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醫藥行業,淺談大分子與小分子市場

2020-12-14 大灣生物

醫藥行業本身就具有「高成本、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投資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失敗,成功則回報率更高,但失敗的可能性也較大。

醫藥行業按照研發領域的不同,主要分為大分子與小分子。大分子即生物藥,小分子即傳統的化學藥,兩者目前的市場佔比大約三七分,小分子依然佔據大頭,但就投資角度來看,大分子更具潛力,因為其創新藥的前景廣闊。

投資醫藥行業,淺談大分子與小分子市場

投資醫藥,技術含量高的領域更具潛力

投資醫藥,主要是投資創新藥,因為這是醫藥行業發展的方向。相對而言,創新力越強的藥企,投資的成功率越大。

目前,很多人都覺得生物藥的研究門檻很高,有點畏懼,但你在這時候能靜心研究,走在市場前面,反而更容易成功。現在全球十大最暢銷藥中,有8個都是大分子生物藥,6個單抗全在裡面。

舉個例子,五官用藥裡眼科用藥比佔到95%,所以眼科市場肯定大。但從投資角度而言,還得看相關的市場行情及科研能力。比如眼藥水之類股價低,因為其本身的技術含量不高。

投資醫藥行業,淺談大分子與小分子市場

投資醫藥,技術含量高的挑戰更大

大分子生物藥的研發,技術要求更專業,所以面臨的挑戰更大,門檻更高,但這並不意味著風險更高。

生物藥創新潛力更大,但生物製藥要求更專業,沒有個三四年的功夫你根本找不到北。相對小分子化學藥而言,大分子生物藥通常是治大病的,價格普遍偏高。一針下去近萬元,一個療程幾十萬都很正常。打個簡單的比方,小分子藥仿製,就如同再造一輛自行車,分析其化學元素的構成,而大分子仿製,你可能需要造一列高鐵,其結構非常複雜,可能仿製一項大分子生物藥,臨床的代價上億都屬正常。

儘管如此,如果投資科研能力強大的企業,生物藥也未必不是一片寬闊的藍海。

投資醫藥行業,淺談大分子與小分子市場

中國有希望將生物製藥做大做強

過去在小分子化藥方面,中國很落後,但大分子生物藥方面,中國依然落後,只是由於大家起步點相差不是特別大,中國是仍有希望將大分子生物藥做大做強,有趕上歐美的可能。是我們在最先進的技術裡面,就是免疫治療、生物單克隆抗體這塊,應該不比歐美落後太多,這對國內醫藥市場投資者而言,也是一個好消息。

投資醫藥行業,淺談大分子與小分子市場

總而言之,大分子生物藥雖然科研技術含量相對較高,但面臨的挑戰也更大,其中蘊含的投資市場雖然廣闊,但也要因人而異。畢竟,投資醫藥行業,本身就是一件「高成本、高風險、高收益」的事。

相關焦點

  • 復盤|凱萊英:大分子CDMO後來者能否拿下市場?
    在定增預案公告中,募集資金首當其衝用於加大投資大分子CDMO建設項目。來源:公司公告2019年凱萊英完成了一部分大分子業務的固定資產投資,也引進了多名大分子技術方面的人才。擴產以追逐CDMO紅利釋放凱萊英超過九成的訂單收入來自海外,海外CDMO市場非常分散,全球三大龍頭Catalent、Lonza、Patheon的市場份額十分微薄。這一形態與CRO完全不同,經過併購與角逐,全球前10大CRO公司市場份額超45%。不過對凱萊英來說,公司在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領域處在兩個不同的市場。
  • 醫藥生物行業:行業龍頭企業領先優勢不斷擴大
    《通知明確指出》,要做強優勢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推動集聚發展;申報生物醫藥合同研發服務項目的企業應為相關細分領域優勢企業,具有較強的行業影響力,2017年研發服務合同金額超過2億元,擁有市場化的公共服務機制和完備的質量保證體系,在相關前沿技術方面具有良好基礎和積累;申報生物醫藥合同生產服務項目的企業應為新藥合同生產服務領域優勢企業,2017年生產服務合同金額超過3億元,可提供小分子新藥或大分子藥的臨床樣品製備和商業化生產服務
  • 亞盛醫藥聯手君實生物探索小分子藥物與PD-1聯合用藥
    作為明星藥品,PD-1藥物是大分子抗體類生物藥的一員。當PD-1遇上小分子藥物,會有什麼「化學反應」?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亞盛醫藥與君實生物(01877.HK)達成一項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針對亞盛醫藥特有的細胞凋亡抑制蛋白(IAP蛋白)抑制劑APG-1387與君實生物的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的聯合用藥在中國市場進行臨床探索,治療包括腫瘤(實體瘤與血液瘤),特別是難治性腫瘤、藥物耐受性腫瘤等和其他雙方另行確定的適應症。
  • 大分子生物藥的大機會
    目前在市場中掃貨的主要是機構資金,散戶還沒有跟進,所以未來一段時間走勢比較好的大概率都是細分行業的龍頭股,A股龍頭看茅臺、招行、平安等,港股龍頭看騰訊等。  本期我主要聊聊大分子生物藥,我認為這是未來十年最具有投資價值的領域,目前相關龍頭股處於低位,正是布局良機。  國際上的生物製藥有很多分支,如化藥、小分子化藥和小分子生藥等。
  • ...科倫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生物大分子和創新小分子資產轉讓的公告
    [公告]科倫藥業:關於子公司四川科倫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生物大分子和創新小分子資產轉讓的公告 時間:2019年03月21日 14:48:44&nbsp中財網 一、概述 1.概述 自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科倫藥業」)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批准出資成立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倫博泰」)的相關議案以來,科倫博泰一直作為公司生物大分子和創新小分子藥物(簡稱「創新藥研發業務」)的主要研發平臺。
  • 小分子藥物的優勢與突破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華領醫藥創始人兼執行長陳力、歌禮製藥董事長兼執行長吳勁梓、信立泰(002294,股吧)藥業總經理葉宇翔、以及亞盛醫藥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大俊等在內的超過100位重磅嘉賓上臺分享。
  • 回歸需求,融合創新,迎接小分子藥物的春天
    在上周結束的第七屆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領袖峰會上,包括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華領醫藥創始人兼執行長陳力、歌禮製藥董事長兼執行長吳勁梓、信立泰藥業總經理葉宇翔、以及亞盛醫藥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大俊等在內的超過100位重磅嘉賓上臺分享。議題從領域前沿到資本和市場,熱點一覽無遺,交鋒專業熱烈。
  • 長線投資醫藥股已成共識,先聲藥業或是下一個績優股
    長線看好並投資醫藥股已成為大家普遍達成的共識。在市場中,當你選好板塊之後,剩下來的就是挑選板塊內的績優股或潛力股。而先聲藥業下半年即將在港股上市,相信會成為醫藥板塊的績優股。先聲藥業在港股上市後,會出現在醫藥板塊。
  • 2019中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大會三大熱點話題大公開!
    導語:由萬怡醫學主辦,美國駐華使領館商務處、英國國際貿易部、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上海市浦東新區生物產業行業協會、上海雋潤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獲得百華協會、香港生物科技協會、新藥創始人俱樂部、上海股權投資協會
  • 貝達藥業:公司目前在小分子靶向治療和大分子生物藥治療方面均有布局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9月17日訊,有投資者向貝達藥業提問, 在與一些偽專家討論時,他們總會說癌症的生物療法會顛覆貝達的小分子靶向療法,對貝達極不看好,但我對公司仍充滿信心。請問董秘,他們的這種說法存在可能性嗎?希能否解惑。
  • 皓元醫藥專注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
    公司此次擬募資6.50億元,用於皓元醫藥上海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安徽皓元生物醫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安徽皓元年產121.095噸醫藥原料藥及中間體建設項目(一期)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深耕小分子藥物研發領域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安戌信息持有公司43.9166%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
  • 2021年醫藥行業年度投資策略
    我們認為,在此次疫情高峰過後的新常態防控中(乃至此 後的更長時間),醫藥都會成為備受重視的行業,無論是國家產業政策、一級市場 投資、還是醫藥「新基建」的加碼以及下遊需求的增加,都會促進行業中長期估值 中樞的提升。
  • 皓元醫藥科創板IPO 深耕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
    公開資料顯示,皓元醫藥是一家專注於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應用的平臺型企業,主要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究開發,以及小分子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研發和生產技術改進,為全球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從藥物發現到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規模化生產的相關產品和技術服務。
  • 璧辰醫藥獲兩千萬美元A+輪融資:聚焦於可突破血腦屏障的小分子藥物...
    來源:藍鯨財經8月7日,聚焦於可突破血腦屏障的小分子藥物研發的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璧辰醫藥 (ABM Therapeutics)宣布,公司於近日完成兩千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創資本領投,國藥資本、磐霖資本、聚明創投跟投。
  • 皓元醫藥致力於小分子藥物研發一體化
    現代藥物研發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一個新分子實體藥物從靶點發現到最終投入市場通常要經歷十幾年的時間,藥物發現和臨床前研究階段耗時3-6年,而整個臨床階段更是耗時長達6-7年。
  • 醫藥行業中期策略:醫藥投資新常態,尋找防疫與增長的平衡
    疫情常態化背景下,醫藥投資的變與不變疫情常態化背景下,醫藥投資的長期變化主要體現在:精準防控的利器---檢測試劑需求持續存在、疫情暴露出的醫療新基建投資需求、疫苗及相關藥物研發的需求、網際網路醫療的興起。醫藥投資的不變主要體現在:醫藥需求剛性、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 一文看懂CDMO行業競爭格局
    全球有600多家CDMO行業,CR5不足30%,行業集中度低。目前藥明生物在生物藥 CDMO 領域的主要對手為 Lonza、三星生物,藥明生物2019年全球的市場份額為5%。龍頭公司依靠技術優勢、先發優勢、成本和效率優勢鑄造的壁壘使得新進入者難以撼動其市場份額,預計未來行業份額仍有望繼續向絕對龍頭公司集中。2.
  • 廣發基金羅國慶:醫藥支付體系市場化為國內創新藥行業帶來更多空間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濟之聲《基金觀察》,記者劉思強專訪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廣發創新藥ETF擬任基金經理羅國慶,本期主題:國內創新藥企業優勢分析。劉思強:我國當前醫藥行業變遷和日本上世紀末的情況類似,日本創新藥企業發展對我們有什麼借鑑嗎?
  • 從投資人轉戰新藥研發,強靜和他的信諾維打造創新小分子研發平臺
    醫藥研發的各產業鏈合作,以及政府配套服務,他們都做得非常不錯。第二,BioBAY的執行效率非常高。從企業落地,到政策對接,再到實驗室的裝修,甚至人員招聘等方面,BioBAY的高效率都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和BioBAY的溝通過程非常順暢。他們的團隊成員幾乎都有醫藥背景,能夠很清楚的理解到我們的需求。
  • 小分子團水、是什麼水?
    特殊關鍵詞:小分子團水、大分子團水、納米、聯合國世衛規定的六項好水標準、廣西巴馬小分子團水(世衛、歐美、日本認證,48h後變成大分子團水)、陝西榆林小分子團水(桃花水:歐盟與法國認證)、人體細胞6萬萬億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