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提前離職,用人單位是否要支付年終獎?

2020-12-16 騰訊網

案號:(2017)京02民終484號

基本事實:

苗某原系某百貨公司員工。2015年6月10日,雙方籤訂了期限為2015年6月12日至2016年6月11日的勞動合同。2016年3月4日苗某申請離職。經某百貨公司審批,苗某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離職。

2016年3月25日某百貨公司向苗某發放了2016年3月的工資,未發放2015年度年終獎。

苗某認為2015年度其被評為B級,對應標準年終獎數額為四倍本人月工資,某百貨公司拖欠其2015年度年終獎。

此外,員工手冊第二章第五條第二款規定:「但公司可根據企業的經營情況決定是否向員工發放獎金。即使發放的話,該獎金也只是對完成工作任務且產生額外貢獻員工的激勵或獎勵(須根據公司業績及員工績效考核結果確定)。因此,若雙方的勞動合同在績效獎金發放之前解除或終止或員工本人在績效獎金發放前提出辭職申請的,則員工無權享受上述獎金。」;第三章第三條第五款規定:「績效獎金的計算方法:標準績效獎金×(獎金年度在職天數-無薪假天數-醫療期病假天數-曠工天數)÷365。」。

苗某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15年度年終獎29000元。仲裁裁決駁回苗某的請求。

苗謀不服該裁決,起訴至一審法院,要求百貨公司支付2015年度年終獎29000元。

一審法院認為:

根據相關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年終獎是用人單位根據全年經濟效益和對員工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而發放的一次性獎金,屬於合法勞動報酬的範疇,而不只是用人單位激勵員工、留住人才的手段,用人單位不得無故拖欠或剋扣。

本案中,某百貨公司發放了2015年度年終獎,但沒有向苗某支付年終獎。某百貨公司不支付的理由有二,一是苗某在發放年終獎之前申請離職,不符合員工手冊關於年終獎發放條件的規定;一是苗某年終評級為PL5級,而該級沒有年終獎。關於提前離職即不能享受年終獎的規定。在勞動關係中,勞動者提供勞動,用人單位支付工資是各自的主要義務。現某百貨公司的該項規定實際是某百貨公司免除自身法定責任,排除苗某權利的規定,應屬無效條款。某百貨公司仍負有向苗某支付年終獎的責任。關於苗某年終評級不能享受年終獎的意見。某百貨公司雖稱苗某年終評級為PL5級不應享受年終獎,但並未向法院出示對苗某定級的相關證據,也未向法院提交已將有關制度規定向苗某公示、送達的證據,僅憑一張考核表英文本,法院無法採信某百貨公司的該項抗辯意見。某百貨公司雖稱無法確認苗某2015年度的曠工情況,但原因卻是其公司沒有考勤統計,故其應當承擔相應不利後果,法院認定苗某2015年度曠工天數為0天。因某百貨公司未能向法院出示苗某年終獎計算標準,法院只能依據苗某的陳述意見及某百貨公司員工手冊的相關規定核算苗某2015年度年終獎數額。因此,法院對苗某訴訟請求的合理部分予以支持,不合理部分不予支持。判決:一、判決生效後七日內,公司支付苗某二〇一五年度年終獎15950元;二、駁回苗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法院認為:

某百貨公司主張苗某在發放年終獎之前申請離職,根據員工手冊中「若雙方的勞動合同在績效獎金發放之前解除或終止或員工本人在績效獎金發放前提出辭職申請的,則員工無權享受上述獎金」的規定,其公司無需支付年終獎。因勞動者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年終獎亦是其正常勞動的勞動報酬,員工手冊的此項規定排除了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應為無效,一審法院所作認定並無不妥。

某百貨公司主張苗某的年終評級為PL5級,該評級的員工不應享受年終獎。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因此,某百貨公司應對苗某評級為PL5級的評價依據,以及經過合法程序制定的PL5級不享受年終獎的相關制度承擔舉證責任,但某百貨公司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上述事項,其公司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

綜上所述,一審法院判令某百貨公司支付苗某年終獎並無不妥。某百貨公司的上訴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來源:子非魚說勞動法

本文經由法磁科技編輯上傳,圖文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員工提前離職,單位年終獎可以不發嗎?
    有的可能因為工作不順心離職,也有的人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被離職了,但是無論如何,最終的結果都是離職了,離職有時候對於離職者來講也許是一種解脫。但是人離職了,那麼有一個很重要的利益,這個不可不關注,那就是年終獎。
  • 離職員工是否還能拿到年終獎?春節前後跳槽,獎金該如何發放?
    由於很多勞動者在工作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離職時維護正常權益難免碰壁。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離職員工是否還能拿到年終獎,用人單位以虧損為由拒發是否合法,以及勞動者對獎金發放數額存在疑義該如何處理等。給不給離職員工年終獎單位說了不算年終獎是屬於勞動者應得的勞動報酬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當公司有關於年終獎的規定時,如果勞動者在完整的年度內為公司提供了勞動,則應向其支付該年度的年終獎,不能以離職或者當年度的年終獎政策未頒布為由不予發放
  • 【以案普法】發放年終獎到底是不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主持人很多用人單位都規定勞動者必須工作到年底(通常為12月31日)才能獲得年終獎,年底之前離職則不能獲得年終獎,這種約定是否合法呢?年終獎是指年末企業給予員工的獎勵。其支付形式是多樣的,多以貨幣支付,也有物質獎勵或股權獎勵。其支付標準也不統一,有的是按雙方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也有是企業根據自身經濟效益,綜合員工表現,評定發放。所以,在認定「年底前離職則不能獲得年終獎」這一約定是否有效前,需要分析判斷雙方約定的年終獎的性質。
  • 馬上要離職了,年終獎怎麼辦?
    下面小路來詳說:一.年終獎是否屬於勞動報酬年終獎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僱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以及下一年度的發展規劃,向僱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可以包括年終加薪、年底雙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辦法的單位根據考核情況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等。
  • 年中離職,員工能夠向原單位主張支付年度績效和年終獎嗎?
    2018、2019年終白梅均領取了公司預留績效工資10%的年度績效工資和年終獎。2020年10月31日,白梅找到新工作向公司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係,當日雙方勞動關係解除。最近,白梅聽單位同事說公司發放了2020年度的年度績效和年終獎,但自己卻沒有收到1月至10月的年度績效和年終獎,白梅到原單位人事部詢問,人事部的同事告訴她公司制度規定,工作不滿全年的員工不能領取當年的年度績效和年終獎。
  • 年底離職還能拿年終獎嗎?
    □ 馬哲一通常而言,年終獎既包含了公司對員工過去一整年的工作評價,又有對其之後工作的激勵,故年終獎的發放對象往往是在職員工。對於那些在年底離職的勞動者來說,就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是否有權要求公司發放該年度的年終獎呢?
  • 員工提前離職,公司年終獎能不發嗎?
    有的可能因為工作不順心離職,也有的人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被離職了,但是無論如何,最終的結果都是離職了,離職有時候對於離職者來講也許是一種解脫。但是人離職了,那麼有一個很重要的利益,這個不可不關注,那就是年終獎。
  • 員工中途離職,還能要回年終獎嗎?
    公司的員工辛辛苦苦做了一年工作,除了每個月可以領到的工資,最令人期待的也就是每年的年終獎了。可是如果員工中途離職的,年終獎的問題該怎麼解決?現實中因年終獎產生的勞動糾紛大量存在,在職的員工用人單位都會按規定發放年終獎,但是對於中途離職的員工,當然不想再給,這樣雙方的糾紛就來了,今天就來聊一聊年終獎的問題。
  • 單位效益不好,年終獎還有嗎 年前離職,能不能拿年終獎
    年終獎發了嗎?發了多少?這個月,大家最關心的話題莫過於年終獎。不過,現實中年終獎發放往往成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發生爭議的導火索之一。比如,到年底單位說效益不好,年終獎要不就算了吧。還有年底是跳槽高峰,那麼年前離職,老東家那裡的年終獎是不是一分也拿不到?年終獎發不發,到底誰說了算?
  • 員工中途離職的,年終獎還有嗎?有沒有要看這三種情況!
    法律知識要點:因年終獎產生的勞動糾紛,在實務中大量存在,因為員工在職的一般用人單位都會按規定發放年終獎,對於中途離職的員工,用人單位當然不想再給,員工當然想要,這樣雙方的糾紛就來了。什麼是年終獎?年終獎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在實務中一般是指用人單位在年底或次年初給員工發放的一種福利工資。
  • 老闆發2萬年終獎,隔天員工離職,單位還發年終獎嗎?
    現如今,馬上就要過年了,年終獎恐怕是很多職場朋友在年底最主要的盼頭了,畢竟過年的時候回家又是一筆不小的花銷,所以來說大家還是很在意年終獎的,同樣老闆也在意,很多員工辛苦工作了一年,工資沒長漲,自然就有了想要離職跳槽的想法,然而老闆不想頻繁的換人,所以在年終獎的分發之下,有了其他的想法
  • 準備離職,還能收到年終獎嗎?
    但如果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發的offer中或者單位的規章制度中對年終獎有明確規定,單位就應該按照約定或者規定發放。用人單位對年終獎沒有明確規定,如果相同崗位、相同情況的其他員工獲得了年終獎,作為員工,可以運用「同工同酬」原則來要求發放年終獎。
  • 員工提前30天提出辭職,單位要求員工提前離職需要支付賠償金嗎?
    那麼當雙方對勞動合同履行,有意願終止時,都將會按照法律規定來執行,根據法律規定,勞動者對勞動合同關係享有解除權,但是必須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這時候到期後用人單位應依法給予辦理離職與結清勞動報酬的手續。但就是這樣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沒有到期的情況下,主動提出離職,並提前了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在處理不當時,就有承擔違法解除而支付經濟賠償的風險。
  • 員工離職後,得知公司發放年終獎,向公司申請是否合理
    2019年3月,他得知公司發放2018年年終獎後,認為自己也至少應拿到一半資金,理由是年終獎既然是對於員工在一年中為公司工作的回報和獎勵,如果員工按勞動合同和公司的規定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務,公司就不能歧視離職員工,應當貫徹同工同酬的原則,付給離職員工相應數額的獎金。
  • 離職後年終獎還能不能要?法院這樣說……
    對於年終獎,公司在員工手冊中有明確規定:年終獎金根據公司政策,按公司業績、員工表現計發,前提是該員工在當年度10月1日前已入職,若員工在獎金發放月或之前離職,則不能享有。因此,不同意支付小李年終獎金。對於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用人單位以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為依據解除勞動合同,導致勞動者不符合員工手冊規定的年終獎發放條件,那麼勞動者是否仍可以獲得相應的年終獎?
  • 年前離職了,年終獎還有份嗎?
    但金某認為,自己為了履行合同已經付出勞動,有權依據約定取得相應的報酬,遂要求用人單位按比例支付年終獎。最終法院支持了金某要求某風機公司支付30000元年終獎的訴求。法院認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所籤訂的勞動合同雖然解除了,但勞動者因履行合同所付出的勞動,有權依據合同約定取得相應的報酬。
  • 公司不發年終獎是否違法?如何要回公司承諾的年終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 年底前離職公司不發年終獎怎麼辦?學會這4招,企業不發都不行
    馬上快到年底了,每年的這個時候職場人士最關心的話題就是年終獎,而年終獎的發放往往會成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產生勞動爭議的導火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年終獎的話題,具體來說就是年底前離職,公司是否應該發放年終獎,如果不發該怎麼辦?
  • 年終獎要不要扣稅、離職還有嗎?這些問題你要知道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年終獎要不要扣稅、離職還有嗎?這些問題你要知道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6日電 (王永樂)再有一周,就到春節了!年終獎拿到了嗎?年終獎要不要扣稅?中途跳槽了,還有沒有年終獎?事關「錢」途,這些問題你要知道。
  • 年底跳槽,春節後才發的年終獎還有嗎?
    「勞動者已提出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有發放年終獎的規定,用人單位拒不提交有關資料,應推定年終獎存在的主張成立。」周冬平律師表示,「至於勞動者是否能獲得年終獎以及獲得的數額,則是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一家公司與員工剛解除勞動合同,次日就發年終獎,員工能否拿到這筆錢?近日,據廣州媒體稱,該離職員工訴至法院,索要年終獎,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企業應支付該員工2.2萬元年終獎。對此,周冬平律師表示,如果該年終獎屬於勞動報酬的,勞動者請求支付,應予以支持。「勞動者在年終獎對應的考核年度不滿一年的,用人單位也應該按照勞動者實際工作時間佔全年工作時間的比例發放年終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