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3年康熙高燒不退,胤礽都已經監國了,西方傳教士:瘧疾能治好

2021-01-10 小白讀資治通鑑

康熙32年(1693年),康熙皇帝高燒不退,太子胤礽開始監國,皇宮氣氛陰沉。正好當時有幾個歐洲傳教士到北京溜達,一打聽,我去,這症狀好像是瘧疾啊,吃點奎寧不就好了?

傳教士筆記裡記載的「奎寧」,並非我們現在的西藥。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奎寧」,是從秘魯語「樹皮」音譯而來。歐洲人佔領南美洲後,從印第安人那裡學到了用金雞納樹皮來治療瘧疾的方法。隨後,南美洲的金雞納樹皮產業,被歐洲人壟斷。

那個晚上,康熙被瘧疾折磨,痛苦一如既往。但問題來了,這傳教士拿來的樹皮,會不會有毒,可別害了我大清皇上啊。按照規定,宮裡找來三個同樣症狀的病人當小白鼠。按照傳教士的說法,把樹皮磨成粉末,泡著酒服下,結果三個人都康復了。

這都還沒取信於太子胤礽,還把建議康熙服用樹皮粉末的大臣狠狠地罵了一頓,說他們輕率!冒失!要是有什麼看不出來的害處怎麼辦!(這傢伙有沒有可能想早點繼位啊?)

太子都這麼說了,大臣們為了避免擔責,也都很猶豫,按照傳教士筆記的說法,當時有4個大臣為了證明這樹皮沒啥可怕的,親自嘗試這個藥。

傍晚,太子親自調了藥,讓大臣們喝下以後,就留在宮裡呼呼大睡。他們倒是睡得香,可把康熙皇帝折磨死了,在病痛中又苦苦煎熬了一天。

到了半夜3點,康熙皇帝實在忍不住了,下旨讓人打聽4位大臣怎麼樣了,結果4個大臣睡得老舒服了,啥事兒沒有。康熙決定不等了,是死是活,豁出去了,就直接把藥喝了。

沒想到,天一亮,嘿,燒退了,病好了,康熙還等著再次發燒呢,卻始終沒有等來(用現在的科學眼光看,就是有了抗體)。傳教士得意地記載說:「整個皇宮都陷入了巨大的喜悅之中。」

那時候的大清,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西方傳教士們看待大清的眼光,就像現在一些人覺得美國什麼都好一樣。他們從大清回去,歐洲就興起了「東方熱」——據記載,倫敦暴發戶的標配,就是家裡有一套雕著龍的山寨家具。

實際上,康熙是非常聰明好學的,他經常跟傳教士在一起探討西方文明,研究天文地理,把傳教士們當作老師。

現在看來,康熙時代,中國已經邂逅了現代文明,宮廷曾經享受過西方的發明創造,但卻沒有意識到這些發明創造所蘊含的巨大力量。就好比金雞納樹皮,人們只會把它當成神藥,誰也不會關心它為什麼能夠起作用。

每次只要想想清朝閉關鎖國後,滿朝文武百官都分不清「英吉利」和「法蘭西」是什麼,但皇帝卻有足夠多的機會了解人類文明的進步,結果卻故步自封,害我泱泱中華陷入百年苦難。

相關焦點

  • 影視劇中太子胤礽都是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那麼歷史上是這樣嗎?
    當然胤礽的好名聲主要在一廢太子之前,廢太子之後,胤礽心態崩了,整個人變化非常大,所以再度被立為太子時,胤礽已經被父親康熙整治的有些精神失常,越來越乖戾暴躁,所以最終康熙忍無可忍再次把他廢除。在一廢太子之前,胤礽處理政務以及監國時期都是非常得心應手,處理得井井有條,也非常符合康熙的想法。
  • 太子胤礽是康熙最喜歡的兒子,為何最終沒能坐上皇位?
    比如《雍正王朝》將胤礽塑造成了一個貪圖利益,枉顧民生,任性狂妄,圖謀不軌的人,甚至在劇中他竟然與皇帝妃嬪私通。其實這是錯誤的,這是嚴重的不尊重歷史的行為。康熙皇帝與赫舍裡皇后之間的感情是非常好的。赫舍裡皇后為康熙生了兩個兒子。其中第一個兒子,出生沒過多久就夭折掉了。而這第二個兒子,便是胤礽了。由於遇到了難產,赫舍裡皇后在生下胤礽之後,便去世了。
  • 歷史上真正的太子胤礽,並非是一個昏庸之輩
    胤礽居儲位,會聖祖親徵準噶爾,胤礽奉命監國,以性仁弱故,為政務寬大。前言提起胤礽,大家可能會想到,他就是清朝歷史上那個唯一一個公開被冊立但又被廢除的皇太子。他這一生經歷了很多波折,也有很多爭議,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個無能之輩。
  • 康熙皇帝與法國傳教士
    索額圖對張誠稱讚道:「如此艱巨之事,卒能成功者,實張氏之功也。」  1693年6月,白晉作為康熙帝的特使,攜帶中國皇帝饋贈法王路易十四的一批珍貴禮物暨49冊裝潢精緻的書籍,在眾多侍衛的護送下,白晉離京返回法國。1694年1月在澳門啟航,經過長時間的航行,終於在1697年回到巴黎,身著中國長袍的白晉在法國宮廷引起巨大轟動並引發「中國熱」。
  • 太子胤礽真的爛泥扶不上牆嗎?歷史上的胤礽為何被康熙廢掉?
    胤礽是清代歷史上唯一一位、也是中國官方正史上最後一位明立皇太子。胤礽自幼聰慧好學,長大後文武兼備,曾代康熙祭祀、監國,深得群臣稱讚。如果能順利繼位,應當是一代英主。不過,話說回來,胤礽能得冊立為太子,並不是因為他在康熙諸子中特別出類拔萃。而是他的身份特殊。他是皇后赫舍裡氏所生,而且,皇后赫舍裡氏在生下他後,不足兩個時辰便去世了。
  • 胤礽被廢是爛泥扶不上牆?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胤礽
    康熙還刻意讓江南士紳們接近胤礽,想幫助胤礽在江南樹立名聲和威望,胤礽也不負康熙的期望,在江南士紳代表們面前表現得非常得體,且還能表現出禮賢下士的姿態,胤礽的聲望由此在江南地區非常高。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很多歐洲傳教士來華傳教,同樣康熙還是希望胤礽能以儲君身份聲威遠震歐洲,也是刻意讓歐洲傳教士去結交胤礽。
  • 在發現青蒿素以前 古人如何對治瘧疾?
    在已有對治方法的今天,瘧疾對人類的危害已經大大降低。但在歷史長河中,將瘧疾列在蹂躪人類最長時間疾病的榜首可能都不為過。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紀,古羅馬的文學作品中,已經寫到出現了瘧疾這種周期性疾病。在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成書於先秦時期的《黃帝內經》中也有對瘧疾的詳細記載。
  • 康熙的太子爺胤礽被兩立兩廢,這究竟其中發生了什麼?
    3、康熙對胤礽態度變化轉折點 康熙在親徵噶爾丹(康熙31年),在兩軍交戰時突患重病,失眠、高燒不退,但胤礽見到康熙後,並沒有表現出對康熙應有的關心
  • 真實歷史上太子胤礽是個怎樣的人?是什麼原因導致康熙廢了他呢?
    上面有個很厲害又長壽的老爹,牢牢的坐著那個位置不挪窩,下面又有一群虎視眈眈的兄弟盯著他和那個位置呢,胤礽那叫一個難啊。胤礽在這個尷尬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將近四十年,從小孩子變成老頭子了,可是老爹依然堅挺無比,下面弟弟們見天的長大,老爹又放權,不像明朝一樣,只要立了太子,其他皇子都是分封採邑。
  • 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在中國的傳教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690字,閱讀約4分鐘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西方傳教士在近200年的時間裡沒有來華,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西方基督教的分裂衰落、明朝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
  • 胤礽真的是個懶惰的人嗎?兩次被冊封為太子,卻都被康熙親手廢掉
    但遺憾的是,胤礽最終還是讓他失望了,不僅沒有政治才能,品行也不端正,對康熙不孝對兄長很不友好,甚至還一直記載著他和庶母曾經有過不清不楚的感情。這樣的事情也未免令人感到疑惑:當真是胤礽軟弱無能嗎?如果這真是一句俗話,沒有治世之才,為什麼康熙還要用他作儲君呢?
  • 歷史上真正的太子胤礽,並非是一個昏庸之輩
    胤礽居儲位,會聖祖親徵準噶爾,胤礽奉命監國,以性仁弱故,為政務寬大。前言 提起胤礽,大家可能會想到,他就是清朝歷史上那個唯一一個公開被冊立但又被廢除的皇太子。他這一生經歷了很多波折,也有很多爭議,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個無能之輩。
  • 歷史上的太子胤礽:絕非昏庸之輩,一件小事,斷掉了其繼位可能
    在入關已經30多年的康熙十三年,清朝統治階層被中原地區的傳統思想深深同化,愛新覺羅·胤礽擁有的嫡長子身份,絕對是地位顯赫的所在。再加上康熙皇帝和胤礽生母孝誠仁皇后的特殊感情,可以明確的是,康熙皇帝和其嫡長子胤礽之間的感情,遠非其他皇子能夠比擬。
  • 同是皇權繼承,康熙提防兒子胤礽,為何朱元璋卻能充分信任朱標?
    根據歷史記載,胤礽十八弟從病重到病死,別的兄弟各個悲痛欲絕,唯獨胤礽一點傷心難過都沒有表現出來,因此被父親康熙評價為「絕無友愛之意」,而當時康熙年事已高,喪子之痛使其病了一場,這時胤礽竟然「每夜逼近布城裂縫竊視」,說白了,巴不得父親康熙病倒、駕崩,自己早點繼位。就此來看,胤礽這個太子是相當的目中無人、薄情寡義。
  • 瘧疾,人類50萬年的敵人
    日軍由於後勤和醫療保障水平遠遠落後於美國,因此瘧疾造成的傷亡也遠超美國,而且日軍士兵不僅在太平洋飽受瘧疾折磨,在中國、東南亞,日軍也屢屢出現因瘧疾造成無法戰鬥、病死者超過戰死者的現象。從亞歷山大大帝到康熙皇帝不但人類歷史的整體進程深受瘧疾影響,諸多歷史名人也沒有能逃脫瘧疾的魔爪。
  • 胤礽被廢是爛泥扶不上牆?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胤礽
    康熙還刻意讓江南士紳們接近胤礽,想幫助胤礽在江南樹立名聲和威望,胤礽也不負康熙的期望,在江南士紳代表們面前表現得非常得體,且還能表現出禮賢下士的姿態,胤礽的聲望由此在江南地區非常高。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很多歐洲傳教士來華傳教,同樣康熙還是希望胤礽能以儲君身份聲威遠震歐洲,也是刻意讓歐洲傳教士去結交胤礽。
  • 康熙為何要將不足一歲的胤礽立為太子?
    個人認為,康熙皇帝過早的立嫡長子胤礽為皇太子(實際是嫡二子)有三點原因:首先是吸取清朝初年因不立儲君而導致的太祖去世後四大貝勒的汗位之爭和太宗去世後的子弟之爭,已經康熙帝本人繼位經歷的教訓。其次是他對原配皇后孝誠仁皇后的刻骨銘心的愛。
  • 太子胤礽讓康熙很不滿意,兩立兩廢,唯獨對太子妃卻高度讚揚
    清朝初期的康熙的兒子是不少的,而作為其中之一的胤礽在期剛滿周歲時就被確立為皇太子,可謂集萬千龐愛為一身。但胤礽小時候非常爭氣,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
  • 同為皇帝,為何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標,而康熙卻很擔心胤礽奪權?
    朱標和胤礽都是皇太子,分別是朱元璋和康熙欽定的接班人,那麼,為何朱元璋對朱標非常信任,而康熙卻擔心胤礽奪權呢? 這與朱元璋和康熙的出生環境,以及朱標和胤礽的性格有關。
  • 康熙得重病後,法國人:我有特效藥,康熙:將太醫拉出去斬首!
    在我國的近代封建王朝中雖說閉關鎖國,但是對於西方的某些傳教士宣揚他們的教派是不反對的,而且他們來中國之後不僅是帶來了西方的一些教派知識,同樣的也是帶來了一些西方的先進技術其中就包括了西藥。康熙曾在他壯年的時候得了瘧疾,曾因為自己的高燒連日不退以及嘔吐終日,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之下,皇宮裡面的太醫對此都是沒有辦法,康熙深知自己病情很是嚴重將大臣以及皇子們都叫來床邊準備進行後事。