎麼吃而在於顏色。「太熟了不好吃,可是不熟血淋淋的不敢吃」,顧慮的焦點,都集中在牛排裡的紅汁是牛的血液嗎?

我們都知道,血液一旦離開血管會凝固。如果血液離開血管不能凝固,則會流血不止,從牛排上流出的紅色液體,不管時間過去多久,都不會凝固。這是不是說明,那根本就不是血呢?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不是血,會是什麼呢?它們是肌紅蛋白,是一種存在於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和在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專職負責氧氣的運輸。只不過血紅蛋白負責的是血管,肌紅蛋白負責的是肌肉。

肌紅蛋白之所以呈現紅色,是因為含有血紅素,血紅素遇氧呈現紅色,缺氧呈現暗紅色,過多的接觸氧氣會慢慢變成褐色,這就是可以通過肉的顏色,判斷肉質新鮮程度的原因。冷凍牛肉一般呈現暗紅色,並不是不新鮮的原因,而是真空包裝缺氧導致的,只需要在空氣中放置,就會慢慢變為新鮮的紅色。溫度也會改變肌紅蛋白的顏色,常溫下肌紅蛋白是鮮紅,隨著溫度慢慢升高,紅色會越來越淺,變成粉紅色直到深褐色,這也是不同熟度牛排呈現的顏色。

肌紅素開始變性的溫度大概是55度左右,三分熟的牛排切開是紅色的,流出的肉汁也是紅色的。五分熟的牛排顏色偏淡,七分熟的牛排是粉色的,全熟的牛排切開是裡面是淡棕色,這個時候流出的肉汁就是透明的。因為肌紅素已經完全變性。肉類含水量達到70%,而肌肉蛋白質受熱後會將自身水分向外擠出,所以在生的時候兩塊同樣重的牛排,一塊做三分熟,一塊做全熟,三分熟的看起來會比全熟的大得多。

牛在屠宰過程中,會放掉血管中全部的血液,僅在心臟和其他內臟中殘留一部分。牛排切開後的血水,是70%的水加肌紅蛋白而成的混合物,這種肉汁液體不僅使得牛排更加多汁美味,還含有豐富的鐵,是補血佳品,如果一塊牛肉乾乾巴巴,一點汁液都沒有,要麼是被風吹乾了,已經不新鮮了,肯定不適合做烤牛排。很多去牛排店打工的學生,老闆首先要教會他告訴客人說,牛排中的紅色液體是肉汁而不是血水。

很多客人對牛血的擔憂應該是來自於細菌,但牛肉在包裝之前都進行過滅菌處理,零下18度低溫冷凍過的牛排,也是一個殺菌的過程。而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說法,只要牛排內部溫度達到62度,也就是七分熟,靜置三分鐘,就可以殺死大部分的致病細菌。

當然走私牛肉,沒經過檢驗檢疫的水貨牛排不在此列,因為水貨不能進大冷庫,甚至在運輸過程中都不敢走正規冷鏈,中途變質以及二次汙染的可能性極大,往往噴一下藥水就繼續賣。所以吃牛排哪怕價格貴一些,一定要去正規的牛排店。這就跟吃日本料理一樣,不能隨便去一家低價野店,就貿然吃生魚片。

要防止牛肉中寄生蟲對人體的感染,要做到不吃不新鮮的的牛排;不買未經檢驗的牛肉;牛肉最好要冷凍後再食用,在-7℃以下的冰箱內需冷凍24小時以上,才能凍死囊尾蚴。發達國家的肉類加工和運輸有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冷凍加工環節不僅要求產品本身低溫,還要求加工環境低溫,可有效抑制環境中微生物的繁殖,這也可能是歐美人吃三成熟牛肉不生病的原因之一。

最後我們需要總結的是,烤牛排是西餐,如何選擇牛排的生熟程度,也不一定要一味效仿歐洲人,只吃三分熟的烤牛排,畢竟中國的食材環境比較糟糕,哪怕損失一點口感上的美味享受,還是儘量吃七分熟的烤牛排吧,吃完熟的烤牛排,那就簡直讓人無法忍受了,不如不吃。

相關焦點

  • 牛排裡滲出的是「血」還是「汁」?吃了這麼多年牛排,現在才知道
    牛排裡滲出的是「血」還是「汁」?吃了這麼多年牛排,現在才知道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了,老百姓的腰包也是一天比一天更鼓了,所以現在有很多家庭也都已經步入到了小康的生活狀態。現在人們對於各項事物的要求也是變得越來越高了,特別是對於吃的這個方面也是變得更加挑剔了。在以前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的,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連肚子都填不飽,只要能夠吃上一頓飽飯,別提有多高興了,雖然現在我們已經不用為了溫飽問題而擔憂了,但是現在的人們對於吃的方面關心最多的就是這種東西吃了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沒有好處。
  • 切牛排時流出的紅色汁水是血水嗎?半熟的牛排到底可以放心吃嗎?
    而且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是西方人吃牛排的話,他們一般不會要全熟的,基本上都會要三分熟或者是5分熟,當然我們中國人可能接受不了,這種熟度的,基本上會要7分熟的。而且我們大家應該都多少了解牛排好不好?就看牛排是不是鮮嫩多汁。所以說好多人認為牛排最寶貴的就是你他那一汪的積水,但是有些人卻感覺在切牛排的時候流出來的紅色汁水,特別的像雪水,那麼到底是不是雪水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 外國人喜歡吃三分熟帶血水牛排 國人喜歡吃全熟 牛排幾分熟好吃?
    有次川普宴請馬克龍一行人吃牛排,在曼哈頓西餐廳,餐廳廚師不小心把牛排煎成全熟的,服務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端上來,沒想到川普吃的大呼過癮。布麗吉特很意外的問川普,總統先生,您能咬得動嗎?川普私人管家幽默的說,川普先生和中國人有同樣飲食習慣,喜歡吃全熟的牛排。吃牛排生熟程度其實根要據個人喜好,不過牛排三分五分熟比較新嫩,肉汁比較多,好多人看到牛排血水覺得不衛生其實是個誤區,因為生血是會凝固的,牛排的血水是肉汁叫肌紅蛋白營養很豐富。
  • 吃牛排時,為什麼盤裡會放個生雞蛋?95%的人都鬧笑話了
    為什麼牛排要配半生的雞蛋?其實,這個雞蛋是搭配牛排一同進食的,可不是將其直接吃掉喔,掌握好這個雞蛋的食用方法,能讓你的牛排吃起來更有味道。食用方法一:牛排中的雞蛋其實是沒有完全成熟的,只有外面的蛋白有一點點的凝固,其內部的蛋黃還處於液態形狀。
  • 五分熟牛排裡流出來的「血水」是「血」嗎?終於找到答案了
    牛排,對於我們中國人而言是西餐,對於西方人而言是家常便飯。就像我們中國人吃中餐一樣,覺得習慣順口,覺得味道醇厚。不過一到節日什麼的。我們中國人喜歡吃西餐慶祝下,感受下更加浪漫時尚的西餐。說到這裡,關於牛排幾分熟,其實也是一個一直在討論的話題,我們中國人大都喜歡吃全熟的,但是再西方的國家,都喜歡吃五分熟,甚至三分熟,看著牛排裡流出來的「血水」,他們怎麼吃的下去呢?看著裡面血淋淋的樣子,你能吃的下口嗎?總之我是下不去口,我都是吃七分熟甚至咱們中國全熟的,不然我實在覺得難以下咽。
  • 韓國小帥哥直播吃牛排,這牛排還是三分熟的哦,還能看到血絲
    韓國小帥哥直播吃牛排,這牛排還是三分熟的哦,還能看到血絲。隨著網絡科技發展得越來越廣,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得需要用到網絡,這是一個網絡時代。現在有很多人都在利用著網絡來開始賺錢了,因為現在每個人要做的大部分事都得需要用到網絡。因為網絡,最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網紅」。
  • 牛排到底幾分熟比較好吃 吃牛排常見誤區
    原標題:牛排到底幾分熟比較好吃 吃牛排常見誤區   牛排是西餐中最常見的一道美食,吃過牛排的人都知道,牛排的生熟一般分幾個階段,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口味,西方人一般偏向較生口味的牛排,中國人則更偏愛吃七分熟的牛排,那麼牛排到底幾分熟比較好吃呢?
  • 買牛排時,要看清包裝上有沒有這3個字 →
    很多朋友會覺得合成牛排,拼接牛排經常吃的話對身體無益,其實合成牛排最大的缺點是沒有牛肉的口感,咀嚼起來不像是吃地地道道的牛肉。牛排的生熟一般分幾個階段,不同的人吃不一樣的熟度,而每一種階段有不同的口味,那麼牛排到底幾分熟比較好吃呢?牛排到底幾分熟好吃?
  • 吃牛排時,還在要8分熟的牛排嗎?牛排熟度這樣挑,不再鬧笑話
    為了在攝入蛋白質時,不攝入過量的熱量和脂肪,牛排就成為了人們眼中肉製品的「寵兒」。牛排營養豐富,不僅富含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和蛋白質,而且牛排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幾種微量元素,對於正在生身體的孩子很有好處。同時牛排含有的脂肪比例很低,也是健身人群的首選。但是喜歡吃牛排的人一定曾遭遇過這樣的尷尬,第一次去店裡吃牛排時,服務員問你要幾分熟的牛排時,不知道如何選擇。
  • 你真的懂吃牛排嗎?看看網紅牛排是怎麼做的,暢銷是有原因的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吃過牛排吧,但你知道吃牛排有些什麼講究嗎?作為永不淘汰的西餐主食,一塊牛排,足以滿足肉食動物們從味蕾到飽腹的所有需求。吃好吃的牛排當然要吃原切的!一分熟:表面被煎烤,但內部通常是生冷的;二分熟:表面肉質緊緻,呈灰褐色,剖面為血紅色,中心溫熱;三分熟:牛排的中心肉質依舊帶有血絲,但牛排兩側已呈棕色,當食客沒有明確要求時,在歐美的餐廳裡,這個溫度是最為常見的
  • 煎牛排要把「血水」浸泡乾淨?你吃對了嗎?
    冷凍牛排打開冷凍牛排包裝,剪開真空包裝袋後,蟹如虎先把牛排自然解凍。解凍的牛排留出很多「血水」,這些鮮紅的「血水」讓習慣食物要煮熟煮透的我們有些擔憂而無法接受。那麼,這些牛排流出的汁水是牛排裡的血水嗎?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紅色液體都是血,它們是肌紅蛋白。是一種存在於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和在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專職負責氧氣的運輸。只不過血紅蛋白負責的是血管,肌紅蛋白負責的是肌肉。
  • 西餐廳裡吃牛排,點全熟牛排會被嘲笑嗎?聽聽大廚怎麼說
    大家在吃西餐的時候就能發現,西餐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牛排了,很多人在吃西餐的時候都會點牛排,並把它當做主食。在西方國家,人們經常吃牛排分為三分熟,五分熟,還有七分熟的牛排,很少有人吃全熟的牛排。但是我們國家就不一樣,因為飲食習慣的原因,我們都喜歡吃熟食,所以很多人都會在西餐店裡點全熟的牛排。但是很多人卻怕被廚師嘲笑,事實會這樣嗎?來看看西餐店的廚師怎麼說。
  • 西餐廳吃牛排,幾分熟才是「高逼格」的吃法?看完就會點牛排了
    21世紀以後,我們開始越來越多地接觸到西餐,很多人好奇西方的菜和中東方有什麼不同,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去嘗試。牛排在西餐中是比較出名的,並且也是西方的一種主食,但在中國它僅僅是一個菜品。而且牛排有幾種不同的熟度,很多人不知道選幾分熟。那在點牛排的時候,難道要選「全熟」嗎?
  • 如何買到地道的牛排?一定要認清包裝上的這3個字!
    ,價格到包裝五花八門,雖然有的牛排會在包裝上說明是整切,原切,看起來像是一塊正經的牛排,但真的如此嗎?很多朋友會覺得合成牛排,拼接牛排經常吃的話對身體無益,其實合成牛排最大的缺點是沒有牛肉的口感,咀嚼起來不像是吃地地道道的牛肉。
  • 西餐廳裡牛排有哪些生熟程度可以選擇,你知道幾成熟的最適合你嗎
    西餐廳裡牛排有哪些生熟程度可以選擇,你知道幾成熟的最適合你嗎現在中國的西餐廳非常的多,吃牛排在過去七、八十年代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是在現在吃牛排已經是很日常和普遍的事情了。我們去外面的西餐廳吃牛排時,服務員通常都會問我們要幾成熟,那麼牛排都有哪些數字可以區分的生熟程度可以選擇呢?幾分熟的是最好吃的呢?我們都知道西餐裡的牛排很少是全熟的,因為全熟的牛排是很難切開的,而且口感較差。牛排主要是以奇數來區分它們的生熟程度,其中分別有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和全熟,不同熟度的牛排也會有不同的口感。
  • 如何煎牛排,能讓牛排外酥裡嫩呢?西餐廚師:這樣做牛排鮮嫩多汁
    如何煎牛排,能讓牛排外酥裡嫩呢?西餐廚師:這樣做牛排鮮嫩多汁眾所周知,在西餐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牛排了,煎得好的牛排那叫一個外酥裡嫩呀!口感吃上去會很有嚼勁,而且還不膩,牛肉中中含有大量的胺基酸和蛋白質,能給人體補充營養,而且脂肪含量少,還不發胖,因此受到大多數女孩子的喜愛。
  • 為什麼外國人吃牛排時,盤子裡總會放一個半生的糖心蛋,咋回事?
    為什麼外國人吃牛排的時候,盤子裡總會放一個半生的糖心蛋呢?現在西餐在我們中國,同樣也是非常受歡迎。在西餐中,用餐禮儀是十分講究的,無論是刀叉的擺放,牛排、雞蛋的用法甚至與服務員的溝通,都有著各式各樣的講究;比如:你知道西餐廳吃牛排的時候,盤子裡的糖心蛋是怎麼吃的嗎?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用餐方法和西方人的飲食習慣是不太一樣的,我們國人愛吃熟食,一般不喜歡吃半生的雞蛋或者牛排;但是外國人認為食物完全成熟了之後,反而會失去它本身的味道。
  • 這幾十塊錢的牛排大家都吃過,可1000元的牛排你們吃過嗎?
    這幾十塊錢的牛排大家都吃過,可1000元的牛排你們吃過嗎?就像這位小哥為了能夠品嘗到米其林的牛排,專門到米其林的餐廳買了一塊牛排。大家可以在圖片中看到這一千塊錢的牛排了,看得出這塊牛排跟咱們平時所吃的牛排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這塊牛排看起來就非常美,不過小妖覺得這塊牛排充滿著一種錢的氣息。
  • 在吃過100次牛排後,我才發現這個熟度的牛排最好吃,人間美味
    但其實,牛排的大家族裡,除了「七分熟」之外,還有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九分熟(全熟)。而不同奇數數字代表的熟度,也代表著不同的風味和口感。非全熟的牛排能吃嗎?所以我們要吃幾分熟的牛排?1.非全熟牛排的細菌問題既然全熟的肉質不好吃,那我們吃非全熟的牛排會不會有壞肚子的風險呢?之前瑞秋在小時候也被教育說沒熟的東西不能吃。但是在多年以後才明白,非全熟的牛排在全程冷鏈狀態下進行屠宰、分割、包裝、速凍的環節。
  • 在西餐店牛排該點幾成熟,牛排能點全熟嗎?
    牛排在西餐廳中是一種常見的美食,但也就是很少人吃過,其實最根本原因也就是很多人吃不慣生肉,不僅是生牛肉,絕大多數肉類都是要熟透後才吃的下去。那麼到了西餐廳牛排應該點幾成熟的呢?牛排的熟度基本都是「單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全熟。為什麼不能點雙數呢,從西方傳過來後翻譯就與阿拉伯數字中的三、五、七相似所以也形成了這種叫法,餐廳是可以做雙數都牛排的,不過服務員基本上會讓你點單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