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潤燥湯水不能少,多喝這些湯,滋補不上火,去燥潤膚,別錯過

2020-12-14 孩媽美食

立秋了,雖然現在還是熱,但早晚有了涼氣。在秋季天幹氣燥,這樣很容易造成我們皮膚的乾燥,及時補水很重要。平時來點湯湯水水的菜,既補充營養又補充水分,今天介紹三款用排骨煲制的湯水,平時給家人做一些補充營養和水分。

【主料】排骨800克 番茄2個 娃娃菜1棵 大蔥 1棵 姜6片 花椒4粒 白酒1湯匙 白醋2湯匙 白胡椒粉少許 雞粉少許

1.排骨剁成小一點的塊,洗淨控水備用(同時湯煲加水燒開),排骨入冷水堝,加入白酒煮開焯水,鍋大開後,從中間撈出排骨控水(從中間撈排骨可以減少雜質),隨後倒入湯煲內(湯煲內的水要是開的)

2.撇去表面的浮沫,加入蔥段、薑片,加入幾粒花椒和白胡椒粉去腥(不喜歡的可以去掉花椒),加入白酒和白醋(目的也是去腥)煮開20分鐘後,轉中小火加蓋煲1.5小時左右至熟

3.煲湯期間準備蔬菜:娃娃菜洗淨備用,番茄頂部劃十字花刀泡入開水,剝去外皮切成大塊,

4煲好的排骨帶湯盛出一些,加入少許雞粉調味(我燉的比較多,所以盛出一頓所需要的量),倒入番茄煮開2分鐘,加入娃娃菜煮開即可

烹飪技巧

1、白酒、白醋都有去腥的作用,它們都有揮發性,不用擔心湯裡會有它們的有味道。

2、花椒不要多,只幾粒就行。不需要其它的調料了。

3、排骨要酥爛,離不開長時間的小火慢燉。

【主料】排骨350克 冬瓜400克 蔥1棵 姜1塊 白酒1湯匙 白醋1湯匙 白胡椒粉1克 鹽適量

1.冬瓜去皮、去瓤切塊

2、排骨斬斷洗淨控水,冷水入鍋、加入白酒大火煮開焯水2分鐘,撈出備用(同時,湯煲加水燒開)把焯好水的排骨倒入湯煲煮開,撇去浮沫 加入蔥、姜 ,白酒、白醋、白胡椒粉,轉中小火燉煮一小時左右

3.倒入冬瓜塊繼續燉煮10-15分鐘,看到冬瓜變得透明是加入適量鹽或是雞粉調味即可出鍋撒香菜食用

烹飪技巧

1、鹽或是雞粉要最後放,這樣湯才味道鮮。

2、排骨焯水一定要冷水入鍋,焯好水的排骨要入熱水,這樣包好的湯沒有腥味。

【主料】排骨320克 蓮藕1節 玉米1根 蔥2段 姜1塊 花椒5粒 香葉1片 白酒2湯匙白醋2湯匙白胡椒粉1克胡蘿蔔1根

1.玉米切段、蓮藕洗淨去皮切滾刀塊,蔥拍松切段、姜拍松,花椒5粒、香葉1片,鍋內加冷水倒入排骨,加入1湯匙高度白酒燒開(目的是第一次去腥),同時湯煲內加水燒開,開鍋後撈出控淨水分

2.將焯好水的排骨倒入湯煲內,湯開鍋後撇去浮沫,加入5粒花椒,一片香葉、蔥段、姜塊,加入入1克白胡椒粉,倒入2湯匙白醋和1小勺白酒大火煮開10分鐘,加入蓮藕和玉米,鍋開後撇去浮沫,加蓋中小火煲制

3.胡蘿蔔去皮洗淨切滾刀塊,等排骨有8、9成熟時加入胡蘿蔔,調入適量的鹽繼續煲至排骨軟爛即可(我這鍋湯大概用了1小時10分鐘)

烹飪技巧

1:煲湯的火候決定湯色的深淺,想要喝白白的濃湯,就要保持湯要一直滾開,火要中火。反之要喝清湯,要用小火。

2:煲湯最好要一次加足水,中途加水會減淡湯的鮮味,即便是加水一定要加熱水,不可以加涼水

3:煲湯最好用砂鍋,因為砂鍋保溫效果比較好,傳熱均勻,煲出的湯才鮮美。

4:浮沫一定要撇淨,這樣的湯煲出來才不會腥。

學會了就時常做給家人吧。

相關焦點

  • 立秋後,湯水要多喝,一碗廣式霸王花湯更是少不了,讓它為你護航
    和夏天截然不同的是,夏天飲食要清淡一些,而秋天就要適當的喝一些湯水來滋潤一下。秋天是一個特別適合喝湯的季節,滋補潤燥的湯水更少不了啦,經常地為家人做這些適合秋天的湯水,補充營養的同時滋潤滋潤,讓身體有足夠的營養來抵禦秋季的乾燥天氣,順利度過秋天,健康入冬。
  • 立秋後少吃西瓜,多喝這湯,清甜可口,咳嗽不咳,身體棒,少生病
    時間過得好真快,三伏天也要快結束了,前幾天也立秋了,這幾天氣溫還好,不冷不熱,不過呢,我們還是要小心秋老虎,飲食上還是要小心,因為還沒有出伏,我們除了要多喝水之後,還要吃一些清爽的食物,金秋八月,我們不妨喝點湯水,這次呢,小饞貓介紹一道湯,它就是雪梨金桔紅棗湯,入秋後多喝些,不少人經常吹空調
  • 立秋過後,一定要喝這湯,滋補養胃不上火,孩子常喝不挑食
    立秋過後,一定要喝這湯,滋補養胃不上火,孩子常喝不挑食。雖說已過了立秋,但天氣還是那麼的熱,特別在廣東的朋友就有體會,那天氣就像溫水煮青蛙,溫熱沒有一絲涼意,恨不得跳到水裡泡上半天時間。所以這時候在飲食上多喝湯就對了。
  • 立秋將至,喝這湯最養人,健脾補胃,祛溼潤燥,立秋不懂吃可惜了
    所以立秋前後的這段時間,白天還是要注意祛暑生津,到了夜晚儘量別再吹空調和風扇水了,以免夜間著涼感冒了。除了在生活作息上注意調整以外,立秋前後的飲食養生也是不容忽視的。立秋節氣有的地方有著「立秋啃秋瓜」的習俗,這裡的秋瓜指的就是西瓜了,西瓜水分很足,對防暑降溫又不錯的作用,但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吃的,西瓜是寒性的,一些偏體寒的人建議少吃。
  • 秋天,多煲這湯給家人喝,滋潤去燥,溫補不上火,一周一鍋全家愛
    說起煲湯,還真是有一陣子沒喝自己煲的湯啦,這人一旦有了念想,就必須立馬行動;跑了一趟超市,三下五除二的備齊了煲湯的食材。雖然已經進入秋天了,但氣溫還是挺高的,並且它跟炎熱夏季不同,氣候還會比較乾燥,所以多喝點湯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補充流失的水分,還能滋補身體,潤燥。今天,就是根據當下的季節,給大家推薦一道非常經典的秋季滋補湯:乾貝冬瓜煲鴨湯。
  • 入秋要多煲湯喝,這湯滋補不上火,潤肺去燥氣,秋天進補不能少!
    天下美食何處尋,誰人不識大河君。大家好,我是大河君。大河君往後寫美食文章,不僅僅跟大家介紹各種美味佳餚,另外還跟大家介紹這些美味的製作方法,另外把各種美食的營養價值,藥用功能等,也會做詳細介紹,讓大家在了解美味的同時,學會它的製作方法。另外知道它們一些我們不知的藥用價值。
  • 秋天進補湯水不能少,6道湯的做法,滋補潤燥又鮮美,好喝不上火
    進入九月,天氣逐漸變味涼爽,涼爽的天氣也待來了氣候的乾燥,這時我們應該多喝湯,湯湯水水不僅能補充水分,還能補充營養,且秋天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涼爽的天氣一碗湯下肚,暖暖的,感覺真是舒坦。秋天進補湯湯水水不能少,分享6種湯的做法,每天一碗,消暑滋補又養人,潤燥又鮮美,好喝不上火,快來看看具體的做法吧。
  • 立秋了,別錯過這6道家常湯,簡單又好喝,滋補不上火,對脾胃好
    立秋了,夏秋季節交替,天氣也漸漸變得乾燥,皮膚也變得乾燥,這時不妨多喝些湯水吧,既可補水,增加營養,還能清潤降燥,且湯湯水水好吸收,好消化,老少皆宜。今天就給大家分享6道家常湯,簡單好喝又營養,清香滋補去秋燥,滋補不上火,常喝對脾胃好,喜歡的朋友不妨試試吧。
  • 秋補要多喝這個湯,養胃潤燥又滋補,比豬肉牛肉便宜,全家都愛喝
    秋補要多喝這個湯,養胃潤燥又滋補,比豬肉牛肉便宜,全家都愛喝!已經到了深秋,再有幾天就立冬了。秋冬北方氣候乾燥,最適合多喝湯,湯湯水水不但好喝還可以滋潤身體。尤其老人和孩子最容易上火,在飲食上就要多吃降燥不上火的食物。我這樣簡單燉1鍋滋味超好,健胃增強免疫力,讓你一年到頭少生病!
  • 秋季這湯要常喝,清熱潤燥,滋補不上火,三天兩頭燉一鍋
    秋季這湯要常喝,清熱潤燥,滋補不上火,三天兩頭燉一鍋!秋天降燥,冬瓜薏米老鴨湯要常煲,營養鮮香,好喝不膩,老少皆宜!鴨肉好吃不上火,而且價格也貴,很受大家的喜歡。鴨子喜歡水,屬寒性的,特別是老鴨,拿來煲湯最好喝了,是一道非常好的清補食物,而且還有養肺潤燥的功效。燉鴨湯時,我家喜歡搭配冬瓜和薏米,有時還會加一些山藥,這幾樣食材一起搭配,營養價值更高,具有清補祛溼,解毒利尿等功效。不過冬瓜我喜歡買青皮冬瓜來燉,連皮都不削,清洗乾淨即可,而且冬瓜皮還是一味中藥材,丟了可惜了!
  • 立秋多喝它滋陰潤燥,這樣做比煲湯省事省時,女性常喝省掉化妝品
    蓮子百合銀耳羹今天立秋,立秋後氣候會幹燥,這時候要多注意養肺,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這次分享的蓮子、百合和銀耳做的湯羹非常適合秋季。百合還能美容養顏,說到美容就不得不想到銀耳了,銀耳有的地方稱為白木耳或者雪耳,銀耳被稱為平民燕窩,這個稱呼恰好說明銀耳有著很好的美顏潤膚的效果,女性經常吃銀耳湯皮膚水嫩嫩有彈性,省掉化妝品了。銀耳除了眾所周知的美容效果,還有補氣和血、補腦提神等作用。不過很多人都很怕煲銀耳湯,要很長時間才能煲出膠質。
  • 初秋易燥,要多喝這湯,花40塊煮一鍋,清熱潤燥,全家愛喝
    初秋易燥,要多喝這湯,花40塊煮一鍋,清熱潤燥,全家愛喝。入秋後,雨水減少,溫度降低,天氣乾燥,特別容易出現秋燥,秋燥最明顯的表現是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甚至心情煩躁。因此,一到秋天,我們的飲食上較之夏天要有所不同,夏季為「苦夏」,食慾不好,日漸消瘦,秋季要進補「貼秋膘」,但一定要貼對,少吃辛辣刺激、少吃燒烤、少喝冰鎮飲料、多喝潤燥的粥湯、多吃清熱去燥的水果。
  • 立秋後要多給家人煲湯,5款滋補清潤湯水,補充營養,常喝身體棒
    5道營養湯不知不覺已經立秋了,秋天開始早晚會有點涼意,早晚要注意保暖。秋天飲食上要注意多喝湯水,整個夏季出汗和吃涼的食物,到了秋天就要多喝點湯水,滋補身體,增強免疫力。在我這裡有句俗語:「多喝湯保平安」,也就是說多喝點湯水,身體健康。這次分享滋潤清甜又很好喝的5道營養湯,希望大家喜歡。
  • 秋天,這湯多給家人喝,營養滋補味道鮮,比排骨湯強多了,別錯過
    秋天,這湯多給家人喝,營養滋補味道鮮,比排骨湯強多了,別錯過。秋分過後,天氣更為涼爽,秋風陣陣確實比炎熱的夏天舒服多了,但空氣也變得比較乾燥,容易覺得口乾舌燥,皮膚也總是乾乾,所以到了秋天,補水就顯得尤為重要。
  • 秋天,這湯千萬別錯過,去火潤燥又營養,孩子要多喝
    秋天,這湯千萬別錯過,去火潤燥又營養,孩子要多喝大家好!又到了給大家更新美食的時間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蓮藕雪梨大骨湯,去火潤燥又營養,超適合秋天食用,尤其孩子要多喝。大家都知道,秋天的氣候特別乾燥,稍不注意就很容易上火,尤其是孩子,平常老愛吃一些薯片之類的零食,就更容易上火了,所以平常在飲食方面我都會比較注意,隔三差五就給家人煲上一鍋去火潤燥的湯,比如玉米排骨湯,蘿蔔排骨湯,蓮藕排骨湯等等…,其中蓮藕雪梨大骨湯是家人最喜歡的,可能是加了雪梨的原因,口感特別清甜,而且去火潤燥的效果也特別好。
  • 三伏天要多喝湯,這10道湯水經常做,清涼解暑不上火,別錯過
    最適合夏天的10道湯水,清涼解暑又營養,大人孩子都愛喝,別錯過。天氣越來越熱,想要夏季精神飽滿,還是要從飲食做起,我們不但要少吃冷飲,還要注意防暑降溫,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多補充水分。下面給大家介紹十道解暑湯水,分別有5道甜湯和5道鹹湯,每天換著喝,整個夏天都舒適。
  • 秋天多喝湯,這道廣式霸王花豬骨湯正適合,甘甜潤燥,能喝又能吃
    立秋之後,天氣逐漸涼快,伴隨著一絲絲的乾燥,皮膚也很容易缺水變得乾燥。 這個時候的天氣可以用秋高氣爽來形容了。和夏天截然不同的是,夏天飲食要清淡一些,而秋天就要適當的喝一些湯水來滋潤一下。
  • 秋天乾燥易上火,這湯你可別錯過,常喝它可清熱去火,滋陰潤燥
    另外,秋天早晚溫差變化較大,不能保持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所以常常會引起人體生理機能上的失調,從而導致「上火」。所以在秋天易上火的人,飲食上則需要以清淡為主,而此時多喝湯,就是最好的選擇。說到湯,那湯的種類可多了,而我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湯是紫菜蛋花湯,這款湯屬於速食湯,是四川傳統餐後湯,主要材料就是紫菜和雞蛋,而它倆的營養價值都比較高,又因為製作簡單、營養豐富,所以廣受喜愛。我之所以在秋天推薦大家喝這款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紫菜它是去熱的,因此多喝紫菜蛋花湯也能補充體內水分和去火,對健康是有好處的。
  • 秋冬季多喝老鴨湯,滋陰潤肺又暖身,營養好喝不上火,看著都饞
    做烤鴨工序繁瑣,比較麻煩,相比美味的烤鴨,我更喜歡喝鴨湯,特別是老鴨湯。加點配菜,例如筍乾,酸蘿蔔,蓮藕,山藥等,簡單燉上一鍋,清甜滋補,營養好喝不上火。秋冬季節,天氣乾燥,適宜進補一些湯湯水水,給身體補充水分去燥火,還能滋補身體。但是滋補不能大補特補,特別是在燉湯的過程中加入過多的益補食材,吃多了,還會導致虛火旺盛,虛不受補,時間長了,身體還會出現狀況。像平時吃得多鴨肉,秋冬季燉湯最適宜。鴨肉以燉湯為最佳。燉湯以清燉的方式能最大限度激發出鴨肉的營養,去其寒涼之氣。
  • 明日立秋,建議喝碗老鴨湯,搭配這3種食材一起燉,清熱又潤燥
    明日立秋,建議喝碗老鴨湯,搭配這3種食材一起燉,清熱又潤燥轉眼又到了立秋節氣,聽到這個節氣,很多人因為秋天到了,事實並不是如此。立秋只是一個節氣,離真正的秋天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畢竟現在才8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