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理學修】漢傳佛教的性、相二宗等同於藏傳佛教的深觀、廣行二大車軌嗎?

2021-03-04 妙吉寺

004(97)、漢傳佛教的性、相二宗等同於藏傳佛教的深觀、廣行二大車軌嗎?

藏傳佛教的深觀、廣行與漢傳佛教的性、相二宗並不相同。藏傳佛教的「深觀」指智慧正見,「廣行」指除智慧正見以外的一切善行,包括慈悲、發心、六度中除智度以外的五度,以及境、行、果、五道十地斷悟進程等。
佛法雖廣,但其核心和精華是《般若經》,般若稱「佛」是因為聲聞、緣覺、菩薩、圓覺佛等從般若中生,離開般若智慧無法解脫成佛。一是以彌勒五論為依據解釋般若的,以無著為首的廣行般若學派。前者稱中觀學派,後者稱彌勒學派。《彌勒五論》中分前二論《佛心論》、《現觀莊嚴論》和後三論《莊嚴經論》、《辯中邊論》、《辯法性論》。在前二論中開示了中觀見,後三論中開示了唯識觀。無著、世親兄弟二人根據彌勒「後三論」,開創了唯識學。藏傳佛教各教派在智慧正見方面以龍樹學說為主,學修中觀。境、行、果地道建立等廣行般若以無著的彌勒學為主,但對無著、世親學說中的唯識部分,持批判態度。漢傳佛教性宗和空宗屬中觀學派,法相宗屬唯識學派。法相宗除了正見以外,其他的都和藏傳佛教顯教的內容相同,有差別也只是對其理論認識上的差別。另外,藏傳佛教是顯密合一的佛教教派,與漢傳佛教單一的顯教在整體教義理論和修行實踐方面有很大差別。世界佛教三大體系之一的藏傳佛教是七世紀到十一世紀由印度引進的大乘顯宗佛教和金剛乘密宗佛教思想文化在號稱「世界屋脊」的中國青藏高原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中形成的,是具有廣泛思想文化內涵和顯明地方與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和信仰體系。作為佛教,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之間在基本教義方面具有許多共同點,但佛教本身是一個思想文化的廣闊海洋,由於對教乘信仰重點的選擇和所尊經典、教義傳承不同,對教義的研究理解深淺程度不同,信教民族各自的思想文化背景和心理素質不同等原因,在佛教內部各大體系和教派之間形成了千差萬別、萬紫千紅的不同特色。佛教各系各派的特色,不僅表現在生活習俗、服飾、飲食起居、禮儀、典章制度、建築佛畫、造型藝術等外部文化方面,而且還表現在哲學思想、道德價值觀念等意識形態和心理素質方面,而這後者才是本質特色。

【教理學修】

001 漢傳佛教大德主張學佛必須先從「有」後到「空」,若不知「有」焉知「空」,這種說法和藏傳佛教的觀點是否一致?

002 漢傳佛教禪宗是密宗還是顯宗?

003 有人說:「禪是中國人發明創造的」,這種說法對嗎?

相關焦點

  • 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 藏傳佛教有何分別?
    b.如依所傳經論語言而分, 南傳佛教主要為巴利文系佛法; 漢藏傳教則各為漢, 藏文系論.c.南傳佛教主要自稱為上座部佛法, 漢藏佛教自稱大乘佛法2.宗派觀念-a.南傳佛教疑大乘教法非佛說;b.中國佛教慣稱南傳教為小乘佛法, 或有些人稱藏傳佛教中的金剛乘教法為外道教法;c.藏傳佛藏認為聲聞乘(南傳佛法), 般若乘(漢傳教法), 金剛乘皆為佛說, 都應尊重, 亦是需學習及修持的次第, 故藏傳佛教含括三乘.
  •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有何異同?
    一、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點,如承認四法印,皈依三寶,四眾弟子都按律部規定受戒,發慈悲心,抑惡揚善,以正見破除三界煩惱,追求解脫苦與苦因等等。二、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佛教的共同特點。
  •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你一定要搞清楚!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三大佛教系統齊備的國家: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交相輝映。不過,南傳佛教只局限於雲南一地,影響力有限。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影響較大的,主要還是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一般的學界看法,佛教在印度本土不斷發展同時向四周傳播。當發展到中期大乘時期的時候,正好是大規模延絲綢之路向中原地區擴散,所以漢傳佛教比較接近印度佛教的中期面貌。藏傳佛教則是印度佛教發展到晚期,開始傳入吐蕃地區,所以藏傳佛教接近印度佛教晚期的面貌。
  • 藏傳、南傳與日本佛教在臺灣的發展
    藏傳、南傳與日本佛教在臺灣的發展情勢雖然遠不如漢傳佛教(當代臺灣佛教的主流)之盛,但是在解嚴後也快速地崛起之中。 藏傳佛教在臺灣光復後開始傳入臺灣,但是這一時期的弘法者大多系漢族上師。其中以屈映光、吳潤江、申書文、劉銳之等人較有成績。當時的蒙、藏族上師以章嘉、甘珠、格賴達吉、明珠等人較為知名。
  • 詳述佛教3大系「南傳、漢傳、藏傳」的特色與優劣,修佛不可不知
    佛教的流播有三大系:第一:原始的上座部南傳佛教、主要由南面弘傳至東南亞一帶,包 括泰國、緬甸、柬埔寨、斯裡蘭卡、寮國等國。第二:初、中期大乘的漢傳佛教、主要由北面 弘傳至中國、日本、韓國等地。南傳佛教經論不多,可看出其注重實修,不太重視思辯,哲理,文化,學統等。教育制度,學院發展也不足夠。簡言之,側重於自了,很多制度都流於形式化,不太適應變化快速的現代社會,但也許正是其優點,保存著佛世簡樸及實修的忠實。當然,佛陀的大乘本懷及真精神畧嫌淡薄。
  • 青藏高原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泰國佛教的不同!單篇全解答
    【佛教的起源】佛教起源於2500年前的古印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釋伽牟尼佛(毗羅衛國太子俗名喬達摩·悉達多)在菩提樹下證悟成道後,在古印度地區化解眾生,宣揚所悟道的輪迴解脫之法。這就是最初佛教的起源。佛教體系分為「大乘佛教」漢傳佛教和「小乘佛教」南傳佛教。大乘佛教主張菩提心,行菩薩道,自利利他。最終修菩薩果位成佛道。
  • 元代藏傳佛教對漢地佛教影響---孫悟湖
    1西藏納入元代版圖,為漢藏兩地佛教的交流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二、藏傳佛教對漢地佛教修持方式的影響藏傳佛教在元代傳入內地後,其密教修持實踐方式對漢地佛教產生了很大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藏傳佛教密宗修持實踐的一些藏文術語已譯為漢語。如:「鎮雷阿藍納四,華言慶贊也。亦思滿藍,華言藥師壇也。朵兒禪,華言大施食也。搠思串卜,華言護城也。
  • 漢傳佛教可分為具體的哪八大宗派?
    中國佛教又稱漢傳佛教,首要有八大宗派,別離為唯識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和密宗,簡稱漢傳佛教八大宗派。  大約在公元元年前後的一段時間,佛教初步從印度經西域傳入漢地。前期首要是翻譯佛經。跟著佛教在漢地的不斷傳達和展開,佛教徒和佛教專家的數量也空前增加,隋唐時期構成漢傳佛教的鼎盛時期,各大宗派均已樹立,展開頗具規模。
  • 藏傳佛教唐卡中的男女雙修
    這種藏傳佛教特有的神像,一般俗稱之為「歡喜佛」。此外,人們也聽說,有些藏傳佛教的喇嘛們不禁婚俗,娶 妻生子。這一切都使人疑竇叢生。   「男女雙修」會受到人們的特別關注,當然是因為它和性有關。任何時候,人們對性的好奇心都不會停止。
  • 漢傳佛教不如「原始佛教」?
    這些小乘的人,以為自己已經證得了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除了這個境界外,其餘的菩薩法都跟自己無關。也就是說他們是完全明了大乘佛法是非常微妙而不可思議的,非常明了大乘菩薩的行持是超常難忍的,自己只有仰慕讚嘆的份,根本沒有能力去行持,而且志小而智弱,自己並不好樂大乘,更不要說去質疑、去誹謗了,他們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法華經·信解品》:「我等雖說,佛法寶藏,自無志願,亦復如是。我
  • 吳言生:漢傳佛教八宗祖庭文化的精華要義
    與會大德專家圍繞會議主題「祖德流芳,共續勝緣」,深入研討漢傳佛教祖庭文化的發展、繼承和弘揚。推動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對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陝西師範大學佛教研究所吳言生教授出席研討會並提交了題為《漢傳佛教祖庭宗派思想精髓與現代意義》的主題論文,吳言生教授在論文中高度概括了漢傳佛教八宗祖庭的思想精髓,及在現代社會的現實意義。提綱挈領、宏觀嚴謹,是漢傳佛教祖庭文化研討的重要表達。
  • 漢傳佛教的主要宗派及祖庭
    佛教在古印度傳承時期,只有大乘、小乘之分。又如小乘佛學分為「空」、「有」兩派,但實際上並沒有獨立門戶。佛教自東漢傳入我國漢地以來,至隋唐時期基本形成各宗派並立的局面。在我國漢傳佛教有十三宗、十宗和八宗等之說,這是以主要流派而言,實際上的數量可能更多。漢傳佛教各宗派的形成,和各派創立祖師所依經典有關。
  • 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說藏傳佛教就是密宗
    康熙年間,由漢傳佛寺改為藏傳黃廟,並更名為羅睺寺,沿用至今。今天,五臺山以菩薩頂為首的8座黃廟,全都傳承了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法脈。格魯派於公元15世紀興起,由於集各家所長,特點鮮明,因而很快後來居上,成為後期藏傳佛教最重要的一個派別。藏傳佛教格魯派,倡導僧人嚴守戒律。學經必須遵循次第,主張顯密雙修,先顯後密,兼行並重。
  •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關係略說
    而根據傳播線路的不同,又可分為漢傳佛教(也稱北傳佛教,屬大乘系統)、藏傳佛教(屬大乘系統)與南傳佛教(屬小乘系統)三支。和漢傳佛教一樣,藏傳佛教絕不是純粹的印度原始佛教。在其傳播發展過程中,它已融合進了許多別的因素,尤其是內地文化的因素。  聖山崇拜是藏傳佛教異於印度原始佛教最為明顯的部分。青藏高原幾乎每一座名山都被賦予了宗教的色彩,都是信徒敬拜的對象。
  •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有哪些區別?
    藏傳佛教和漢地佛教是中國佛教中重要的兩大派系,雖同為佛教,但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影的不同,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他們之間到底有啥區別呢?漢傳佛教在2000年前從印度傳入中國,藏傳佛教在1400年前開始從印度傳入藏區,兩個傳過來的宗教是一樣的,那時候是沒有區別的。包括密宗,那時候密宗在漢傳佛教裡面大藏經都存在,現在日本人修的密法叫唐密,唐朝以前我們中國內地都有密法,有密宗的。
  • 南傳、漢傳和藏傳這之間有什麼聯繫
    大家都知道,現在佛教主要有三系:漢傳、南傳和藏傳。漢傳佛教主要是在漢文化區域,是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韓國、日本等國;藏傳佛教主要在我國西藏周邊,包括青海、蒙古等地;南傳佛教主要在東南亞,包括我國雲南部分地區。那麼他們有怎樣的區別,是怎麼劃分的呢?這件事要從釋迦牟尼的逝世說起。
  • 法藏法師:二十一世紀漢傳佛教新契機
    主題:二十一世紀漢傳佛教新契機   地點:南普陀佛學院 日期:87.11.12 整理:釋妙嘉問:請問法師關於「漢傳佛教」的定義、內涵與特色為何? 漢傳佛教的定義,從文獻資料而言,是指以漢文記載的佛法文獻作為理解及實踐所依的佛教,此中又包含翻譯,及祖師所著作的兩大類;若從思想內涵上來談,漢傳佛教應是指中國祖師,依著漢譯的佛典理解佛法,實修之後所形成的特定修持風格,及特定對佛法的認識,乃至對整個佛法所作的一種具有判攝意義的整理與總持。
  • 佛教法器 | 漢傳、藏傳佛教法器概述
    ,廣義而言,凡寺院內有關莊嚴佛壇,用於祈願、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或佛子所攜行的念珠、錫杖等修道之資具,統稱為法器,又稱佛器、佛具、道具等。宗教法器其實是實踐佛道的器物,同時也是實踐佛教禮儀與佛法生活的器具,是與修行相合為一的。因此,法器除了在佛教工具藝術上,有著極高的價值之外。
  • 漢傳佛教究竟有多少分支?
    佛教尤其對東亞文化圈影響巨大,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引擎將佛教文化與中華本土的儒家和道家等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佛教在中國經過積澱和革新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傳佛教,其中,漢傳佛教有許多的分支,大體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兩類,大乘佛教分為三論宗、涅槃宗、地論宗、攝論宗、天台宗(法華宗)、淨土宗、律宗、禪宗、法相唯識宗(慈恩宗)、華嚴宗(賢首宗)、密宗(真言宗)等十一個派別,小乘佛教分為俱舍宗和成實宗兩大派別
  • 作為佛教的兩種路徑,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有什麼不同?
    佛教自從建立之後,就四面八方的對外擴張,在中國,主要面對三種,一種北傳,沿著絲綢之路進入,也是漢傳佛教,大乘佛教。一種是南傳佛教,沿著印度緬甸進入雲南貴州,是為小乘佛教。還有一種是翻越喜馬拉雅山進入西藏然後在向內地傳播,是為藏傳佛教,也屬於大乘佛教,但是勢力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