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00家素菜館,什麼激發了上海素食風潮?

2020-12-12 名廚

在上海,素食發展是一場文化碰撞

目前全國共有千餘家素食餐廳,而上海與北京的素食餐廳均在100家以上,佔全國大頭。其中,上海素食在傳統和西方化的平衡上引人矚目。上海素食的發展為何如此迅猛?它與其他城市的差異性究竟在哪裡?

素食必須是齋菜嗎?

素食主義是一個經常被人認為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產物。但事實上從古至今,素食就一直存在於中國的烹飪版圖之上。

曾經人們以修仙長壽等觀念,執著於食用素食。但發展至清代時,人們已經摒棄了迂腐的想法,將素食變成了一種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素食還被正式劃分為三種類別,分別是「宮廷素食」、「佛教素食」與「民間素食」。儘管在菜品上有所不同,但究其烹飪手法還是有大量相似之處。

《素食說略》為清薛寶辰,記述了清朝末年比較流行的一百七十餘款素食的製作方法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資源的愈發豐富,這些傳統素食漸漸成為了一種小眾的飲食方式,默默在城市之中為小部分食客們服務著。

儘管上海早就將素食視為一種可接受的飲食文化,但在21世紀初期,這仍舊是一種與中式齋菜捆綁的餐飲模式——筆者本人就曾經歷過為友人點菜時,倘若提及「不吃葷的」,便會被餐廳老闆要求「把肉自己挑出來不就好了」這樣的玩笑話。但如果是說「他信佛,只吃齋菜」,不少餐廳則會體貼的送上一份不加任何可疑醬料的燙青菜。

玉佛寺、龍華寺等老牌寺廟,是最初上海人購買素食的主要選擇。這些寺廟對保留傳統素食功不可沒,但同時,它們更多的也是在推行佛教的理念,自然讓人們對素食有著強烈的儀式感,反而對素食在上海的發展,設置了障礙。

而就算是商業餐廳,這份捆綁也仍舊存在。雖然從功德林打包走一份素麵,早已經不會被任何人稱為是佛教徒的行為,但縱觀上海初期的素食餐廳,不難看出它們的主旨更多集中於中國傳統素食概念,即佛門淨素。

頗有宗教儀式感的「五觀堂素食」,菜單均為手抄本

功德林、棗子樹、五觀堂、吉祥草,這些上海最早獲得關注的素食餐廳,幾乎都為淨素餐廳(即不含蔥蒜等調料與雞蛋),部分創始人自身也帶有宗教背景。這些餐廳的菜式傾向中式傳統。雖然你可以在這些餐廳裡找到非常精緻的蔬菜家宴,但是更有創造性的素食菜品,或是更輕盈快捷的選擇,在當時的上海並不多見。

經典中式素菜鸚鵡銜珠

去宗教化,包容西方素食主義

然而上海與任何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一樣,都經歷著外來餐飲文化的衝擊。而西方更貼近生活方式,或是環保主義的食素概念,則是上海近年來吸收最快的一種概念。隨著西方文化的進入,素食漸漸的在上海經歷了去宗教化,尋找到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首先到來上海的並不是真正的西式素食餐廳,而是西式輕食餐廳中的色拉。儘管色拉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但若不是1999年起上海開啟了第一家主打西式簡餐的Wagas,恐怕很少有人會真正認為素食色拉可以成為一種主食。

地中海色拉迅速成為熱門菜式

隨後一年,被視為Wagas對手的新元素也在上海開啟了第一家門店,正式成為上海兩座推廣西式健康飲食的品牌。

雖然這兩個品牌都沒有以素食作為主打概念,但它們所引入的西方飲食結構立刻引起了年輕一代的關注:健康、綠色、快捷、環保,這些關鍵詞直到現在都是打動上海消費群體的概念。

西式簡餐餐廳的設計,也完全與中式素菜餐廳的「禪意」完全不同

隨著這類色拉餐廳的開啟,人們漸漸意識到素食不再是存在於某種禪意空間裡的產物,也並非都需要複雜製法和花哨的古風菜名,素食可以只是一碗讓自己感到輕盈的生鮮蔬菜。同時,這還是一份來自西方餐飲屆具有「潮流」意味的蔬菜。

目前在上海,色拉吧已經十分常見

當色拉的概念植入人心時,素食在上海的去宗教化也就完成了一半。目前發源於上海的色拉餐廳儘管很少提倡全素概念,但毫無疑問,可以拼搭原料的色拉成為了大部分素食者的選擇,也為那些對素食主義「蠢蠢欲動」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方便的入口。而隨著素食色拉逐漸成為上海的一種主流餐飲後,致力於全素食的簡餐餐廳也開始崛起。

除了色拉之外,西式快餐中的另外一個與素食緊密相連的單品也十分吸引眼球,那就是漢堡。與色拉一樣,隨著更多西式簡餐的登陸,人們意識到漢堡也不只是油膩不健康的代名詞,配有精緻食材的精品漢堡美味又有趣。

「尚牛社會」的素食漢堡

而更令人詫異的是,漢堡也可以通過大豆等材料,製成素食。現如今,大部分精品漢堡店都有著素漢堡的選擇,就連近期傳聞要引進入上海的美國快餐品牌Shake Shack,都以素食漢堡為主打之一。

做中國自己的創意素食

隨著素食漸漸西化、去宗教化,上海的素食餐飲人意識到了形勢的變化——更多的人在品嘗過西式素食之後,開始渴求一種新式的、屬於中國口味的素菜館。常被人詬病為不懂得創新的中餐,在素食創作上,卻找到了一片新天地。

素食餐飲人們選擇顛覆傳統,勇往直前。

2011年,棗子樹的創始人宋淵博,在上海成立了大蔬無界品牌。與棗子樹完全不同的是,大蔬無界主打的不再是與宗教有著模糊不清的準淨素齋菜,而是以一種創意菜的模式去研發更適合年輕人多樣化口味的中國素食。

從炸腐衣豆排到照燒杏鮑菇,不難看出大蔬無界的菜單中吸取了各色亞洲菜系的技法和口味。而在擺盤上,豐富的色彩與比例搭配也表達了團隊對歐陸菜系的借鑑。

除了對正餐進行改革外,大蔬無界旗下還推出了,主打更新穎的豆製品單品。

室內設計也更偏年輕化、快捷化

同樣,目前被視為素食行業標杆的福和慧也採取了這種中西合璧的創作方式。除了在菜色上有著更豐富的素菜食材和技法外,在菜品呈現與餐廳服務上,福和慧則走更遠:只能通過套餐模式點單,根據西式上菜方式呈現等等。

福和慧與大蔬無界,目前均在上海米其林榜單上榜上有名(而功德林則停留於必比登榜單)。這再次證明了上海素食餐廳已經從傳統齋菜,走向了一種不失傳統,卻又能充分展示國際化的平臺。

縱觀全上海的素食餐廳,無非是在這三種形態中不斷的互相衝擊與演變。但正是這源源不斷文化衝擊與活力,造就了上海豐富的素食圖景。

除了餐廳之外,我們也看到果汁吧、素食外賣平臺、素食俱樂部等各種形式的泛素食文化在上海慢慢崛起。素食在上海已經不再只是潮流,而是一種不可缺少的飲食方式。

-end-

部分信息與圖片來自於網絡,未商用

相關焦點

  • 「素菜之王」——功德林上海素食館放開吃不會胖
    它就是功德林上海素食館。功德林的素菜以淮揚風味為基礎,兼容了釋菜及民間素菜的精華,結合了北方人的口味,確立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張洪山,功德林的廚師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曾說過「現在素食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有些貴的素菜館,走高級西餐路線,擺盤精緻、秀色可餐,但一個人300元還不一定能吃飽,這樣的事情『功德林』不會做。」
  • 杭州這些素菜館要顛覆你的認知
    西湖素魚 最近,一家在上海紅透半邊天的素菜館落戶杭州,短時間內在微信朋友圈掀起了不小的素食風潮。哪怕是「肉食動物」,也一樣會被各種蔬菜的真味所迷倒。 素食界大咖開的素菜館 餐廳:大蔬無界招牌:福壽全 這家素菜館名叫大蔬無界,開在萬象城。
  • 無錫千年「茹素」風潮悄然回歸 素食準備申遺
    眼下又有許多餐飲企業流行做素食,其實無錫人的食素習慣並非只在廟堂之內,而更喜歡將食素作為生活中的「小清新」。逛逛景區吃吃素食成風潮大部分素菜館開在廟宇旁《禮記》裡說「逢子卯,稷食菜羹」,素食往往與祭祀活動有關。
  • 100家廣州素食館地址(想吃素食再也不愁羅)
    [天河區] (20家)新文星自助素食館天河區興華路文星連鎖酒店(地鐵#3燕塘站B出口#6天平架站AB出口)020-8770 4008文星素食(龍口東店)天河區龍口東路161號文星連鎖酒店一樓(地鐵#3崗頂站A出口)020-3885 4008綠園健康蔬食料理
  • 京城十家健康美味人氣素菜館
    1號樓(海澱國稅局西)電話:010-82565205 推薦理由:店裡的色調清淡,陳設著木頭桌子、藤椅,菜單用本色的紙張製成,還原出天然的氛圍。人均:¥59推薦菜:文韜武略 宮保翠珍 天下有餘 隨緣解饞 紅顏知己地址:朝陽門外大街乙6號朝外SOHO大廈D座2樓0260號(京廣橋西)電話:010-59001288 59001088 推薦理由
  • 【素食風潮】夏季來自可口素菜館的誘惑
    …………………………………………寶香廚★推薦理由★即使是飯點時間人很多的時候過來,氣氛也是難得的清靜,不會像其他餐廳那樣吵吵嚷嚷,適合喜歡安靜就餐的人。菜品清淡雅致、名字又好聽別致,要仔細看甚至吃進嘴裡,才清楚是什麼材料做的。
  • 南京有20多家素食館,菜好吃店難開
    那麼,素食文化在南京這座古都的推廣情況如何?記者近日走訪得知,目前南京的素食館正面臨著分化,集聚在寺廟周圍的素菜館和中檔店食客多是佛教徒和老顧客,而主打全有機新潮菜式風味和經營理念的高端素食館也在興起。
  • 改良素菜館改出了好「味道」
    時報訊  前天,小陳下了班約朋友吃飯,可想不起來吃什麼,於是在慶春路上找了一家素食館,進門發現素食館裡坐得滿滿的,比一些大餐館還熱鬧。  「現在吃全素的人越來越多,中午生意好的時候可以做到七、八十桌。
  • 美味素食館:上海吃齋地圖[組圖]
    上海是全國飲食業較為集中、各地風味菜比較齊全的地區。從清末至本世紀40年代,上海曾有專營素菜館和佛門寺院素齋上百家。上海的素菜館在長期經營中,博採眾長,吸取了各地風味菜的烹飪技術和製作名菜名點的精華,不斷開拓創新,逐步形成當今上海素食特色而聞名中外。
  • 收藏貼 | 上海這100家素食餐廳!你嘗過幾家?
    良久又問曰:哪些城市素食餐廳比較多一點?答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等等,總之一座城市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素食餐廳的就會多一點。朋友做恍然大悟狀:哦!原來素食餐廳的數量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發展速度。笑曰:發展素度......
  • 南京素菜館悄然興起 目前已達20家最貴人均消費200元
    可是記者發現最近一些素菜館生意卻紅火了起來。不少人吃素是出於健康原因,現在不少年輕人也開始認可這種新式生活方式。素食館在餐飲競爭激烈的南京情況如何呢?記者走訪得知,南京的素食館正面臨著分化,集聚在寺廟周圍的素菜館和中檔店食客多是佛教徒和老顧客,而主打全有機新潮菜式風味和經營理念的高端素食館也在興起。
  • 素食地圖:品味五家上海純淨素食餐廳
    我們挑了些健康的餐廳與讀者分享,素食館是首當其衝的,至於那幾家非素食館卻自律稟承健康「要令」的,也不失為恰當的選擇。每周都選一天只吃素吧,不為別的,只為健康。五觀堂素食五觀堂是滬上的素菜館中的「少數派」,堅持不仿葷,素得徹頭徹尾,不勞人動腦筋琢磨「這肉到底是啥做的」之類的問題,並有一種返璞歸真的親切。 《蛋炒飯》那首歌唱得很有道理:最簡單也最困難。五觀堂招牌之一的烤土豆(18元)就是最簡單的,看似尋常得不值一提的土豆片裹在錫紙中發出「滋滋」的聲音呈上,有賴於土豆選得好,酥得入口即化,即便並沒有使用奶油,這種自然激發下食物本質的香氣也令人覺得滿足。
  • 北平的素菜館
    這些寺廟跟王公府邸、殷商巨宅多有往還,每逢佛日年節,就讓鋪派(廟裡雜役叫鋪派)挑著圓籠到有往來人家致送素點素菜,說是敬佛餘俊,吃了可以添福添壽。少不得各家施主回奉香敬,比素菜所值要高出若干倍,一般寺廟也把這項香敬列為主要收入之一。正是這個緣故,所以早年北平的素菜館極為罕見。
  • 素食餐廳「扛把子」3家門店暫停營業,素食餐廳前景堪憂?
    「暫停營業」,分別是上海徐家匯店、上海環球館店、上海外灘店和南京德基廣場美素館。 據了解,上海三家暫停營業的大蔬無界此前都曾登上2020上海米其林指南,外灘店更是連續三年蟬聯米其林一星餐廳,一度風光無限,如今竟然全部暫停營業,出了什麼事? 01.
  • 仿葷素食是用什麼做的?
    市區新城農貿市場一家豆製品攤位的經營戶告訴女人幫,最近豆製品的銷量增長了約兩三成,仿葷素食一般直接供應給素菜館等,很少會有市民特地來購買,因此普通菜場攤位都沒進貨。  女人幫在浙南農副產品中心市場找到了一家名為福霖素食的素食專賣店。
  • 深圳有家素食館吃飯不要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喜歡吃幾天的素菜以降低身體內攝入過多的脂肪。素菜深圳蛇口開了這麼一家完全免費的素菜館,每天很多附近的老年朋友紛紛前來享受。素菜小編很欣賞開餐廳的老闆,因為我祖上都是樂善好施之人。奶奶在世的時候經常收留那些需要幫助的路人,從不奢望得到回報。
  • 深圳有328家素食館,我只想請你來這五家
    那,深圳有328家素食館,我只想請你來這五家萬善天廚素食館華強北街道振興路99-4號(人均66)在振興路鐘錶市場的斜對面,一家很素雅的素菜館,環境清幽,菜式也很有創意的,擺盤很用心,很多朋友可能會把某些素菜當葷菜吃,具體是?
  • 美味食譜:源遠流長話素齋,仿葷素菜開啟,使素食之風更加興旺!
    《莊子·人世間》記載了顏回的一番話: 「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如草者數月矣,因此則可以為齋乎?」《南華經》也有「蔬食邀遊,泛若不系之舟」的記載,說明素食在我國已具雛形。秦漢時期,我國農業生。產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一次發展高峰。張騫通西域,經「絲綢之路」傳入了許多蔬菜和瓜果,以及相傳為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豆腐,大大地豐富了素食的內容。
  • 寧波最好吃的12家素食館都在哪?
    要問什麼菜好吃,幾乎吃過的每道菜都是好味道的,隨便點都不會出錯。(by AGAIN_G)2.作為一家自助的素菜館,環境相比寧波其他家算是比較時尚的。一人一份餐盤加一個小碗。涼菜有生菜沙拉、醬蘿蔔之類的,蘿蔔味道不錯,有點微辣,老闆娘在店裡介紹說是剛剛醃好的。其他熱菜中規中矩,都是用素油做的,比較健康。平常吃膩了川菜火鍋重口味,偶爾來清清腸不錯。(by 陳阿姨呆呆)  趁著新出爐的菜嘗了幾個,味道都挺不錯的。
  • 順德素食館「雨後春筍」,順德廚藝添色
    近日,又一家連鎖式的素食館在北滘新城開業,而接下來的這周,該餐館旗下另一家連鎖店又將進駐北滘碧江。  順德城市網記者走訪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素食館在順德出現,平均每個鎮街都有為數不少的素食館。有素食館負責人表示,素食的盛行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覺得素食為養生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