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你一定要搞清楚!

2020-12-12 佛解人生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三大佛教系統齊備的國家: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交相輝映。不過,南傳佛教只局限於雲南一地,影響力有限。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影響較大的,主要還是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

一般的學界看法,佛教在印度本土不斷發展同時向四周傳播。當發展到中期大乘時期的時候,正好是大規模延絲綢之路向中原地區擴散,所以漢傳佛教比較接近印度佛教的中期面貌。藏傳佛教則是印度佛教發展到晚期,開始傳入吐蕃地區,所以藏傳佛教接近印度佛教晚期的面貌。

從教理上看,(密宗不談,只說顯教),藏傳佛教大多爭論中觀和瑜伽行,即有宗和空宗。漢傳佛教基本上是真空妙有的統一,大乘八宗基本上都是調和空有的觀點。

還有在藏傳佛教信眾中,密咒(又稱真言,如「嗡嘛呢唄咪吽」)是修習法門,相對而言,漢傳佛教中常見的念誦「南無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在藏傳佛教中比較少見。

但是無論是藏傳,還是漢傳,其終極目標是一樣的,那便是佛陀所教導的,達到覺悟解脫的境地。

相關焦點

  • 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 藏傳佛教有何分別?
    b.如依所傳經論語言而分, 南傳佛教主要為巴利文系佛法; 漢藏傳教則各為漢, 藏文系論.c.南傳佛教主要自稱為上座部佛法, 漢藏佛教自稱大乘佛法2.宗派觀念-a.南傳佛教疑大乘教法非佛說;b.中國佛教慣稱南傳教為小乘佛法, 或有些人稱藏傳佛教中的金剛乘教法為外道教法;c.藏傳佛藏認為聲聞乘(南傳佛法), 般若乘(漢傳教法), 金剛乘皆為佛說, 都應尊重, 亦是需學習及修持的次第, 故藏傳佛教含括三乘.
  • 漢傳佛教的主要宗派及祖庭
    佛教在古印度傳承時期,只有大乘、小乘之分。又如小乘佛學分為「空」、「有」兩派,但實際上並沒有獨立門戶。佛教自東漢傳入我國漢地以來,至隋唐時期基本形成各宗派並立的局面。在我國漢傳佛教有十三宗、十宗和八宗等之說,這是以主要流派而言,實際上的數量可能更多。漢傳佛教各宗派的形成,和各派創立祖師所依經典有關。
  • 青藏高原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泰國佛教的不同!單篇全解答
    這就是最初佛教的起源。佛教體系分為「大乘佛教」漢傳佛教和「小乘佛教」南傳佛教。大乘佛教主張菩提心,行菩薩道,自利利他。最終修菩薩果位成佛道。而小乘佛教更側重與自我解脫圓滿修為。以得阿羅漢果果位或成佛道。大乘佛教主要流傳到中國、日本、古朝鮮。而小乘佛教也主要流傳到,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
  • 漢傳佛教不如「原始佛教」?
  • 詳述佛教3大系「南傳、漢傳、藏傳」的特色與優劣,修佛不可不知
    佛教的流播有三大系:第一:原始的上座部南傳佛教、主要由南面弘傳至東南亞一帶,包 括泰國、緬甸、柬埔寨、斯裡蘭卡、寮國等國。第二:初、中期大乘的漢傳佛教、主要由北面 弘傳至中國、日本、韓國等地。二.漢傳佛教有豐富的經論,發展多樣化且趨於圓融,探求哲理性的高度發展。包容性很 大,與中國固有文化,包括儒家,道家等激蕩融合。對琴棋書畫,文人雅士各方面的學術性 影響很大,可以說佛教已融入生活中,而佛教給人的印象是無爭,優雅,和而不流,隱逸, 不吃人間煙火。
  • 分析當代臺灣漢傳佛教的現勢
    (一)、漢傳佛教寺院 當代臺灣佛教包含有流傳於亞洲各地的四大系佛教,也就是漢傳、藏傳、南傳與日本佛教。這四系之中,勢力最大的仍然是漢傳一系。 近年來在臺灣佛教文化界頗為風行的《世界佛教通訊錄》一書,內容的主要部份即為臺灣佛教寺院名錄。
  • 【教理學修】漢傳佛教的性、相二宗等同於藏傳佛教的深觀、廣行二大車軌嗎?
    004(97)、漢傳佛教的性、相二宗等同於藏傳佛教的深觀、廣行二大車軌嗎?
  • 請問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有什麼區別?
  • 南傳、漢傳和藏傳這之間有什麼聯繫
    大家都知道,現在佛教主要有三系:漢傳、南傳和藏傳。漢傳佛教主要是在漢文化區域,是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韓國、日本等國;藏傳佛教主要在我國西藏周邊,包括青海、蒙古等地;南傳佛教主要在東南亞,包括我國雲南部分地區。那麼他們有怎樣的區別,是怎麼劃分的呢?這件事要從釋迦牟尼的逝世說起。
  • 中國唯一一個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共處的佛教道場——五臺山
    五臺山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世界五大佛教重地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也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築最早地方之一,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共處的佛教道場。五臺山不僅有迷人的自然景觀,還有壯麗的人文景觀。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別
    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有了整個佛教發展的一個簡單的脈絡,那麼我們現在要知道什麼是大乘佛教。比如說,我剛才說了,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教,藏傳佛教是大乘佛教,那麼什麼是大乘佛教呢?要成為大乘佛教的話,需要具備什麼條件?這非常重要。
  • 藏傳佛教主要節日(殊勝日)有哪些?
    藏傳佛教四大節日及殊勝日文/舒放儘管教義並無不同,但和漢傳佛教相比,藏傳佛教有著顯著的自身特點。藏傳佛教特別注重法脈傳承、所以對開派立宗的的祖師以及傳法過程中有過重要作用的活佛、高僧極為尊崇。佛教所倡導的「三皈依」在藏地演變為「四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外,另有一條「皈依上師」,就是這一尊崇的具體表現之一。 由於這個緣故,藏傳佛教在通常的佛教節日之外,有了很多不同於漢地的佛教節日。
  • 佛教法器 | 漢傳、藏傳佛教法器概述
    ‍‍法器的內容依諸書所記,並不一定,但一般均將修行修法等所用的器物類,稱為「法具」或「佛具」。依《古事類苑》〈宗教部〉所記載,古稱之道具,即三衣六物、獨鈷、如意、拂子、坐具等僧眾所持的資具類,也稱為僧具。而花瓶、火舍、香爐、燈臺、鬥帳、蓋、花幔、幡、磬、鈴、法螺、木魚、鐃、鈸、金鼓、鍾等物,則總稱為佛器、佛具或法具。
  •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藏傳佛教」
    人民畫報:請你簡要介紹中國藏傳佛教的歷史。尕藏加:藏傳佛教,對於大家來說,已成為既熟悉又陌生的對象。佛教從古印度產生後,向四面八方的不同地區傳播,隨之,佛教的各種經典也在各地用各種語言進行翻譯、整理和編纂,從而建立了世界佛教三大語系類型:佛教傳入斯裡蘭卡、泰國、緬甸等國後形成了巴利語系的南傳佛教;傳入中國漢族地區後形成了漢語系的北傳大乘佛教;傳入中國藏族地區後形成了藏語系佛教。藏傳佛教就屬於藏語系佛教。
  • 藏傳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築有哪些
    和漢地傳統建築按中軸線對稱布局不同,藏傳佛教寺院可以看作一個建築群,由相對獨立的各個建築組成。而且由於長期以來,藏傳佛教寺院一般都不設圍牆,均為敞開式建築,所以可以隨時續建,寺院規模不斷擴大,功能也日趨完善。
  • 為什麼會有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瑪欣德尊者《你認識佛教嗎》--佛法問答
    問:為什麼會有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 藏傳佛教最具影響力大師:心經究竟神奇在何處
    在如此漫長的時間當中,無論藏傳佛教,還是漢傳佛教,甚至包括泰國、新加坡的諸位高僧大德,都非常重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藏傳佛教中,以格魯、薩迦、噶舉、寧瑪四大教派以及覺囊派為主的所有教派,都非常重視《心經》這部經典,都將其歸攝於各自的念誦集裡,不管早課、晚課,還是在其他時間,都經常持誦。在各個法師平時的講經修習中,《心經》也是一部不可缺少的經典。
  • 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說藏傳佛教就是密宗
    現在的千僧齋會(全山齋會),是全山僧人,無論僧尼、老幼,無論藏、漢共同出席,這成為五臺山最盛大的佛事活動之一。按照佛教教制,把漢傳和藏傳,分為前部和後部。前部是漢傳在念誦自己的經文,以自己的儀軌進行。後部是藏傳格魯派,以自己念誦方式來給功德主消災。
  • 當今漢傳佛教十大之怪現狀
    這種不良現象敗壞了漢傳佛教的聲譽,侵蝕著漢傳佛教的肌體。所以應在每一場的經懺佛事法會之後或者之前,最好增加一場或者半場教育普及講法內容,告訴大家這個經懺的本意在什麼地方,大家做完這場法會,我們從中要學到哪些,提醒學到哪些佛法思想,以及經懺佛事法會和我們的生活有何聯繫等。
  • 藏傳、南傳與日本佛教在臺灣的發展
    藏傳、南傳與日本佛教在臺灣的發展情勢雖然遠不如漢傳佛教(當代臺灣佛教的主流)之盛,但是在解嚴後也快速地崛起之中。 藏傳佛教在臺灣光復後開始傳入臺灣,但是這一時期的弘法者大多系漢族上師。其中以屈映光、吳潤江、申書文、劉銳之等人較有成績。當時的蒙、藏族上師以章嘉、甘珠、格賴達吉、明珠等人較為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