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蓬灰被發現能使蘭州牛肉拉麵提升口感,操作也更容易上手等諸多好處之後!蓬灰這個無人問津的野草便登上了餐桌,從此以後他的名號便聲名鵲起,久經不衰!
在這裡首先咱們簡單的說一下蓬灰的來歷!蓬灰,顧名思義便是蓬草燒成的灰,蓬草呢它是一種生長在蘭州及周邊地區的旱山野灘,鹽碘土質當中,它本身也富含大量的碘,在蘭州牛肉拉麵裡已經使用了百年,至今人還有人在延續這老人們的傳統手藝
當蓬灰被發現用運於蘭州牛肉拉麵以後,得到當時的麵館老闆們的認可,便被廣泛使用。但是隨著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燒制蓬灰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人們發家致富的一份產業,早期簡單的製作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時的需求,從此這些經常燒制蓬灰的人們開始總結經驗,不斷改進,需求最有效的製作方法來滿足當下大量的使用者!從此燒制蓬灰便成為了一項手藝活!
據說,曾經大量生長蓬草地方的周邊居民,每年都會到秋收之後去野外安營紮寨,燒制蓬灰!
深秋,西北地區已經有些寒冷,村裡人大多都會去山裡燒制蓬灰,他們卷上鋪蓋,準備足夠的乾糧,拉上板車,夫妻二人開始向他們夢想的戰場「進軍」
夕陽西下,趕到了選好的地方,開始搭建帳篷,山間是不是還會傳來鄰居們的喊話:
「喂!他老答,弄好了麼?茶煮好了,過來吃饃饃來!」
這邊便回應著:
「弄好了,天黑了!就不過來了,你先吃著!」
這樣高亢有力,粗獷的聲音一直在山間迴蕩著!
此時,女人已經在臨時搭好的灶臺上燒好了水,煮上濃濃的茶等著男人一起吃些乾糧,準備歇息了!
西北深秋的夜晚還是有些寒冷,男人女人就這樣和衣躺在剛才搭建好的窩棚裡,女人將一件特意帶來的長皮襖拉扯過來,蓋在男人的身上,自己則捲縮著躲進男人的懷裡,安然的進入夢鄉!
早晨,天已經大亮,任不見他們起床,直到太陽升起老高了,男人才懶洋洋的起身,伸伸有些僵硬的手臂,邁出幾步,側過身去,洋洋灑灑的小解了,這會兒女人也醒了,貓這腰,跑出去老遠,找一處自認為安全的地方,快速的蹲下,露出雪白的屁股,匆忙之中解決了。
嘴裡還喃喃地說著:「憋死我了!」
洗漱完畢,簡單的吃些乾糧,便開始他們的工作了!首先他們在附近就地找一塊通風好的的坡地,挖上一個大大的土坑,呈錐形。再在剛才挖好的錐形土坑下面挖上一個通風口,等於一個大型的簡易的土灶。
等一切都準備妥了之後,便從腰間抽出菸袋,壓上一鍋菸草,吧嗒吧嗒地抽著!眼睛卻在周圍不停地遊走,像極了了搜集獵物的狼!待定下神後,扛上鐵鍬,腰間別著鐮刀,向那一堆堆枯黃的草堆中走去。
這一堆堆蓬草,早已經成熟。他們手腳並用,賣力的幹著,或是用鐵鍬鏟,或是用鐮刀割,將這一堆堆的蓬草整理出來,拖向之前挖好的土灶上,點燃。
蓬草還沒有幹透,點著之後便濃煙滾滾,此刻,你如果眺望遠處像極了戰國時代外敵入侵時點燃的烽煙,甚是壯觀!
男人在不停的收割,女人則不停地將一捆捆蓬草往火上送,時不時的還會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
傍晚時分,一大片的蓬草已經被燒之殆盡。諾大的灶坑裡已全是灰燼,男人揮舞著鐵鍬把燒完全的灰用土蓋上,撒上水,讓他快速的冷卻,凝結。
他便回到他們的窩棚旁開始享用女人早已給他準備好的晚餐,慢條斯理地拉著家常!
第二天仍然是日上三竿他們才醒來!依舊不緊不慢的方便,洗漱,吃茶與乾糧,完了他扒開蓋在灰燼上的土,一塊塊的酷似石頭狀的結晶物露出來,有的呈白色,有的呈灰色,有的則呈青黑色!據說白色的是上好的!
燒了一天的蓬草,化成灰,結了晶,其實也沒有多少,這樣算是真正蓬灰形成了。
再這樣繼續數日,周圍的蓬草已被割完,燒光,他們便將收集好的蓬灰裝上車。又打起行囊,男人拉著車載著「收成」以及帳篷,女人隨行,哼著山歌回家了。
回到家中,他們會將這些收成簡單的進行分類,白色的成色好的總要留一部分,準備自己家用或者日後走親戚時也會帶上些許,灰白,青色的則等到有上門收的販子出售給他們,幾分到幾毛錢不等!或是趕集時拿去自己出售,稍微能賣個好點的價錢!總之,那時候蓬灰的市場還是很景氣的!
話說!那個時侯對蓬灰的使用已經有了一些規範!農戶手中的蓬灰還不能直接使用在面裡!在麵館的老闆手裡還要經過幾道工序,嚴格的處理之後才能才能被使用在牛肉麵裡。所以蓬灰從農戶手中到牛肉麵館以後更深層次的加工更是一項技術活!
這當中的具體細節和蓬灰隨著蘭州牛肉拉麵的發展做的一些改進,咱們下篇文章將繼續解說!
曾經的人們是怎樣用自己的智慧給蘭州牛肉拉麵賦予完美而不朽的靈魂,請親愛的讀者朋友們繼續跟進,我會徐徐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