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被入侵的日耳曼軍廢黜,帝國統治崩潰。隨後,日耳曼人如潮水般湧入了羅馬。為了爭奪帝國遺產、劃分勢力範圍,日耳曼人各部族之間紛爭不斷,法蘭克人便是其中的一支。公元5世紀末到10世紀末,法蘭克人在西歐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它的創立者是克洛維(Clovis,約481—511年在位)。
公元481年,年僅15歲的克洛維繼承父親希爾德裡克之位,成為濱海法蘭克人的首領。他野心勃勃,一上臺就開始在高盧地區擴張,並很快消滅了法蘭克的其他部落,隨後,他定都巴黎,建立了法蘭克王國。王國以該部族的首任統領之名命名為墨洛溫,史稱墨洛溫王朝(481—751)。
克洛維在位期間有一個重要的舉措,即受洗入教。據說這是由於他在一次激烈戰爭中的頓悟。公元496年,克洛維與進犯的阿勒曼尼人交戰,一度處於下風,身陷逆境,情急之下他想到求助於其妻平時規勸他信奉的耶穌基督,於是默默虔誠祈禱,最終竟奇蹟般地反敗為勝。此事令克洛維深信基督的神力,決定改信基督教。他在蘭斯(Reims)率三千親兵受洗,成為虔誠的基督教徒。
有學者認為:克洛維皈依基督教並不僅僅出於信仰,作為一個有野心、有謀略的政治家和軍事領袖,他首先考慮的可能是政治利益。西羅馬帝國傾覆之後的西歐社會動蕩不安,而基督教的影響力日漸增強,對於克洛維而言,要統一高盧,鞏固自己的統治,就必須與握有財富和權勢的教會聯盟,與高盧的貴族勢力保持信仰上的一致;皈依基督教,可以爭取羅馬教會的支持,博得高盧地區原羅馬臣民的好感,這是克洛維聰明的一步棋。至於基督教教會方面,雖然具有宗教影響力,但教會本身沒有軍隊,面對來勢洶洶的蠻族入侵勢力,它需要軍事力量的支持,以維護教會的權威,保護教民的安全和教會的財產;克洛維的皈依為教會提供保護傘,同時有利於基督教的傳播。
後來的事實證明,皈依基督教使克洛維的擴張更為順利,此後,從普瓦提埃到土魯斯,再到昂古萊姆,他的軍事徵討都未遇到太大的阻力。至公元511年克洛維去世時,除了勃艮第王國和普羅旺斯之外,高盧全境已基本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