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素菜館

2021-02-17 皇城根兒胡同串子

       北平人除了篤信佛教、一年到頭吃長齋的外,有的人每月初一、十五持齋;有的人每月逢三逢八持齋叫吃三災八難;有的人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都持齋,叫作準提齋,又叫花齋;二月、六月、九月每個月的十九都持齋叫吃觀音齋;每年九月初一到初九持齋叫吃九皇齋。還有一種持齋的,只有每年正月初一,茹素永日,說那天是諸神下界,如果那天持齋,被過往神靈看見,交值日功曹登錄在積善之家名冊內,上天就會降福。因此北平住家戶兒,正月初一持齋的特別多。

       當初北平沒有專賣素食的飯館,要吃素講究是「三寺一庵」。三寺是法源寺、拈花寺、廣濟寺(又叫花之寺);一庵是三聖庵。它們都是戒律嚴謹的數百年古剎,所做素菜絕對是淨素,五蘊七香,食唯菘菹。這些寺廟跟王公府邸、殷商巨宅多有往還,每逢佛日年節,就讓鋪派(廟裡雜役叫鋪派)挑著圓籠到有往來人家致送素點素菜,說是敬佛餘俊,吃了可以添福添壽。少不得各家施主回奉香敬,比素菜所值要高出若干倍,一般寺廟也把這項香敬列為主要收入之一。正是這個緣故,所以早年北平的素菜館極為罕見。

       談到吃素,還有一個吃素的小故事,據說睿王府當年有位太福晉精研禪理,長年茹素,經年累月不近葷腥,自然胃口欠佳,時常因為飲食不遂心,影響情緒。睿王奉親至孝,於是成立小廚房專給太福晉做素菜,可是所僱廚師,做不了多久,就因為不合太福晉口味而被辭退。老福晉戒律嚴謹,小廚房裡不但蔥蒜韭菜不能進入,就是鍋勺碗盞,也有專人檢查。後來經人推薦一位廚師來,乾淨利落,炒出來的菜,更是媲美元修,堪稱上味,從此太福晉胃口大開,三餐怡曼。久而久之,大家對於這位廚師的菜這樣鮮美,起了疑心,可能做菜時耍了什麼花樣。由於府裡監廚搜檢嚴格,毫無破綻,後來經過多時觀察,發現他每天早晨進府上班,肩膀上總是搭著一條白粗布條巾,一到廚房先把那條條巾大煮一番,隨後炒菜裡或多或少都要加點煮條巾的水。日久天長被人發現,敢情那塊條巾是用極濃雞汁煨過曬乾帶進府來的。這個穆密一宣揚出去,那些持齋念佛吃淨素的人,個個都懷有戒心,逢到齋期,等閒不敢在親友家用餐。

        後來有篤信佛法的莊居士,在隆福寺路北開了一家宏極軒素菜館,宣稱他家的菜蔬絕對淨素。每天一清早,他就大馬金刀地坐在櫃檯前,等灶上派的人到市上買菜回來,他必得親自仔細盤查搜檢一番,不但葷腥不準進門,連蔥蒜韭菜也在禁止之列。因為蔥蒜之類含有濁混濁之氣,念佛的人如果吃了含有濁氣的菜蔬,天人就不來說法了。他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風雨無阻嚴格執行。這個風聲一傳開來,凡是正心誠意吃素的人,全都不約而同紛紛到宏極軒吃純粹的淨素來了。至於一些官宦人家的內眷們,當年風氣未開,固然不便隨意下小館,可是到了持齋的日子,總要派人到宏極軒去叫。所以他家買賣越做越發旺,可是他們只賣門市不應外燴,說是一做外燴,跟人家大廚房一攪和,就沒法保證淨素了。這種硬派作風,使得一般善男信女,更死心塌地相信宏極軒的素菜是真正淨素啦。

         自從香廠萬明路一帶開闢為新社區之後,有一位腦筋動得快的朋友,立刻在萬明路小吃素人鞋店對面,開了一家六味齋素菜館,布置得清新華貴,秀逸脫俗,璇階複式登降,幾席儼雅,杯箸超俗。登樓迎面巨額由元忍老和尚草書「南無阿彌陀佛」徑尺大字,雄奇壯麗,更讓人產生淵懿莊敬的感覺。六味齋的主廚據說是在江蘇常州天寧寺做過火工道人,重金禮聘而來,再加上名報人濮一乘(做過北洋時代財政部印刷局局長),他當年在天寧寺就嘗過這個火工道人的手藝,的確不同凡響。這一宣傳不要緊,.立刻就把六味齋捧起來了。可是人家穴味齋做出來的菜,的確跟北平各寺廟做的素菜不一樣,就拿炒菜用油來說,北方廚師炒菜都用香油,甚至炒菜起鍋還要加上一勺浮油,所以炒出來的菜,都有很濃重的香油味。六味齋的掌廚出身江南,炒菜習慣使用花生油,油又煸得透,各式菜蔬既無油性味,入口香潤而不濡膩,自然吃者大悅。同時對門開了一家小吃素人鞋店,是從上海分來,所做便鞋,除了款式玲瓏,又能服帖合腳,大家閨秀、北裡名花都是小吃素人主顧。就是一般殷商闊少、名伶大亨,夏天穿的各式紗葛便鞋,也都是小吃素人傑作,由於小吃素人鞋店的名字吸引人,也給六味齋帶來不少生意。當時六味齋普通素席,是八元一桌,奉送草籽念珠一掛。十元素席菩提子一掛,十五元以上就奉送星月菩提子念珠了。這樣一來,宏極軒除了東北城老主顧外,西南城的主顧,幾乎全讓六味齋搶去了。

       六味齋最拿手的菜,是「太極兩儀」,把青豆(毛豆)舂碎,加水加調味料煮爛,用芡粉勾成糊狀,嫩粟米也用同樣方法勾成糊狀;用紫銅片彎成S形,由邊部塗上熱花生油,趁熱一邊倒上青豆糊,一邊倒上粟米糊,把紫銅片提起,就成了太極圖形。青豆羹上滴一點粟米羹,粟米羹上滴一點青豆羹,黃綠相間,不但好看而且好吃。

        還有一樣拿手菜叫豆腐松,老豆腐三四塊放在清水裡,煮上三四小時去淨滷水,用紗布縫袋把老豆腐擠幹,在熱油鍋裡翻炒研碎,加醬姜醬瓜炒至入味,稍加白糖腐乳汁,滴少許麻油起鍋。這個菜黃花翠翹,入口融酥,既能下飯,又宜佐粥。到六味齋來的客人,不管是小酌大宴,都要來個炒豆腐松,因此豆腐用得多,所以豆腐都是到豆腐坊訂做特別老的。加上火力用得恰當,他家昀炒豆腐松,不管怎麼學,也炒不出六味齋松爽適口味道來。後來因為新世界城南遊藝園先後關閉,大森裡的名花又都迂迴八大胡同重張豔幟,香廠一帶由繁弦急管笙歌達旦而趨於消沉黯淡,六味齋也就在白雲蒼狗中收歇了。

      過了沒兩年,在西四牌樓丁字街開了一家香積園,小樓一角,布置得清麗靜穆。雖然格局小了一點兒,可是几案陳設,都經過高明人士指點,出塵高雅,蒼渾脫俗。掌灶的大師傅是什麼出身,雖然不得而知,可是脾氣特別地嘎古,只供小酌,不辦筵席。據說這位大師傅是位虔誠佛弟子,他說靈餚珍饌,羅列滿前,已經有乖天和,明明是素菜,愣要起個葷菜名字,都是什麼雞鴨魚翅的,實在太罪過了。他有幾盤素菜做得非常夠味,一個是冬菇扒髮菜,別的素菜館給這道菜取名佛法蒲團,他說那簡直是冒瀆佛祖。這道菜只用冬菇和髮菜,先把冬菇髮菜分別用滾水泡約兩小時,揀去髮菜裡的雜質,冬菇去蒂洗淨,用油下鍋一炒,隨即加入髮菜,泡冬菇的水、細鹽、薑片,用小火慢燉約三十分鐘,汁湯將近收幹也入味了,再加醬油、紹酒、麻油,略滾起鍋。這道菜說起來很容易,可是做起來能否入味就全看個人的手藝火候了。香積園的冬菇扒髮菜確實做得味醇質爛,滑而不糜,別家素菜館是無法企及的。還有他家的衝菜也是一絕,有位素食專家莊惕生說:「他家的衝菜,選料認真,完全用的是芥菜之心,風乾的時候是在樓上平臺上曬,竹篾子上還要蓋冷布,胼以特別乾淨而且辛辣,衝味也能恰到好處。」到了芥菜季兒衝菜上市,凡是到香積園吃飯的主顧總要買點衝菜回去。香積園有現成的小瓦罐,買個一兩罐帶回去也很方便。這個館子以平易誠實來號召,一直到抗戰前夕,還開得欣欣向榮呢!

       北平中山公園裡餐館茶座林立,中西餐點俱全,就是缺少一家素食處,於是有人動腦筋在後河沿格言亭附近開了一家功德林的素食處。設想雖好,可是到公園溜達溜達的人,誰又願意來吃素齋呢!所以從一開張,每天只能賣點素包子素湯麵而已,到功德林點幾個菜吃飯的主顧,可以說少之又少,於是一變又改以冷飲小吃為重點。北平是出慄子的,白果也不貴,他家白果慄子羹,冷吃熱吃均可,糯而且香,別具一格。

       棗泥涼糕,紅白藹彩,涼潤如飴。河北省是紅棗的產地,所以棗泥就真是棗泥,絕不摻假,棗香刮靜,甘潤適口。還有一樣甜食也是別處沒有的。他把老藕洗淨連節切段,把糯米洗淨瀝乾,加入可可粉,桂圓肉切碎,最後加桂花糖拌勻,用筷子把每個藕孑L塞緊,放人蒸籠裡用大火蒸熟後,涼吃熱吃均可,比起廟會上賣的紅米藕,又清香甜糯得多啦。那種可口糯米藕,似乎頗受友邦人士的歡迎,有好些歐美的男童女娃一進公園,就直奔後河,跑到功德林先吃一客糯米藕再說,可能藕孔有可可味道才能適合他們的胃口。公園裡的遊客是夏天人多,冬天人少;功德林也就夏天開張,冬天收市,一年只做六個月,生意如何能長久維持呢,久而久之,到公園想吃可可藕就變成陳跡啦。

        北平有一個時期幾乎沒有素食館,吃素的朋友,只有到各大寺廟才能吃到真正素菜。東安市場稻香村樓上的森隆,不但賣中菜,而且賣西餐,後來在三樓闢出一部分,專門賣素菜,並且另設廚房,表示是真正淨素。他家辦的素席菜名可就大大不同啦,有用粉絲做的三仙魚翅、糖醋素牛肉、燒素蹄筋.水晶魚等等。總之一切素都離不開豆腐、豆腐於、豆腐皮、粉皮、粉絲、洋芋、冬菇一類東西;可是技巧橫出,赤棗菖蒲,比諸燔豕蒸鳧,其鮮美適口並不多讓。

       森隆還有一樣拿手菜叫醋熘石耳,等閒客人去小酌,點這菜他準回說沒預備,要是成桌酒席,他才把這道菜列在菜單子裡頭呢。因為石耳是江西廬山特產,採購固然困難,而且知者不多。最初是陳散原先生約了幾位研究禪宗的詩友到森隆吃素齋,石耳是散原先生自己帶來的,哪知森隆做出來的,比陳府做的更爽脆適口,從此一般老饕就把醋熘石耳列為森隆的拿手菜了。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考功夫的高級素菜冬菇扒髮菜應該怎麼做? -【北平的素菜館】③
    (小編註:老北京素菜之紅燒麻花筍。圖/裸食Losik) 據說這位大師傅是位虔誠佛弟子,他說靈餚珍饌,羅列滿前,已經有乖天和,明明是素菜,愣要起個葷菜名字,都是什麼雞鴨魚翅的,實在太罪過了。(小編註:老北京素菜之糖醋排骨。圖片來自網絡)
  • 改良素菜館改出了好「味道」
    時報訊  前天,小陳下了班約朋友吃飯,可想不起來吃什麼,於是在慶春路上找了一家素食館,進門發現素食館裡坐得滿滿的,比一些大餐館還熱鬧。  「現在吃全素的人越來越多,中午生意好的時候可以做到七、八十桌。
  • 消失在歷史中的素菜館
    在幾十年前的濟南,曾經有一家以素菜為主打的菜館,就是曾在大觀園經營的心佛齋。今天我就為大家講述這家素菜館的故事。>> 緣分造就的傳奇  心佛齋建於1920年,創始人張洪恩出生濟南,是一名居士,篤信佛教。  張洪恩早先家境貧寒,以做小商販為生。當時社會動蕩,張洪恩基本上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日子過得很是悽苦。
  • 怎樣才能開好一個素菜館?
    怎樣才能開好一個素菜館?首先,要有正確的發心,不要簡單把它當作一個提供菜品的地方,要發心讓更多的人因為走進素菜館而有所收穫。因為素食是在長養慈悲之因,如果有人因此對眾生心生慈悲,對未來人生將大有利益。不少餐館都有早會,素菜館的早會,可以讓員工在一起聽聽《慈經》,念念五戒和四無量心,使他們具有調柔寧靜的形象,慈悲祥和的氣質,讓顧客來到之後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氣息。第三,把素菜館作為傳播佛教文化的場所,可以設立閱覽區,提供一些通俗易懂的法寶,供閱覽或結緣。除正常營業時間外,還可以適當做些開放閱覽,既能與人方便,又能增加素菜館的人氣。
  • 吊炸天的素菜館?竟然全是「肉」!
    中國的素菜可謂源遠流長,自春秋戰國時期產生時至今日,其素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吃起來入口生津,有利於人體健康。有天突發念想,想吃素菜。於是拿出手機搜索後,發現,位於武漢長春觀旁邊,也就是武珞路269號的齋補堂長春觀素菜館,在其中點評網站上評價很高,經常是座無虛席。
  • 杭州這些素菜館要顛覆你的認知
    西湖素魚 福壽全 素菜館就是把各種豆製品做出葷味? 冬日萬物凋零,一派蕭瑟之象,可同時這又是養生的好時節,美味的食物是不可或缺的暖意元素。 最近,一家在上海紅透半邊天的素菜館落戶杭州,短時間內在微信朋友圈掀起了不小的素食風潮。哪怕是「肉食動物」,也一樣會被各種蔬菜的真味所迷倒。 素食界大咖開的素菜館 餐廳:大蔬無界招牌:福壽全 這家素菜館名叫大蔬無界,開在萬象城。
  • 不看不知道,原來汕頭有這麼多素菜館!愛吃素菜的收藏走起!
    【般若素菜館】:自助餐式:8元/份;點菜式特色—快餐式自助餐地址:汕頭市水仙園26棟104(新雅新對面的馬路接近龍湖溝)電話:0754-83265588網友(@鍾英寧正傳)點評: 晚上去般若素菜館搓一頓 最近各種海鮮吃多了吃頓素菜確實不錯 般若的東西好好吃而且便宜到不行 2.
  • 京城十家健康美味人氣素菜館
    人均:¥59推薦菜:文韜武略 宮保翠珍 天下有餘 隨緣解饞 紅顏知己地址:朝陽門外大街乙6號朝外SOHO大廈D座2樓0260號(京廣橋西)電話:010-59001288 59001088 推薦理由人均:¥157推薦菜:一指乾坤 荷塘月色 椒麻雞 梅花三弄地址:地安門西大街51號荷花市場內(近北海公園北門)電話:010-83286766 推薦理由:素菜館的環境都是很不錯的
  • 【人氣】汕頭有這麼多家素菜館你造嗎?本地素菜餐廳推薦大全!
    【般若素菜館】:自助餐式:8元/份;點菜式特色—快餐式自助餐地址:汕頭市水仙園26棟104(新雅新對面的馬路接近龍湖溝)電話:0754-83265588網友(@鍾英寧正傳)點評: 晚上去般若素菜館搓一頓 最近各種海鮮吃多了吃頓素菜確實不錯 般若的東西好好吃而且便宜到不行 2.
  • 男子兩進兩出素菜館 偷走功德箱裡現金
    男子兩進兩出素菜館 偷走功德箱裡現金 xm.fjsen.com 2013-05-22 12:53   來源:廈門網    我來說兩句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海奎)昨日中午,陳女士剛開業不久的素菜館來了一名身穿條紋短袖的男子。
  • 這些「大魚大肉」竟來自於出家人常吃的素菜館!
    進過佛堂,吃過素齋,也一同與百人道家弟子共進過兩菜一湯,出家之人素菜就是素菜,素的乾乾淨淨,吃完的碗裡都不帶油花。然而,走進湖北武漢一家佛道人都常去的較為著名的素菜館,在那裡吃的,卻滿桌「大魚大肉」。這家素菜館位於武漢武昌區,是一家以素食為主的餐廳,這家店最大的特點,是素菜不素做,各種地上跑的,海裡遊的,天上飛的「肉食」,讓你傻傻分不清到底是真還是假。這家中西合璧的餐廳,緊鄰一家道觀,原為道眾齋堂,常接待一些外地來的出家人,生意十分紅火。你能看出這是什麼菜嗎?
  • 發現北京-北平圖書館
    今天我要推薦的北京必打卡景點是北平圖書館舊址,我是來拉仇恨的,原因在段尾說明~在北海公園旁邊,文津街上,有一座民國的圖書館,它的名字叫北平圖書館。北京解放前夕,稱北平市立圖書館,在此期間,1917年建立於中山公園內的圖書閱覽所(曾改名京師第三普通圖書館、革命圖書館和中山圖書館)也合併過來,成為市館的分館和兒童圖書館。當時的北平圖書館是免費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市民無需交納任何費用,只需每次在圖書館入口處領取具有借書證性質的門牌就可以在圖書館中任意借書閱覽,但並不提供外借。
  • 讓豐子愷念念不忘的素菜館 今天首次出「圈」開分店
    圖說:春風松月樓在靜安久光百貨開設首家分店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今天,豫園百年淨素菜館「春風松月樓」於久光百貨步行街分店開門迎客,也是其在豫園商圈營業110年以來的首次出「圈」開分店。吃過橋素麵一度成時髦事1910年,從素六露軒素菜館當學徒出身的徐蕙嘉集資租借豫園西面凝暉閣開設「春風松月樓」素菜館。
  • 福建廈門最良心的素菜館,位於著名寺廟內,人均60,遊客說好便宜
    前段時間,我到福建廈門去旅遊,當地的朋友說要帶我去吃素菜館。當朋友帶我來到位於南普陀寺的素菜館時,我差點被嚇到。要知道,現在這個年代,一般的素菜館比普通餐廳都要貴很多,何況是這種位於著名寺廟內的素菜館,應該是「天價」吧?
  • 西安這些素菜小館精緻養生,必拔草!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對小編來說,年年都成功達標完成,看來減肥又該提上日程了(說的好像自己不過年就不胖一樣...)春節期間的大魚大肉、通宵烈酒,導致現在一到飯點看到啥都覺得膩,為了讓胃緩一緩,小編趕緊為大家去種草了幾家超棒的素菜館子。
  • 寧波小有名氣的凝德宮素菜館突然關門 卡裡餘額咋辦?
    凝德宮素菜館門店。近日,有網友反映,之前在寧波小有名氣的素菜館凝德宮突然關門。有不少持卡顧客一時間找不到老闆,感覺自己被套路了。具體情況如何,記者進行實地採訪。□記者 毛雷君 文/攝桑田路門店欠房租關門半年多據了解,凝德宮素菜館採取自助形式,之前在市區有兩家門店。一家位於桑田路,另一家位於錦寓路。記者7月7日分別到兩家門店了解情況。其中桑田路那家門店,早已關門大吉,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裡面堆滿了桌椅板凳,顯得很凌亂。
  • 南京素菜館悄然興起 目前已達20家最貴人均消費200元
    可是記者發現最近一些素菜館生意卻紅火了起來。不少人吃素是出於健康原因,現在不少年輕人也開始認可這種新式生活方式。素食館在餐飲競爭激烈的南京情況如何呢?記者走訪得知,南京的素食館正面臨著分化,集聚在寺廟周圍的素菜館和中檔店食客多是佛教徒和老顧客,而主打全有機新潮菜式風味和經營理念的高端素食館也在興起。
  • 「素菜之王」——功德林上海素食館放開吃不會胖
    它就是功德林上海素食館。功德林的素菜以淮揚風味為基礎,兼容了釋菜及民間素菜的精華,結合了北方人的口味,確立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張洪山,功德林的廚師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曾說過「現在素食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有些貴的素菜館,走高級西餐路線,擺盤精緻、秀色可餐,但一個人300元還不一定能吃飽,這樣的事情『功德林』不會做。」
  • 這個寺廟內有一家素菜館,人均近百元,菜名看不懂卻很受歡迎!
    去南普陀寺旅遊最受歡迎的就是這裡的素菜,還有人專門過來只為了吃素菜,足見魅力有多大了。素菜館位於南普陀寺的普照樓裡,環境非常不錯,比起外面的餐廳環境有過之而無不及,菜單上的「半月沉江」「絲雨菰雲」名字都非常的好聽,但卻看不懂到底是什麼菜,上菜之後發現素菜的分量都還蠻大的,味道也不錯,其中「香泥藏珍」是蒸的芋泥,當然裡面加了很多的料,最後兩個人點了4個菜,一共花了180,人均將近百元,雖然價錢比起普通的餐廳可能貴了不少,但也是物超所值,非常的滿足。
  • 武漢,4個祈福寶地的素菜館,三月不知肉味
    想念有家人圍坐的飯桌,記掛飯桌上你來我往談笑風生,話家常,食素菜,祈新福。年俗,有俗才有年味。在武漢,正月裡,或是初一請福氣,或是初五接財神,上完香,大家坐在一起吃頓素食,以表功德和慈悲。美好願景裡有中國式的人生,家人團聚,這素食也就成了人生百味中,每年的第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