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摘期只有半天,市場上40元一斤,農民種了卻虧錢,咋回事?

2020-12-18 禾木報告

導讀:採摘期只有半天,市場上40元一斤,農民種了卻虧錢,咋回事?

現如今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喜歡綠色健康的食材,故而以前很多沒人要,或者窮苦人才吃的野菜,就成了不少人所追捧綠色健康食材,就比如近幾年在市場上流行的魚腥草、馬齒莧、薺菜、馬蘭頭、香椿等野菜就是如此。

而且由於一些野菜難種植或者產量非常低,使得其市場價的價格非常高,就拿香椿來說,在這幾年的價格就是一年比一年高,今年年初的時候,其均價都賣到了60元一斤,在一些大城市裡的超市裡,甚至還賣到了100多元一斤的高價。

種植黃花菜

而因為這幾年野菜受熱捧,很多農民朋友便開始專門種植起了野菜,比如黃花菜就是這幾年被種植的一種熱門野菜,然而黃花菜的市場價雖好,市場上一般都能賣到40元一斤左右的價格,但是很多農民種了卻虧錢,這是咋回事呢?

黃花菜是什麼?

對於很多農村裡長大的朋友來說,黃花菜並不陌生,但是肯定還是有一些朋友只吃過黃花菜,並不知道黃花菜是什麼。黃花菜其實是百合科植物萱草的花,將其曬乾以後所得,在民間又被稱作忘憂草、金針菜、萱草花、健腦菜、安神菜、綠蔥花等等。

採摘黃花菜

黃花菜的價值。

黃花菜在我國的食用及種植歷史已經有上千年了,在《詩經》中就有記載:古代有位婦人因丈夫遠徵,遂在家栽種萱草,藉以解愁忘憂,從此世人稱之為「忘憂草」。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只知道黃花菜好吃且有藥用價值,至於它具體有哪些營養並不得而知,所以食用它的人並不多,而到了現代,經過農業專家們測試才得知,原來黃花菜的營養價值相當的豐富,黃花菜富含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元素以及多種胺基酸,其中它的鈣含量為463毫克/百克,高於大部分蔬菜,而它的磷含量則高於其他所有蔬菜。

黃花菜

黃花菜的市場行情。

在以前黃花菜還沒開始大量種植的時候,人們都是採摘野生的黃花菜來賣,筆者記得在十多年前的時候,一斤曬乾的黃花菜,市場價大概在80元到100元左右一斤,而如今隨著黃花菜開始被大量種植,其市場均價一般在40元一斤。當然,有些地區會低於這個價格,有些地區會高於這個價格。

在筆者家鄉這邊就有不少農民朋友在種植這個,而筆者今年在走訪這些種植黃花菜的農友時,發現很多農民朋友都會說一個問題,那就是種了1、2年,發現種黃花菜不賺錢,反而還有虧錢的,到底咋回事呢?

曬黃花菜

其實這跟農友種植的黃花菜有關,這黃花菜雖然是一種野菜,但是在人工種植以後,也培育出了許多品種,就筆者所知的就有30多種,比如衡陽花、黑嘴子花、牛角花、紫蘭花、荊州花、重陽花、五月花、茶子花等等。

每個品種之間的產量、價格均不一樣,而且很多農友以前都是採摘野生的,是碰到就採,沒碰到就算了。但是種植的不一樣,種植的必須採摘,而黃花菜一般是晚上開花,所以一般是在每天早上進行採收,一旦到了中午它就凋謝了。如果遇到下雨天的話儘量提前一天採收,那時它的生長速度很快,如果還按照以往的時間那就沒用了。

所以黃花菜採摘期只有半天,很多新手農友不知道這點,結果就導致了很多花還沒採摘呢,就已經凋謝了。

黃花菜深加工

另外還有一點,很多農友不懂行情,盲目的種植,以為種好了,曬乾了拿去賣就行,其實並不是。

黃花菜根據加工方式不同,其每畝收入也不同。一些有經驗的黃花菜種植戶告訴筆者,不管是哪個品種的黃花菜,畝產值基本上都能產鮮花3000斤以上,而若曬乾的話,一般是在500斤左右,乾貨深加工差不多是450斤左右。

在我們當地黃花菜鮮花批發價是3元左右一斤,乾貨的批發價是11元左右一斤,乾貨深加工的批發價差不多是22元左右一斤,這樣一算下來,賣乾貨利潤是最少的,這些都沒有扣除採摘、加工、管理等成本,而很多農友正好都是曬乾了賣,自然就會虧錢了。

所以若是有農友想種植黃花菜的話,一定要了解下當地黃花菜的行情,以及深加工為好,免得虧錢。

各位朋友,你們喜歡吃黃花菜嗎?你們那裡有人種植黃花菜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經驗吧。

相關焦點

  • 在國外被譽為「仙果」,加工後百元一斤,為啥農民種了卻賣不動?
    導讀:在國外被譽為「仙果」,加工後百元一斤,為啥農民種了卻賣不動?雖說這些水果是國外的水果,但是由於味道好,營養好,在引入我國後深受人們喜愛,不過這些外來水果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貴,就比如車釐子和陽光玫瑰吧,在剛引入我國的時候,個個都是上百元一斤,不過即便是如此,在我國市場上依舊暢銷,人們也是搶著買來吃,以至於現如今被果農們搶著種植。
  • 一斤曾賣50元,如今降到18,市場「崩潰」,農民:賣一斤虧5元
    在四川阿壩州的茂縣,當地就有很多的農民種植花椒,到了7月份的時候,正是大紅袍花椒採收的季節,走進村子裡,都可以看到農戶家裡曬著花椒。茂縣已有栽種花椒多年的歷史,已經成為了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每年到了花椒豐收的季節,全國各地的收購商都會來當地收購,給農民創造了一定的收入。花椒不僅是調料,也可以用作藥材,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
  • 產地銷售難,市場一斤賣5元,錢被誰賺了?
    其實對於農民來說,水果滯銷是他們最害怕遇見的了,豐收的水果是一年的收成,也是農民的希望,一旦遇到滯銷,就代表著今年的收成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會虧本。現在是芒果上市的之間,海南貴妃芒果在產地銷售很難,市場價格卻一斤能夠賣到5元,錢都被誰賺了?貴妃芒果是現在市場上比較暢銷的芒果品種,和其他的芒果不同,貴妃芒果的表皮上有紅暈,顏色非常靚麗,很吸引人的眼光。
  • 在青島海鮮市場,新鮮的魚只有幾元錢一斤,卻不好賣
    然而在青島杭州路市場,攤主們倒了苦水,攤位上擺滿了新鮮旗魚、半巴比魚、鯧魚和墨魚海鮮,但是卻不容易賣,這是咋回事?小編看到海鮮市場的人不多,三三兩兩的人從海鮮攤位前經過,有時他們停下來問價錢,然後就走開了。其中一些被稱為海鮮,或者滿意兩到三斤。
  • 它是常用的山草藥,市場百元一斤,需求量極大,農民卻不願意種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它是常用的山草藥,市場百元一斤,需求量極大,農民卻不願意種很多人煲湯的時候都喜歡放一些藥食兩用的草藥,尤其是南方氣候溼熱的地區,不僅用這些草藥煲湯,還會用它們做涼茶,平時的需求量非常大。
  • 去年160元一斤熱銷,今年60沒人要,咋回事?農民:不敢種了
    農村地區地大物博,有著很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也是農村的一大優勢,農民在土地上種植農產品,到了豐收的季節賣出以後就能獲得收入。除了傳統的農產品,山上或田野裡還有一些野菜、野果供應,每年到了採摘的季節,就有農民去採摘拿到市場上去賣,換一些零花錢。
  • 一年可以收兩次,市場價5元一斤,市場缺口很大,農民卻不想種了
    一年可以收兩次,市場價5元一斤,市場缺口很大,農民卻不想種了說到土豆,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它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材,很多人都愛吃,特別是小孩,估計沒有不愛吃土豆的小孩吧,很多小孩都是什麼蔬菜都不願意吃的,可就是對土豆情有獨鍾,我們常見的土豆顏色有白色和黃色的
  • 這花生30元一斤,好處很多,為啥市場少見?農民:沒法種!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農民們種一些糧食作物,像是玉米、小麥等,既能用來當作主食,也可以用作其他烹飪方式,而且一產就有很多,所以對農民來說不可或缺,而花生也是其中的一類必須農作物。人們種了花生之後,可以往外賣,也可以自己榨油吃,還能把花生烹製成美味佳餚,所以是很難得的寶貴食材。
  • 2個月漲2倍,一斤賣90元,死蟹都賣40元,漁民表示賺大了
    對於沿海地區的農民來說,他們靠海吃海,依靠捕魚或餵養水產品賺錢,而隨著水產品的大量捕獲,以至於野生的越來越少,因此國家也出臺了休漁期,在幾個月內不能出海捕魚,只有結束後才能繼續趕海。在8月份開捕時,梭子蟹的價格是40元一斤,比起往年要高出不少,不過到了今天就不同了,儘管才過去2個月,但它已經漲了2倍,目前市場中最高價已賣出了90元。當然梭子蟹的價位根據品質分級,主流價格是60元,但也有75、85元不等的價格,就算是死蟹子的價格都賣出了40元,很多人只是問了價格後轉頭就走。
  • 農村姐姐種植80畝秋葵,1元一斤被收購,姐夫:一年能賺至少50萬
    而隨著種植技術和老百姓對種植商機的把握,農耕也實現了機械化,並且不少農戶開始不局限於只是種植稻田為生,種菸葉、種植玉米、種植秋葵、種植棉花等多元化的模式開始盛行。所以,現在農民已經成功「脫貧」,過上了奔小康的生活,一年的收入甚至比多數城裡人都要高。
  • 56歲農民種「水果皇后」,比種莊稼強多了
    他曾種過玉米、花生、大姜等各種當地傳統農作物,收入最多也就兩三千元,從沒有超過一萬元的時候,而且管理也相對麻煩。圖為藍莓採摘區,張永旺的地就是在水庫邊上。「俺村的青年張永現,在青島闖蕩多年,見多識廣,他種了不少藍莓,貨都發到了青島等城市,6年前一斤都賣到七八十元。」張永旺說,當時張永現也動員他加入合作社,一起發展藍莓種植,他算了算收入比種莊稼強,就買來苗子,決定試一試。
  • 去年12一斤,今年1000棵樹到手5000元,農民:市場咋了
    而在農民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蔥姜蒜這三樣佐料中,在市場上依然頂著"蒜你狠"、"姜你軍"的氣勢走下去。 不過在這些佐料中,也有例外,有農民反映自己種了1000棵樹,結果到頭來純利潤只有5000元,種植戶百思不解,覺得是不是自己種錯了,不知道今年的市場到底咋了。
  • 現在小豬仔多少錢一斤?農民花1500元買一頭豬仔養殖,劃不划算?
    自從去年以來,我國生豬養殖市場就非常火爆,因為豬價一路飆高。在豬價最高的時候,全國均價已經突破了20元一斤。可想而知前幾年生豬的價格也就幾塊錢,現在一頭豬能賣過去幾頭豬的錢。很多人講現在是養豬業的春天,因為養豬能掙到錢。
  • 農民一斤土豆賣4毛錢,超市卻賣了2.5元,中間的差距都去哪裡了?
    我們平常買菜一般都是直接去超市買但是家裡有些老人有時候就喜歡專門去集市上的小攤販去買,因為那些賣菜的都是農民,這些菜都是他們自己家種的,而且價格很多都是比超市便宜很多。今年很多蔬菜的市場都並不樂觀,大蒜、辣椒、土豆這些蔬菜雖然產量還不錯但是卻沒什麼商販來收購,有時候農民們好不容易等到了來收購的人了,但是他們給出的價格更是比往年低好多,農民們辛苦一年根本沒賺到多少錢,這就讓農民們很苦惱,來年到底該種什麼東西才能賺錢呢。
  • 人稱「硬饅頭」,十五元一斤煲湯是美味,農民卻說種它沒前景
    很多農民在選擇種植項目的時候,都非常的頭疼,因為去模仿別人的話,可能會導致產業過剩,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而且先入為主的這些人往往在市場上已經有了很大的優勢了,比如收購商的關係比較好,比如種植的品種在市場的受歡迎程度。
  • 以前當廢物,現在是「寶貝」,農村有人50元/斤回收,咋回事?
    導讀:以前當廢物,現在是「寶貝」,農村有人50元/斤回收,咋回事?但也有些地方不喜歡種植苦楝樹,因為苦楝和「苦戀」是諧音,而且寓意不好,所以人們認為家中種苦楝可能會吃苦,所以就非常忌諱種植苦楝樹,那麼苦楝樹是如何又變成了「寶貝」呢?
  • 曾被當成水果賣到15元一斤,今幾毛錢一斤無人問,為啥農民還要種
    其實外來的農產品有很多,遠不止車釐子,比如近些年非常火爆的妮娜皇后、陽光玫瑰等農產品,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農產品,不過這些農產品因為品質非常好,就算農民跟風種植,價格有了大幅度的下滑,卻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 國外蛇果一斤賣30元,國內農民的蛇果一斤賣3元,價格懸殊太大了
    在縣城的早市上,看到一位農民賣的一種蘋果和其他蘋果不太相同,和紅星蘋果差不多,但是比起紅星蘋果要長一些 ,果個大一些。問這位農民這是什麼蘋果,他笑著說是蛇果。這位農民叫楊平義,家裡的土地主要都種了蘋果,其中,有8畝蛇果,2畝紅星,6畝紅富士。
  • 跌下神壇的中藥材,曾賣到500元一斤,如今卻沒農民願意種植
    如今,農民種糧食不賺錢,而在外地打工又沒有那麼順利,為了能夠維持生活,過上好日子,只能想方設法來創業,在農村創業,很多人都是選擇養殖業以及種植業。前些年,農村當中比較流行種植中藥材,很多農民也因為種植這些中藥材而發家致富了。
  • 貴州銅仁:壩區肉香絲瓜進入成熟採摘期,農民忙採摘絲瓜供市場!
    日前,松桃苗族自治縣普覺鎮貓貓屯村種植的肉香絲瓜進入成熟採摘期,當地農民忙於採摘絲瓜,供應市場。近年來,松桃在500畝的壩區調優產業種植模式,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綠色化現代農業產業,幫助群眾增收。8月4日,貴州銅仁,松桃苗族自治縣普覺鎮貓貓屯村村民在採收絲瓜。日前,松桃苗族自治縣普覺鎮貓貓屯村種植的肉香絲瓜進入成熟採摘期,當地農民忙於採摘絲瓜,供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