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現在佛教主要有三系:漢傳、南傳和藏傳。漢傳佛教主要是在漢文化區域,是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韓國、日本等國;藏傳佛教主要在我國西藏周邊,包括青海、蒙古等地;南傳佛教主要在東南亞,包括我國雲南部分地區。那麼他們有怎樣的區別,是怎麼劃分的呢?這件事要從釋迦牟尼的逝世說起。
漢傳:中國最初引入佛教公認是在東漢,當時大乘已經開始興起。第一批入華的經典,基本上是大乘系統的。由於印度大乘佛教與政治太過緊密,在貴霜帝國形成了一個特權的僧侶階層。入華之後,他們在南北朝時期也一度成為僧侶貴族階級。這就與中原文明構成嚴重衝突,在北魏遭到道教和儒家的聯合打擊,即太武帝滅佛運動。此後,一批僧侶開始結合本土文化進行改革,形成了本土宗派,如淨土宗、禪宗、華嚴宗、律宗。以後在隋唐時發展為「漢傳八宗」。漢傳八宗已經不再是僧侶和寺院領主階級了。值得指出的是,漢傳密宗在唐朝後期就消亡了,後世並未流傳下來,反而是流傳到了日本,稱為「東密」。
藏傳:藏傳佛教,是民國才出現的概念,此前都叫「喇嘛教」。嚴格說,它的佛教成分非常少,應該不超過二成。因為西藏傳入佛教是非常晚的事情,已經在戒日王朝後期。當時佛教幾乎已經消亡了,整個印度流行「密教文化」。首批入藏的蓮花生、阿底峽等人,除了一部分「大乘密宗」之外,主要是為西藏帶去了佛教的詞彙體系。像蓮花生這樣的僧侶,則更接近「巫術家」。他們的較為先進的、用佛教詞彙包裝起來的巫術,與拉薩貴族一起完成了藏區的文化統一。原先廣泛存在的苯教,被強行輸入的密教徵服,改頭換面變成密教的支派。他們同時也驅逐了西藏東部的漢地禪宗。最終形成了一個新宗教「喇嘛教」。所以,喇嘛教並不是佛教的一部分。實際上,西藏的喇嘛教與佛教長期鬥爭,最終取得完全勝利。
南傳:南傳就是上述的部派佛教進入東南亞形成的派系。它的特點是保持了原始佛教的基本面貌,沒有受到印度政治變遷的影響。
釋迦牟尼可以說是佛教的創始人,他在世時招收了很多弟子,釋迦牟尼時代的佛教叫做原始佛教。在釋迦牟尼逝世後,他的弟子們逐漸分為了兩派。其中較為高層的弟子們認為,應當堅持釋迦牟尼的教誨不動搖,不應該有一絲修改,這些人後來被稱為上座部。而較為底層的弟子們則認為,佛教教義應當有所改革,以適應不同的時代,這些人後來被稱為大眾部。
上座部和大眾部之間的裂痕不斷增大,最後大眾部自稱為大乘佛教,將上座部貶低為小乘佛教,認為大乘可以普度眾生,而小乘只能自己解脫。
所謂的「小乘」佛教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佛,那就是釋迦牟尼,是徹底的覺悟者,而其他人最多只能修到羅漢果位。
而大乘佛教則認為,羅漢上面是菩薩,菩薩上面是佛,十方三世有無數的佛,任何眾生都可以成佛。羅漢的境界是自覺,菩薩是自覺覺他,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後來,被貶低為「小乘」的上座部佛教傳到了斯裡蘭卡,後來又傳到了東南亞一帶,就是南傳佛教。南傳佛教更多地保留了原始佛教的教儀、教義,比如挨家挨戶託缽乞食、不非時食、住阿蘭若、半月誦戒、雨季安居、行自恣法、作咖提那衣等等。
而自稱為「大乘」的大眾部佛教傳到了西域,並由西域源源不斷傳入中國。在中國,大乘佛教與中國傳統思想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派別,這就是漢傳佛教,又稱為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主要有八大宗派:三論宗、唯識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密宗、律宗。大家熟知的那些經典,如《金剛經》、《心經》、《華嚴經》、《壇經》等都是漢傳佛教所尊奉的大乘經典,卻不被南傳佛教所承認。
值得一提的是八大宗派中的密宗,顧名思義,密宗主要是修種種秘密法門,有很多咒語、真言,因此又被稱為真言宗。漢傳佛教中的密宗已經失傳了,不過密宗傳入了西藏地區,並同西藏本土的苯教結合,形成了現在的藏傳佛教,所以藏傳佛教也是大乘佛教。大家可以看到,藏傳佛教中有很多外人看來很神秘,甚至無法接受的內容,比如雙身佛、人骨法器,這些主要就來自於苯教。
大乘佛教的顯著特點是眾生平等。大乘,意為大型馬車,言其不分種姓、度人之多。在印度社會的種姓封建體系中,「大眾部」僧侶在中下層得到了普遍支持。這裡的中下層還包括位於統治體系低端的「南天竺」。
後世普遍認為出身婆羅門的「馬鳴」是大乘始祖,實際上,馬鳴是個文學家,他用佛教進行戲劇和詩歌創造,有平等意識,但並未在「部派佛教」體系之外另起爐灶。大眾部那些平等意識早已存在,但沒有上升到宗派級別。真正創立大乘佛教的還是「龍樹」。
龍樹是南部人。在印度歷史中,南部以達羅毗荼人為主,是次大陸的原始土著。他們在印度的權力體系中長期處於底層位置。因此,大眾部在這裡得到特別重視,龍樹憑藉其卓越的思辨天賦,結合大眾部的平等意識,創立了【中觀論】,寫了《中觀論》、《大智度論》等大乘的根本著作。這批著作規模宏大、架構瑰偉,在學術上屬於驚人的成就。
它迅速引發北部婆羅門學者和部派僧侶的關注,很快成為佛教學術的新興勢力。隨著無著、世親等大師級學者的加入,大乘佛教迅速壓倒了部派,稱為佛教主流派系。這個派系的主要特點,實際上是其「學術性、哲學性、政治性」,尤其是政治性很強。大乘佛教與貴霜帝國、笈多王朝、戒日王朝存在非常複雜的政治聯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